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发展水牛挤奶是城镇郊区农民发财致富的好路子。在广东省南海市 1头杂交产奶水牛的年利润是 50 0 0元左右 ,饲养 1 0头产奶水牛年利润是 5万元左右 ,需要劳动力 2人 ;韶关地区 1头杂交产奶水牛的年利润是 70 0 0元左右 ,吴川市郊 1头杂交产奶水牛的年利润是 50 0 0元左右。发展水牛挤奶不但可以帮助农民增加收入 ,还是解决南方地区人民牛奶供应的一条路子。本文主要介绍建立乳用水牛场的基本方法。 (选牛、选场址建场及水牛的管理 )1 乳用水牛的选择我国乳用水牛品种主要由杂交水牛组成 ,包括本地水牛与摩拉牛的杂交后裔 ,本地水牛与尼里水…  相似文献   

2.
水牛乳的品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七十年代初四川省引进摩拉水牛改良部分本地水牛,现有杂交水牛近5万头,八十年代初杂交水牛开始进行挤乳。一代杂交水牛在第一个泌乳期产奶量为1000—1300公斤,为本地水牛的2—3倍,水牛挤乳经济效益较显著。今后无论是研究乳用水牛饲养管理,或是开展乳用水牛选育以及乳品加工,都需要掌握水牛乳的品质及其变化。因此,水牛乳品质研究是发展我国南方乳用水牛业的一项基础工作,现将研究结果报告于后。  相似文献   

3.
中国水牛乳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有水牛2276.0万头,乳、肉、皮等主要产品产量分别为265.0万吨、39.6万吨和11.9万吨,水牛头数及其主要产品产量居世界前三位,水牛乳主要乳制品在世界上也占有一席之地。广西本地水牛属沼泽型役用水牛,试验证明:采用河流型乳用水牛进行杂交改良,杂交二代水牛一个泌乳期泌乳量  相似文献   

4.
中国水牛数量居全球第二位,均属沼泽型,大致可分为大、中、小三种类型,其共同特点是:利用粗饲料能力强,性温驯,使用年限长,体格粗壮,胸深广和乳脂率高。但乳、肉生产性能较低,后躯发育较差,这些缺点急待改进,1957年和1974年分别从印度和巴基斯坦引进么拉55头和尼里/拉菲50头。这两个河流型乳用水牛品种都能适应中国环境。目前在中国约有么拉2300头和尼里/拉菲210头。引种目的主要是通过杂交以改良本地水牛。1965年开始用人工授精方法共繁殖么拉杂种牛约120000头,这些杂种水牛的生产性能都优于本地水牛。1977年进一步用尼里/拉菲公牛和么拉杂一代母牛杂交,已繁殖其后代含尼里/拉菲、么拉和本地水牛种质分别为50%、25%、和25%的三品种杂交水牛1492头,这种杂交水牛的生长速度和乳、肉生产性能等表现都颇为理想。因此,三品种杂交水牛可作为我国选育乳肉兼用型水牛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正> 为了有计划地改良都昌滨湖水牛向役乳兼用型方向发展,我们于一九七八年从省种公牛站引进了一头成年么拉种公牛,放在县良种牛场与本地滨湖水牛进行杂交,同时在汪墩、东山、北山、都镇、苏山五乡开展么拉冻精人工配种。至目前为止,已配种185头次,共生杂交水牛89头(其中公牛41头,  相似文献   

6.
刘学洪 《中国奶牛》2012,(23):23-25
云南省水牛乳用性能的杂交改良已有十多年历史。通过引入乳役兼用的河流型水牛与本地沼泽型水牛杂交,杂种水牛泌乳性能有很大提高。目前,云南省有乳用杂种泌乳水牛2.8万头,杂种牛一个泌乳周期的平均产奶量达1 000~1 500kg。为加快发展云南省奶水牛特色产业,目前,仍需要深入研究杂种水牛的泌乳特性、繁殖特点、营养需要以及饲养管理等课题。  相似文献   

