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国家级茶树品种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茶 《中国茶叶》1995,17(1):14-15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茶树的发源地,历史悠久,茶区辽阔,资源丰富.本省无性系品种千姿百态,独冠全国.本所从一九五四年开始进行茶树品种资源的发掘、整理和应用研究.一、我国是茶树的原产地,是最早的产茶国.唐代陆羽《茶经》有"茶者南方之嘉木"的记载.宋代朱子安的《东溪试茶录》把福建茶树分为白叶茶、柑叶茶、早茶、晚茶、稽叶茶、蘖茶和丛茶等七大类.足见我国野生茶种之丰富.  相似文献   

3.
全国茶树品种区域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4.
邢瑶  李松  唐锁海  杨亦扬  虞斌  魏爱华 《茶叶》2022,48(1):34-38
江苏位于茶树种植的北缘地区,茶树易受冻害.随着无性系茶树良种的不断推广,筛选抗寒性强、适宜江苏种植的茶树新品种,对茶树新品种推广具有重要意义.本演技利用极端低温气象条件,对引进和江苏自选的31个品种的幼龄茶树进行冻害调查试验,结合冻害指数的系统聚类分析,评估不同品种幼龄茶树的抗寒能力.试验结果表明,正常叶色的幼龄茶树除...  相似文献   

5.
陈亮 《中国茶叶》2001,23(3):11-11
日本是世界上绿茶主产国之一,1999年共有茶园56000hm2,产茶9万t,其中静冈县茶叶产量约占总产量的44%,鹿儿岛县约占20%,三重县约占8%.日本共有48个国家级无性系良种,其中红茶品种10个占20.8%,绿茶品种38个占79.2%(表1).另外,还有一些县级无性系良种.  相似文献   

6.
7.
茶树是异花授粉植物,一般在遗传上都属于杂合体。自古以来,我国大多数地区习以种子繁殖(直播茶子或移苗)为主,其方法简便,但茶树的性状变异性极大,茶园中各株茶树的产量与品质亦多相异,这些品种一般称为“群体品种”。据研究:在生产茶园的茶树群体中间,低产茶树约占10%,其产量占全部产量的2%,而另外的0.5%较高产茶树,每株平均产量可高于普通单株的二倍以上,由此可  相似文献   

8.
K.E.巴赫达兹院士是苏联著名的茶树选种家。她的这一篇报告曾荣获全苏列宁农业科学院列宁勋章。报告内容对我们正在积极开展的茶树选种工作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9.
“狗牯脑”茶叶树种选人第五轮全国茶树品种区域试验选育的重点茶树品种,此次选人“区试”的遂川茶树品种名称为绿茶“狗牯脑02号”,11月19日至27日,3000株“狗牯脑02”良种茶苗分别运送至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湖北省农科院果茶研究所、河南省信阳农科所4家科研单位,在不同的地理和气候环境下开展推广应用试验,采集科学种植和加工数据,4个区试点每组参试对比品种一致,各区试点同时承担绿茶品种专业制样工作。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茶叶学会一九七九年十一月中旬于江西九江召开的《茶树品种资源和区划学术讨论会》期间,与会的部分茶树育种工作者发起成立茶树品种研究组,经到会的中国茶叶学会理事座谈会的研究,同意成立中国茶叶学会茶树品种研究组。  相似文献   

11.
茶树品种营养元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量营养元素,多为酶或辅酶的组成成分,它们的作用机制有很强的专一性,因而不仅深刻影响着茶树体内的物质代谢和生命活动,并且与茶叶的产量和品质也有关系。近年来,国内外关于茶叶微量元素的报道逐渐增多,但多限于测定方法和各类成品茶含量的研究,在茶树品种方面的研究尚不多见。本研究是“优良茶树品种品质鉴定指标研究”课题的一部分,重点探讨茶树新梢中铁、锰、铜、锌、硼、钼、镁、铝这些营养元素的含量幅度和在茶树品种间的差异程度及与茶叶内含化学品质成分间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2.
陕西省茶树品种资源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程良斌 《中国茶叶》1992,14(6):32-34
陕南茶区是我国最北部茶区之一,由于有高大的秦岭北阻冬季寒流入侵,境内终年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为14~16℃,尤其是紫阳、岚皋一带,极端最低气温只有-7.2℃,茶树越冬条件明显优于我国同纬度的东部茶区。陕南茶区与四川盆地同属于一个大生态系统,茶树栽培历史十分悠久,唐代以前属巴蜀茶,唐代陆羽《茶经》将之划归山南茶区,《明史》统称汉中茶,清代紫阳茶才出名。长期的人工栽培和自  相似文献   

13.
茶树品种化学成分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采用常规分析方法测定了8个茶树大叶品种的主要生化成分,并与中小叶品种福鼎大白茶作比较,旨在了解茶树大叶品种之间、大叶品种与中小叶品种福鼎大白茶之间在化学成分上存在的差异为生产上茶树品种的选择、茶叶深加工产品的开发选择茶叶原料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茶树品种是在一定的生态和生产条件下,经长期培育和选择,茶树遗传性朝着人们所期望的方向变异而形成的一种群体,同一品种在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以及经济特性上有着相对一致和稳定的遗传性。随着生产技术和科学水平的不断发展,茶树品种的数量越来越多,据1981年统计,我国已有名录的茶树品种资源材料1300份,其中地方品种(类型)307份,新育成品种和品系262份。1984年和1987年经全国茶树良种审定委员会认定的品种有优良地方品种30个和新育成  相似文献   

15.
一、调查的目的要求福建各地的茶树品种极多,虽已被人们发现了不少,且加以繁殖,但在高山偏辟地区还蕴存着不少性状优良的茶树品种,还没很好的总结、正理,所以栽培面积只限于部分地区。为了更好地发掘茶树地方优良品种,适应今后大力发展茶叶生产的需要,在宁德天山进行了茶树品种调查。  相似文献   

16.
笔者调研了宁德市天山茶区较丰富的茶树品种资源,提出在垂直的生态条件下茶树品种的分布状况.同时,研究了主要良种、奇丛、野生茶等生物学性状.为进一步提高名茶质量,增加名茶产量,提出了选育和推广早芽种和大叶茶等优良品种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品种是重要的生产力,对农业生产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防止劣种传播,给农业生产造成损失,国家十分重视品种的管理工作,1980年成立了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下设包括茶树在内的14个专业委员会,分别负责各作物的品种审定、管理工作,并制定了相应的法规,明确规定“未经审定或审定不合格的品种不得繁殖,不得经营、推广,不得宣传,不得报奖,更不得以成果转让的名义高价出售。”最近,茶树专业委员会对一批申报审定的茶树品种进行了审查评议,通过了25个品种为首批国家审定品种。为了便于生产单位和茶农选用,兹将这25个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大红袍品种来源、生物学特征特性、产量、品质、抗逆性、栽培与加工技术等方面对大红袍品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红袍开采期迟,制优率高,产量高,抗性与适应性强,适宜我省武夷山茶区种植。  相似文献   

19.
台湾气候温暖,雨量均匀,适于茶树生长,是我国茶叶的主产地之一。据1985年统计,台湾省茶园面积为24102公顷,粗制茶产量23860吨。现将笔者所见到的有关台湾省茶树品种资源的资料汇编成文,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一个抗寒性特强的萘树品系恩施地区茶科所选育了一个抗寒性特别强的茶树品系——恩科40号。一九七六年冬连续七天气温在-13℃以卞,同园茶树受冻严重,叶片全部脱落,枝条冻死一尺多,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