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潘牧  陈烨  连宾 《新疆农业科学》2005,42(3):201-203
硅酸盐细菌在农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主要探讨硅酸盐细菌的解钾作用,以及使难溶性矿物态钾转化为速效性钾的作用机理;同时在研究硅酸盐细菌解钾作用机理问题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喀斯特环境中利用硅酸盐细菌活化土壤中的矿物钾元素的问题,特别是硅酸盐细菌在喀斯特环境中农业上的利用.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烟草对钾的利用率和烟叶含钾量,从土壤中分离筛选具有解钾作用的菌株,通过比较菌株的解钾能力得到解钾能力最强的胶质芽孢杆菌(Bacillus mucilaginosus)菌株NGW1。在盆栽试验中,菌株在烟草根际的最大定殖数量为5.33×10~5CFU/g,且施用该菌可显著提升烟草株高、最大叶长、最大叶宽、茎围,同时还可提高土壤缓效钾和速效钾含量。盆栽60 d时,下部烟叶最高含钾量1.57%,比CK的1.43%提高了9.80%,中上部烟叶最高含钾量1.90%,比CK的1.49%提高了27.52%。由此可见,胶质芽孢杆菌NGW1菌株能够通过定殖于烟草根际并促进烟草植株对钾元素的吸收和利用,提升烟草品质及产值。  相似文献   

3.
<正>周天微生物菌剂内含大量具有固氮、解磷、解钾、解碳、抗病、驱虫、防衰功能的有益微生物。可在植物根系或根际土壤中迅速生长繁殖,产生代谢产物。源源不断地供给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素及生长激素,并将土壤中的纤维素、碳元素、无效磷、钾元素等转化为植物能吸收利用的形式。生物菌剂中的有益微生物可  相似文献   

4.
磷钾细菌解磷解钾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筛选解磷解钾能力强的磷钾细菌新菌株用于有机菌肥的研制,分别以磷矿粉和钾长石为底物进行磷钾细菌的摇瓶发酵试验,并测定发酵液中有效磷钾的含量,选择解磷解钾能力强的磷钾细菌进行米高粱盆栽试验,当植株生长至拔节时切取地上部分测定其生物产量和植株内磷钾元素含量.结果表明:大部分喷施菌液的植株磷钾元素含量及其生物产量均明显高于对照,其中混合菌株发酵液的处理生物产量最高,由此确定S-2,S-6,S-12和ACCC10010为新菌肥生产用菌株组合.  相似文献   

5.
巨微钾王是一种生物肥料,其本身不含钾元素,而是靠其中的解钾菌,把土壤中的无效钾分解转化为速效钾,很快地被作物吸收利用.玉米从出苗到抽雄期间吸收钾元素的数量占总量的72%以上,开花后,玉米基本停止对钾的吸收,而靠体内积累的钾素转移供应.因此,用巨微钾王拌种,可提高土壤中速效钾的含量,并能及早供应,以满足玉米生长期间对钾元素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溶磷解钾微生物在植烟土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优化施肥方式、更换栽培模式和微生物溶磷解钾等几个方面综述了目前对于提高烟草的土壤磷钾利用率的主要方法,提出高效溶磷解钾菌株和复合菌群的筛选、菌株和菌群对植烟土壤溶磷解钾有效性的大田试验验证等是今后溶磷解钾微生物研究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7.
从优化施肥方式、更换栽培模式和微生物溶磷解钾等几个方面综述了目前对于提高烟草的土壤磷钾利用率的主要方法,提出高效溶磷解钾菌株和复合菌群的筛选、菌株和菌群对植烟土壤溶磷解钾有效性的大田试验验证等是今后溶磷解钾微生物研究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烟叶钾含量,减少化肥施用量,采用选择性培养基结合烟草凝集素的筛选方法从烟草根际筛选高效解钾菌株,并分别通过盆栽试验和田间试验评估菌株对促进烟草生长及钾素吸收的效果。共筛选获得6株烟草根际解钾菌株,其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LK26菌株具有较优良的促生长特性。盆栽试验表明LK26菌株可显著提高烟草叶片和根系重量,提高烟草根际土壤钾含量及烟叶钾含量。田间试验表明,与施加减钾肥20%、未接种菌液及施全肥、未接种菌液的烟草植株相比,接种LK26菌株的烟草植株其根际土壤钾含量分别提高27.71%和10.25%;其下叶、中叶和上叶钾含量分别提高17.80%和5.30%,40.59% 和24.48% 以及15.69% 和5.36%。该菌株是一株潜在的烟草用生物钾肥优良菌株,具有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苜蓿根瘤菌接种效果,以未包衣的‘中兰1号’苜蓿为供试苜蓿品种,设计苜蓿根瘤菌拌种、拌土接种方式,以及在拌土、拌种的基础上增施复合菌剂的处理。研究发现:①苜蓿接种根瘤菌对苜蓿株高、地上部生物量、根系生长积累有促进作用;②接种根瘤菌增加苜蓿根瘤菌数量和重量;③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全氮含量较播前土壤有不同程度提高;但土壤全磷、全钾含量较播前降低,消耗了土壤中磷钾元素;④在接种根瘤菌的基础上增施复合菌剂(固氮解磷解钾+枯草芽孢杆菌)促进土壤中磷、钾元素的使用,且增加土壤中速效磷、速效钾含量;⑤根瘤菌接种(拌土或拌种)对土壤微生物量C、N都有增加,表明土壤中微生物量和活性都有不同程度增强。由此可得,接种苜蓿根瘤菌促进苜蓿植株生长和根瘤菌的形成,能显著提高苜蓿的固氮能力和固氮潜力,改善土壤营养结构和活性。  相似文献   

