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调查黑龙江牡丹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种类与分布,为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深入各代表性地域进行药用植物资源调查,野外考察,采集标本,查阅整理资料,鉴定标本及考证文献资料等。结果表明:经初步调查,黑龙江牡丹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药用植物67科、195属、265种,其中蕨类植物8科10属10种;裸子植物1科2属2种;被子植物58科183属253种。黑龙江牡丹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丰富,具有较好的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对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进行了初步调查。结果表明,小溪自然保护区有野生药用植物200科685属1420种。在介绍了88个科106种重要的药用植物药用部位和药用功能的基础上,就如何开发利用和保护药用植物资源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通过本底调查和补充调查,福建白马山自然保护区现有野生药用植物资源110科265属412种,按其药用部位将其分全草(株)类、根类、茎类、叶类、其他类等5类;分析当地野生药用植物区域特点,提出合理开发和利用建议,旨在为更科学更规范地进行野生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4.
采用实地调查与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福建省尤溪九阜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的野生百合科药用植物资源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该区野生百合科药用植物资源共有18属32种。该科野生药用植物种类组成、生活型、入药部位、属的地理分布、生态环境、分布、药用功效、观赏性状、化学成分与药理均具有多样性,最优势类群为菝葜属种类。在对该科野生药用植物多样性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价值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该科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措施。  相似文献   

5.
对丹东地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丹东地区野生药用植物共有126科407属794种,分别占中国药用植物科、属、种的34%、18%和7%,其中双子叶植物666种,占本区药用植物84%;多年生草本药用植物487种,占61%;全草/全株类、根(根皮)及根茎类和果实/种子类药用植物分别占51%、43%和14%;优势科主要为菊科、毛茛科、蔷薇科和唇形科;优势属为蓼属、堇菜属和乌头属,调查结果为本地区药用植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子午岭甘肃段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丰富园林植物种类,提高对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对子午岭甘肃段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及统计分析,筛选出了观赏价值较高的野生观赏植物261种,隶属78科175属,其中乔木29种、灌木82种、草本127种和藤本19种。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子午岭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7.
广东省烂柯山自然保护区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东省烂柯山自然保护区共有野生观赏植物88科159属188种,其中蕨类植物15科25属29种,裸子植物4科4属5种,被子植物69科130属154种。分析了广东省烂柯山自然保护区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的基本特性和用途,并就其保护和开发利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广东古兜山省级自然保护区野生观赏树木资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广东古兜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有野生观赏树木70科139属213种,其中裸子植物5科6属8种,被子植物65科133属205种。文章分析了古兜山省级自然保护区野生观赏树木的基本特性、用途和利用状况,并对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为了摸清葫芦岛虹螺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唇形科植物的基本情况并使其得到合理地开发利用,采用野外踏查方法,通过标本采集、生态照拍摄和详细观察记录对该区唇形科植物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该区唇形科植物种类丰富,共有12属21种(含1变种),分别占全国唇形科植物总属数的12.50%、总种数的2.50%。其中,单种属有7个,2~4个种的属有5个,优势属明显,单种属所占比例最大,为总属数的58.33%。葫芦岛虹螺山地区唇形科植物用途多样,香料植物类有5种,药用植物类有21种,食用植物类有8种,蜜源植物类有7种,观赏植物类有7种,油脂植物类有6种。  相似文献   

