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酵母培养物在育肥猪中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酵母培养物(YC)在育肥猪中的应用效果,选取90头健康的、体重约为60 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头。用猪场常规饲粮喂第1组(对照组)猪;在第2组(试验组)猪饲粮中添加加YC,并对其他原料比例适当调整,使2组饲粮主要养分含量相似。饲养试验周期60 d。结果表明:(1)试验组猪日均增重较对照组提高了11.84%(P0.05),饲料转化率提高3.58%(P0.05)。(2)试验组猪血糖较对照组增加了41.96%(P0.01),血清总抗氧化能力提高了17.21%(P0.01),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降低了15.05%(P0.01),血清谷草转氨酶活性降低了21.13%(P0.01),血清尿素氮减少了5.49%(P0.05),血清丙二醛降低了8.72%(P0.05)。(3)试验组猪背最长肌、肝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较对照组分别提高了23.58%(P0.05)、6.23%(P0.05),肝中丙二醛降低了6.03%(P0.05),背最长肌滴水损失量降低了44.41%(P0.01),背最长肌亮度(L*)提高了3.57%(P0.05)。基于试验结果推断,YC可促进育肥猪生长,提高饲料转化率,改善猪体营养生化代谢,增强组织细胞稳定性,提高猪体抗氧化能力和猪肉保健价值。  相似文献   

2.
高温环境下酵母培养物对育肥猪生长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旨在探讨日粮中添加酵母培养物(乐华康肽)对高温环境下育肥猪生长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选取平均体重为(71.13±0.64)kg的"杜洛克×长白×大白"杂交育肥猪96头,公母各半,随机分为两个组,分别是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饲喂添加乐华康肽5%的日粮,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猪。试验期60 d。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料重比降低3.77%(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肌内脂肪含量显著提高14.10%(P0.05),熟肉率显著增加6.63%(P0.05),冷冻损失和解冻损失分别显著降低28.48%(P0.05)和63.10%(P0.05),a*(红度)值增加3.17%(P0.05);试验组的游离氨基酸总量比对照组增加10.11%(P0.05),且对猪肉鲜味和甜味有主要贡献的谷氨酸、甘氨酸和精氨酸的含量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丙氨酸和胱氨酸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知,日粮中添加的酿酒酵母培养物(乐华康肽)5%可提高育肥猪生长性能,改善肌肉肉质,缓解高温应激对育肥猪生长造成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3.
试验旨在研究包膜半胱胺与酵母硒及维生素E合用对育肥猪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选用体重(75±1.5 kg)、体况相近的育肥猪16头,随机分为两个处理: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包膜半胱胺400 g·t~(-1)+酵母硒100 g·t~(-1)+维生素E 150 g·t~(-1)。试验期52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36~52 d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并有提高1~35、1~52 d平均日增重的趋势(P=0.093,P=0.096);试验组有提高36~52d平均日采食量的趋势(P=0.054);此外,试验组显著降低试验36~52、1~52 d料重比(P0.05),且有降低试验1~35 d料重比的趋势(P=0.097);屠宰性能分析结果表明,试验组第35和52天,眼肌面积比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同时,滴水损失比对照组在数值上降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试验组比对照组净利润提高37.17元,提高比例为14.43%,投入产出比为14.6。试验结果表明,包膜半胱胺与酵母硒及维生素E合用能够提高育肥猪生长性能、眼肌面积,并提高育肥猪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Z-27制剂饲喂育肥猪的效果,将供试育肥猪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0~30 d饲喂添加0.1%Z-27菌剂的基础日粮,31~40 d饲喂不添加Z-27菌剂的基础日粮,计算各组育肥猪的平均日增体质量及料重比;采集粪便并使用鉴别培养基进行培养和菌落计数;测定粪便中蛋白酶、α-淀粉酶、脂肪酶、纤维素酶等消化酶活力及粗蛋白、淀粉、粗脂肪、粗纤维素等营养成分含量。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平均日增体质量提高了9.84%,料重比降低了7.05%;以试验8~30 d的数据平均值计算,试验组育肥猪粪便中大肠杆菌数量降低了34.23%(P0.05),乳酸菌、双歧杆菌、芽孢杆菌数量分别提高了40.05%(P0.05)、30.76%(P0.05)、52.79%(P0.05);粪便中蛋白酶、α-淀粉酶、纤维素酶、脂肪酶的平均活力分别提高了67.74%(P0.01)、51.19%(P0.01)、75.33%(P0.01)、64.41%(P0.01),β-葡聚糖酶的平均活力仅提高2.59%(P0.05);粪便中残留的粗蛋白、粗纤维、粗脂肪和淀粉等营养成分含量分别下降了39.10%(P0.05)、29.56%(P0.05)、26.03%(P0.05)和33.46%(P0.05)。综上,Z-27制剂能够抑制大肠杆菌等肠道病原菌,促进乳酸菌等有益菌的生长,维持育肥猪肠道微生态平衡,同时产生多种消化酶,有利于提高饲料转化率,提高育肥猪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5.
