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施硫对花生生长发育、品质和土壤供硫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大田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了施硫对花生生长发育、品质和土壤供硫能力的影响,为花生合理施用硫肥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施硫能增加花生叶片SPAD值,苗期、花针期、结荚期、饱果期花生叶片SPAD值平均增加2.9,4.1,3.5,2.8;能增加花生主茎高、侧枝长、分枝数和饱果数,分别平均增加2.5,4.6 cm,0.4条/株,2.7个/株。随着施硫量的增加,蛋白质含量呈抛物线变化趋势,脂肪含量呈增加趋势,最大值分别为25.1%,50.1%;荚果产量、蛋白产量和脂肪产量均呈增加趋势,最大值分别为5 836.5,979.8,2 011.8 kg/hm~2。随着施硫量的增加,耕层土壤全硫含量和有效硫含量呈增加趋势,施硫量为60 kg/hm~2时,耕层土壤全硫含量、有效硫含量均达到供给平衡。试验条件下,施硫量为60~90 kg/hm~2时,能满足花生生长发育对硫的需求,花生产量为5 665.5~5 802.0 kg/hm~2时,蛋白质产量和脂肪产量分别为956.5~968.6,1 894.0~1 968.8 kg/hm~2,土壤全硫含量、有效硫含量分别为141~158,26.1~34.8 mg/kg。  相似文献   

2.
硫对烤烟生理和生长发育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土壤有效硫含量中等(27.04 mg/kg)的植烟区,控制硫肥施用量(24、48、96、144、192 kg/hm~2),研究硫对烤烟现蕾期生理特性和生长发育特性的影响,为烤烟生产过程中硫肥的合理施用提供一定的指导依据。结果显示,施硫量在24~144 kg/hm~2内增加,烤烟叶片各光合特性指标均无显著变化,施硫量超过144 kg/hm~2时,叶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和净光合速率均显著降低。施硫量在24~96 kg/hm~2内增加,根硫含量提高48.0%,叶片氮平衡指数(NBI)增加26.0%,施硫量超过96 kg/hm~2时,根硫含量降低,叶片NBI减小。施硫量在24~192 kg/hm~2内增加,上、中、下部叶片的硫含量分别提高22.7%、25.0%、46.2%,最大叶长和叶宽分别增大6.4%和15.5%,中、上部叶的叶片密度分别增加12.8%、21.2%,单株茎质量、地下生物量分别减小26.3%、20.2%,茎叶比降低20.3%,但地上、地下生物量之比无明显变化规律。适量增加硫肥施用量能够增加烤烟叶片的单叶质量,其中,上部叶片增加显著(P0.05)并最高增加了23.0%;但过多施用硫肥造成烤烟单叶质量下降,其中下部叶片下降显著。以上结果表明,土壤有效硫含量中等时,增加硫肥施用量对烤烟生理特性和生长发育各相关指标的影响不同,综合考虑,施硫量为48~144 kg/hm~2时对烤烟生长发育较为有利,中、上部烟叶的产量较高、密度适中且NBI较大、叶片光合特性较好,当地施硫量144.9 kg/hm~2达到了施硫量的最适上限,可以适当减少硫肥施用量。  相似文献   

3.
秦加能 《农技服务》2011,28(3):301-302
进行了不同施硫肥处理对水稻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土壤含有效硫18.6mg/kg水平下,舒城县沙泥田上水稻增施硫肥增产效果显著,增施纯硫15kg/hm~2水平下增产430.5kg/hm~2,增产4.9%,每1kg硫增稻谷28.7kg;增施纯硫30kg/hm~2水平下,增产447kg/hm~2,增产5.1%,每1kg硫增稻谷14.9kg;增施纯硫60kg/hm~2水平下,增产501kg/hm~2,增产5.8%,每1kg硫增稻谷8.35kg;增施纯硫90kg/hm~2水平下,增产543kg/hm~2,增产6.2%,每1kg硫增稻谷6.0kg。水稻增施硫肥,生长健壮,叶色嫩绿,扬花期、灌浆期较对照推荐施肥早1~2d,增产的主要因素为增加每穗实率数,平均每穗增加8.1~9粒。增施硫肥经济效益显著,常规施肥比增施纯硫15kg/hm~2增产值1033.2元/hm~2,纯硫30kg/hm~2增产值1 072.8元kg/hm~2,纯硫60kg/hm~2增产值1202.4元/hm~2,纯硫90kg/hm~2增产值1303.2元/hm~2。产投比:施硫处理比常规对照高0.22~0.26。  相似文献   

