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三倍体毛白杨低压爆破制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扩大三倍体毛白杨的应用范围,该文研究了三倍体毛白杨的低压爆破制浆.研究结果表明,压力越大,木质素发生的化学变化越多,爆破浆颜色越深.苯醇抽提物对爆破浆颜色变深影响不大,原料经苯醇抽提后爆破,爆破浆的颜色反而加深.试验证明蒸汽压力低至1.0 MPa时,对三倍体毛白杨仍有明显的爆破作用,随着加入Na2SO3量的增加,爆破浆的物理性能明显提高;加入4% Na2CO3,12% Na2SO3进行预浸 ,三倍体毛白杨的裂断长为3 960 m.1.0 MPa下爆得的三倍体毛白杨CEP具有可漂性,原浆白度为50%, 2%H2O2一段漂白度达64%,2% H2O2二段漂白度为70%.  相似文献   

2.
为扩大三倍体毛白杨的应用范围,该文研究了三倍体毛白杨的低压爆破制浆.研究结果表明,压力越大,木质素发生的化学变化越多,爆破浆颜色越深.苯醇抽提物对爆破浆颜色变深影响不大,原料经苯醇抽提后爆破,爆破浆的颜色反而加深.试验证明蒸汽压力低至1.0 MPa时,对三倍体毛白杨仍有明显的爆破作用,随着加入Na2SO3量的增加,爆破浆的物理性能明显提高;加入4% Na2CO3,12% Na2SO3进行预浸 ,三倍体毛白杨的裂断长为3 960 m.1.0 MPa下爆得的三倍体毛白杨CEP具有可漂性,原浆白度为50%, 2%H2O2一段漂白度达64%,2% H2O2二段漂白度为70%.  相似文献   

3.
硫酸盐法竹浆无元素氯漂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研究了硫酸盐法竹浆低二氧化氯用量的DQP漂白中各个漂段的影响因素,并对D段终点pH值、Q段EDTA用量以及P段MgSO4用量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当D段终点pH值为4,Q段EDTA用量为0.2%,P段MgSO4用量为0.02%(以Mg2+计),DQP漂白效果较好.仅用1.5%的有效氯(0.57%的ClO2)和1.5%的H2O2,就可将硫酸盐竹浆漂到83%ISO的白度.还对竹浆DQP和CEH漂白的漂终结果、纸浆强度性质以及废水特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与CEH漂白相比,DQP漂白浆的白度稍低,但白度稳定性好,纸浆粘度高,强度性质较好,对环境污染较小.  相似文献   

4.
为深入了解日本落叶松的纸浆物理性能,该文以日本落叶松AS-AQ浆为原料,对纸浆的漂白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并与KP浆的漂白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常规CEH三段漂白中,最佳有效氯用量为8%,NaOH用量为2.5%,漂白纸浆的白度可达到73%(ISO).在CDEHD漂白中,最佳有效氯用量为9%,EH段NaOH的合理用量为2%,纸浆白度能够达到7.9%(ISO).在D/CE1D1E2D2和DE1D1E2D2漂白中,当总有效氯用量为7.9%时,两种漂白流程都能将纸浆漂到83%(ISO)的高白度.采用过氧化氢加强氧漂再加两段过氧化氢漂白的漂白流程(即OPQP1P2)可以将白度为27%(ISO)的纸浆漂到76%(ISO).无论是漂白浆还是未漂浆,AS-AQ浆的聚合度都在KP浆之上.   相似文献   

5.
毛竹蒸汽爆破法高得率浆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毛竹蒸汽爆破法制浆进行了研究 .试验结果表明 ,采用适当预处理和爆破工艺 ,可以制得得率 80 %以上 ,裂断长大于 330 0 m的毛竹爆破浆 .采用 H2 O2 用量 4%的单段过氧化氢漂白 ,毛竹爆破浆漂后白度能达到 61 % (ISO)  相似文献   

