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验证自行设计的循环水处理系统的养殖效果,利用该系统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室内草金鱼养殖试验。结果表明,该循环水处理系统,可维持水体浑浊度在低水平范围1.0~4.0 NTU、能高效降解水体氨态氮和亚硝态氮(降解率分别为87.6%和74.3%)、能使养殖水体溶氧保持在较高水平4.39~5.92 mg·L-1、能使池水细菌总数控制在1620~2850个·m L-1。同时,该系统对水体化学耗氧量(COD)的降低也有一定效果,但对水体总磷的处理效率不理想。  相似文献   

2.
固定化改性生物质炭模拟吸附水体硝态氮潜力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为了有效去除水体硝态氮污染,对两种生物质炭(花生壳炭、小麦秸秆炭)进行铁改性处理,研究其对硝态氮吸附特性,考察吸附时间、硝态氮初始浓度、p H、生物质炭添加量和共存离子对改性生物质炭吸附效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为解决粉末态生物质炭易随水流失的问题,对改性生物质炭进行固定化处理,探索固定化改性生物质炭对硝态氮吸附潜力。研究结果表明,改性生物质炭对硝态氮的吸附主要发生在前6 h,并在24 h左右达到吸附平衡,其吸附量随着水溶液中硝态氮浓度的上升而升高,改性花生壳炭和小麦秸秆炭对硝态氮最大吸附潜力分别为2674、1285 mg N·kg-1,且酸性至中性条件有利于改性生物质炭对硝态氮的吸附。在20 mg·L-1的硝态氮溶液中,改性花生壳炭和小麦秸秆炭的适宜固液比分别为10、28 g·L-1,其去除率达到80%。当包埋载体海藻酸钠浓度为2%、改性生物质炭含量为0.1 g·m L-1时,固定化改性生物质炭微球成形完整,对硝态氮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固定化并未显著降低改性生物质炭的吸附性能。因此,固定化改性生物质炭能有效吸附水体硝态氮,为污水处理厂尾水等低污染水硝态氮去除提供有效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3.
通过室内培养,研究了不同亚硝态氮浓度对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生长的影响和藻对亚硝态氮的利用,实验分析了水体中亚硝态氮、硝态氮和铵态氮浓度的变化,测定了铜绿微囊藻的生长曲线、藻细胞内亚硝态氮含量和藻亚硝酸氧化酶(NOR).结果显示,在10 mg NO-2-N·L-1的处理组中,培养基中亚硝态氮和硝态氮浓度同时减少,说明铜绿微囊藻可以同时利用亚硝态氮和硝态氮;在20和30 mg NO-2-N·L-1的处理组中,随着藻的生长培养基中亚硝态氮的浓度减少,硝态氮浓度增加,而且电泳实验显示此培养条件下铜绿微囊藻能产生亚硝酸氧化酶,表明培养基中的亚硝态氮被亚硝酸氧化酶氧化为硝态氮.本实验也表明高浓度的亚硝态氮(大于10 mg NO-2-N·L-1)能够抑制藻的生长.  相似文献   

4.
文章就鸡粪便好氧发酵全程异养亚硝化细菌进行了分离和计数、对各温段的氨态氮和硝态氮量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鸡粪便好氧发酵过程中异养亚硝化细菌数量与硝态氮量的变化有明显的相关性,并且是硝化作用的主要完成者;它们的数量均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最适硝化作用温度在35℃左右,表现出中温菌的特性;发酵全程几乎都有硝化作用,但硝态氮积累的主要时期是降温阶段,因此适当延长降温期将有利于提高堆肥发酵的硝态氮含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硝化细菌在工厂化养殖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工厂化养殖池中,研究了施放硝化细菌前后水体中的氨态氮、亚硝酸氮、溶氧量、化学耗氧量等水化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在施放硝化细菌前,实验池氨态氮含量上升趋势与对照池大致相同,在施放硝化细菌后第4天氨态氮含量出现下降,2~3 d后又开始缓慢上升。亚硝酸氮变化趋势与氨态氮大致相同,实验池在施放硝化细菌后第9天亚硝酸氮含量开始缓慢回升。对照池和实验池的溶氧均呈下降趋势。对照池和实验池的化学耗氧量在施放硝化细菌前上升明显,施放硝化细菌后上升放缓。[结论]在工厂化养殖池中施放硝化细菌,能有效改善养殖环境。  相似文献   