4.
开展水稻施硫肥效试验,结果表明:施硫肥能促进水稻生长和分蘖,对增加水稻有效穗、总粒数、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的产量农艺经济性状有促进作用;施用硫肥2 kg/666.67 m2比不施硫肥增产稻谷36.6 kg/666.67 m2,增产8.73%,方差分析增产达极显著水平;硫肥施用量与水稻产量的函数曲线图呈抛物线状关系;推荐水稻硫肥施肥量为2 kg/666.67 m2;随着施用硫肥量的增加,净产/净投比下降,但合理施用硫肥在提高水稻产量的同时,能增加产值、净产值、产/投比。  相似文献   

5.
91个代表土样分析表明,闽东南耕地土壤平均有效硫含量为22.3 mg/kg,缺硫土样占60%.施用20~60kg/ha的硫素,水稻可增产6.1%~15.4%,花生和甘薯分别增产6.4%~20.7%,7.2%~12.1%;甘蔗施用30~90kg/ha硫肥增产7.0%~37.9%.农产品品质分析结果表明,增施硫肥能改善品质.水稻、花生和甘薯的硫肥最佳用量为40 kg/ha,而甘蔗的最佳施硫量为60 kg/ha.  相似文献   

6.
旨在探究适宜在贵州油菜产区开展与轻简化直播相配套的硫肥使用量对油菜品种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2015—2016年,在贵州省铜仁学院试验基地,以华杂9号、中双11号为试验材料,设置4个硫肥施用量水平进行试验,硫酸钙施用量分别为0、15、30、60 kg/hm~2。结果表明,华杂9号、中双11号的单株分枝角果数、主茎角果数、单株总角果数、千粒质量、每角粒数、生物产量、籽粒产量和收获指数等参数均在施硫量为30 kg/hm~2或15 kg/hm~2处理下达到各自的最高值;硫肥的农学利用效率和偏生产效率在2个品种间无显著差异,但在不同硫肥处理间差异显著,试验中硫素利用效率较高的处理的施用量为15、30 kg/hm~2,随着硫肥施用量增大,其硫肥利用率呈下降趋势;不施硫或施硫量较高的60 kg/hm~2处理均不能使油菜的生长获得较好的产量相关性状参数。从试验结果可得出,贵州地区硫肥的推荐使用量为15~30 kg/hm~2应该是比较合适的。  相似文献   

7.
采用大田随机区组设计,在砂姜黑土上研究不同品种花生干物质积累和氮磷钾养分需求的差异,为科学施用氮磷钾肥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花生干物质的阶段积累量和积累速率呈双峰曲线变化趋势,施肥能增加花生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干物质的积累量和积累速率,其中,饱果成熟期,远杂9102的最大,分别为3 347.3 kg/hm~2和152.1 kg/(hm~2·d),花针后期,豫花22的最大,分别为4 285.8 kg/hm~2和194.8 kg/(hm2·d);花生氮磷钾阶段积累量呈抛物线变化趋势,远杂9102和远杂6的氮磷积累速率呈抛物线变化趋势,豫花22的钾积累速率呈双峰曲线变化趋势;每形成100 kg荚果,远杂9102平均需求的氮(N)最小,为4.595 kg,远杂6平均需求的磷(P2O5)、钾(P2O5)最小,分别为1.133、1.880 kg,远杂6、远杂9102、豫花22平均需求的氮(N)、磷(P2O5)、钾(P2O5)最大,分别为4.895、1.158、1.937 kg;与氮养分相比,远杂9102需求的平均磷养分比例最大,豫花22需求的平均钾养分比例最大,远杂6需求的平均磷、钾养分比例的最小。在N 150 kg/hm~2、P_2O_590 kg/hm~2、K2O 150 kg/hm~2的施用量下,每形成100 kg荚果,远杂9102是需求氮、磷量小的品种,远杂6是需求氮、磷量大而钾需求小的品种,豫花22是钾需求大的品种。  相似文献   

