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记述了我国双翅目鹬虻科4新种.  相似文献   

2.
浙江省鹬虻科三新种(双翅目:短角亚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翅目(Diptera)短角亚目(Brachycera)的鹬虻科(Rhagionidae)昆虫常见于山林的水边或潮湿的环境中,成虫除极少数有吸血习性外主要捕食其他双翅目昆虫,幼虫生活在树皮下、朽木中、土壤、粪肥或水中,捕食各种小虫。金鹬虻属(Chrysopilus)的幼虫有捕食象虫幼虫和蝗卵的,国外曾用于生物防治。浙江省的鹬虻未见研究,本文初次报道采自天目山和杭州的三个新种,模式标本均保存在北京农业大学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3.
蓠口长足虻属是个大属,全世界已知300余种,我国见诸文献者不过27种。本文 国以黔、滇两省为主的西南地区产本群虻类53种,其中52种咱;分隶篱口长足虻亚属和裸鹭长足虻亚属。文中附我国的西南地区已知分亚属、群和种的检索表及新种的详细特征图。新种的模式标本保存于作者所在单位。  相似文献   

4.
5.
本文记述了四川省驼舞虻属(Hybos)4新种及1新记录种。它们是:毛饰驼舞虻(H·marginatus),侧突驼舞虻(H·lateralis),峨眉驼舞虻(H·emeishanus),灌县驼舞虻(H·guanxianus)和剑突驼舞虻(H·ensa-tus)。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采自中国西南地区贵州的联长足虻属一新种:长联长足虻。文后附本属东洋区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贵州的白长足虻属2新种:银白长足虻和壮白长足虻。文中附本属世界已知种检索表,模式标本保存于安顺地区卫生防疫站。  相似文献   

8.
本文为西藏的舞虻分类研究第二部分,记述了合室舞虻亚科3个属15个新种。  相似文献   

9.
虻虫     
遇昕 《油气储运》2005,(3):25-25
虻虫又称牛蜢、牛虻、牛蚊子、中华虻、白斑虻、灰虻。属虻科昆虫,喜爱舐吸家畜血液,遍布全国各地。其药用历史悠久,具有逐淤、破积、通经的功效,治疗跌打损伤有特效。现代医学证明,虻虫又是治疗肿瘤、心血管疾病的特效药,是正在开发的高效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新药。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越冬泽鹬器官表型的变化趋势。[方法]选择在上海越冬的泽鹬作样本,按迁移时间分为中转停歇期和越冬期,分析这两个阶段泽鹬体重的差异,并分析泽鹬越冬期机体结构变化及2002~2004年的环志数据,评估其器官表型弹性变化的趋势。[结果]越冬泽鹬样本平均体重为(81.760±11.217)g,比中转停歇期的增加了14.570 g。增重的最大因素是脂肪,占72.260% 其次是胸肌部分,为14.170% 腿肌随体重仅略有增加,占3.490%。在越冬早期,腿肌、剩余骨骼及肝、砂囊、心、脑、肺、肾等重量都保持稳定,不随体重增加变化。与迁徙期的研究资料比较,越冬早期泽鹬器官大小弹性变化的范围和程度均较小。[结论]越冬期的泽鹬的脂肪、胸肌和腿肌均随体重增加发生不同程度地变化,其他器官没有实质性变化。  相似文献   

11.
超临界CO2萃取昆虫水虻油脂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超临界流体技术萃取昆虫水虻油脂成分。采用二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方案,考察温度,压力等参数对油脂萃取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萃取压力25MPa温度40℃,时间3h及体积流量(26±3)L.h^-1为本试验最佳参数组合,油脂萃取量最多,影响油脂萃取量的主要因素是压力。  相似文献   

12.
测量了扁角水虻(Hermitia illucens) 老熟幼虫、预蛹和蛹3个虫态的氨基酸含量和生物量(干重),试验结果显示预蛹具有较大的生物量积累(平均干重50 mg)和较高的氨基酸总量(42.47%),是理想的收获虫态.3种不同食料(猪粪、鸡粪和米糠)饲养的扁角水虻群体中胱氨酸、丝氨酸和甲硫氨酸的变化较大,说明扁角水虻的营养价值易受到食料的影响,结果还显示猪粪有可能是规模化饲养扁角水虻的良好食料.  相似文献   

13.
袁建峰  王玉  王天厚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9):14314-14316
[目的]评价秋季迁徙林鹬内脏器官及骨骼肌的变化趋势。[方法]选择上海长江河口滨海滩涂区域的林鹬作为样本,分析其秋季在上海中转停歇期间内脏器官及骨骼肌的重量差异,并比较2002~2004年的环志数据,分析其内脏器官及骨骼肌的变化趋势。[结果]林鹬中转停歇期间样本平均体重为(44.337 2±6.191 7)g。增重的最大因素是脂肪,最大可达到平均体重的26%;其次是胸肌部分,变化幅度超过50%;腿肌、剩余骨骼、心、肺、肝、砂囊、肠等器官湿重均有一定幅度的变化,脑、肺、砂囊和肾重量保持稳定。[结论]林鹬中转停歇期间体重明显增加,腿肌、心、肠、肝和骨骼肌其余部分均随体重呈增重趋势,脑、肺、砂囊和肾的重量无变化。  相似文献   