6.
以亚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为研究对象,采用共固定化细胞技术,以海藻酸钠共固定化亚硝化-反硝化细菌,研究了共固定化工艺条件及其在模拟污水中的脱氮效果。结果表明,共固定化亚硝化-反硝化细菌最佳工艺条件为4.5%海藻酸钠和2.1%氯化钙共固定化细胞,接种量为3个/m L培养基,接种于装有140 m L模拟污水液体培养液的250 m L三角瓶中,最佳p H为8,最佳培养温度30℃,110~140 r/min培养。54 h时氨氮去除率为95.95%,78 h时亚硝态氮去除率为95.82%。共固定化小球可重复使用3次、低温对共固定化后菌种脱氮性能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7.
采用室内土柱模拟淋溶方法研究施用有机肥后土壤中硝态氮和亚硝态氮的淋溶规律。测定了淋溶液中硝态氮、亚硝态氮以及土柱不同层次土壤中硝态氮和亚硝态氮的含量。结果表明:有机肥处理中硝态氮的量明显高于复合肥处理,且随施肥量的增加影响愈严重,最大淋溶量在时间上表现出滞后;亚硝态氮淋溶速度快,有机肥处理的亚硝态氮低于复合肥处理的,随施肥水平的增加,亚硝态氮以极小的斜率呈直线方式上升,当有机肥施用水平超过某一临界值时,对土壤有潜在污染。  相似文献   

8.
采用正交法建立了由栅藻(Scencdesmus obliquus)、小球藻(Chlorella vulgans)、亚硝化细菌(Nitritebacteria)、硝化细菌(Nitrate bacteria)组成的复合藻-菌净化系统去除氨态氮和亚硝酸态氮的最优化模型,确定了单胞藻与细菌的最优化数量配比关系,即栅藻∶小球藻∶亚硝酸化细菌∶硝化细菌=2.13∶1∶2.38∶3.73。利用该系统模型与单藻、单菌去除池塘老化水体中的氨态氮、亚硝酸态氮显示:去除氨态氮和亚硝酸态氮的效率远远高于单藻、单菌,其去除率分别为97.3%和68.8%。同时该系统模型还具有增加养殖水体溶解氧的作用,可使水体中的溶解氧在试验设定的参数中短时间达到9.7 mg.L-1,并可为水产动物提供1.6×106CFU.mL-1的天然藻类饵料。  相似文献   

9.
从甲鱼池底泥中分离纯化获得一株水质净化功能目标菌,根据其形态特征、生理生化反应、G+Cmol含量及16S rDNA全序列分析,该菌株鉴定为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培养试验证明,该菌株对光照、通气和pH等环境条件具有较广的适应范围.甲鱼苗养殖池接种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对水体中铵态氮和氨态氮的净化作用显著,对亚硝氮的净化效果尤为突出,达到65.4.因此,该菌株可望开发成为微生态制剂,用于改善水产养殖水体的水质.  相似文献   

10.
采用氨态氮与亚硝态氮耦合、亚硝态氮与盐度耦合和氨态氮与pH耦合三组环境胁迫因子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及摄食的影响进行了亚慢性毒理实验。氨态氮梯度设置为0、5、10 mg/L三个水平,亚硝态氮水平梯度为0、5、10 mg/L,pH梯度设置为7.6、8.2、8.8,盐度的梯度设置为5、15、25三个水平。通过每天都给予恒定剂量的氮,连续培养7 d后,对虾的特定生长速率、摄食率和饲料转化率均随着氨态氮或亚硝态氮的增高而降低(P0.05)。最高浓度的氨态氮(10 mg/L)与亚硝态氮(10 mg/L)组与对照组相比较,特定生长率、摄食率和饲料转化率分别下降了18.31%、14.68%和17.49%。当氨态氮作为唯一氮添加的情况下,pH 7.6和pH8.8的参数均要低于pH 8.2(P0.05)。但高pH能进一步加剧氨态氮的毒性,pH 8.8的存活率显著低于pH7.6和8.2(P0.05),且pH 8.8和氨态氮为10 mg/L的对虾在实验第二天全部死亡。当亚硝态氮作为唯一氮添加时,盐度对摄食率并无显著影响(P0.05),但对特定生长率和饲料转化率影响显著(P0.05)。在亚硝态氮为10 mg/L时,盐度15和25的特定生长率、饲料转化率和存活率均高于盐度5。结果表明升高盐度能够缓解亚硝态氮对于对虾生长的抑制,高pH则会加剧氨态氮对于对虾的毒性。  相似文献   

