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1 毫秒
1.
酶法提高草莓出汁率的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单一果胶酶处理草莓,通过正交试验优化酶解工艺,当加酶量0.04%、pH 4.0、酶解温度40℃、酶解时间60min时,草莓出汁率最高,为91.21%,比对照组(直接挤压榨汁)提高29.97%。采用复合酶(果胶酶、纤维素酶、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处理,草莓出汁率比对照组(直接挤压榨汁)提高30.94%,比单一果胶酶处理提高0.97%,复合酶解最佳条件为:果胶酶添加量0.04%、纤维素酶添加量0.03%、木聚糖酶添加量0.02%、β-葡聚糖酶添加量0.04%、酶解温度40℃p、H 4.0、酶解时间60 min。  相似文献   

2.
陈琴  严成 《湖北农业科学》2016,(10):2622-2626
采用酶解法提取鱼腥草(Houttuynia cordata)叶中多糖,并采用响应面试验法设计及建立回归方程模型,以优化酶法为提取工艺。以多糖提取量为指标,考察液料比、纤维素酶添加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等因素对多糖提取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鱼腥草叶多糖提取量的主次顺序为:液料比酶解温度酶解时间酶添加量;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纤维素酶添加量0.9%、液料比52∶1(m L∶g)、酶解温度31℃、酶解时间174 min。在此条件下,纤维素酶法提取鱼腥草叶多糖的提取量为32.95 mg/g,表明采用响应面优化酶法提取鱼腥草叶多糖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四季香芹是伞形科欧芹属的一种高营养保健蔬菜,其营养丰富,香气浓郁,保健价值突出,是进行蔬菜汁加工的优质原料,但四季香芹出汁率不高是制约蔬菜汁加工的主要技术瓶颈之一。通过单因素试验分别研究纤维素酶添加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对香芹出汁率的影响,并通过Box-Behnken试验设计进行响应面分析试验优化,建立回归方程预测模型。研究表明纤维素酶在香芹制汁最佳应用条件为纤维素酶(15 000 U/g)添加量0.06%、酶解时间1.56 h、酶解温度40.14℃,香芹出汁率预测值为78.38%,与实际出汁率(78.72%±0.25%)符合度高。  相似文献   

4.
响应面法优化无花果果汁酶解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双酶法提取无花果汁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制备无花果汁、酿造无花果酒奠定基础。【方法】以无花果为材料,以出汁率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研究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添加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4个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无花果岀汁率的影响,利用响应面试验结果建立回归方程,并对回归方程进行显著性和方差分析,得到无花果果汁酶解提取最佳工艺参数并进行试验验证。【结果】通过单因素试验得到的无花果果汁最佳酶解提取条件为:纤维素酶添加量1.5%(质量分数,下同),果胶酶添加量0.3%,酶解温度55℃,酶解时间90min。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进行响应面试验分析得出,无花果果汁的最佳酶解提取工艺条件为:纤维素酶添加量1.56%,果胶酶添加量0.28%,酶解温度53℃,酶解时间90min;在此条件下无花果的岀汁率为72.15%,与理论值(73.99%)基本吻合,且比未处理无花果出汁率提高了75.46%。纤维素酶添加量与酶解温度和酶解时间、果胶酶添加量与酶解温度和酶解时间、酶解温度与酶解时间的交互作用均可在较大程度上影响无花果的岀汁率。【结论】通过响应面试验得到了双酶法提取无花果汁的最佳工艺参数,该工艺可以大幅提高无花果出汁率。  相似文献   

5.
采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优化荔枝干可溶性固形物双酶提取工艺,建立了包括果胶酶添加量、纤维素酶添加量和酶解时间的三因素回归模型.经回归模型分析并结合验证试验,确定以荔枝干果肉(含水量23.84%)为原料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果胶酶添加量3400 U/g、纤维素酶添加量550 U/g、酶解温度50℃、酶解pH值4.68、酶解时间2h,在该条件下荔枝干可溶性固形物提取率可达75.29%.  相似文献   

6.
表面活性剂降低烟碱对纤维素酶活性抑制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获得高效的烟秆酶解方法,缓解烟碱对于木质纤维素酶解体系的抑制作用,研究了烟碱对木质纤维素酶系中关键酶—纤维素酶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添加表面活性剂进一步分析纤维素酶活性的变化及酶解的效果。结果表明,0.1%底物质量分数的烟碱即会对纤维素酶活性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且随着烟碱质量分数的提高,抑制效果显著增强;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PEG 6000、Tween 80和生物表面活性剂BSA、鼠李糖脂均能够不同程度降低烟碱对纤维素酶活性的抑制作用;Tween 80和BSA对烟秆酶解效果提升最显著,当添加量分别为0.03 g·g~(-1)底物和0.001 g·g~(-1)底物时,总糖质量浓度比对照分别提高了13.70%和10.34%,半纤维素转化率比对照分别提高了50.94%和40.04%,纤维素转化率没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7.
采用纤维素酶解法提取爬山虎(Parthenocissus tricuspidata)根皮中白藜芦醇,考察酶解温度、酶解时间、酶添加量、乙醇体积分数以及浸提时间对白藜芦醇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爬山虎根皮中白藜芦醇含量最高,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纤维素酶法提取爬山虎根皮中白藜芦醇的最佳工艺为10 g爬山虎根皮中酶添加量40 mg、酶解时间120 min、40℃条件下60%体积分数的乙醇浸提24 h,测得白藜芦醇含量为59.87 mg/kg。  相似文献   