8.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氮、磷、钾用量对西兰花产量、质量和养分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240~480 kg/hm~2)的增加,西兰花产量、生物量和干物质量均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以330~405 kg/hm~2施氮量最高。当氮、磷、钾用量分别超过330、135和255 kg/hm~2时,对产量的增加效果有限。330~405 kg/hm~2施氮量能够获得较高的氮、磷、钾累积量,磷、钾用量分别超过135和255 kg/hm~2时会降低植株氮素累积量,但对磷、钾累积量的影响不显著。施氮量为240~405 kg/hm~2时氮肥利用率和氮肥农学利用率分别达到了43.10%~47.66%和16.25~16.72 kg/kg。施氮量的增加促进了西兰花硝酸盐的累积,但是降低维生素C含量,而糖酸比和灰分则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变化趋势。总之,在磷、钾用量分别为135和255 kg/hm~2的基础上,施氮量为330~405 kg/hm~2时,西兰花能够获得较好的产量、质量和氮肥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9.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玉米的氮肥适宜施用量对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不同施用量对玉米生育期及经济性状的影响不同,施N 144.0、172.5 kg/hm~2时拔节期、大喇叭口期较不施氮处理和减氮处理提前1~3 d;全生育期也最长,为145 d,较其它施氮处理延长2~3 d。施N 172.5 kg/hm~2和144.0 kg/hm~2时株高、秃顶长、行粒数、千粒重均优于其它处理,穗长、穗粗和穗行数处理间并无差异。施N144.0~172.5 kg/hm~2时玉米籽粒产量为11 578.05~11 818.2 kg/hm~2,较不施氮肥处理(8 764.35 kg/hm~2)增产32.10%~34.84%,不施氮肥处理与施氮处理的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氮肥贡献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呈递增趋势,氮肥贡献率的变幅为15.48%~25.84%,施N 172.5 kg/hm~2的氮肥贡献率最高,为25.84%,从氮肥的农学利用效率和氮肥偏生产力看,不同施氮量之间存在差异,随着施氮量的增加都呈递减趋势,氮肥农学利用效率变幅为19.54~46.53 kg/kg,氮肥偏生产力变幅为65.81~300.57 kg/kg,而高施氮量的农学效益和偏生产力低下,不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所以在保证玉米籽粒产量的基础上,氮肥的农学利用效率为17.70~19.54 kg/kg,偏生产力为68.51~80.40 kg/kg。  相似文献   

10.
湖南中低产双季稻田硫肥施用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湖南缺硫和潜在缺硫中低产水稻土硫肥施用下水稻生理生产效应,2017-2018年在长沙县干杉乡和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网室分别开展田间小区试验和盆栽试验。结果表明,与不施硫肥处理相比较,盆栽试验施硫处理的稻谷增产1.5%~11.6%,田间试验稻谷增产0.0%~9.9%,其中,水稻增产效果表现为:河沙泥黄泥,早稻晚稻;当硫肥施用量为15、45和75 kg·hm~(-2)时,水稻叶绿素含量(SPAD值)分别依次提高1.0%、2.0%和2.7%,有效穗数依次增加,地上部硫素吸收总量逐步增加,由-0.58 kg·hm~(-2)增至2.30 kg·hm~(-2),生产效率依次下降,硫肥利用率均低于5%,其中,以施硫45 kg·hm~(-2)处理稍高,施硫45~75 kg·hm~(-2)有利于土壤硫素的平衡与富集。  相似文献   

11.
试验为研究高海拔冷凉地区春油菜施硫效应,开展了春油菜单因素施硫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增施硫肥可显著增加春油菜产量,施硫60 kg/hm~2为最佳施用量,产量为4 012.5 kg/hm~2,较对照增产799.5 kg/hm~2,增产率为24.9%。  相似文献   