11.
对生态甲鱼高产养殖水体氨氮、亚硝态氮控制与疾病预防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相应的技术措施后,水泥池和土池养殖甲鱼的单产较往年分别增加12 345、5 580 kg/hm2,品质明显提高,体色、口感等指标均优于往年。水体中氨氮、亚硝态氮控制在较低水平,对疾病具有较好的预防作用,水泥池、土池养殖平均成活率分别达到86.6%、91.4%。  相似文献   

12.
将定量孔石莼藻体添加到模拟养殖废水中,研究孔石莼在不同营养盐浓度梯度下,对水体中氮、磷营养盐的吸收情况。结果表明,孔石莼对浓度越高的氮磷营养盐吸收率越快,但去除率越低;对铵态氮和磷酸盐的吸收效果明显,对硝态氮有所吸收,而对亚硝态氮的吸收不明显;对铵态氮吸收曲线分3个阶段分析后发现,其第一阶段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第二阶段的吸收符合线性方程。这说明孔石莼在不同浓度营养盐养殖废水中均具有很好的水体净化作用,对防治水体富营养化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从甲鱼池底泥中分离纯化获得一株水质净化功能目标菌,根据其形态特征、生理生化反应、G+Cmo1%含量及16SrDNA全序列分析,该菌株鉴定为假单胞菌(Pseudomonassp.)。培养试验证明,该菌株对光照、通气和pH等环境条件具有较广的适应范围。甲鱼苗养殖池接种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对水体中铵态氮和氨态氮的净化作用显著,对亚硝氮的净化效果尤为突出,达到65.4%。因此,该菌株可望开发成为微生态制剂,用于改善水产养殖水体的水质。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微生物对水体中氨态氮的去除能力,通过多点采样、高浓度氨态氮废水驯化、梯度稀释、平板划线分离等步骤,从土壤中分离并筛选出对氨态氮具有高降解能力的菌株,并对其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进行了鉴定。对菌株最佳生长条件进行了研究,并将菌株投入模拟污水及养殖污水研究其氨态氮降解特性。在以硫酸铵为唯一氮源的筛选培养基上筛选分离到1株对氨态氮具有高降解率的菌株N9,初步鉴定该菌株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菌株降解氨态氮最适温度为30℃,最适pH 7.0;其生长与氨态氮降解过程同步,随着模拟废水中氨态氮浓度下降,细菌湿重不断增加;在模拟废水中,当氨态氮初始浓度为50 mg/L时,48 h内的氨态氮降解率可达95.5%;养殖水体氨态氮降解试验结果表明,在氨态氮初始浓度为2.3 mg/L、接种量105CFU/L时,6 d内氨态氮降解率可达85.2%。可见N9菌株降解氨态氮能力显著,可用于氨态氮污染的治理。  相似文献   

15.
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是剑湖广泛分布的沉水植物,对不同采样点不同生长季节金鱼藻体内的总氮、硝态氮和氨态氮含量进行了测定和比较.结果显示,环境中的氮源直接影响金鱼藻对氮素的吸收利用,在污染严重的永丰河入湖口,金鱼藻体内的总氮和氨态氮含量较高.在污染相对较小的格美江入湖口,金鱼藻体内的硝态氮含量较高,环境中高浓度的氨态氮会抑制金鱼藻对硝态氮的吸收利用.金鱼藻体内氮素水平随季节变化明显,3~5月金鱼藻体内不同形态氮含量均高于7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石灰性土壤中亚硝态氮的累积机理和条件,为氮素管理和环境保护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室内培养的方法,探讨了不同氮肥种类、氮肥用量、土壤水分含量和温度对土壤亚硝态氮产生和累积的影响。【结果】在培养条件下(土壤水分含量为田间持水量(WHC)的60%,温度为25℃),硝态氮肥处理的土壤中几乎未检测到亚硝态氮;3种铵态氮肥处理均有不同程度的亚硝态氮累积,土壤中亚硝态氮含量依次为硫酸铵>尿素>硝酸铵;土壤中亚硝态氮含量与铵态氮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硝化速率呈极显著负相关。土壤中亚硝态氮含量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大;随土壤水分含量的增加而上升。培养温度为45℃时,土壤亚硝态氮含量最小;培养温度为25℃和35℃时,土壤亚硝态氮含量差异较小,且均高于45℃时。土壤中亚硝态氮累积总量与氮肥用量和土壤水分含量均呈显著直线正相关;亚硝态氮最大含量与土壤水分含量呈显著直线正相关,出现在硝化作用5~10 d后。【结论】在该试验培养条件下,硝化过程是石灰性土壤亚硝态氮的来源,土壤亚硝态氮累积量随氮肥施用量和土壤水分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其最适宜累积的温度为25℃。  相似文献   