10.
正上期回顾钾元素在地表中循环,受人类活动的影响,钾以钾肥的方式被施于土壤中。然而,这些钾元素有30%-40%流失到地下水中;农耕、放牧和土壤的自然变化消耗了剩下的60%-70%。人类生产制造出的钾肥可以及时补充使土壤中持续富钾,从而促进农业发展。全球热带地区的土壤通常缺乏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虽然一些热带国家是强大的农业生产国,但一般他们对钾肥进口依赖程度很大。这种情况在中国、巴西和印度尤为明显。作为巴西领先的农业研究机构,巴西农业科学院为了改变一些国家对进口钾肥的高度依赖,一直致力于  相似文献   

11.
解钾菌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大量化肥的施用,特别是多施氮磷、不施或少施钾肥,使得北方土壤的缺钾现象越来越严重。目前,生产中多施用化学钾肥来补充钾素,但存在可用原料匮乏、成本高且易造成土壤板结等问题。土壤中的钾含量丰富,但多以难溶的矿物态存在,而解钾菌的研究和应用实现了矿物钾的生物有效化利用。围绕解钾菌的解钾机理、解钾条件和解钾效果阐述了其研究进展,通过解钾菌对作物、土壤及环境的影响阐明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并提出了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方向。  相似文献   

12.
为获得具有高效溶磷解钾能力的菌株,采用选择性培养基从番茄及其他大田根部土壤中分离筛选具有溶磷解钾作用的菌株,通过液体培养法进一步比较筛选菌株的溶磷解钾能力,选择溶磷解钾能力强的菌株进行ARTP诱变筛选,并进行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16S rDNA及BioLOG鉴定分析。结果表明:与空白及对照菌株进行比较,WB1菌株具有溶无机磷作用,Q1菌株具有溶有机磷作用,L4菌株具有解钾能力,并通过大田应用研究,获得了一种高效的溶磷、解钾微生物复合菌剂。综上,经鉴定确定菌株WB1为产酸克雷伯氏菌,Q1为解淀粉芽孢杆菌,L4为枯草芽孢杆菌,经试验验证上述菌株均是理想的菌肥生产用菌株。  相似文献   

13.
钾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大量营养元素之一,钾素在植物代谢和植物组织与器官之间营养物质的运输机制中起着关键作用。植物主要通过根部吸收土壤中的钾素并由转运蛋白运输,此外钾素的转化和循环与解钾微生物紧密相关,在植物-土壤-微生物生态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根际微生态系统中钾素的转化与循环,包括土壤中钾的存在形式和转化、植物对钾的吸收和利用、土壤微生物解钾菌的研究。深入了解根际微生态领域钾素转化与循环的过程,可为农业生产中钾素调控及植物生态修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烟草根际解磷解钾菌的筛选鉴定及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决植烟区土壤及烟草磷、钾缺乏问题,从长势较好的烟草根际土壤中筛选解磷解钾菌株,并对其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从长势较好的烟草根际土壤中筛选出一株高效解磷解钾菌株YC4,其对无机磷、难溶性钾的溶解量分别达到286.33、17.90 mg/L。经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性测定及16S r DNA序列分析确定该菌株为弯曲芽孢杆菌(Bacillus flexus)。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接种该菌株的盆栽土壤有效磷、有效钾含量分别比未接种该菌株处理(对照)提高了6.81%、4.72%;接种菌株处理烟草根总长、根总表面积、根总体积和根尖总数分别较对照显著提高45.33%、55.96%、78.00%、28.30%,鲜质量约为对照的2倍,株高增幅达21.03%,干质量、SPAD值及植株的磷、钾含量分别较对照提高91.55%、14.03%、18.29%、29.57%。综上,该菌株可提高植烟区土壤有效磷、有效钾含量,促进烟草生长。  相似文献   

