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植烟土壤施肥参数库的构建是植烟土壤信息系统的核心内容之一,如何确定科学施肥参数是植烟土壤信息系统的技术关键。因而在乐安县烟叶产区砂性土壤质地上开展了氮、磷、钾肥施用量及其配比的试验,以探讨乐安县烟叶产区内土壤中的施肥相关参数。结果表明,产区内氮肥对产量的提高率为67.68%,磷肥对产量的提高率为4.17%,钾肥对产量的提高率为6.18%;产区内氮肥对产值的提高率为91.55%,磷肥对产值的提高率为23.18%,钾肥对产值的提高率为21.02%;产量(Y_1)对氮(X_1)、磷(X_2)、钾(X_3)的回归方程是Y_1=1 064.82+0.42X_1~2+0.08X_2X_3,产值(Y2)对氮、磷、钾的回归方程是Y_2=19319.30+1.25X_3~2+8.09X_1X_2-1.34X_2X_3。  相似文献   

2.
黔单23号产量与构成因素及丰产稳产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敏娜  郑常祥 《农技服务》2009,26(11):11-12,17
杂交玉米新品种黔单23号经贵州省玉米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表明:该品种具有优质、多抗、广适、丰产稳产等优点,适宜在贵州省种植。通过回归和通径分析方法对黔单23号进行产量与构成因子之间分析,结果表明影响黔单23号产量主要因素为百粒重、单粒穗重、株高、秃尖,其对产量贡献大小依次为:百粒重>单穗粒重>株高>秃尖,建立了产量与主要构成因子间的多元最优回归方程:y=172.44-0.65 X_1-29.29 X_5+1.08 X_6+12.28 X_7。  相似文献   

3.
广陵香糯系江苏农学院水稻育种组育成。经多点试种表现较好的丰产性、稳产性和抗逆性;整精米率高,米色洁白光亮,香味浓郁,品质殊优。1992年荣获中国特种稻金奖。研究表明,广陵香糯产量因素对产量的最佳线性回归方程为=-431.3140+25.0003X_1+3.8275X_2-2.9203X_3+11.0392X_4;穗数与粒数之间存在极显著负相关(r=-0.5277)。壮秧,适宜的密度(2.1×9cm~2,每穴2~3苗),力争早发,确保适宜穗数(270~300万/ha),是高产的重要前提。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品种的大穗(120~130粒/穗)优势,可获得较高产量。  相似文献   

4.
以29个厚皮甜瓜品种为试验材料,进行了甜瓜主要农艺性状指标变异性分析及甜瓜产量和品质构成分析。结果表明:平均单瓜质量、叶面积指数、纵径、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4个农艺性状变异系数较大,分别为22.75%、19.74%、15.99%、13.21%;主成分分析提取了5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88.09%,可以利用其对厚皮甜瓜品种进行综合评价;利用逐步回归方法分别建立了厚皮甜瓜产量构成、品质构成回归模拟方程,其中产量模拟方程为:Y1=-2.655 4+0.063 6X_3+0.008 56X_4+0.069 6X_5+0.178 5 X_6(R=0.953 4,X_3为叶面积指数,X_4为果实发育天数,X_5为果实纵径,X_6为果实横径),回归方程拟合度高,可以较好地预测厚皮甜瓜品种的产量。  相似文献   

5.
<正>1试验设计及方法选取秸秆捡拾切碎回收机前进速度X_1,刀轴转速X_2,刀片数量X_1作为试验因素,以捡拾率Y_1、切碎效果Y_2、丝化效果Y_3作为评价指标。其中:捡拾率Y_1=回收秸秆的质量/全部秸秆的质量×100%;切碎效果Y_2=满足切碎要求的秸秆质量/回收秸秆的质量×100%;丝化效果Y_3=满足丝化要求的秸秆质量/回收秸秆的质量×100%;根据秸秆捡拾切碎回收机工作参数的要求,确定影响因素取值范围:秸秆捡拾切碎回收机前进速度2~8km/h、刀轴转速1600~2400r/min、刀片数量20~40对。  相似文献   