8.
曾帅  周德庆  刘楠 《南方农业学报》2016,47(9):1564-1569
【目的】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羊栖菜多酚的酶辅助提取工艺,以提高羊栖菜多酚提取量,为羊栖菜多酚的提取应用于实际生产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以新鲜羊栖菜为原料,用酶辅助提取法提取其多酚,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纤维素酶添加量、复合酶质量比(中性蛋白酶添加量∶纤维素酶添加量)、酶解温度、酶解pH和酶解时间对多酚提取效果的影响,用正交试验法优化提取工艺条件,并与传统的溶剂提取法进行比较。【结果】各因素对羊栖菜多酚提取量的影响大小依次为:酶解pH>酶解温度>复合酶质量比>酶解时间,其中酶解pH和酶解温度对羊栖菜多酚提取量的影响显著(P<0.05);最佳酶解条件为:酶解温度50℃、酶解pH 5.5、酶解时间45 min、复合酶质量比20∶1(复合酶添加量126 mg/g),在此条件下得到羊栖菜多酚提取量为9.26 mg/g,较溶剂提取法的多酚提取量(8.26 mg/g)有明显提高。【结论】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的酶辅助提取工艺能有效提高羊栖菜多酚提取量,优化的工艺参数可在实际生产中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9.
采用纤维素酶酶解短时微波稳定化的米糠,以蛋白提取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分别研究酶解时间、酶解温度、pH值、加酶量和碱提时间对米糠蛋白提取率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结果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响应面方法优化纤维素酶法制备米糠蛋白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纤维素酶添加量为475 U/g、温度为42.7℃、pH值为7.23的条件下,酶解2.5 h,再以pH值9.0碱提45 min,在此条件下米糠蛋白的理论提取率达到81.86%,而验证试验的蛋白提取率为81.25(±0.80)%,接近理论值.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海带对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活性的抑制作用,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优化试验,探讨不同纤维素酶添加量和酶解时间对海带浆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纤维素酶对海带浆进行酶解,建立了海带酶解液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活性抑制率Y与纤维素酶添加量X1、酶解时间X2的数学模型:Y=-114.273 04+0.005 72 X1+1.491 99 X2-3.333 33×10-7 X1X2-2.552 00×10-7 X12-0.004 47 X22,得到优化酶解条件为:海带经切分匀浆后,在pH 6.0、添加纤维素酶11 060U·g-1、在室温条件下酶解169min,所得酶解液对ACE活性的抑制率可达到41.43%左右。试验可知海带酶解液对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活性具有较高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几种化学物质对稻草秸秆酶解糖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木质纤维素酶解研究领域,高浓度还原糖的获得是实现其能源转化的基础。以稀硫酸预处理后的稻草秸秆为原料,初始酶解物料条件为20%(重量/体积),木聚糖酶220U.g-(1底物),纤维素酶6FPU.g-(1底物),果胶酶50U.g-(1底物),选取吐温80(Tween80)、MgSO4、FeSO4、聚乙二醇(PEG)和牛血清白蛋白(BSA)作为酶解体系添加物,分别考察了其添加量对还原糖浓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稻草秸秆酶解体系中,Tween80、MgSO4、FeSO4、PEG和BSA5种化学物质各自最佳添加量分别为0.05、0.0005、0.02、0.01g和0.0005g.g-(1底物);助催化作用强度依次为MgSO4>Tween80>BSA>FeSO4>PEG。添加MgSO40.0005g.g-(1底物),48h糖化后,还原糖浓度达到72.45g.L-1,比对照提高了7.98%。试验结果表明添加适量化学物质可以有效提高还原糖浓度。  相似文献   

12.
张丽君  李爱军  欧仕益 《广东农业科学》2012,39(14):113-115,118
以大豆皮为原料,采用纤维素酶酶解法制备大豆皮微晶纤维素(MCC).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料液比、酶添加量、pH值、酶解时间、酶解温度对制备大豆皮微晶纤维素得率及聚合度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确立最佳酶解条件:酶添加量0.3 mL/g、pH 5.8、料液比1∶20(g/mL)、温度50℃、酶解时间3h.该最佳条件下制得的微晶纤维素的得率为29.93%,聚合度为494.  相似文献   

13.
啤特果酶解榨汁工艺条件优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提高啤特果榨汁出汁率,采用果胶酶和纤维素酶对啤特果进行酶解,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对酶用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pH值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果胶酶:纤维素酶为3∶1,复合酶添加量0.4 g/L,酶解温度55℃,酶解时间45 min,pH值为4.2的条件下,啤特果出汁率为77.3%,较直接榨汁提高了11.3%.  相似文献   