6.
对马尾松热磨机械浆(TMP)进行了过氧化氢(H2O2)、甲脒亚磺酸盐(FAS)单段漂白以及H2O2-FAS两段漂白实验的研究。结果表明,H2O2漂白马尾松TMP较适宜的工艺条件为H2O2用量2.5%,NaOH用量1.3%,Na2SiO3用量2.5%,浆浓20%,温度80℃,时间60min;FAS漂白马尾松TMP较适宜的工艺条件为FAS用量2.5%,NaOH用量0.625%,浆浓15%,温度80℃,时间75min。H2O2、FAS单段漂白后纸浆白度分别为72.6%ISO和58.2%ISO,H2O2-FAS两段漂白后纸浆白度可达76.3%ISO。  相似文献   

7.
为了降低邵武纸厂的D1/C段有效氯用量,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在马尾松硫酸盐法纸浆OD1/CEopD2漂白工艺过程中,进行了碱性木聚糖酶辅助漂白(X)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与原有OD1/CEopD2漂白流程相比,碱性木聚糖酶用量为5.50 IU.g-1,在其它漂白工艺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采用OXD1/CEopD2漂白流程,马尾松硫酸盐浆漂后白度由85.3%(ISO)提高至87.3%(ISO);在漂后浆目标白度为85%(ISO)时,与OD1/CEopD2漂序相比,OXD1/CEopD2漂序的D1/C段有效氯用量减少31%,漂白废水中AOX可降低25%。  相似文献   

8.
对马尾松磨石磨木浆(SGW)进行了单段H2O2漂白和2段H2O2漂白试验,研究了不同预处理方法和条件对H2O2漂白效果的影响,提出了最佳的预处理工艺;同时还研究了以EDTA和MgSO4作为金属螯合剂改善H2O2漂白效果,进而确定了H2O2漂白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应用EDTA和MgSO4作为金属螯合剂,SGW经预处理后,采用两段H2O2漂白,漂后纸浆白度可由原浆的47.8%提高到74.5%,从而使制得的漂白浆能满足低定量高白度胶印新闻纸和其他高级纸种的生产要求.结果还表明,与传统CEH3段漂白相比,漂白废水中的CODCr减少78.5%,BOD5减少97%,且不再含有可吸附的有机卤化物(AOX).  相似文献   

9.
三倍体毛白杨配子育性及其子代形态变异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二倍体毛新杨、银腺杨为参照亲本 ,对三倍体毛白杨配子育性及其子代变异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①三倍体毛白杨B312花粉量较大 ,平均每花序高达 5 3mg.采用二倍体为参照母本研究三倍体花粉配子育性有估测过高的倾向 .②通过二倍体为参照父本可以相对较为准确地检测三倍体的雌配子育性 ,其中三倍体毛白杨雌株B30 3 ,B30 4,B30 5的配子育性介于 0 .0 5 %~ 0 .5 %之间 .③三倍体毛白杨与毛新杨等的杂交子代中存在三片子叶、四片子叶等子叶形态变异现象 ,总变异率达 2 6 .47% .④利用三倍体毛白杨与二倍体毛新杨、银腺杨杂交 ,共成苗 170株 ,其中包括 14.7%的畸形苗 .三倍体杂交子代的子叶变异以及畸形苗的出现与其细胞染色体不平衡有关 ,这些三倍体杂交子代对于相关的遗传学研究和育种实践具有一定的价值 .  相似文献   

10.
三倍体毛白杨化学组分纤维形态及制浆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43,自引:4,他引:43  
该文对三倍体毛白杨的纤维形态、化学组分进行了观察和测定,发现其纤维平均长度大于其它品种的杨树,纤维的壁腔比也很小,纤维素含量高,木素含量少,是一种较好的造纸原料.对三倍体毛白杨进行硫酸盐法蒸煮,并对其纸浆性能进行检测分析表明,三倍体毛白杨易蒸煮、易漂白,其成浆得率和白度较高,物理强度较好.  相似文献   

