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正>目前,大鲵人工养殖所投喂的饵料多以鱼块为主,以鲜活小杂鱼虾、蛋白质饲料等为辅。本试验探究了投喂死饵和活饵对大鲵生长性能的影响,对不同饵料条件下大鲵的生长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以期为大鲵高效健康养殖提供参考和借鉴。一、材料与方法1.大鲵成鲵体长(30.50±2.00)厘米,体质量(0.29±0.02)千克,体质健壮,活动能力强。成鲵养  相似文献   

2.
在工厂化养殖条件下,研究了养殖密度对2~5龄大鲵(Andrias davidianus)摄食与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2龄大鲵适宜养殖密度为27尾/m2,该组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9尾/m2组、18尾/m2组(P<0.05),且饵料系数最低;当养殖密度为17尾/m2时,3龄大鲵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最大,饵料系数最低且与低密度5尾/m2组差异显著(P<0.05),确定3龄大鲵的适宜养殖密度为17尾/m2;4龄大鲵特定生长率的最大值出现在养殖密度为10尾/m2,显著高于16尾/m2组(P<0.05),且饵料系数最低,4龄大鲵的适宜养殖密度为10尾/m2;5龄大鲵的适宜养殖密度为5尾/m2,特定生长率与高密度组9尾/m2差异显著(P<0.05),饵料系数最低。大鲵适宜养殖密度与体重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关系式为y=-0.016 4x+25.34(r2=0.839 9)。  相似文献   

3.
中国大鲵人工孵化生态初报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在人为控制光照强度和水温、适当调节水质的条件下,中国大鲵人工催产获得的受精卵,利用充分曝气过的自来水和地下井水均可孵化出大鲵幼苗。  相似文献   

4.
金立成 《科学养鱼》1998,(11):29-29
在自然条件下,幼鲵生长缓慢,一般要经过4~5年的饲养期才能达到性成熟。养殖大鲵可加速生长、缩短养殖周期,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本文介绍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的大鲵生长速度及经济效益。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池:面积200平方米,系水泥结构,池内设置三分之二的穴洞。2.放  相似文献   

5.
人工养殖大鲵常见病害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野生状态下大鲵的病害很少,但是随着规模化养殖的扩大,放养密度不断增大,以及饵料都是来自人工高密度饲养的鱼类,大鲵病害也随之加剧,特别是自2006年来关于大鲵患病的报道也越来越多。目前,人工养殖大鲵发病呈现以下特点:①鱼病种类推陈出新;②危害程度越来越严重;③发病范围更广,以前苗种阶段发病较为常见,现在许多疾病对成鲵也产生影响。通过长期的大鲵养殖工作,现将其分类及治疗方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大鲵(Andrias davidianus Blanchard)俗名"娃娃鱼",属于两栖纲、有尾目、隐鳃鲵科,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目前,顾赛麒等在低温4℃条件下,采用酸法(0.5摩尔/升乙酸)和酶法(胃蛋白酶)对人工养殖大鲵皮中的胶原蛋白进行了提取,对提取纯化后经过测定为Ⅰ型胶原蛋白。李华在低温4℃条件下使用酶解工艺提取养殖大鲵皮中的胶原蛋白紫外  相似文献   

7.
汪锇铭 《内陆水产》2000,25(5):39-40
诱发大鲵吐食的因素较为复杂 ,特别是在人工养殖条件下 ,大鲵吐食行为时常发生。生产实践证明 :大鲵吐食如不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便可形成习惯性 ,这样不仅浪费饵料 ,污染水质 ,更为严重的是可导致大鲵食欲不振、生长发育受到抑制 ,身体消瘦虚弱 ,还易感染其它疾病 ,如大鲵亲本发生吐食行为时 ,可延缓大鲵性腺的成熟而直接影响受精率和孵化率。因此 ,在人工养殖大鲵过程中 ,应及时预防大鲵吐食的发生 ,现将诱发大鲵吐食的原因及预防对策分别介绍如下 ,以供参考。1诱发大鲵吐食的因素1.1环境因素1.1.1水质的影响自然界中大鲵常生活…  相似文献   

8.
养殖条件下大鲵性腺周年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养殖条件下大鲵性腺周年变化的研究肖汉兵,刘鉴毅,林锡芝,杨焱清(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荆沙市434000)研究大鲵的性腺发育过程和规律,是研究其繁殖生物学的基本问题。在一些资源调查方面的文献中,曾有人报道过有关的研究工作。但其材料均取自原...  相似文献   

9.
大鲵 (Andriasdivianus)在食用、药用及及观赏等方面价值很高 ,为水产珍品。自然界大鲵繁殖率低 ,我国将其定为二级保护动物。我们在广州地区进行了常温常态下大鲵人工养殖试验。1 材料与方法饲养对象为广州市渔政野生动物保护站送至我单位救护的大鲵 37尾 ,产地不详 ,尾重 0 1 2~1 2 3kg ,平均 0 37kg/尾。试验时间为 1 997年 7月 1 8日~ 1 998年 7月 1 8日 ,地点在番禺市钟村镇石壁西江河边。大鲵养殖利用室内 4个水泥池 ,规格均为 1 5m× 2 5m× 0 8m ,遮光及通风良好 ,池内用石块及水泥瓦搭置洞穴。按照…  相似文献   

