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筛选出适合扦插苗生产的、能够形成大量须根团根系的容器,本研究以杨树为试材,通过4种不同类型容器中苗木的扦插繁殖和苗木的基质(蛭石)栽培,分析了其根系构型的变化。结果表明,适宜的栽培容器可以较大地促进主根的伸长和大量须根的产生,促进根系鲜质量的增加和干物质的积累,提高根系活性。其中梯形盆和多孔盆最适宜红叶杨和毛白杨扦插苗根系的生长,其次是普通盆,双层盆最差。梯形盆在根系干物质的积累、须根系的形成方面效果最好;多孔盆的根系活力最强;普通盆的一级根最长。因此,梯形盆最利于杨树扦插苗形成良好的根系构型。  相似文献   

2.
不同垄作方式与覆膜厚度对烤烟根系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豫烟10号为试材,以传统起垄覆薄膜栽培为对照,研究不同起垄方式并覆膜厚度对烤烟根体积、根干重、根系活力及根系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凹型起垄覆厚膜比传统起垄方式覆薄膜有助于增加烤烟生长前期的根体积及质量,促进烤烟不定根及近根位置须根的发生,增加须根及不定根的活力。综合分析认为,中凹型起垄方式并覆盖厚膜技术能有效改善烟株根系的生长发育状态,对烟株根系生长发育更为有利。  相似文献   

3.
河南省主导小麦品种根系性状的聚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河南省23个主导小麦品种不同生育时期根系主要形态数量性状,如单株次生根数、单株根体积、单株根干重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23个小麦品种可划分为3个类型:①根系发达型;②根系比较发达型;③根系欠发达型。  相似文献   

4.
临夏皮胎果根系分布规律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6a生临夏皮胎果总根、须根、粗根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在黑土壤中6a生临夏皮胎果根型属垂直状根系,根系垂直分布在10~100cm土层中,水平分布在0~2.98m。总根数71条,其中须根55条、粗根16条,粗根断面积10.10cm2。总根、须根、粗根均在20~40cm土层中分布最多。  相似文献   

5.
北京主要造林树种的根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本项根系研究,确定了20至30年生栓皮栎、油松、侧柏、落叶松的根型和须根分布状况。 在具有红色重壤土层的土壤中,栓皮栎的根型为具有较发达水平根的垂直根型。栓皮栎的须根主要分布在表层30厘米的土层中。 在具有石质底土的薄层至中层土壤中,侧柏的根型为具有垂直根的水平根型。在厚层土壤中,侧柏的根型为斜生根——水平根型。根基四周具密集的细根,是侧柏根型的一个重要特征。侧柏的须根主要分布在30厘米或59厘米的土层中,随土层增厚而分布深度加深。 在具有石质底土的薄层土壤中,油松的根型为具有发达水平根的垂直根型。在厚层土壤中,油松的根型仍然是具有较发达水平根的垂直根型。在深厚的土壤中,油松的根型为典型的垂直根型。在油松主根受阻或受伤害时,易形成为具有发达水平根的斜生根型。油松须根主要分布在30厘米或40厘米的土层中,随厚度增加而分布深度加深。 在中层和厚层土壤中,落叶松的根型为具有较发达斜生根和下垂根的水平根型。当落叶松主根受阻或伤根时,主根常常不明显。落叶松须根主要分布在表土的腐殖质层中,此外在土层深处也常常出现密集的须根。 根系状况是土壤的一种重要生态特征。根系研究表明,在北京低山地区,薄层土壤和中层土壤的石质底土,对人工林的稳定性,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大蒜高产的科学施肥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1.大蒜的需肥特性。大蒜根系为弦状肉质须根,主要分布在20~25厘米耕层内,属浅根性蔬菜。对肥水反应敏感,具有喜肥、耐肥的鲜明特点。大蒜的根毛很少,并且细弱,根的吸肥能力较差。  相似文献   