6.
<正>水稻机械精量穴直播栽培技术,是指水田在机械耕作、平整之后,利用水稻精量穴直播机按确定的株行距及播种量,在大田直接精量成行、成穴播种,并通过相应配套的农艺要求进行田间管理的水稻栽培技术。水稻机械精量穴直播与化学除草、施肥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农艺配套技术相结合,克服了人工直播稻群体结构不合理、种植无序的  相似文献   

7.
该研究利用88户种植田块的田间生产调查资料,分析了小麦的5个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回归和通径关系,建立了回归方程Y=-40.5409-2.80177X_1+0.2240X_2+5.3338X_3+12.8708X_4-1.4310X_5,明确了各性状对产量的贡献大小顺序:穗粒数成穗数越冬群体千粒重基本苗。因此,在小麦栽培中,主要应改善栽培条件,通过培育壮苗,合适的基本苗以及正确的施肥、浇水和合理的田间管理等措施,确保一定的成穗数,以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采用单因素重复试验,探讨不同控水灌溉方式对水稻根系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灌溉方式对水稻根系影响不同,适当的控水灌溉可以增加水稻根系长度、数量、根体积及干物质的重量,同时能够增强水稻根系活力;控水灌溉能够节约用水2625m3/hm2,提高水稻产量580.35kg/hm2。  相似文献   

9.
不同氮效率水稻根系形态和氮素吸收利用与产量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究不同氮效率水稻根系形态和氮素吸收利用与产量关系的规律,明确水稻高产根系形态特征,提出相应的水氮优化管理措施。【方法】2013年以氮高效品种川农优498和氮低效品种川优6203为试验材料,进行不同穗肥运筹比例的裂区试验;2014年以相同试验材料进行穴苗数和促花肥、保花肥配比的裂裂区试验;2015年以氮高效品种德香4103和氮低效品种宜香3724为试验材料,进行水分管理方式和氮肥施用模式的裂裂区试验;分别以上述3个大田试验获得的产量、根系形态及氮素吸收利用相关指标为样本,通过计算方差膨胀因子诊断变量间存在的多重共线性关系。在多重共线性严重的情况下,运用岭回归分析研究根系形态、氮素吸收利用和产量三者之间的关系。基于这些关系在年度间的重演性,确定其中普遍存在的共性规律。【结果】(1)氮高效品种拔节期、抽穗期及成熟期的氮素积累量、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和干物重与产量岭回归方程的决定系数范围分别为0.0219—0.3961、0.0452—0.1379和0.0914—0.6694,氮低效品种分别为0.0084—0.6190、0.1224—0.4341和0.0818—0.4881,产量与氮素吸收利用的关系年度间重演性较差,无明显共性规律;以根干重、不定根数量、长度、表面积、体积、粗分枝根长度、表面积、体积以及细分枝根长度、表面积、体积11项根系形态指标为自变量,氮素积累量、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和干物重三者分别为因变量进行岭回归分析,氮高效品种的回归方程决定系数范围分别为0.0527—0.2728、0.0653—0.3139和0.0714—0.3158,氮低效品种分别为0.0607—0.5040、0.0555—0.4411和0.0724—0.5449,氮素吸收利用与根系形态的关系规律年度间存在较大差异;2013—2015年,氮高效和氮低效品种抽穗期根系形态与产量岭回归方程的决定系数均超过0.8,P0.001,表明抽穗期根系形态对产量具有显著影响是共性规律。(2)在以抽穗期根系形态指标为自变量,产量为因变量的岭回归方程中,氮高效品种的粗分枝根长度标准回归系数最高,对产量影响最大;对氮低效品种而言,细分枝根表面积的增加对产量提高最有利。(3)常规施氮量(150 kg·hm~(-2))下,优化施肥模式为穗肥占比40%,且保花肥的比例达到或超过50%,其结合交替灌溉,有利于优化根系形态;SPAD指导施肥模式下,施氮量较优化施肥减少(由150 kg·hm~(-2)降为120 kg·hm~(-2)),采用常规灌溉比交替灌溉更有利于根系形态优化。【结论】水稻抽穗期根系形态与产量关系极为密切,合理的水氮管理措施能够优化根系形态提高产量。常规灌溉结合SPAD指导施肥或交替灌溉结合优化施肥均有利于氮高效品种抽穗期粗分枝根长度的增长和氮低效品种细分枝根表面积的增大,最终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0.
水稻根系与产量构成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研究了早造水稻,采用不同施肥处理,3次重复的小区试验,探讨了水稻根系与产量构成的关系. 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产量差异极为显著,而重复之间没有明显差异,小区产量经多重测验,施氮、磷、钾肥区产量最高,不施肥区产量最低. 研究表明:小区产量高低与施肥有关外,还直接受到水稻根系发达程度所制约,从回归分析可看出对产量影响最大的是短根数、长根重,最小是伤流量. 研究还表明:在高温多雨的水田生态系统中,通过人控施肥调节、促进水稻根系发育,是夺取水稻高产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主要研究不同灌溉方式对水稻根系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灌溉方式对水稻根系影响不同,适当的控水灌溉可以增加水稻根系长度、数量、根体积及干物质的重量,同时能够增强水稻根系活力;控水灌溉能够节约用水2625m3/hm2,提高水稻产量580.35kg/hm2。  相似文献   