12.
硫肥用量对花生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大田试验,设4个施硫水平,研究不同硫肥用量对花生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硫量为4 kg/667 m~2时,花生的产量最高,为357.30 kg/667 m~2,产值达到1 786.50元/667 m~2,与不施硫肥相比,增产52.87 kg/667 m~2,增产率达17.37%。通过肥料效应方程式计算施硫量为3.52 kg/667 m~2时,花生增产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索高硼环境下施用硫肥对油菜硼吸收和分配的影响,为合理施用硫肥缓解油菜硼毒害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以油菜华油杂9号为试验材料,在高硼灰潮土上(全硼含量13.44 mg·kg -1,有效硼5.03 mg·kg -1)进行盆栽试验。研究了6个硫水平(0、20、50、100、200、500 mg·kg -1)对油菜果荚、叶、茎、根部的硼含量及硼的分配、细胞壁的提取率、细胞壁硼含量和比例的影响。 【结果】 随着施硫量增加,油菜各部位的生物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其中施硫50 mg·kg -1时,油菜鲜重生物量最高,可达364.5 g/株。施用不同量硫肥后,油菜硼含量及分配均为果荚>叶>茎>根,表明果荚为硼的主要累积器官。增施硫肥,油菜果荚的硼含量呈下降趋势,施硫量由0增至100 mg·kg -1,油菜果荚硼含量和分配显著降低,降幅分别为14.8%和15.0%。油菜果荚细胞壁提取率增加43.0%,其细胞壁硼含量和比例无显著变化,继续增施硫肥至200 mg·kg -1,油菜果荚硼含量、硼分配比和细胞壁硼均下降至显著水平,且细胞壁硼分配比显著上升。与果荚不同,增施硫肥后油菜叶、茎和根的硼含量则呈缓慢上升的趋势。施硫量由0增至100 mg·kg -1,油菜叶、茎和根硼含量分别增加15.0%、32.9%和34.9%,其分配比例分别增加13.4%、29.6%和18.6%,同时油菜叶片、茎和根部细胞壁硼含量显著增加12.3%、22.9%和14.9%,表明增施硫肥增加了油菜叶、茎和根的硼含量。 【结论】 硫肥可通过增加油菜生物量,限制硼从根、茎、叶到果荚的转运,以及增加油菜果荚细胞壁硼含量来缓解高硼对油菜果荚的毒害,最佳施硫量为50—100 mg·kg -1。  相似文献   

14.
以费乌瑞它为试验材料,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施氮量(N 0、86、124、161、248 kg/hm~2)对马铃薯干物质累积规律、氮素累积规律、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块茎膨大期和成熟期,随着施氮量的增加,马铃薯块茎的干物质、氮素累积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马铃薯最高产量在施氮量为124 kg/hm~2(N_2处理),与N_0处理相比,N_2处理块茎产量显著增加了19.8%。通过曲线回归分析得出,马铃薯的最佳施氮量为137.6 kg/hm~2。马铃薯氮素吸收利用率以施氮量124 kg/hm~2处理最高,为37.1%,其氮肥偏生产力、氮肥农学利用效率和氮肥生理利用效率均以施氮量86 kg/hm~2处理最高,分别为293.1、35.7、97.4 kg/kg。在安徽稻茬田马铃薯生长中适宜施氮量应控制在130~150 kg/hm~2。  相似文献   

15.
太湖流域不同施氮水平对水稻产量和土壤氮素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试验结果表明,太湖地区稻麦两熟制水稻产量与施氮量呈二次曲线关系,可用方程y=-0.00002x~2+0.0095x+9.0384(r=0.993~(**))来描述,当施氮量为237.5 kg/hm~2时,可获得最高理论产量10.17t/hm~2.不同生育时期植株的干物质积累量和氮素的积累量都随着施氮水平的增加而增大;氮肥表观利用率、生理利用率和农学利用率都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高肥处理432 kg/hm~2和540 kg/hm~2成熟期植株干物质积累量和氮素的积累量都较高,但因大量氮素滞留在茎鞘中而导致产量不高.土壤各层全氮含量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减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0~60cm各层土壤全氮含量增大,而60~100 cm各层变化趋势不明显;但当施氮量较高(大于324 kg/hm~2)时,土壤氮素累积与下渗,土壤各层全氮含量提高,易造成氮肥奢侈吸收与氮肥污染.  相似文献   

16.
临夏州高寒阴湿区杂交油菜氮硫配施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杂交油菜互丰010为指示品种,在临夏州高寒阴湿区黑麻土上进行了氮硫肥配施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在基施P2O5 150 kg/hm^2、K2O 30 kg/hm^2的基础上,单施或配施氮硫肥可明显改善油菜经济性状,使油菜增产8.4%~55.2%,纯收益增加122.7~3 056.2元/hm^2。以施N 180 kg/hm...  相似文献   

