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观察飞翔 早春越冬后的蜜蜂出巢排泄腹中积粪,朝着蜂箱和蜂场上空绕飞,要趁此仔细观察蜜蜂飞翔的情况。越冬顺利的蜂群,蜜蜂飞翔特别有劲,蜂群越强飞出的蜂就越多。有的蜂群或因某种原因而越冬不顺利,蜜蜂的举动便显得不同。出巢时,可以看出一些不正常的现象:有的蜜蜂肚子膨胀,爬到巢前板上排泄,表明在越冬期饲料不良和环境潮湿;有的蜂群出箱迟缓,飞翔蜂  相似文献   

2.
1观察蜜蜂飞翔早春越冬的蜜蜂出巢排泄时,绕蜂场上空飞行,要趁此机会仔细观察蜜蜂的飞翔情况。越冬顺利的蜂群,蜜蜂飞翔特别有劲,蜂群越强飞出的蜂就越多。有的蜂群越冬不顺利,蜜蜂出巢时,可以看出一些不正常的现象:有的蜜蜂肚子膨胀,爬到巢前的板上排泄,表明越冬饲料不良和环境潮湿;有的蜂群蜜蜂出箱迟缓,飞翔蜂少,而且飞得无精打采,表明群势弱,蜂数少;从巢门出来的蜜蜂毫无秩序地在箱上乱爬,像是寻找什么似的,如靠近箱侧,就可听到箱内有混乱声,表明群内失王。要把一切不正常的蜂群作上记号,凡失王的蜂群或有劣质蜂王的弱群应速合并。2速查…  相似文献   

3.
《中国蜂业》2015,(7):27-29
<正>蜜蜂在蜜粉源丰富、气候适宜、蜂群强盛时,原群蜂王与一半以上的工蜂以及部分雄蜂飞离原巢,另择新居的群体活动,称为自然分蜂,简称分蜂。分蜂能扩大蜜蜂群体,是蜂群自然增殖的惟一方式。分蜂活动可使蜂群数量增加和分布区域扩大,促进蜜蜂种群繁荣。但是,分蜂对养蜂生产影响很大。在分蜂准备期间蜂群呈怠工状态,减少采集、造脾和育虫,限制蜂王产卵,蜂群的这种"怠工"状态在蜂学术语中称为分蜂热。如果分蜂发生,将使原群的群势损失一  相似文献   

4.
谈人为分蜂     
<正>人为分蜂,是把老王所在的脾提走单独组成一群,给老王群提入1脾蜜粉脾。原群失王,工蜂会改造王台数个,到第10天只留1个封盖王台,其余除尽。人为分蜂之后3天都有老蜂飞回原群,此时不要饲喂蜜糖,否则蜜蜂会飞来飞去地盗蜜。如把老王留在了原群,就分反了,新群会越来越小。要立即搬回原群,宣告这次人为分蜂失败,过半个月看发展情况。4~10脾蜂满  相似文献   

5.
1适时开箱让蜂群排泄并观察蜂群状态早春暖和的晴天,气温16℃以上,风力2级以下时,打开巢门放蜂飞翔,让蜂群出巢排泄腹中积粪。在蜜蜂绕蜂箱和蜂场上空飞翔时,要趁机仔细观察蜜蜂飞翔情况。越冬顺利的蜂群飞翔特别有劲,蜂群越强飞出的蜂就越多,有的蜂群因某种原因而越冬不顺,蜜蜂的举动便显得不同。在它们出巢后,可以看出一些不正常的现象,等到飞翔活动结束后,立即检查不正常的蜂群,寻找病因,  相似文献   

6.
王汉生 《中国蜂业》2009,60(9):25-25
齐齐哈尔地区定地饲养的蜂场,在每年的蜜蜂春繁期,不论养蜂者怎么努力,注意平群,结果都会有不足1脾蜂的小弱群。其原因,首先是本地区是高寒地区,蜜蜂越冬期长达5个多月(10月下旬至翌年3月下旬),蜂群弱,死亡率高,再就是本地区春季风天多,风力大,蜜蜂偏集严重,这些小弱群单独繁殖很难复壮。用双王群繁殖(箱中间加大隔板),效果也不太好。除掉蜂王并群繁殖,  相似文献   

7.
<正>立春时节临近,外界气温逐渐上升,山东省平阴县2010年1月29日和30日两天最高气温达到9℃,排泄飞翔的蜜蜂明显增多,景象十分壮观。开箱  相似文献   

8.
赣东南地区是指江西省的沙溪、灵溪到东乡一段。这儿早春有油菜、紫云英等蜜源植物。油菜一般在2月5日前后开花,3月15日左右結束;紫云英的流蜜盛期在3月10日左右。赣东南地区早春晴天的气溫一般都高于蜜蜂飞翔的最低溫度,蜜蜂在早春可以进行采集飞翔活动,而且地处浙赣綫上,交通方便,适合早春蜂群的繁殖。但是这个地区早春的气溫  相似文献   