12.
在总施氮量相同条件下,研究了氮肥运筹和穴栽苗数对水稻根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后移和增加追肥次数提高了水稻产量,穴栽多苗增加了收获穗数从而提高产量.不同处理下,根系干重、根系长度、根系投影面积、根系体积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氮肥处理相差不大,穴栽苗数表现为D3>D2>D1.在抽穗期和乳熟期根体积和根系投影面积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成熟期根系干重与根系投影面积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正>东港市大东街道办事处新沟菜农委有150多亩地势低洼水田,排水困难,水稻生长季节长期渍水,导致水稻根系发育不好,水稻长势差,易发生早衰。多年来,水稻产量一直徘徊在350~400 kg。通过多年细心观察,笔者等技术人员发现水田田埂边的水稻长势普遍好,即使是水田内小田埂两边的水稻也明显优于大田内的水稻。受到这个现象的启发,采用水稻起垄栽培技术新模式进行试验和示范,连续2  相似文献   

14.
以油用型"SU-5"和叶用型"龙紫苏1号"为研究对象,通过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播种日期、密度、复合肥施用量3个因素对寒地叶用型和油用型2种紫苏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参试因素对寒地紫苏茎叶及种子产量影响顺序:密度复合肥施用量播期。寒地紫苏"龙紫苏1号"茎叶的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方程为Y_(叶用型)=6 538.384 09-391.702 87X_1+638.515 28X_2+406.011 33X_3-554.797 78X_1~2-420.038 75X_2~2-829.829 91X_3~2-525.012 50X_2X_3;"SU-5"油用型紫苏种子产量的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方程为Y_(油用型)=2 214.749 73+111.163 60X_1+225.689 63X_2+190.452 68X_3-210.468 85X_1~2-212.678 02X_2~2-126.520 61X_3~2-196.875 00X_2X_3。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寒地叶用型紫苏茎叶产量高于5 305.96 kg/hm~2,理论上的组合方案是最佳播期为5月7日,最佳密度为5.38万株/hm~2,最佳复合肥施用量为462.5 kg/hm~2。寒地油用型紫苏种子产量高于1 839.38 kg/hm~2,理论上的组合方案是最佳播期为5月6日,最佳密度为4.96万株/hm~2,最佳复合肥施用量为507.7 kg/hm~2。  相似文献   