10.
广东象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据调查,广东象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有198科608属974种。其中蕨类植物31科50属82种,裸子植物9科10属11种,被子植物158科548属881种;珍稀濒危保护植物10种。文章分析了象头山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资源的特点和用途,并就其保护和开发利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广东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观赏植物资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广东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野生观赏植物124科254属399种,其中蕨类31科47属68种,裸子植物5科6属7种,被子植物88科201属324种。文章分析了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观赏植物的基本特性和主要经济用途,并对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对鲁山省级自然保护区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的调查与分析,整理出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草本花卉61科、159属、238种,以菊科、唇形科、豆科、百合科、蔷薇科、毛茛科居多。重点阐述了分属于17科的20个具有代表性主要种的生态习性、观赏特征及园林应用,并就其开发利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对东大山分布的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共计有35科,68属,80种.对其种类、分布、药用部位、资源量等研究方面进行了概述,提出了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具体建议,旨在为更科学更规范地进行野生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4.
为促进陕西子午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建设,合理利用野生资源,作者通过实地考察和查阅资料,对保护辖区的野生芳香类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分析了芳香油含量、含油的部位以及芳香油的主要用途。结果表明,该辖区野生芳香类植物有24科61种。其中14种芳香油含量在1%以上,具有较大的开发利用价值。黄刺玫、山丹、紫丁香、金银忍冬等23种常见植物芳香油含量还未见报道,有很大的研究空间。最后,本文提出了合理开发利用野生资源和注重保护生态环境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广东省从化市野生经济植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新军 《热带林业》2005,33(3):48-50,7
广东省从化市共有野生经济植物152科450属666种.其中蕨类植物18科25属33种,裸子植物4科4属5种,被子植物130科421属628种;药用植物398种、观赏植物118种,用材树种111种、野生水果69种、油脂植物39种、芳香植物38种、淀粉植物27种、纤维植物27种、鞣料植物26种、蜜源植物20种.文章在分析这些野生经济植物资源的基础上,对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并结合文献资料分析邵武将石省级自然保护区内药用植物资源的现状、种类、区系分布等信息,结果表明:(1)保护区分布有药用植物136科350属528种,其中物种数最多的是豆科(Fabaceae)和菊科(Asteraceae),均有28种,占总物种数的5.30%。(2)药用植物的种对于科的分布存在集聚现象,大型科仅9科,却在种的水平上分布了175种,占比高达33.14%。(3)保护区内药用植物的生活型以草本为主,占比超过50%。(4)药用植物属的区系分布以泛热带成分为主,其次是北温带成分。入药部位主要为全草类、多部位可入药类、根和根茎类。(5)被202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收载的药材基原植物有49科81属85种,表明保护区内药用植物资源较为丰富。分析数据可作为保护和开发利用保护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贵州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野生观赏植物资源丰富,经初步调查研究结果,共计125科289属600种,其中蕨类植物有18科25属39种,裸子植物6科10属14种,被子植物101科254属547种。按生活型划分,乔木类235种,灌木类83种,木质藤本类54种和草本228种。本文分析了雷公山自然保护区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的种类及特性,并就开发利用和保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调查发现,福建省尤溪县枕头山森林公园野生紫金牛科药用植物资源共有4属18种(含变种),可优先考虑开发利用的种类有杜茎山、朱砂根、山血丹、百两金、红凉伞、酸藤子6种。对该区野生紫金牛科药用植物的种类组成、优势属、生活型与生态环境条件、数量与分布、药用部位以及开发利用方式进行分析,并提出保护与开发利用措施。  相似文献   

19.
广东东源康禾省级自然保护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广东东源康禾省级自然保护区有药用植物175科520属801种,种数占保护区维管植物总种数的78.3%,即超过3/4的种类为药用植物,种类非常丰富。其中蕨类植物31科61种,裸子植物3科3属3种,被子植物141科470属737种,双子叶植物比例优势明显。在这些药用植物中,菊科、草本类、全草(全株)类、清热类、平性类、苦味类分别在种类数量、生活型、药用部分、药性、药味中占优势。文章分析了广东东源康禾省级自然保护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特点和用途,并就如何使保护区的药用植物资源更好地得到保护和利用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湖北三峡大老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湖北省宜昌市境内,区内分布有野生维管束植物共178科861属2202种(含种下单位),从经济开发角度评价可把资源植物分为商品性(已开发)、明显性(半开发)和潜在性(待开发)三大类别。根据原料性质或用途将资源植物分为五大类,即食用植物资源、药用植物资源、工业用植物资源、保护与改造环境植物资源、植物种质资源。本文概述了保护区野生资源植物分类,并对资源植物的开发利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