9.
蜂王剪翅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春夏之交,分蜂热很快进入高峰期。虽然经过改善蜂群环境,割除雄蜂蛹,破坏王台,进行人工分蜂等,但由于蜜蜂拥挤,难免有隐蔽的王台被遗漏,引起原群老王率领一部分蜜蜂自然分出。甚至引发多群联合分蜂,造成损失,增加高处收捕分蜂群的难度。因此,给蜂王剪翅对阻止自然分蜂群在高处集结,能起到一定作用。蜂王剪翅对于初学养蜂者和年迈的养蜂者,却是一项难以得心应手的工作。为了与蜂友交流,现将笔者的做法介绍如下。笔者常将左手拇指与食指指甲蓄留,以便捉蜂王剪翅时用。具体是:在蜂场秩序安定,气温适宜,蜜蜂飞翔较少时进行蜂王剪翅的工作。先揭…  相似文献   

10.
正蜂群的春繁期是蜂群管理中最主要、最复杂的一个阶段。特别是春季气温低且不稳定。如果管理不当,容易发生蜜蜂孢子虫病、麻痹病、欧洲幼虫腐臭病、囊状幼虫病、蜜蜂蛹病等。我国各地气候、蜜源不同,蜂群本身有强有弱。蜂王有优劣,春季蜂群恢复活动和蜂王产卵时间也有先有后。1促进蜜蜂飞翔排泄蜜蜂在越冬期间一般不飞出排泄,粪便积聚在大肠中,使大肠膨大几倍。当气温达到一定温度,蜂王便开始产卵,蜜蜂饲料消耗增加,使蜜蜂大肠中粪便积累增多。因此,为了保证蜜蜂的健康,到了越冬末期一定的时间,必须创造条件,促进蜜蜂飞翔排泄。在北方,选择晴暖无风、气温在  相似文献   

11.
<正>养蜂生产随着一年四季气候的周期变化,蜜粉源植物的花期和蜂群内部状况也呈周期性变化,蜂群的四季管理也要相应变化以适应蜜蜂的繁殖、生长、生产的特点。春季管理技术就是处于繁殖期蜂群的管理技术,主要应注意以下几方面:1观察飞翔冬蛰后,蜜蜂在早春暖和的晴天,出巢排泄腹中积粪,朝着蜂箱和蜂场上空绕飞,这时要趁机仔细观察蜜蜂飞翔的情况。越冬顺利的蜂群,蜜蜂飞翔特别有劲,蜂群越强飞出的蜂就越多。  相似文献   

12.
1.及时检查蜂群。蜜蜂经过漫长的越冬期,早春要及时选择12℃以上的无风晴天,让蜜蜂出巢飞翔排泄。在此期间仔细观察每群蜜蜂飞翔活动情况,发现不正常蜂群要作标记,待大规模飞翔活动结束后,立刻开箱检查。发现失王和弱小蜂群及时合并。对缺蜜蜂群可将贮存的蜜脾,割去封盖蜡,用温水冲一遍,放入蜂团外侧;吃偏蜜脾的蜂群要调转蜜脾方向。如果没有贮存的蜜脾,可用蜜汁灌脾补救饲喂。将空牌撤除,对染病蜂群及时隔离治疗。气温升为14℃以上的晴暖无风天气,进行彻底地全面检查,着重清除越冬以来箱底死蜂和废物,并将全场蜂群状况…  相似文献   

13.
前年4月6日美国发射航天飞机,同时将一群蜜蜂载入太空,一周后返回地面。其间,宇航员每5分钟记录一次蜜蜂的活动情况。地面也留一群姐妹蜂作对照。结果表明,蜜蜂上到太空,虽然头一天表现为迷失方向,不知所措的样子,但最后还是安定下来了,并且筑了正常数量的蜂房;照料蜂王;保持了蜂箱内的整洁;蜂王也产了一些卵。蜜蜂在太空中造的蜂房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纯用其自身分泌的蜡造的蜂房;一种是在人工巢础上造的较小些的蜂房。与地面造的蜂房比,蜜蜂在缺乏地球引力的太空中造的蜂房在几何形状上表现得有  相似文献   