发酵床饲养对生长肥育猪生长性能与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研究发酵床饲养对生长肥育猪生长性能与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体重为30 kg的杜长大三元猪120头,根据体重相近、胎次一致、公母各半的原则随机分为对照组(传统水泥地饲养)和发酵床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头,试验期53 d.研究结果表明:发酵床组与对照组相比,日增重提高14.53%(P<0.05),料重比减少2.11%(P<0.05);在血液生化指标方面,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提高13.86% (P <0.05),丙氨酸转氨酶活性降低5.81%(P>0.05),血清尿素氮含量降低12.8% (P <0.05),总蛋白含量提高11.95% (P <0.05),白蛋白含量提高5.39% (P>0.05),球蛋白含量提高18.6% (P <0.05),总胆固醇含量降低9.97% (P <0.05).通过发酵床饲养,能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生长肥育猪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6.
试验旨在研究包膜半胱胺与酵母硒及维生素E合用对育肥猪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选用体重(75±1.5 kg)、体况相近的育肥猪16头,随机分为两个处理: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包膜半胱胺400 g·t~(-1)+酵母硒100 g·t~(-1)+维生素E 150 g·t~(-1)。试验期52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36~52 d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并有提高1~35、1~52 d平均日增重的趋势(P=0.093,P=0.096);试验组有提高36~52d平均日采食量的趋势(P=0.054);此外,试验组显著降低试验36~52、1~52 d料重比(P<0.05),且有降低试验1~35 d料重比的趋势(P=0.097);屠宰性能分析结果表明,试验组第35和52天,眼肌面积比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同时,滴水损失比对照组在数值上降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试验组比对照组净利润提高37.17元,提高比例为14.43%,投入产出比为14.6。试验结果表明,包膜半胱胺与酵母硒及维生素E合用能够提高育肥猪生长性能、眼肌面积,并提高育肥猪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发酵床猪舍对肉猪肥育性能及肉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发酵床猪舍是结合现代微生物发酵处理技术提出的一种有效的生态环保猪舍。为了探究发酵床猪舍养猪的饲养效果,进行了发酵床猪舍对肉猪肥育性能及肉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与对照组(常规水泥地饲养)猪的平均日增重分别为620 g和613 g、料肉比分别为2.46和2.61,均无显著差异(P0.05);在屠宰与肉质性状方面,试验组猪的眼肌面积、肉色和大理石纹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微生物活菌发酵饲料对育肥猪肠道相关菌群分布的影响,以"杜×长×大"育肥猪(29±1)kg为试材,试验组用微生物活菌发酵饲料饲喂,对照1组和对照2组用市售的两种全价颗粒饲料饲喂。采用梯度稀释平板菌落计数法对育肥猪肠道各区段相关菌群进行分离、培养和计数。结果表明,芽孢菌的最佳定殖区段为小肠3段(回肠)处,试验组芽孢菌菌落总数为(8.8×105±0.09×105)CFU·m L-1,与对照1组(5.70×105±0.32×105)CFU·m L-1相比增加了54.39﹪(P0.05),与对照2组(8.40×104±0.33×104)CFU·m L-1相比增加了947.62﹪(P0.05);乳酸菌的最佳定殖区段为盲肠,试验组乳酸菌菌落总数为(3.90×105±0.14×105)CFU·m L-1,与对照1组(1.06×105±0.22×105)CFU·m L-1相比增加了267.92%(P0.05),与对照2组(4.10×104±0.55×104)CFU·m L-1相比增加了851.22﹪(P0.05);酵母菌的最佳定殖区段为小肠2段(空肠)处,试验组酵母菌菌落总数为(1.13×105±0.10×105)CFU·m L-1,与对照1组(9.10×104±0.21×104)CFU·m L-1相比增加了24.18﹪(P0.05),与对照2组(2.31×104±0.09×104)CFU·m L-1相比增加了389.18﹪(P0.05)。由此可见,微生物活菌发酵猪饲料能有效影响育肥猪肠道菌群,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9.