7.
河流型摩拉水牛在国内外颇有盛名。1973年引入贵州杂交改良本地沼泽型水牛,目的在于改进贵州水牛的体型结构,提高其乳、役、肉生产性能,以扩大经济利用。目前全省改良面已过50余个县,杂交水牛的数量已超过6000头,改良效果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8.
乳水牛是利用水牛挤奶的牛,它包括本地水牛、纯种的河流型水牛和上述二个类型的杂交后代水牛,它的产奶量虽然不如黑白花奶牛那样高,但它的乳脂率高,达7%~12%。本文要谈的是杂交乳水牛的选择。1杂交乳水牛的血统和世代我市杂交乳水牛主要有以下二大类五个世代。第一类是摩拉杂交乳水牛,这类杂交水牛在我市较多,主要有含50%、75%和25%摩拉水牛血统的三个世代。①摩杂一代水牛。它是摩拉水牛与本地水牛的杂交一代母水牛(含50%摩拉水牛血统)。毛色通常灰黑,胸、颈下没有本地水牛所具有的白毛带,尾帚带有白色,体躯较大,背腰宽而平直,后躯发达,乳…  相似文献   

9.
为评价酵母培养物对杂交水牛产奶性能及奶品质的影响,选取健康状况良好,体重、胎次、产奶量和泌乳天数相近的泌乳杂交水牛32头,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分别用酵母培养物替代0、25%、50%、100%的精料进行45d的饲养试验.结果显示,各试验组水牛产奶量、乳成分差异不显著,但100%酵母培养物替代精料组,水牛产奶量下降最缓,乳中体细胞数显著下降.结果表明,炎热夏季以100%酵母培养物替代精料饲喂杂交产奶水牛,能缓解热应激条件下水牛产奶量的下降.  相似文献   

10.
水牛育种工程的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水牛业资源丰富,水牛2 281.3万头,居世界水牛头数第三位.中国水牛原属于沼泽型役用水牛,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采用河流型水牛进行杂交改良,试验证明,杂交二代水牛的泌乳性能己达到河流型乳用水牛2 000 kg以上的泌乳水牛,实现了"耕水牛变成奶水牛"的目的.随着中国加入WTO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中国水牛育种工程已提到政府的议事日程,在生产实际中也必需将役用水牛培育成乳用或乳肉兼用型水牛.在中国水牛杂交育种的基础上,应该进一步加大力度繁殖牛群,扩大群体规模;加强水牛培育和繁育体系建设,保持水牛遗传性能,期望在较短时间内培育成中国水牛新品种(或新类群),这将对科技进步及人类健康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1.
江汉水牛是湖北省优良地方水牛品种,通过引入国外优秀水牛品种(尼里瑞菲水牛)对其进行了改良。试验选用40头试验牛(尼里瑞菲水牛与江汉水牛的杂交后代母牛),测定其出生时、3月龄和6月龄体重以及体高、体长、胸围、腹围和管围等体尺指标及每日泌乳量、泌乳天数和泌乳期总产奶量等产奶性能,并进行乳成分和奶品质检测。结果表明杂交水牛不但乳脂率、乳蛋白率较高,其乳中体细胞数也远远低于优质乳40万/m L的要求,保持了江汉水牛抗逆性强的特点,健康状况良好,且杂交后代水牛体尺性状尤其是体高和管围性状尚有提升的空间。因此,对江汉水牛进行本品种选育和复壮,是进一步改良江汉水牛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中国水牛 2 ,2 66 5万头 ,居世界前三位 ,属于沼泽型水牛。为了使水牛由役用转向乳、肉、役多用途发展 ,采用河流型的尼里 -拉菲、摩拉水牛与沼泽型水牛进行二个品种级进杂交方法或三个品种育成杂交方法。试验证明 :经杂交二代的尼杂二代和三品杂水牛的乳用性能已达到河流型的尼里 -拉菲 (P >0 0 5 )或超过摩拉水牛(P <0 0 5 ) ,而高于沼泽型水牛一倍多 (P <0 0 1)的泌乳水平。杂交水牛将是中国水牛乳业发展中乳畜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3.
我省现有水牛二百四十四万头、数量上仅次于四川名列全国第二,水牛体大力强、比黄牛更能适应高温多雨的沼泽地带、是我国南方水稻地区的主要役畜和肥料来源。从长远看,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水牛主要用途势必从役用为主逐步转用于乳、肉生产。国外养牛历史也是如此,如罗马尼亚、南斯拉夫早已开始培育乳、肉用水牛品种。所以我们也要及时作好水牛的转化工作。我省1957年曾引入印度么拉水牛和当地水牛杂交、杂交水牛体型大、泌乳能力增加,当时的出发点是提高役用能力,但杂交牛不如本地水牛温顺、同样的饲养水平,肌肉不如本地水牛丰满、但是用来挤奶、很受羣众欢迎。为了了解水牛挤奶情况,现将对“金榜牛乳”的调查材料发表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1 成年杂交母水牛的乳房特点及乳汁分泌 杂交母水牛乳房比黑白花奶牛的小而硬实,外形呈半球形或盘状不下垂.乳房周长因水牛品种不同而差异较大,本地水牛40~94 cm,摩杂一代60~108 cm,纯种摩拉80~120 cm.杂交母水牛的乳池很小,特别是本地水牛更小.杂交水牛乳头平均长度比黑白花奶牛的短小,长度多为4~8 cm,本地水牛3~5 cm,而黑白花奶牛多为6~11 cm.后乳头明显比前乳头长,乳头中央有孔导管,向上通到乳头乳池,末端为乳头孔.杂交母水牛乳头的肌层很厚,乳孔狭窄,乳头托的肌肉张度高,致使水牛人工挤奶费力.  相似文献   