14.
黄坚 《中国蜂业》2000,51(6):10-11
蜂群越冬期温度低 ,雨雪多 ,如管理不善 ,群势减弱 ,蜂群损失严重。鉴此 ,要克服当前存在的重秋繁、轻冬管的倾向 ,加强越冬管理 ,把越冬蜂损耗降到最低 ,为次年生产丰收奠定基础。蜂群越冬管理的技术措施主要有 :一、控制蜜蜂的无效飞翔 ,以节约体力 ,延长寿命。越冬蜂损耗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蜜蜂无效飞翔。飞翔多 ,蜜蜂体力消耗大 ,加上冬季气候寒冷 ,常常处在临界温度。蜜蜂一旦飞出 ,常死于野外。因此控制蜜蜂越冬期的无效飞翔 ,可有效地减少冻僵蜂 ,减少体力消耗。控制蜜蜂无效飞翔的具体方法 :其一 ,关王停产。打破传统习惯 ,改自然停…  相似文献   

15.
《中国蜂业》2011,62(8)
今年我县自5月21日至6月21日无降水,养蜂人过早体会到夏季高温酷暑,也遭到爬蜂病的困扰。 蜜蜂枣花病又称“五月病”。枣树开花期间,若天气持续干旱、炎热、无降水,枣花又泌蜜,则蜜蜂易患枣花病。大批采集蜂失去飞翔能力,在蜂箱外跳跃式爬行,最后痉挛而死。死蜂双翅翘起,全身缩成钩状,腹部膨大。枣花病严重的几天,每天早晨箱前死蜂遍地。  相似文献   

16.
蜂群从冬未排泄到外界出现对蜜蜂繁殖有影响蜜源的一段时间为春季阶段。这一阶段是一年中蜂群最弱的时期.也是蜂群个体增殖的起点.抓好这一时期的饲养管理,可以增强蜂群对不利气候的抵抗力.发挥越冬蜂有限哺育能力、尽快繁殖出第一代新蜂.进而把蜂群从恢复期推进到增殖期.夺取高产高效。1.观察飞翔。惊蛰后的暖和晴天.蜜蜂出巢排泄腹中积粪、朝蜂箱和蜂场上空绕飞.这时要仔细观察蜂群飞翔情况。越冬顺利的蜂群.蜜蜂飞翔有力.飞出的蜜蜂也多。因某种原因越冬不顺利的蜂群.蜜蜂出巢时可以看出一些异常观象:如有的蜜蜂肚子膨胀.爬…  相似文献   

17.
《蜜蜂杂志》2021,41(7)
正古往今来,蜜蜂在人们心中是花朵的月下老人,勤奋著称,忘我劳动而令人景仰和赞颂,文人墨客写下无数篇歌颂蜜蜂的诗,留下了许多瑰丽的诗篇。唐代诗人罗隐撰写的一首《蜂》为后人传颂,只四句,十分简洁,其内容却非常的丰富。"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这两句写蜜蜂哪里有花朵就飞翔到哪里,"尽被占"是说美艳的花花世界都被蜜蜂占有,同时吮吸花朵分泌的甜美汁液,吸饱喝足后再返回巢穴,内勤蜂将采来的原料进行加工酿造,  相似文献   

18.
正许多养蜂场通常都要设立独立的交尾核群来培育新产卵蜂王。同样育王过程中为促使处女王交尾产卵,交尾群的组织使用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下面对交尾群的饲喂方法提出改进意见。大多数蜂场通常不会有专门独立的育王交尾场地,以伴随主场的方式就近方便地设置交尾群,这样便于管理。然而这样的设置是有弊端的:提脾抖蜂组建交尾群后,势必有相当的蜜蜂返回原群,不仅仅交尾群的哺育蜂量不足,还常常造成对所组建交尾群的  相似文献   

19.
每年12月下旬都有大量蜂场南迁,到云南来越冬,于次年2月份离去。每当蜂场搬家离开的第二天,我总喜欢带上1只装有空脾的蜂箱,里面挂1个装有蜂王的密王笼(工蜂进不去,但能饲喂到蜂王),到蜂场收那些被遗弃的散蜂。散蜂收回后,10小时后放出蜂王,从未发生过围、咬蜂王的现象。由此我得出一个结论:丧家之蜂不围王。究其原因有三:1)工蜂外出采集,返回后已无家可归,又在外面露宿了一夜,把从原巢带出的“蜂王信息素”荡涤一空;2)虽然工蜂第二天已钻进了空箱,但全无原群的任何气味和“蜂王信息素”,工蜂很快“忘却”了原群、原蜂王的气味;3)空箱内无可…  相似文献   

20.
<正>蜜蜂给农作物授粉,本是两利的,但蜜蜂给大棚草莓授粉,蜜蜂不但采不到食物,还葬身于大棚,使中蜂成为大棚草莓的殉葬品。草莓种植户都知道蜜蜂授粉不但能提高产量,还能减少畸形果,以前都向养西蜂的人买2框蜂来授粉,后来发现中蜂耐寒、出勤好。有些中蜂群饲料足,不用喂,因此现在都寻找山乡桶养中蜂。我市有1万多个草莓大棚,授粉需蜂量很大。养西蜂的在9~10月培养出一批蜂王,1原群可分出2~3群,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