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2 毫秒
1.
基于ISSR标记的西南地区石斛资源亲缘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石斛属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及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指导,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采自西南地区的23份石斛属植物和1份金石斛属植物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分析,并采用非加权平均距离法(UPGMA)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从20条ISSR标记引物中筛选出11条扩增条带清晰的引物,共检测出151个扩增位点,平均每条引物扩增位点为13.7个;其中多态性位点148个,多态性条带比率为98.01%;24份石斛总扩增条带为1 084条,平均45.17条,其中多态性条带有1 012条,占比为93.4%;24份石斛材料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63~0.78;在相似系数0.68处将24份石斛材料分为7个类群。西南地区石斛资源的遗传多样性非常丰富。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ISSR分子标记对13份广西收集引进和选育的香蕉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为广西香蕉品种改良及枯萎病抗性育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100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多态性引物进行PCR扩增,利用PoPgen 1.32计算遗传多样性指数,DICE法计算遗传相似系数.利用非加权平均距离法(UPGMA)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共筛选出8条扩增产物条带清晰、多态性好的ISSR引物,利用其从13份香蕉种质材料中扩增出234条条带,平均每条引物扩增出29.25条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229条,多态性比率97.86%,平均观察等位基因数(Na)1.9786、有效等位基因数(Ne)1.4023、Shannon多样性信息指数(I)0.2603、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0.4135.13份香蕉种质材料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50~0.90,其中,巴贝多与GK1的遗传相似系数最小,为0.50,抗枯1号与抗枯5号的遗传相似系数最大,为0.90.在遗传相似系数0.59处可将13份香蕉种质资源聚成四大组,其中第Ⅱ组在相似系数0.74处被分为a和b亚组.在遗传相似系数0.90处可将13份香蕉种质材料完全区分开.[结论]广西香蕉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非常丰富.利用ISSR分子标记可将遗传背景及形态特征不同的香蕉种质资源进行有效分类,可用于香蕉种质资源分类、亲缘关系鉴定及辅助育种等研究.  相似文献   

3.
37份药用石斛种质资源亲缘关系的ISSR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ISSR技术对37份药用石斛属种质资源进行亲缘关系分析,从备选72条引物中筛选出15条引物,共扩增出89条谱带,有89条多态带,多态性条带比例为100%。采用NTSYS-PC2.0软件分析结果,37份石斛种质资源遗传相似系数在0.50~0.85。聚类结果显示,以相似系数为0.55,可将37份石斛种质明显划分为7个类群,表明药用石斛植物遗传多样性丰富,ISSR技术可应用于药用石斛的亲缘关系研究。  相似文献   

4.
基于SRAP分子标记的铁皮石斛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SRAP分子标记法对13份来自中国不同产地的铁皮石斛品种的基因组DNA进行分析,从分子水平研究铁皮石斛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结果表明:从81对引物中筛选出15对引物,在13份材料中共扩增出238条清晰的多态性条带,占总条带数的96. 75%。13份材料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 44—0. 79,在相似系数0. 46处13份材料被划分为3个类群。研究结果可为不同产地铁皮石斛品种亲缘关系的鉴定以及种质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中国肾茶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本研究采用100条ISSR引物对87份肾茶种质资源进行试验分析,发现20条引物能扩增出清晰条带。在87份供试材料中,20个ISSR引物共产生144条扩增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20条,多态率83.3%,平均每个ISSR标记能产生6.0条多态性片段。87份材料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为0.48~0.98,但6份栽培品种间遗传相似系数为0.88~0.98,显示出栽培种的遗传基础相对狭窄。利用UPGMA聚类分析,供试材料可聚为2类,其中栽培品种单独聚成1类,野生材料聚为1类。结果显示,中国野生肾茶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丰富,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蓖麻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应用ISSR标记,对国内外17个蓖麻材料的亲缘关系进行了分析,从60条引物中筛选出11条能扩增出清晰条带并具有多态性的引物,且这些引物共计扩增出90条DNA条带,平均每个引物扩增的DNA条带数为8.18条,其中,多态性DNA条带57条,占63.33%.根据ISSR扩增结果,利用NTSYS-ps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7份蓖麻材料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52~0.97问,且明显分为2个大类群.以相似系数0.79为准线,又可将第二大类群分为2个亚类群与2份单一材料.9份国内材料与2份法国材料同属一个亚类群,遗传相似性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7.
非洲菊部分品种资源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揭示非洲菊品种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并更好地应用于育种工作,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75份非洲菊材料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研究。在供试材料中,筛选到具有多态性的ISSR引物29个,共扩增出多态性条带267条,平均每个引物扩增的多态性条带数为9.2条,多态性条带比率为89.3%。材料间遗传相似系数范围在0.576 1~0.883 9,这说明非洲菊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通过软件计算结果表明,75个非洲菊品种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655 8,Nei基因多样性指数平均为0.377 2,平均Shannon信息多样性指数为0.557 2。将非洲菊材料聚类结果与其花色、花型、管状花颜色、花径作比较,其呈现一定的相关性,这为非洲菊优良品种的选育奠定了一定的分子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利用ISSR技术对36份的铁皮石斛种质资源进行亲缘关系分析。从备选72条引物中筛选出12条引物,共扩增出54条谱带,其中51条为多态性带,多态性比例为94.4%。聚类结果显示,36份铁皮石斛种质资源遗传相似系数在0.4062~0.9375。以遗传相似系数为0.70,可将铁皮石斛种质明显划分为6个类群。结果表明,铁皮石斛植物遗传多样性丰富,ISSR技术可应用于铁皮石斛的亲缘关系研究。  相似文献   

