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同栽培基质对红掌组培苗移栽成活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不同栽培基质移栽红掌组培苗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红掌品种组培苗在不同基质中的移栽成活率和移栽效果不同.营养条件及透气相对较好的基质配比如泥炭mix6+珍珠岩、国产泥炭和国产泥炭+珍珠岩较适合于红掌组培苗生长,组培苗的成活率、株高、叶片数、根数,植株地上部和地下部鲜(干)重、叶色等指标均优于其他处理.  相似文献   

2.
不同栽培基质对红掌组培苗移栽成活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不同栽培基质移栽红掌组培苗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红掌品种组培苗在不同基质中的移栽成活率不同,其中亚利桑那的根系对环境适应性相对较强、粉冠军次之、华伦天奴较差;不同基质对红掌组培苗的移栽效果不同,其中泥炭mix6 珍珠岩处理较适于红掌组培苗生长,组培苗的株高、叶片数、叶宽、根数、植株地上部和地下部鲜(干)重叶色等指标均优于或与其他处理相当.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不同成分的基质对兰属植物纹瓣兰组培苗生长的影响,结合7种栽培基质处理方式,研究纹瓣兰组培苗的移栽成活率、根系生长及幼株生长指标,结果表明,珍珠岩+泥炭+松树皮(1∶2∶3)是较好的组培苗移栽基质,成活率持续高达99.2%,新根发育较好;瓦砾+花生壳+珍珠岩+木炭(3∶3∶1∶1)对纹瓣兰的生长发育综合评价最好,营养生长形态指标显著优于泥炭及水苔等单一栽培基质.因此,混合基质的相互协调方面优于单一基质,且基质来源广泛、价廉、无污染.  相似文献   

4.
以红掌品种阿拉巴马为材料,研究组培苗生根培养与移栽炼苗的相关因子.结果表明:红掌组培苗最佳的生根培养基为改良Nitsch+0.5 mg·L-1NAA+0.3 mg·L-1IBA,最佳的移栽季节为5月份(15-20℃).组培苗最佳的移栽预处理条件为:培养室培养8 d,大棚培养5 d,炼苗2 d;最佳的移栽基质为:泥炭土+水草+珍珠岩(2∶1∶1).在优化条件下,组培苗的移栽成活率可高达100%.  相似文献   

5.
[目的]筛选适宜海南省文心兰组培苗移栽成活和生长的栽培基质,为文心兰产业化生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文心兰切花品种南茜(Oncidium Gower ramsey)组培苗为试材,探讨椰纤、椰糠、树皮、河沙、泥炭、珍珠岩、椰糠∶泥炭∶河沙(2∶2∶1)及水苔对文心兰组培苗移栽成活率和生长发育的影响,筛选最适合文心兰组培苗移栽成活的基质.[结果]文心兰组培苗在椰糠∶泥炭∶河沙(2∶2∶1)、泥炭、水苔及椰纤中移栽成活率较高,分别为93.0%、93.0%、92.0%和90.9%,四者的移栽成活率间无显著差异(P>0.05,下同);文心兰组培苗在椰糠∶泥炭∶河沙(2∶2∶1)及椰纤基质中生长发育最好,其叶长、叶宽、叶片SPAD及假球茎的长、高、厚、平均假球茎数等综合生长指标最优.[结论]椰纤栽培基质来源方便,使用前处理省时,成本低,移栽人工效率高,易于苗期管理和大田移栽缓苗,适合在海南省文心兰产业化育苗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通过不同的炼苗处理、不同基质配比及移栽后的栽培管理对铁皮石斛组培苗移栽成活率和后期生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炼苗时间以30 d为最好,成活率最高;揭盖放置以2~3 d为好,可提高瓶苗的成活率;栽培基质以处理A(锯木∶泥炭∶蛭石=1∶2∶1)为最好。铁皮石斛移栽后保持空气湿度为90%~60%,温度为15~28℃才有利生长。  相似文献   

7.
以麝香百合组培苗为试验材料,从炼苗时间、鳞茎大小、基质和苗期叶面肥等4个方面进行其移栽技术研究,结果表明:鳞茎直径小于0.5 cm不利于百合组培苗移栽,成活率低,苗的生长慢.百合组培苗栽培的最适基质配比为菜园土∶河沙∶腐殖质=1∶2∶1.百合组培苗苗期喷施的叶面肥,以MS大量元素营养液喷最适合.  相似文献   