研究旨在评估胍基乙酸(GAA)或胍基乙酸和甜菜碱结合使用对育肥猪肉品质及宰后糖代谢的影响。选择180头杂交阉割公猪随机分配到3个试验组:对照组(CON;基础饲粮为玉米-豆粕型)、胍基乙酸组(GAA;基础日粮+胍基乙酸1g·kg-1)、结合日粮组(CGB;基础日粮+胍基乙酸1 g·kg-1+甜菜碱0.5 g·kg-1),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头猪,基础日粮适应7 d,试验期15 d。与对照组相比,日粮添加GAA和CGB显著增加了p H 45 min和p H 24 h(P0.05),同时显著降低了背最长肌滴水损失、蒸煮损失(P0.05),极显著降低了剪切力值(P0.01)。此外,日粮添加GAA和CGB极显著增加了肌酸、磷酸肌酸、三磷酸腺苷的活性(P0.01),显著增加了肌酸激酶的活性(P0.05)。GAA和CGB的添加均增加了背最长肌(P0.01)和肾(P0.05)肌酸转运蛋白m RNA的表达,降低了己糖激酶的活性(P0.01)和乳酸的含量(P0.05)。两个试验组中L-精氨酸-甘氨酸脒基转移酶m RNA的表达均下降(P0.01)。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胍基乙酸和甜菜碱能够通过影响能量代谢来延迟宰后糖酵解,进而改善猪肉品质。  相似文献   

10.
微生物发酵床育肥猪大栏养殖系统单栏同期养殖育肥猪1500头,因猪群过大,管理难度很大。由于猪个体大小、健康、抗病、竞争能力的不同,取食、饮水、运动、睡卧、争斗等行为难以观察,无法分类管理,造成小猪更弱,弱猪更不健康,病猪漏治,引起猪群体管理的缺位。作者设计了微生物发酵床大栏猪舍育肥猪群管理隔离栏结构,提出猪群渐进分栏管理方法,将微生物发酵床大栏猪舍猪群管理隔离栏分成8个区域,其中位于微生物发酵床的两侧4栏作为隔离栏,主要功能是用于隔离病、弱、小、差的猪。主体栏分割为4个渐进隔栏,分别隔离大小不同的育肥猪。在管理上,利用渐进隔栏对不同类型的猪进行分类管理,将大小相同的猪归到同一栏,将病、弱、小、差的猪归到隔离栏,动态地管理不同类型的猪。待育肥猪长至75kg左右,猪群的健康状态稳定,可以打开所有的栏门,让各栏贯通,猪群有更大的运动空间。利用这一方法,可提高病猪的治疗能力,促进弱猪的康复能力,提升同期猪群的管理水平,为微生物发酵床育肥猪大栏养殖系统健康运行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