7.
以‘糯米糍’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空中压条苗为试材,利用根箱栽培研究了周年内3株荔枝幼树根系形态、动态生长以及与地上部枝梢生长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荔枝不同类型的根在形态上差异较大,侧根粗壮发达,生长周期长,可持续生长8~10周;须根纤细茂密,寿命只有2~3周.2株苗的根系周年内有2次大的生长峰和2次小的生长峰,根梢生长表现为交替生长.1株苗在周年内只有1次大的生长峰和4次小的生长峰,根梢生长表现为同步生长.3株幼树根梢比值均在1.0左右,表明地上和地下部等量生长.根系生长峰的出现主要表现为新根数量的增加而非原有根系的延长生长.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三七[Panax notoginseng (Burk) F.H.Chen]残根对2年生三七生长的影响,在盆栽和水培两种栽培模式下,按不同比例添加三七须根粉,并定期观测其生长及抗氧化酶活性变化。结果发现,在盆栽处理30 d和水培条件下处理10 d,三七须根数随着三七须根粉添加量的增加而减少。盆栽和水培条件下,不添加三七须根粉和高比例添加三七须根粉处理下,三七须根和叶片中的POD活性相对较低;盆栽三七根系中SOD活性随着三七根系粉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而水培条件下则恰好相反。盆栽和水培条件下,分别在三七须根粉添加量大于0.5 g/kg和0.1 g/L时,三七根系活力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但根系活力随着试验处理天数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三七采收过程中残留在土壤中的须根腐解释放的化学物质可能是导致三七自毒作用的潜在因素。  相似文献   

9.
了解不同土壤生物工程措施下根系分布特征与抗拉特性对土壤生物工程措施的合理配置意义重大。以竣工5年的北京市怀柔区土壤生物工程试验区4种不同种植方式(埋根、扦插、梢捆、灌丛垫)下的金丝柳根系为研究对象,测量统计不同土层深度、不同径级的根系生物量并进行单根拉伸试验,分析在不同种植方式下金丝柳根系的生物量分布特征和单根抗拉特性,结果表明:灌丛垫和梢捆措施根系主要分布在0~40cm深度的土层中,在0~20cm土层中尤为集中。灌丛垫方式下根径≤1mm的细根含量丰富(占其总量的31.3%),须根系最为发达,梢捆次之,细根含量占其总量的19.2%。不同种植方式下根系抗拉力与直径都呈正相关,且以幂函数的规律变化。在0~20cm的土层中,不同种植方式下根系的抗拉特性存在较大差异,平均抗拉力从大到小依次为埋根、扦插、梢捆、灌丛垫;而平均延伸率从大到小依次为灌丛垫、梢捆、扦插、埋根。所以,灌丛垫和梢捆方式下根系浅层生物量较大,须根发达且具有更好的延伸性能,可有效减轻表土侵蚀,应设置在水位浮动区;埋根和扦插措施下根系能抵抗更大的剪切力,更好地深入土层深处,可设置在岸堤区。   相似文献   

10.
生长调节物质及营养液对5种水培花卉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处理对花卉植株洗根移栽后水培的影响,开展了用“生跟”(20%α-萘乙酸粉剂)及ABT 3号生根粉处理白掌Spathipyllum floribundum,绿帝王Philodendron‘Imperial Green’,朱蕉Cordyline fruticosa,君子兰Clivia miniata,水晶花烛Anthuriumclarinervium等5种土培花卉的洗根植株。试验结果表明:质量浓度为0.02 mg.L-1的ABT3号生根粉处理可显著提高水培植株活力根数及减少烂根,其活力根数量较对照(清水)平均增多了2.6条;用氮、磷、钾比例不同的3种营养液水培5种花卉,从叶片和根系生长及植株整体状况考虑,营养液氮、磷、钾的最佳比例为20∶1∶20,主要表现为植株根系生长旺盛,须根多,新叶生长快,叶面积大和个体质量大等。表3参8  相似文献   