8.
黄精组培苗移栽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建立黄精组培苗移栽方法,本研究对4个类型的黄精组培苗进行移栽成活率统计,并进行6种栽培基质的筛选试验。结果表明,黄精组培苗能否成活是由组培苗的块茎是否生根决定,无生根的块茎组培苗不能成活;育苗基质选用菌渣∶珍珠岩=2∶1的配比最适宜黄精组培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9.
《安徽农业科学》2020,(2):130-132
为了筛选出最佳的香樟组培苗移栽基质,将香樟组培苗移栽到3种基质的容器中培养,分别于30、90、150 d测定其成活率和苗高度,结果表明,成活率最高的是2号基质(黄心土∶椰糠∶泥炭土=5.0∶3.5∶1.5),移栽30、90、150 d后组培苗成活率分别为80.70%、73.00%、67.30%; 3号基质为单一的黄心土,移栽30、90、150 d后组培苗成活率分别为63.30%、58.00%、55.70%; 1号基质(椰糠∶泥炭土=7∶3)移栽效果最差,移栽30、90、150 d后组培苗成活率分别为57.30%、45.70%、44.00%,3种基质的香樟组培苗成活率差异显著(P<0.05),均随移栽时间延长而呈下降趋势。组培苗苗高生长最快是2号基质,组培苗移栽3个不同时间的苗高度分别为3.60、14.90、31.33 cm,日平均高生长量分别为0.12、0.17、0.21 cm,其次是3号基质,苗高度为3.30、13.70、30.16 cm,日平均高生长量分别为0.11、0.15、0.20 cm;最差是1号基质,苗高度为3.30、13.60、28.27 cm,日平均高生长量为0.11、0.15、0.19 cm;150 d后1号基质与其他2种基质的香樟苗高生长差异显著(P<0.05)。移栽基质对香樟组培苗生长影响显著,研究结果可为香樟组培苗工厂化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0.
基质理化性质对铁皮石斛组培苗移栽成活及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质理化性质是影响组培苗移栽时生根成活的关键因素,通过不同基质种类的不同比例配比,对铁皮石斛培养基质的理化性质测定和调查组培苗成活率等指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铁皮石斛组培苗在各配方的生根基质中较适宜的理化性质配方为锯木∶泥炭∶珍珠岩=1∶2∶1,其容重0.11g·cm-3,总孔隙度60.58%,毛管孔隙度14.25%,非毛管孔隙度71.56%,大小孔隙比1∶1.3。基质中的氮磷钾养分含量分别为0.059、0.016、0.153g·kg-1,pH6.8,电导率为0.90Ec。铁皮石斛在不同基质栽培中的成活率和生根、生长有显著影响,栽培于锯木∶泥炭∶珍珠岩=1∶2∶1基质中的组培苗的成活率、生根情况和生长情况均显著高于其它基质配方,是一种比较适合铁皮石斛组培苗生长的栽培基质。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毛百合组培苗移栽成活率,采用不同配比的基质,研究了基质对毛百合组培苗的移栽后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草炭∶园土∶河沙=2∶1∶1中的百合组培幼苗生长优于其它配比基质。  相似文献   

12.
基质及炼苗处理对蝴蝶兰组培苗落地和成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7,他引:11  
不同栽培基质对蝴蝶兰组培苗落地及成苗生长影响试验表明,基质A(苔藓)、B(椰糠:泥炭:珍珠岩=1:1:1)、C(蛇木条:珍珠岩=8:2)均适宜作蝴蝶兰组培苗的移栽基质,移栽后6个月时成活率均达92%以上;且落地前炼苗3d有利于移栽成活及叶片生长.综合考虑成活率、叶片生长及生产成本,可首选苔藓作蝴蝶兰组培苗的移栽基质.另A、B、C等3种基质也适宜作蝴蝶兰成苗的栽培基质,自出瓶后17个月时株均抽花梗率达42%,但考虑到生产成本,规模化生产时可采用基质A与B,如用A作栽培基质,春季应及时换盆.用B作基质时,应考虑配置滴灌设施.  相似文献   

13.
为促进扭纹铁的标准化栽培,以观叶植物扭纹铁为试验材料,研究了7种栽培基质对扭纹铁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栽培基质的组分和配制比例对扭纹铁的生长和养分吸收有显著影响。泥炭、椰糠和塘泥的混合基质最有利于扭纹铁的生长和对氮、磷、钾的吸收,其最佳配制比例(体积比)为国产泥炭∶椰糠∶塘泥=4∶4∶2。  相似文献   

14.
以苹果砧木B9无糖组培苗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成分配比基质对无糖组培苗移栽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基质处理无糖组培苗B9的移栽成活率均达到100%。其中,以成品基质∶蛭石∶珍珠岩∶锯末=2∶1∶1∶1配比作为移栽基质,B9组培苗茎粗显著高于对照组,地上部长势较好,根系指标中根冠比、根系粗度、根系表面积、根系体积指标均最高,根长也显著高于对照组,根系最发达。综上,最适合根系生长的移栽基质配比为成品基质:蛭石:珍珠岩:锯末=2∶1∶1∶1。  相似文献   