15.
以阜阳市表层土壤为研究对象,对土壤中氮、磷、钾的含量、分布特征、丰缺现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土壤中氮元素含量为355~1 475mg/kg,磷元素含量为188~1 918mg/kg,钾元素含量为1.39%~2.46%;与全国土壤背景值相比,82.61%的样品氮含量高于全国背景值,91.86%的样品钾含量低于全国背景值,43.29%的样品磷含量高于全国背景值,56.43%的样品低于全国背景值,0.28%的样品与全国背景值相当;土壤中氮元素等级以4等和5等为主,磷元素等级以4等为主;钾元素等级以3等为主,说明氮和磷是土壤中相对缺乏的养分;氮、磷、钾的地球化学分布显示,颍河、泉河一带是氮元素的低值区,也是磷元素、氧化钾的高值区。  相似文献   

16.
为促进玉米秸秆腐解、提高土壤肥力提供技术依据,采用盆栽方法,设置对照、水、水+N、水+微生物、水+N+微生物共5个处理,研究了多因素交互作用下玉米秸秆腐解对土壤速效养分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添加微生物和氮肥能促进秸秆腐解,加快土壤中有机态磷的矿化,提高土壤速效磷含量;补施氮肥一方面增加了土壤碱解氮含量,另一方面为微生物提供了氮素营养,提高其活性,促进了秸秆后期养分释放,加速有机态钾矿化分解,土壤速效钾含量提高12.62%~28.19%;适宜的水分、氮素和微生物配合有利于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4个月后增加了7.62‰9.45%.综合比较各个处理对土壤速效养分和有机质含量的影响,水+N处理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钾素循环及其农业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钾素是农作物生长的三大要素之一,钾素缺乏严重影响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贵州喀斯特地区拥有储量丰富的钾矿资源,但至今没有得到有效利用。针对贵州农业生产中钾肥资源短缺的问题,通过对钾元素地球化学循环、土壤矿物钾的存在状态及其释放特点、贵州农业生产中钾素收支状况等方面的分析,提出开发贵州钾矿资源的紧迫性和必要性,通过对比分析含钾矿物的三种利用途径,强调生物法在矿物钾开发中的潜力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PGPR复合菌系对花生生长及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4株植物根际促生菌(PGPR)的复合菌肥制备提供指导,促进植物根际促生菌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方法】将4株植物根际促生菌根据固氮、解磷及解钾的功能互补配制成4种复合菌系(P_9+GD_3、P_9+GD_(12)、P_(10)+GD_3和P_(10)+GD_(12)),对盆栽花生幼苗进行灌根试验,30 d后测定花生幼苗的生长指标、土壤理化性质、根际土壤功能菌群数及酶活性。【结果】4种复合菌系的灌根处理均显著增加花生的株高和鲜重,有效提高土壤的氮磷钾含量,增加根际土壤氮循环功能菌群、溶磷菌及解钾菌的数量,显著提高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和中性磷酸酶活性,尤以P_(10)+GD_(12)菌株组合最显著,其对照(未进行PGPR复合菌系处理)的花生株高和鲜重分别高37.60%和63.90%,土壤碱解氮和速效钾分别高64.36%和1.38倍,根际土壤的氨化细菌、自生固氮菌及解钾菌分别增加36.98、8.25和13.23倍,根际土壤脲酶增加2.48倍。【结论】利用根际促生菌的功能构建多功能复合菌系可有效促进花生幼苗生长,提高土壤养分含量,改善根际土壤环境,为下一步复合菌剂的应用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秦岭山区硅酸盐细菌的分离、筛选以及初步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秦岭周至县不同生境的土壤进行硅酸盐细菌的分离与筛选,对20株生长较好的硅酸盐细菌进行摇瓶培养,测定其发酵液的水溶性钾含量,挑选出解钾能力较强的菌株,并使用传统生理生化特征试验和Biolog微生物自动鉴定仪两种方法对其进行鉴定.结果表明,QL21为1株解钾能力较强的菌株,解钾率为25.1%,该菌为G+革兰氏阳性,菌体为长杆状,产生椭圆芽孢以及椭圆形肥大荚膜,其生理生化特征与芽孢杆菌很接近,经Biolog微生物自动鉴定仪鉴定为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20.
在海口市美兰区5个乡镇场共采集有效土壤样品2414份,测定了pH值、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及速效钾含量,按照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养分分级标准和养分丰缺指标划分方案,系统评价了土壤养分状况,结果表明:海口市美兰区土壤酸性较强,pH为5.21,土壤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有效磷含量丰富,速效钾含量缺乏;各养分含量空间分布不均匀。总体来看海口市美兰区土壤养分含量处于中等水平,土壤酸化和养分含量不均衡主要与环境气候、成土母质和人为施肥不平衡关系密切。因此,今后在农业生产中应采取平衡施肥,切记要稳氮、补钾和减磷,提高耕地地力水平,实现农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