15.
以8份树莓品种为试验材料,对农艺性状和小区有效产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各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的相关程度依次为:平均果重>侧根数>多年基生枝长度>侧根粗>主根粗>结果枝数>多年基生枝粗度>平均每枝结果数>平均单株基生枝数>平均单株产量;多元回归方程为:y=1.29+1.63x3-1.02x4-2.35x6-2.63x7+2.31x8+2.15x10。通径分析表明:侧根数、平均果重和平均单株产量对小区有效产量有直接的正向作用,主根粗、多年基生枝长度和平均单株基生枝数对小区有效产量的直接的负向作用。主根粗、多年基生枝长度和平均单株基生枝数可以通过协调其它性状对小区有效产量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以8份树莓品种为试验材料,对农艺性状和小区有效产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各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的相关程度依次为:平均果重>侧根数>多年基生枝长度>侧根粗>主根粗>结果枝数>多年基生枝粗度>平均每枝结果数>平均单株基生枝数>平均单株产量;多元回归方程为:y=1.29+1.63x3-1.02x4-2.35x6-2.63x7+2.31x8+2.15x10。通径分析表明:侧根数、平均果重和平均单株产量对小区有效产量有直接的正向作用,主根粗、多年基生枝长度和平均单株基生枝数对小区有效产量的直接的负向作用。主根粗、多年基生枝长度和平均单株基生枝数可以通过协调其它性状对小区有效产量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稻谷种子精量穴播为研究对象,针对种子在气吸式播种器吸附孔附近状态建立动力学方程,展开动力学分析,并对播种器吸种盘穴形状、穴深度、穴上孔径及数量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正交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吸孔数量是影响播种机性能最主要因素,依次是吸孔直径、穴孔直径,穴深为次要因素。以吸孔合格率和3粒率多因素正交试验确定水稻育秧气吸式播种机最佳结构参数组合。研究为水稻钵育秧播种机研制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8.
土壤压实对宿根甘蔗出苗及根系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明机械操作引起的土壤压实对宿根甘蔗出苗及根系形成的影响,为优化甘蔗机械化栽培方法和评价适宜机械化栽培的甘蔗品种提供理论参考。【方法】试验采用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其中一个因子为碾压(机械碾压处理;对照),另外一个因子为甘蔗品种(ROC22、GT42、GT43、GT30、GT03-2287和GT98-296)。收获后调查农艺性状及根系的功能属性参数。【结果】机械碾压后,10~20 cm土层容重增幅最大,土壤紧实度随土层加深而增加,在40 cm时处理和对照的土层压强趋于一致;GT42、GT43和GT98-296等品种的出苗数和株高均高于其它品种;根系干重、根系长度、根系表面积和根系平均直径均不同程度下降,根系干重变化幅度与其数值大小呈负相关;所有参试品种一级根系比例增加,二级、三级和四级根系的比例均不同程度下降。【结论】机械碾压增加蔗地土壤紧实度,限制了宿根甘蔗的根系生长,进而影响植株的生长。不同品种适应紧实胁迫的能力存在差异,在使用大型收获机械进行甘蔗生产时应选用宿根出苗能力强且根系发达的品种。  相似文献   

19.
寿县水稻“3414”完全肥料效应田间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获得水稻主产区水稻生产中的土壤供肥力、最佳配方施肥量。[方法]以杂交中籼深两优5814为水稻供试品种,在安徽寿县三觉镇陈岗村进行了"3414"试验,共设14个处理,研究氮、磷、钾肥对水稻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并通过肥料效应函数分析了氮、磷、钾肥施用量与水稻产量之间的关系。[结果]氮肥180 kg/hm~2、磷肥60 kg/hm~2、钾肥120 kg/hm~2处理的产量最高,达11 455.5kg/hm~2,该处理的纯收入也最高,达23 324.10元/hm~2,其次为氮肥180 kg/hm~2、磷肥60 kg/hm~2、钾肥0 kg/hm~2处理,纯收入为20 837.85元/hm~2。获得肥料效数应函方程Y=338.401+15.085X_1+108.066X_2-8.747X_3+0.182X_12~+2.100X_2~2-6.420X32-1.00X_1X_2-11.402X_1X_3-0.779X_2X_3,由该数学模型得出理论氮、磷、钾最佳施肥量分别为154.50、51.00、34.50 kg/hm~2。[结论]各处理中以氮肥180kg/hm~2、磷肥60 kg/hm~2、钾肥120 kg/hm~2处理的产量和纯收入最高,结合生产实际,推荐氮、磷、钾施用量分别为172.50、75.00、135.00kg/hm~2。  相似文献   

20.
不同密度、插植方式对水稻生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稀植处理的有效分蘖终止期向后延迟5~8d,一次和二次分蘖数明显增多,有效分蘖率明显提高;稀植处理的穗长度变长、一次枝梗和二次枝梗数以及每穗粒数明显增多,经相关分析每穗粒数与植长、一次枝梗数、二次枝梗数呈正相关,其回归方程为Y=-1.5064 4.4163 X1 3.5070X2 1.6562X3;经产量方差分析结果,12.5穴/m^2的产量最高,其原因与平方米穗数和穗粒数较多有关。综合分析结果,密度为12.5穴/m^2宽窄双垄插植是提高水稻产量和抗冷性的插植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