17.
活性炭纤维生态草对水体氨氮脱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活性炭纤维(ACF)生态草对贾鲁河水体中氨氮脱除的影响。结果表明:ACF挂膜性能良好,其上生物膜的形成有利于对水体氨氮的脱除;与直接使用ACF处理水体相比,用富集有水体自然菌群或功能性菌群的ACF处理水体可显著提高对氨态氮的脱除速率,说明自然菌群或功能性菌群对水体的净化均具有一定的作用;氨氮的脱除需要氨化、亚硝化、硝化和反硝化细菌等多种功能性微生物的共同参与。  相似文献   

18.
山东省主要土壤对不同形态氮素吸持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17个土壤样品的吸附试验和2个土壤样品的淋失试验,研究了山东省主要土壤对铵态氮、硝态氮和酰胺态氮(尿素)的吸持能力。结果表明,供试土壤对铵态氮的吸附符合Langmuir、Freundlich、Temkin方程,最大吸附量为42974~175439μg/g土,其中褐土>棕壤>潮土;吸附量主要受粘粒含量的影响;供试土壤对硝态氮基本不吸附。在试验范围内,氮素在土壤中主要以硝态氮流失,酰胺态氮也有一定程度流失,其数量受土壤质地和施肥量的影响,铵态氮几乎无流失现象。  相似文献   

19.
鸡粪锯末好氧堆肥过程中主要指标及反硝化细菌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鸡粪、锯末为原料进行高温好氧堆肥试验,研究不同初始含水率及堆肥方式下主要指标及反硝化细菌群落的动态变化规律,以期为控制堆肥过程中的氮素损失、提高堆肥肥效及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反硝化细菌并非存在于整个堆肥过程且群落结构及物种组成变化性较大,而铵态氮是导致反硝化细菌群落结构变化的关键因素。2)在堆肥结束时T1~T5硝态氮浓度为0.24、0.28、0.29、0.27、0.25g/kg(即T3T2T4T5T1),而反硝化细菌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与稳定性分别是T1T5T2T4T3,反硝化作用决定堆肥过程中硝态氮的最终含量,初始含水率的降低有利于反硝化细菌群落物种丰富度与稳定性的提高。3)从农业生产的角度来说,T3处理(初始含水率70%,通风加搅拌)硝化细菌群落物种较丰富稳定性较高,反硝化作用较弱且硝态氮含量最高,T3处理用于农业生产较理想。  相似文献   

20.
生物絮凝对半咸水养殖水体中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1 500、2500mg/L总固体悬浮颗粒(TSS)浓度条件下生物絮凝技术对处理盐度为2%的水产养殖水体中固体废弃物中氮的去除效果.在试验条件下,养殖固体颗粒物中的氮可以被较快地释放,铵态氮、亚硝态氮、硝态氮的浓度分别在处理后2、1、1d达到最高,两处理组间无显著差异.加入葡萄糖使反应器中的碳∶氮超过10∶1,可以明显促进反应器中的无机氮快速同化,形成絮凝体.2 500 mg/L TSS处理组对无机氮的同化效果明显高于1500 mg/LTSS处理组.同时,研究了反应器对加入的10 mg/L铵态氮、20 mg/L铵态氮以及10 mg/L亚硝态氮的处理效果,2500mg/LTSS处理效果明显优于1500 mg/LTSS处理组,10 mg/L铵态氮和20mg/L铵态氮的降低速度为3.33 mg/(L·h).在相同时间内对亚硝态氮的转化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