14.
2002—2015年,采用同步调查法对鄱阳湖区反嘴鹬(Recurvirostra avosetta)越冬种群数量动态与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鄱阳湖区分布有稳定的反嘴鹬越冬种群,年平均数量为(16684±14653)只,2004年、2005年、2013年种群数量均超过目前其全球数量的10%,2004年冬季鄱阳湖区越冬反嘴鹬数量达到最大值,为47520只。鄱阳湖区共有70个湖泊记录到反嘴鹬,其中反嘴鹬种群数量达到全球1%以上的湖泊有20个。每年冬季鄱阳湖区反嘴鹬集中分布在常湖、蚌湖、花庙湖和下坝湖,而反嘴鹬利用频次最高的是大湖池,每年反嘴鹬的越冬数量为(1819±1593)只。各湖泊中反嘴鹬的年平均数量与利用频次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性。自然保护区涵盖了反嘴鹬在鄱阳湖越冬的主要湖泊,分布在保护区内的反嘴鹬种群占鄱阳湖区越冬总数量的(75.3±26.0)%,但仍有很多重要的湖泊没有被纳入到保护区范围。反嘴鹬对保护区内湖泊的利用频次与保护区外湖泊的利用频次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保护区内反嘴鹬的种群数量显著大于保护区外。  相似文献   

15.
应用超临界流体技术萃取昆虫水虻油脂成分.采用二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方案,考察温度、压力等参数对油脂萃取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萃取压力25MPa、温度40℃、时间3h及体积流量(26±3)Lh-1为本试验最佳参数组合,油脂萃取量最多.影响油脂萃取量的主要因素是压力.  相似文献   

16.
水虻科昆虫及其资源化利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虻科(Stratiomyidae)是双翅目中一个较大的科,全世界已报道的水虻科昆虫已达3 000种以上,其中我国超过250种。我国华中和华南地区水虻科昆虫种类较多,仍有大量未知种类,其中一些粪食性和腐食性的水虻科昆虫可以作为资源昆虫应用。黑水虻(Hermetia illucens)具有生物量大、吸收转化率高、虫体资源含量高、容易饲养等特点,已被证实在禽畜粪便和生活垃圾的处理、昆虫源动物蛋白饲料的生产以及生物柴油的制取上具有重要应用前景。本研究对水虻科昆虫的分类学、资源昆虫黑水虻的资源化利用及养殖方法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7.
为开启海南热带地区鸻鹬类涉禽的动作识别以及其他野生鸟类行为学自动识别的研究,建立了基于野外采集影像的勺嘴鹬(Eurynorhynchus pygmeus)动作图像数据集。该数据集由表达勺嘴鹬主要行为模式的9种动作标签组成;同时利用ResNet50、ResNet101和ResNet152共3种残差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尝试对勺嘴鹬的动作进行自动识别。结果表明,ResNet50、ResNet101、ResNet152测试集准确率分别为96.90%、96.94%和96.90%,说明3种模型都能对勺嘴鹬图像进行快速准确的动作识别。  相似文献   

18.
本文于2015—2016年,通过调查洋县药材店和田野,发现6种虻科医药昆虫,对其形态特征进行描述,以期为丰富虻科医药昆虫生理、生态和生物学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中药虻虫纤溶成分(TFC)及其性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虻虫生药浸提液经75%饱和度(NH4)2SO4沉淀、Sephadex G-75凝胶过滤层析得虻虫纤溶成分(TFC);TFC的最适作用温度为50℃,最适作用pH为7.5;0.52mmol/L PMSF能完全抑制TFC的纤溶活性。金属离子Ca^+,Mg^++,Zn^++,Cu^++,Mn^++,Hg^++对TFC活性有部分抑制作用,TFC既上有纤溶酶活性,又具有激活纤溶酶原的活性,既可以降解纤维蛋白又  相似文献   

20.
虻虫生药浸提液经 75%饱和度(NH4)2SO4 沉淀、Sephadex G-75 凝胶过滤层析得虻虫纤溶成分(TFC);TFC 的最适作用温度为 50℃,最适作用 pH 为 7.5;0.52 mmol/L PMSF 能完全抑制 TFC 的纤溶活性,金属离子 Ca++,Mg++,Zn++,Cu++,Mn++,Hg++ 对 TFC 活性有部分抑制作用;TFC 既具有纤溶酶活性,又具有激活纤溶酶原的活性,既可以降解纤维蛋白又可以降解纤维蛋白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