9.
美洲南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解决武威地区美洲南瓜品种归类不明确的问题.【方法】利用ISSR标记对28份美洲南瓜材料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的研究.【结果】从48条ISSR引物中共筛选出7条重复性高和扩增条带清晰的引物,PCR扩增共获得56条条带,平均每条引物扩增条带数为8条,多态性条带54条,多态性比率为96.43%,材料间遗传相似系数为0.60~0.93,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并通过UPGMA分子系统聚类法,将28份美洲南瓜材料分为5个大类群.【结论】本研究为拓展美洲南瓜种质资源和发掘新种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从100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16条多态性高、重复性好的引物,对44份桃栽培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共扩增出141条带,其中120条带具有多态性,百分率高达85.1%,每条引物扩增条带在4条到13条不等,平均8.8条.44份材料的相似性系数在0.404~0.979之间,表明供试的44份桃品种间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通过UPGMA聚类分析将桃资源材料分为5个亚组.  相似文献   

11.
利用ISSR 标记对30份国外引进的辣椒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从96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8条多态性引物对30份辣椒材料进行ISSR-PCR的扩增,共扩增1781条带,多态性条带数为1389条,多态性比率为77.99%。用NTSYS-pc2.10统计软件的UPGMA法对30份国外引进的辣椒种质材料的ISSR扩增结果进行聚类,在遗传相似系数GS=0.724(L1)处,可以将30份辣椒种质材料分为三大类;第一大类共19份辣椒材料,第二大类共10份辣椒种质资源,第三大类:只有编号为167的一份辣椒资源。主坐标分析与聚类分析结果大体一致,交叉分类结果更为直观。  相似文献   

12.
运用ISSR标记对8种辣椒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的研究。用30条ISSR引物进行筛选,有21条可扩增出清晰可辨条带,而这21条引物在8种材料中共扩增出382个条带,其中270个条带(70.6%)表现出多态性;根据Nei和Li等的遗传相似系数(GS)和遗传距离(GD)对8种材料进行分析,结合SPSS 16.0分析软件进行聚类,构建其遗传相关聚类图谱。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利用ISSR和AFLP两种分子标记对51个药用石斛材料(包括35个铁皮石斛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利用ISSR标记筛选出6条引物,共扩增出79条带,平均每条引物扩增条带数约为13.17条,多态条带比率都达到100%。利用AFLP标记筛选出5对引物,共扩增207条带,其中206条具多态性,多态性比率高达99.52%。两标记分析获得的群体种系间关系与变异基本一致,且群体内的分化较小,群体间的分化较大,群体间的基因流动较小。所得到的聚类图表明:ISSR和AFLP标记技术能有效地将研究材料分开,且基本反映了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说明两种标记均适合用于石斛植物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相似文献   