11.
【目的】明确杉树林下三七根系生长不良的原因,为林下三七种植过程中土壤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杉树林下三七生长正常区域的土壤为对照,测定生长不正常区域的土壤的电导率、pH和酚类化感物质及三七根系生长指标(须根数量、主根长度、鲜重和干重);采用滤纸片法,研究不同浓度酚类物质(1、5、10、15、20和30 mg/L)对三七根系活力和相对电导率的影响,以及对生菜根系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三七生长不正常区域的土壤显著降低三七的须根数量、主根长度和根系的鲜重与干重(P<0.05,下同)。三七生长不正常区域的土壤pH显著降低,土壤电导率显著升高,对羟基苯甲酸、香草醛、丁香酸、阿魏酸和香草酸含量升高,且能显著抑制化感指示植物生菜根系的生长。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三七的须根数量、鲜重和干重均与土壤pH呈显著或极显著(P<0.01,下同)正相关,与土壤电导率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土壤中对羟基苯甲酸和香草酸含量与三七的鲜重和干重呈显著负相关。相比CK,当丁香酸、阿魏酸、香草酸及混配的浓度介于5~30 mg/L时,根系活力显著降低,当香草醛、丁香酸和阿魏酸的浓度达15 mg/L时,根系溶液的相对电导率显著升高。【结论】杉树林下土壤pH的降低和酚类化感物质的累积会对三七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一、水稻的根系的生长和分布 水稻的根系属须根系。根据发根的部位不同,可分为种子根和不定根。 由种子的胚根直接发育而成的根称为种子根,种子根分为初生胚根和次生胚根,初生胚根只有一条,直接由胚的胚根生长而成,次生根为1-4条,由中胚轴上长出,一般只有在深播或化学药剂处理时才会发生。种子根垂直向下生长,作用是吸收水分、支持幼苗,一般待节根形成后即枯萎。  相似文献   

13.
吊兰(Chlorophytum comosum Thunb.)别名盆草、桂兰,为百合科吊兰属多年生常绿观叶草本花卉,是传统的居室垂挂植物之一.短根茎上簇生圆柱形肉质须根.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贵州不同穗型超级杂交稻根系特点的差异,对不同穗型的超高产水稻的根系,采用根箱钉板法研究了全量根系在土壤中纵向、横向的分布特征和根系活力特征.结果表明,后期耐早衰的多穗型金优431表现根系生物量大,深根系比例高.根系横向分布随土壤深度增加,趋向离开植株中心分布.根系重量密度以表层最高,并随深度增加逐渐下降.多穗型金优431在表土层以下的根系重量密度比大穗型黔南优2058明显提高,齐穗期后根系活力下降比黔南优2058慢,表层浮根也比黔南优2058生长量多.  相似文献   

15.
育苗容器对一年生文冠果苗木生长和根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文冠果属深根性直根系,主根发达而侧根稀少,起苗对根系的伤害大,栽植成活率低,如何在育苗中限制主根生长而促发侧根是提高移栽成活率的有效手段。容器育苗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但目前缺乏对文冠果育苗容器类型和规格的研究。[方法]本研究以1年生文冠果容器苗为试验对象,用不同规格控根容器(K)和普通营养钵(T)进行比较试验,通过对不同类型和规格容器中培育的文冠果苗木根系生长、根系状态、多级次根系发生情况的研究,筛选出有利于文冠果须根发生的育苗容器类型和规格。[结果]大田对照文冠果苗木根系随着时间变化二阶须根(直径≥1mm)9月份较6月份减少66.3%,三阶须根(直径≤1mm)减少31.5%,主根占据绝对优势;而在容器中的文冠果苗木侧根生长都处于上升状态,主根与二、三阶须根随着时间变化都在同步增加,在生长期6~9月间对照的地上生物量始终最大,容器K20×23在6~9月间地上部分增幅最大,其次为容器T15×18和K10×16,地下生物量最大值为对照CK,其次为K20×23,最小为K10×10;总根长最大为K20×23,最小值为K10×10;二阶须根长最大值为K20×23,其次为T15×18,最小为K10×10;三阶须根长最大值为K20×23,其次为K10×16,最小值为T14×10。综合各个因素K20×23效果最好,其次为T15×18和K10×16。[结论]控根容器在促进多级次根生长效果好于普通容器,较大容器有利于文冠果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16.
采用WinRHIZO 2009根系分析系统获取100种内蒙古草地常见轴根型植物的根系参数,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到如下结论:1、相关性分析得到在草地轴根型植物的各根系参数中,根系总体积与平均直径的相关性极显著;根尖数与分叉数具有显著相关性;由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得到,根平均直径和根分叉数是影响轴根型植物根系构型的关键因素;2、通过分析得到了轴根型植物根系总体积的经验计算公式,为轴根型植物根系的应用性研究提供基础性数据.  相似文献   