11.
三倍体毛白杨纤维形态变异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为了择优选用最佳品系和确定最佳工艺成熟期,为浆纸性能评价作初步的探索,该研究采用KAJANNI和XWY2纤维自动分析仪对9个三倍体毛白杨无性系和1个普通二倍体毛白杨的纤维形态在品系间、株内径向的变异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纤维长度在幼龄期增长迅速,在树龄为5~7a之间达到最大值,以后趋于稳定;纤维宽度的变化规律是在25~30μm之间不规则地波动;长宽比的变化规律与纤维长度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三倍体毛白杨和二倍体毛白杨之间的纤维特性又有较大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三倍体毛白杨的纤维长度长和长宽比大,而且三倍体的纤维长度达到(峰值)稳定的时间较短.  相似文献   

12.
该研究采用蒸汽爆破法 ,以速生毛白杨为原料 ,在爆破时间都为 4min ,爆破压力分别为 1.5 ,2 .0 ,2 .5 ,2 .7MPa的压力条件下 ,研究比较了不同爆破压力对原料得率、产酶活力和纤维素酶解糖化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 :①在相同条件下 ,随着爆破压力由 1.5MPa升至 2 .7MPa ,原料得率由 84%逐渐降低至 5 1% ;②以不同爆破压力获取的毛白杨原料配合麦麸作为纤维素酶产酶培养基 ,随着爆破压力的增加 ,酶活性也随之增加 ,但也与爆破后原料的纤维素含量有关 .只有爆破后毛白杨原料的纤维素含量高时 ,酶活性才大 .每克干曲酶活力高达 139.3U/ g ;③将经过不同爆破条件预处理的毛白杨木粉进行酶解实验 ,随着爆破压力的增加 ,酶解糖化率也随之增加 ,最高爆破压力 (2 .7MPa)处理过的木粉可使酶解糖化率高达 6 5 .0 % ,比对照提高了 4.0倍 .  相似文献   

13.
三倍体毛白杨无性系木材密度二维分布图的实现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研究利用X射线测定三倍体毛白杨木材各无性系气干密度 ,通过适当的数学模型 ,利用计算机可视化技术对木材密度的分布进行可视化分析 ,得到了木材横切面密度二维分布图 .图形清晰 ,直观性强 ,并可做各种角度、各种颜色、空间与平面、局部与整体的各种变换 ,这对于深入了解木材材性是十分有益的 .该文同时分析了三倍体毛白杨各无性系木材密度的差异与变化率等特点 .  相似文献   

14.
三倍体毛白杨AS-AQ法制浆技术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该文在对三倍体毛白杨的化学组成和纤维形态进行研究的基础上 ,着重进行了对其碱性亚钠 蒽醌法制浆特性的研究 .研究表明 :在相同蒸煮条件下 ,三倍体毛白杨较普通毛白杨细浆得率高 ,卡伯值低 ;浆张强度较普通毛白杨好 .三倍体毛白杨的碱性亚纳 蒽醌法浆 ,卡伯值在 18左右时 ,细浆得率达到 53 %以上 ,而且浆张强度较好 .所以 ,三倍体毛白杨是优良的纸浆材 ,而且较适合于用碱性亚纳 蒽醌法制浆  相似文献   

15.
三倍体毛白杨硬枝扦插容器育苗基质的筛选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筛选有效又经济的三倍体毛白杨容器育苗基质。[方法]以砂壤土、泥炭、珍珠岩、蛭石、河沙、草浆污泥等作为扦插基质,以成活率、苗高生长量作为指标,对三倍体毛白杨容器育苗基质进行筛选。[结果]不同混合基质对容器苗成活率影响达到了极显著水平。泥炭与蛭石配比为5∶2(M10)、泥炭与蛭石配比为7∶2(M11)以及纯砂壤土(M1)为基质的扦插成活率较高,达到90.0%以上∶不同混合基质对容器苗高生长量的影响极为显著,砂壤土、泥炭以及蛭石配比为6∶2∶2(M5)以及纯砂壤土(M1)为基质组合的60 d苗高生长量达37.0 cm以上。[结论]结合育苗基质成本分析,确定砂壤土是三倍体毛白杨硬枝扦插容器育苗的最适基质。  相似文献   