15.
水牛是我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动力之一。为了加速水牛的发展和提高水牛的品质,我区一九七八年开始引进摩拉水牛冻精杂交改良本地水牛。五年来,用摩拉水牛冻精配种本地水牛1564头,产杂交牛636头,深受群众欢迎。为了摸索杂交牛的经济效益和生产能  相似文献   

16.
亚洲水牛已分成河流型和沼泽型。乳用品种的绝大部分属于河流型。沼泽型水牛产奶很少,主要作肉用和役用。许多亚洲国家目前正打算用河流型水牛与沼泽型水牛杂交以改良沼泽型水牛的产奶能力。本试验用么拉(河流型品种)和兰卡(沼泽型的斯里兰卡本地牛)杂交。泌乳和产犊记录来自49头兰卡(L),112头么拉(M),68头么拉×兰卡(F_1)和48头么拉×F_1(B_1)母牛。经过产犊年份调整的305天产奶量表示为第一胎平均产奶量±标准误(s、  相似文献   

17.
<正> 广西壮族自治区,已普遍引入摩拉水牛,与本地水牛进行杂交改良。据有关部门的不完全统计,全区目前已生产杂交水牛近2万头。崇左县种畜场是1974年创办的小型种畜场。办场时引进摩拉公牛1头。几年来已获得杂交水牛42头,逐年支援各社、队。  相似文献   

18.
郭建同 《福建畜牧兽医》2000,22(6):13-13,14
我市现有印度摩拉水公牛9头、巴基斯坦尼里公牛3头、摩拉杂交水牛5000多头和本地水牛5.1万头。为改良我市本地水牛,应继续引进印度摩拉水公牛优良种牛和冻精与本地水牛杂交,发展摩杂水牛。据调查,摩拉杂交水牛的繁殖成活率较低,因此,如何提高摩拉杂交水牛的繁殖成活率就尤为重要,就此笔者总结了提高摩拉杂交水牛繁殖成活率的措施如下:1 加强种公牛的饲养管理和配种员配种技术的培训 目前我市摩拉杂交水牛的配种方式有“本交”和“冷配”2种。若采用“本交”必须加强种公牛的饲养管理,给予好草、好料,并适量运动等,以增强体力,提高配种成功…  相似文献   

19.
我县1985年底有水牛63,392头,其中繁殖母牛24,540头,占水牛群的38.7%。为了提高我县水牛的品质,除开展本品种选育之外,于1965年我们开始引进摩拉水牛,一九七七年又引进尼里一瑞菲水牛,全县十九个乡镇采取人工授精配种与本交结合,全面开展杂交改良,据1985年底不完全的统计,全县繁殖了杂种水牛2,193头,其中摩拉杂交,尼里杂交水牛和三品杂交水牛等达8,142头。而1986年仅有拉杂种1,540头,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在相同的饲料、气候及饲养管理条件下,不同品种奶水牛全泌乳期产奶量及乳成分含量,记录摩拉、尼里-拉菲、3品种高代杂交以及摩拉×本地低代杂交4个品种奶水牛全泌乳期的每日产奶量,定期采集生水牛乳并测定其总乳固形物、蛋白、脂肪、非脂乳固形物及乳糖含量。结果表明:尼里-拉菲的泌乳高峰期时间最长,每日产奶量及乳成分产量的绝对值最高,其次是3品种高代杂交水牛、摩拉水牛和摩拉×本地低代杂交水牛;各品种水牛常乳期85 d内,乳总乳固形物、蛋白质、脂肪含量较稳定;在85~105 d以后含量逐渐增加,非脂乳固形物含量在整个常乳期均较为稳定,乳糖含量则出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常乳期每日产奶量与乳蛋白质、脂肪、总乳固形物、非脂乳固形物含量存在显著的负相关(P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