10.
大鲵,又称娃娃鱼,作为特种水产动物,越来越多的单位和个人从事其养殖,并朝产业化方向发展.但是,大鲵作为一种古老的物种,漫长的生活习性使其对人工养殖条件产生应激反应.由于养殖者对大鲵养殖缺乏驯养条件和技术,常出现引种进来的大鲵有几个月不摄食、不适应养殖环境、感染疾病造成死亡、成活率低等现象,严重影响了大鲵养殖业主的经济效益和养殖积极性.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大鲵(Andrias davidianus),俗称娃娃鱼,有很高的营养、药用、观赏及科研价值,因此大鲵人工养殖日益兴起。但大鲵人工养殖条件终究异于自然栖息环境,人工养殖过程中常出现各种问题,其中病害最常见,也是造成经济损失最重要原因。目前,大鲵病害繁多,在养殖各时期都会出现疾病,其中腐皮病是当前出现最多、危害最大的鲵病之一,通常轻度的感染表现为体表皮肤的溃烂,烂尾、烂肢等症状。  相似文献   

12.
大鲵,俗称娃娃鱼,属两栖纲大鲵属。大鲵是一种名贵的野生动物,其营养高于甲鱼27倍,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药用价值和观赏价值,而且在动物进化史上有着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一、养殖技术1、养殖条件:室内外均可养殖。水源以山区溪流水、水库水、地下水等清、凉、活水为好,能做到排灌自如。在水  相似文献   

13.
大鲵的生长观察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报道大鲵在人工养殖条件下的生长情况.  相似文献   

14.
文中对秦岭北麓渭南市华州大鲵驯养繁育基地分别对4000尾稚鲵相同饲养条件下的增重、肥满度以及58尾亲鲵的产前、产后体重增长情况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幼鲵在一龄时增长速度最快;亲鲵在产前、产后的体重一直在增加;同时,通过对试验阶段饲养条件和技术的探索,提出了更为准确、合理的科学养殖方法。为大鲵规模化养殖生产做了前期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15.
大鲵Andrias davidianus俗称娃娃鱼,是一种古老的两栖动物,有较高的食用价值。由于野生资源日趋减少,为保护这种珍贵的动物资源,应积极提倡开展人工养殖。本文是对大鲵在人工养殖条件下的一些生态习性观察,旨在更好地掌握饲养规律。一、一般生物学特点  相似文献   

16.
大鲵人工养殖中几种常见病害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珊 《内陆水产》2001,26(6):33-33
大鲵,俗称娃娃鱼,属两栖纲有尾目隐鳃鲵科,为我国特有的珍贵资源,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由于大鲵性成熟晚,生长缓慢,自然条件下繁殖率低,加之滥捕现象严重,资源遭到严重破坏,因此开发利用好这一宝贵资源,必须大力开展人工养殖。近年来,全国各地已报道的有30余家生产科研单位先后建立了养殖场,对大鲵进行人工养殖和繁殖。随着人工养殖的集约化程度提高,大鲵病害逐渐增多,危害也逐渐加大。以下是人工养殖中几种常见的大鲵病害。1 腐皮病腐皮病是对大鲵人工养殖危害最大的一种疾病,传播速度较快。由于人工养鲵的水质易受污染,水…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随着大鲵养殖高密度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和大鲵人工养殖年限的延长,大鲵病毒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呈现上升趋势,给大鲵养殖带来的危害越来越大,如大鲵虹彩病毒病、大鲵蛙病毒病等,由于大鲵病毒病目前无有效的药物治疗,也没有预防病毒病的相应有效疫苗制剂,所以给大鲵的人工集约化养殖带来的危害和损失非常大。本文主要介绍大鲵病毒病防控中存在的问题和实践中对大鲵病毒病的防控体会,希望给广大大鲵养殖者带来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一、陕西省大鲵产业现状早在20世纪70年代陕西省就开始了大鲵人工驯养繁殖的研究,由于大鲵人工繁殖技术尚不成熟,无法满足大规模养殖苗种需求,大鲵养殖长期处于小规模、小范围摸索试养阶段。自从2007年陕西汉中研究仿生态养殖大鲵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之后,极大地提高了大鲵繁殖出苗的成活率,有效地解决了苗种来源问题,开启了大鲵养殖蓬勃发展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9.
大鲵驯养繁殖标准化生产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规范大鲵驯养繁殖生产,促进陕西省大鲵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不断提高大鲵生产、管理技术水平和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促进大鲵生产社会化和管理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促进渔业增效、渔农增收.笔者在经过详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参照我省目前大鲵养殖生产实践,就大鲵驯养繁殖场建设的环境条件、仿生态及工厂化养殖设施、亲鲵培育、繁殖、后备亲鲵的选择、亲鲵的驯化和幼鲵的驯食、大鲵养殖技术、疫病防治与管理、引种与运输等技术进行了总结,起草了大鲵驯养繁殖生产技术陕西省地方标准.旨在推进大鲵驯养繁殖产业化、标准化发展;促进大鲵驯养繁殖新技术和新科研成果推广应用,从而促进技术进步,促进大鲵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现就标准中关键性生产技术归纳如下,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20.
《水产养殖》2010,(10):46-46
<正>大鲵养殖作为贵州省毕节地区特色养殖产业之一,于2009年开始在毕节、大方、金沙、赫章四县(市)相继实施。目前全区大鲵养殖面积为2668m2,2009年5月至今,各示范养殖地相继引入大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