17.
湖南省耕地土壤有效硫状况及作物硫肥肥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省耕地土壤有效硫含量在6.6~265.1 mg/kg之间,平均(36.8±3.1) mg/kg,其中低于16 mg/kg的土样占20.9%.土壤有效硫含量以湘西和湘北较高,湘东和湘南较低.八种成土母质发育的土壤有效硫含量高低次序为:石灰岩>第四纪红土>砂岩>花岗岩>河流冲积物>湖积物>板页岩>紫色砂页岩.13个硫肥肥效田间试验表明,油菜、花生施硫分别增产14.4%和7.1%,水稻基本上无增产效果.油菜和花生的施硫量以30kg/ha较为适宜,其产投比分别为2.29∶1和6.05∶1.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江苏沿江地区油菜施氮量对油菜籽产量的影响,确定该地区油菜的适宜施氮量,以油菜品种宁杂1818和史力佳为试验材料,设置N_0(0 kg/hm~2)、N_(120)(120 kg/hm~2)、N_(240)(240 kg/hm~2)、N_(360)(360 kg/hm~2)4个施氮量处理,研究结果表明,氮肥能显著增加油菜的产量和植株氮素积累量,且随着施氮量的增加,产量和植株氮素积累量均呈增加趋势。当施氮量为N_(240)时,宁杂1818和史力佳2个油菜品种的油菜籽产量比N_0分别增加了104.80%和123.98%。收获指数和籽粒的氮素积累量占总积累量的比例虽比N_(120)处理略有降低但差异不显著。宁杂1818在此处理下的氮肥农学利用率显著高于N_(120)和N_(360),史力佳在此处理下的氮肥农学利用率虽比N_(120)处理略有降低但差异不显著。综合上述结果表明,江苏沿江地区油菜的施氮量在240 kg/hm~2时,可以较好地协调较高产量和合理的氮肥利用率的统一。  相似文献   

19.
施硫水平对遵义烟区烤烟生长及常规化学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遵义烟区适宜的硫肥用量,以烤烟K326为试验材料,采用大田试验,设计7个硫素水平:0、2.4、4.8、7.2、9.6、19.2、38.4 kg/667m~2,测定烟株不同时期的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量和烟叶含硫量,选取成熟期烟样测定其常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伸根期、团棵期及旺长中期硫肥对烤烟株高和茎围无明显影响;现蕾期叶片数及茎围随施硫量的增加而减少,叶面积以不施硫处理最高。施入7.2 kg/667m~2硫时,干物质积累量最高,较不施硫处理增加了76.38%;施入4.8 kg/667m~2硫时,烟叶化学成分含量最高,其中全氮、全磷及全钾含量较不施硫处理分别增加了7.14%、24.13%和33.80%,还原糖、总糖、糖碱比及钾氯增加量分别为78.91%、74.09%、81.13%和38.06%。遵义烟区硫肥用量与糖碱比、钾氯比的关系符合GuassAmp方程,分别为y=3.45+2.98×exp{-0.5×[(x-3.93)/1.2]~2}、y=7.65+3.14×exp{-0.5×[(x-6.52)/3]~2},根据方程计算最佳施硫量范围为3.25~4.25 kg/667m~2。  相似文献   

20.
为阐明甜玉米(Zea mays L.)有机无机钾肥施用的最佳配比,研究了不同有机无机钾肥配施比例对甜玉米产量、品质及土壤微生物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钾肥可促进甜玉米叶片数和株高的增加,提高果实中硝酸盐、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可显著增加玉米的穗粗、穗长、行粒数及千粒重,降低秃尖长,但对苞叶数及穗行数无显著影响。施用钾肥促进了甜玉米产量、干物质积累量和钾素积累量的增加,增幅分别为11.02%~26.04%、28.42%~47.39%和35.87%~68.97%。同时可显著增加土壤中可培养的细菌、真菌与放线菌的数量。等施钾量条件下,施用有机肥可以降低果实中硝酸盐积累量,提高可溶性糖含量。30%有机钾+70%无机钾处理的玉米产量、农学效率、钾素积累量和钾肥表观利用率分别为18 755kg/hm~2、21.53 kg/kg、194.89 kg/hm~2和44.19%,显著高于其他施钾处理。钾素主要积累在甜玉米的叶片和茎秆中。土壤中可培养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显著高于全部施用化肥处理,且随着有机钾在总施钾量中所占比例的降低也呈降低趋势。综上所述,有机无机钾肥配施较全部施用化肥可以提高甜玉米的产量、品质和肥料利用率,有机和无机钾肥3∶7配施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