16.
不同亲本起源的三倍体毛白杨叶绿体性状的变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7个毛白杨不同亲本起源的三倍体无性系和3个二倍体无性系对叶绿体大小、数目、单位体积叶绿体DNA含量和单个细胞叶绿体DNA含量等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三倍体毛白杨与二倍体亲本在叶绿体大小上差异不大;叶绿体数目则随着倍数的增加而增加,其中卵细胞染色体加倍成功的三倍体达到极显著水平;在单位体积、单个细胞叶绿体DNA含量方面,花粉染色体加倍的三倍体比卵细胞染色体加倍的三倍体变异更加显著,其中单位体积叶绿体DNA量的增加与单个细胞DNA量成正比,而与单位体积叶绿体数目关系不大。总之,加倍前后毛白杨叶绿体性状的变异,并不完全随着倍性的增加而增加,与亲本的特性关系密切,有偏母性遗传趋势。  相似文献   

17.
毛白杨基因库优树倍性检测及性状对比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以山东冠县毛白杨基因库内的优树为对象,采用流式细胞仪对基因库内469个毛白杨无性系的染色体倍性进行检测,并对检测出来的毛白杨天然三倍体和邻近的同种源二倍体对照的生长、形质和叶片气孔大小等性状变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基因库内共检测出28个毛白杨天然三倍体无性系,占基因库无性系总数的6.0%,包括24个雌性三倍体无性系、4个雄性三倍体无性系,其中北京2个、河北12个、山东1个、山西2个、陕西11个,分别占基因库无性系总数的0.4%、2.6%、0.2%、0.4%和2.3%;毛白杨天然三倍体在生长、形质和叶片气孔特性等性状上存在共性,与二倍体相比,具有生长量大、侧枝粗、气孔大而稀疏等特点;天然三倍体无性系和二倍体无性系在胸径、材积、侧枝粗、气孔长度、气孔宽度、气孔密度等均存在极显著差异,树高存在显著差异,且不同天然三倍体无性系间的叶片气孔长度、气孔宽度、气孔密度间的差异也达到了极显著性水平;此外,毛白杨天然三倍体群体中也有部分个体表现出类似二倍体的特征,其中存在一些在生长等性状表现较差的无性系,表明天然三倍体无性系并非株株均优,毛白杨天然三倍体应用时同样有必要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8.
三倍体毛白杨硬枝扦插容器育苗基质的筛选(英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Objective] The experiment was aimed to select effective and economical media for container seedling of triploid clones of Populus tomentosa that was carried out. [Method] The sandy loam, peat, perlite, vermiculite, riversand, sludge were taken as media of hardwood cutting and survival rate, seedling height were taken as indexes to select media for container seedling of triploid clones of Populus tomentosa. [Result] Different mixedmedia had great influence on survival rates of container seedlings. Taking peat and vermiculite with the proportion of 5∶2 (M10) or peat ,vermiculite with the proportion of 7∶2 (M11) or sandy loam (M1) as media would generate higher cutting survival rate that was higher than 90.0%.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ce in height increments of container seedlings. Taking sandy loam, peat and vermiculite with the proportion of 6∶2∶2(M5)or sandy loam (M1), seedling height of 60-days the seedling was over 37.0 cm. [Conclusion] According to cost analysis of nursery medium, the optimum medium for hardwood cuttings container seedling-raising of triploid clones of Populus tomentosa was sandy loam.  相似文献   

19.
该文首次将广义熵的概念用于分析三倍体毛白杨无性系木材密度的分布 ,同时对 7个无性系进行了方差分析 ,然后将两种统计结果进行了比较 ,说明广义熵可以用来表述木材物理量无规则变化性 .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 :各无性系在 0 0 5水平上有显著差异 ,可以挑选出木材品质较好的无性系来 .L3,L10 ,L4,L2 ,L1五个系号与对照相比 ,木材基本密度平均值均超过 5 % ,说明三倍体毛白杨的物理性质有显著优势 .木材基本密度平均值最高者为L3系号 (0 40 92 g/cm3) ,最低者为L6系号 (0 386 2 g/cm3) .广义熵概念在讨论三倍体毛白杨木材密度分布时存在着明显的规律性 ,其数值的均匀程度反映了木材密度分布的差异程度 ,这与广义熵的物理意义相符合 ,进一步可以定量的表示这种规律性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