14.
齐权 《安徽农业科学》2012,(12):7410-7413
[目的]研究水酶法提取南瓜籽油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分别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南瓜籽油热处理工艺、酶解工艺的最佳条件,并试验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的总添加量及添加比例对南瓜籽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热处理工艺的最佳条件为热处理温度90℃,热处理时间10 min。酶解工艺的最佳条件为酶解时间6 h,酶解温度50℃,酶解pH 7,蛋白酶添加量3%,料水比1∶5;在该条件下,南瓜籽油的提取率为83.32%。维素酶和果胶酶的总添加量为2%,最佳添加比例为2∶1。[结论]水酶法工艺条件温和,适合油料作物油脂的提取。  相似文献   

15.
以预处理后的稻草基质为试验原料,研究了两个平行电极板形成的外加电场的电场强度以及外加电场协同作用下4种添加剂Tween-80、PEG 6000、BSA和[BMIM]Cl对木质纤维素基质酶解糖化性能的影响,以探讨提高木质纤维素基质酶解糖化效率的新方法。试验结果发现:电场强度为12 V·m-1时获得最佳的基质糖化效率,比对照组提高了26.6%;在12V·m-1的外加电场协同作用下,Tween-80、PEG6000、BSA的添加量分别为200μL·g-1基质和40、20mg·g-1基质时获得最高的酶解糖化效率;试验条件下离子液体[BMIM]Cl对纤维素酶解糖化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随着添加量增加,糖化效率逐渐降低。分析表明在外加平行电场协同作用下添加适量的Tween-80、PEG6000、BSA有助于提高纤维素酶解糖化效率,其中BSA对纤维素酶解糖化效率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6.
采用微波协同纤维素酶法提取薯蓣(Dioscorea opposita)多糖,并利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的含量,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选出优化的组合因素。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纤维素酶添加量0.20%、酶解时间70 min、酶解温度45℃、pH 5.0、微波功率600 W、微波时间50 s,在此条件下,薯蓣多糖提取含量为30.25 mg/g,明显高于其他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17.
超声辅助纤维素酶提取茶粕中茶皂苷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优化茶粕中茶皂苷的提取工艺。[方法]在纤维素酶作用下,利用超声辅助,通过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研究料液比、酶解温度、酶解时间、酶的用量等因素对茶皂苷提取得率的影响。[结果]试验表明,茶粕中茶皂苷的最佳提取条件为酶解温度50℃,酶添加量0.3%,酶解时间70 min,料液比1∶20(g∶m L),在此条件下茶皂苷提取得率为9.769%。[结论]采用超声辅助纤维素酶提取,可有效提高茶粕中茶皂苷的提取得率。  相似文献   

18.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添加不同量腐熟秸秆处理对土壤酶活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腐熟麦秸能明显提高土壤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纤维素酶活性及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腐熟秸秆添加量以159.9 g·盆-1(18 000 kg·hm-2)最为适宜.与对照相比,该处理的烟株全生育期内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速效磷含量分别提高6.1%,31.8%,24.0%,42.5%.在烟草不同生育时期,土壤脲酶、蔗糖酶、纤维素酶活性的动态变化不同,脲酶、纤维素酶高峰出现在团棵期,而蔗糖酶高峰出现在现蕾期和圆顶期.相关分析表明,添加腐熟秸秆后,土壤纤维素酶、碱解氮、有机质和速效钾与脲酶活性达显著相关,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纤维素酶和碱解氮与速效磷含量达显著相关,这说明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养分含量呈密切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酸处理(酸浓度、时间、温度)、酶制剂(纤维素酶、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对杏鲍菇菌渣的影响,以河北采集的杏鲍菇菌渣为原料,以总还原糖含量为研究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研究影响杏鲍菇菌渣酸处理的因素;以中性洗涤纤维减少量和酸性洗涤纤维减少量为响应值,开展正交试验,分析酶制剂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40℃条件下,2%和3%酸浓度处理随时间的延长会降解总还原糖;60℃条件下,酸浓度的增加可以减缓总还原糖的降解;80℃条件下,1%和2%酸浓度处理可以促进多糖的降解,提高总还原糖含量。根据主成分分析结果可知,温度与总还原糖含量呈正相关,是影响杏鲍菇菌渣多糖降解的最主要因素。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木聚糖酶添加量和纤维素酶添加量是影响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降解的最主要因素,最优酶解配方为纤维素酶85 U/mL、木聚糖酶220 U/mL、葡聚糖酶40 U/mL,说明菌渣经酸、酶处理后可作为反刍饲料。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柑橘皮中总黄酮的提取效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曲面法对纤维素酶-甲醇协同提取柑橘陈皮总黄酮的条件进行了优化,建立并分析了酶添加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酶解液pH值与总黄酮得率关系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建立的数学模型能很好地反映各因子与黄酮得率的关系,最佳工艺条件为:酶添加量0.6%,酶解时间3 h,酶解温度63℃,酶解液pH值3.7。经试验验证,在此条件下,总黄酮得率为9.87 mg/g,与理论值9.92 mg/g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