14.
采用简单序列重复区间扩增多态性(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30份茭白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8个ISSR引物共扩增获得31条多态性条带,多态性比例为40.26%;通过遗传相似系数和聚类分析,能将30份茭白品种区分开,说明ISSR标记技术能从分子水平揭示茭白品种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15.
铁观音和黄棪是乌龙茶茶树育种的骨干亲本,以这2份品种及其为亲本选育出的新种质及不同地域种质的铁观音茶树为研究材料,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利用筛选出的9个多态性较好、扩增条带较清晰的ISSR引物,分别对24份茶树品种(系)进行扩增,分析其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结果表明:9个ISSR引物共扩增出73条稳定的谱带,其中47条具有多态性,多态性比率为64.4%,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5.2条谱带;遗传相似性分析显示24份供试种质的遗传相似系数0.544~0.889,平均为0.727,表明供试种质的遗传基础较窄,亲缘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16.
茉莉花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ISSR技术对茉莉花30份材料的遗传多态性进行了分析.从10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0个多态性引物,共扩增出70条DNA条带,其中34条为多态性条带,占48.57%,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3.4条DNA带.按照相同迁移位上有扩增带记为1、无带为0的方法构建ISSR表型数据的矩阵,用NTSYSpc 2.0软件对茉莉花30个材料进行UPGMA聚类分析.计算出30份材料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86~0.98,平均相似系数为0.91,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聚类分析树状图,在相似系数0.86处,将30份材料划分为A、B 2大聚类组.  相似文献   

17.
20份兰科植物的ISSR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20份兰科植物品种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100条ISSR引物中共筛选出6条多态性稳定清晰的引物,对20份兰科植物材料总共扩增出616条带,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102.7条带,其多态性为100%。兰科植物的遗传多样性非常丰富。利用非加权平均距离法(UPGMA)构建系统树聚类分析,在相似系数0.32和0.38处,20份兰科植物品种资源被细分为4类,即Ⅰ、Ⅱ、Ⅲ、Ⅳ类,分别属于石斛属、兜兰属、毛兰属和兰属。根据聚类的树状图分析20份兰科植物的亲缘关系,其中亲缘关系最近的是兰属与毛兰属,亲缘关系较近的是兰属与兜兰属,亲缘关系最远是兰属与石斛属。  相似文献   

18.
利用ISSR技术对东北帽儿山地区13种不同色斑型异色瓢虫进行基因组多态性分析,从40条引物中筛选出13条用于异色瓢虫的ISSR扩增。共扩增出127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20条,多态性百分率为94.49%。根据ISSR扩增结果,利用NTSYSpc2.10e软件进行Jaccard相似系数分析,13种不同色斑型异色瓢虫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36~0.60,平均相似系数为0.51。通过UPGMA聚类分析,在遗传相似系数0.50处,13份瓢虫材料可分为2大类群。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显明变种、四斑变型和二窗无脊3种斑型瓢虫是异色瓢虫遗传变异的主线。ISSR分析表明,异色瓢虫的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笔者还根据聚类结果对瓢虫鞘翅底色变异的可能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甜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ISSR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甜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进行ISSR分析。[方法]以27份甜瓜品种为材料,对其基因组DNA进行ISSR分析,计算它们之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从69个ISSR引物中筛选出9条扩增谱带清晰、反应稳定的引物,共扩增出73条条带,其中56条为多态性条带,平均每个引物6.2条。品种间遗传相似系数在0.65~0.97间,表明这27份甜瓜品种间的遗传基础相对较狭窄。利用UPGMA聚类分析,以相似系数0.65为标准,将27份甜瓜种质划分为薄皮甜瓜和厚皮甜瓜2大类群;以相似系数0.80为标准,将薄皮甜瓜分为7个亚类群。[结论]为遗传背景相对狭窄的甜瓜品种选育工作提供了分子水平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揭示矮牵牛品种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并更好地应用于育种工作,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142份矮牵牛材料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研究。在供试材料中,筛选到具有多态性的ISSR引物17个,共扩增出多态性条带132条,平均每个引物扩增的多态性条带数为7.8条,多态性条带比率为82.5%。材料间遗传相似系数范围在0.401 5~0.931 8间,这说明矮牵牛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通过软件计算结果表明,142个矮牵牛品种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653 5±0.285 3,Nei基因多样性指数平均为0.374 4±0.123 6,平均Shannon信息多样性指数为0.552 6±0.148 6。将矮牵牛材料聚类结果与其花色、花型、植株类型、品种来源作比较,呈现一定的相关性,这为矮牵牛优良品种的选育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