15.
基质对安祖花组培苗落地和苗木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同栽培基质对安祖花组培苗落地及成苗生长影响的试验表明,安祖花组培苗落地移栽时,基质应重点考虑透气性与保湿度,用B(椰糠∶珍珠岩为4∶1)基质移栽,成活率达100%;移栽前经3~5 d的炼苗处理,可提高移栽苗的成活率。从安祖花盆栽苗的成活率、叶片生长及苞片生长来看,D(泥炭∶珍珠岩为7∶3),E(草炭∶珍珠岩为7∶3),F(泥炭∶草炭∶珍珠岩为4∶3∶3),G(陶粒)4种基质均适宜栽培安祖花,但从生产成本及产业化开发综合考虑,安祖花成苗栽培基质可首选F,也可考虑用E。小型品种也可选用陶粒作栽培基质。  相似文献   

16.
章姬草莓组织培养苗移栽驯化影响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表明,组培苗驯化栽培基质种类及混合比例、基质消毒与否及消毒剂使用、湿度条件等因素对组培苗驯化栽培效果的影响均比较明显,采用草炭∶蛭石∶珍珠岩=2∶2∶1的栽培基质,并使用400倍多菌灵消毒处理,配合驯化移栽后的10~14 d用塑料膜搭拱棚覆盖保湿,移栽后保持相对湿度80%~90%的条件下,章姬草莓组培苗的驯化效果良好,移栽成活率达100%,且幼苗生长发育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筛选适合海南野生蕉组培苗培养的栽培基质。[方法]以海南野生蕉吸芽茎尖组培苗为材料,以普通红泥土壤为对照,分别采用椰糠、木屑、珍珠岩、河沙配成14组不同的基质,测定各基质中香蕉组培苗的叶片数量变化、新叶展开宽度变化、假茎高度变化和粗度变化4个生长指标。[结果]最适合海南野生蕉吸芽茎尖组培苗生长的基质为木屑∶河沙=1∶1(V/V)的基质,其次为木屑∶珍珠岩=1∶2(V/V)的基质及椰糠∶珍珠岩比例=1∶2(V/V)的基质。[结论]该研究为香蕉野生种质资源的保护提供了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18.
以"神马"菊花组培苗为试材,蛭石、珍珠岩、草炭土以不同的比例配成7种栽培基质,分别为蛭石、珍珠岩、草炭土、蛭石∶珍珠岩=1∶1、蛭石∶草炭土=1∶1、珍珠岩∶草炭土=1∶1、蛭石∶珍珠岩∶草炭土=1∶1∶1,通过对"神马"菊花组培苗移栽成活率、株高、长势、叶片颜色的统计分析,筛选出适合"神马"菊花组培苗移栽的最佳基质配比为草炭土∶珍珠岩∶蛭石=1∶1∶1。  相似文献   

19.
铁皮石斛组培苗移栽基质的筛选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组培快繁是目前铁皮石斛种苗生产的主要途径,组培苗移栽成活率和后期生长势是决定组培快繁生产种苗是否取得最后成功的关键环节。移栽基质是影响组培苗移栽成功的重要因素,尤其对于铁皮石斛这种对栽培基质的水分、通气、营养等状况要求比较严格的附生兰而言,其作用尤为突出。评价了不同基质配比对铁皮石斛组培苗移栽成活率和后期生长势的影响,旨在筛选、优化移栽基质,以提高铁皮石斛种苗的成苗率与产量,降低生产成本,更好地满足铁皮石斛种苗规模化生产的需求。研究结果表明,移栽365d后铁皮石斛在基质配比泥炭∶树皮∶刨花=2∶4∶4上的成活率为95.6%,平均萌芽数达到8.2个、株高52.16mm、茎粗3.47mm;显著优于其在纯细锯末、泥炭∶树皮∶刨花=3∶3∶4和泥炭∶树皮∶刨花=2∶3∶5上的表现,因此,筛选出泥炭∶树皮∶刨花=2∶4∶4的基质配比作为铁皮石斛组培苗移栽的最佳基质。  相似文献   

20.
通过不同体积比的粗砂、椰衣、椰糠、花生壳、谷壳的组合对中苗期红掌品种"热情"的处理,研究了不同基质配比对中苗期红掌植株的生长以及N、P、K、Ca、Mg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配方为V椰糠∶V谷壳∶V花生壳=2∶1∶1的栽培基质其各项理化性状更优,且最有利于中苗期红掌的生长及干物质的积累;中苗期红掌地上部及地下部N、P、K、Ca、Mg的利用率之间无显著规律性,但上述元素的积累量也在配方为V椰糠∶V谷壳∶V花生壳=2∶1∶1的栽培基质上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