17.
不同基因型烤烟品种吸收钾差异的根系特性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以4个烤烟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基因型烤烟苗期根系形态学和生理学特性。采用植株钾含量、钾积累量和植株钾利用率等指标,把烤烟品种分成钾高效积累型和钾高效利用型,并从根系形态和生理方面分析了两种类型的差异。结果表明,苗期烤烟不同类型间根系还原力、根系阳离子交换量(CEC)、活跃吸收面积和总吸收面积差异显著,钾高效积累型烤烟品种的活跃吸收面积、总吸收面积、根系阳离子交换量(CEC)和根系还原力显著大于钾高效利用型品种,而类型内各品种间的差异不显著;不同类型间根系鲜重、根体积、地上部干重和总干重等指标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明不同栽培方式水稻在翻免耕条件下根系衰老状况以及籽粒灌浆特性。【方法】以重穗型杂交稻Ⅱ优498为试验材料,测量根系伤流量并用原状土柱法挖根考察根干重,用Richard方程拟合宽窄行栽培、三角形强化栽培、宽行窄株栽培以及抛秧栽培在翻耕和免耕条件下的籽粒灌浆过程并进行比较研究。【结果】与翻耕稻相比,免耕稻根量较小,但灌浆前、中期根系活力要高于前者,灌浆后期根系活力急剧降低,维持根系功能的能力较差,产量较低。三角形强化栽培根系功能较其余栽培方式有显著优势,但其对免耕适应性较差,而宽窄行栽培和抛秧栽培与免耕互作可以促进二者在免耕条件下的根系活力。栽培方式与免耕对籽粒灌浆过程产生较大影响,甚至改变灌浆类型。宽窄行栽培、宽行窄株栽培以及抛秧栽培在免耕条件下为同步灌浆型,而在翻耕条件下则为异步灌浆型,三角形强化栽培灌浆类型则相反。总体而言,籽粒中期灌浆速度远大于前期和后期,虽然灌浆持续时间较短,但仍然对籽粒灌浆做出主要贡献。【结论】栽培方式和免耕对杂交稻Ⅱ优498根系衰老和籽粒灌浆过程产生较大影响,从根系角度看,宽窄行栽培和抛秧栽培更适合免耕条件,而三角形强化栽培在翻耕条件下更有利于其优势的发挥。由于四川盆地自然条件因素限制,Ⅱ优498弱势粒并未充分灌浆,尤其是免耕抛秧栽培以及翻耕三角形强化栽培。  相似文献   

19.
《今日农村》2004,(12):16-16
利用雄性不育系配制的一代杂交种,高抗病毒病,霜霉病,生育期80天左右,花叶深绿,叶脉、叶柄为鲜红色,肉质根圆形,须根少,顶部小。表皮光洁,红色,内肉白色,肉质细腻,水分适中,品质好,适宜鲜食和冬贮。单根重1.5公斤左右,一般亩(1亩=1/15公顷)产5000公斤左右。  相似文献   

20.
<正> 小麦根系与地上部的生长发育呈正相关,只有根系发达,才能确保地上部分的正常生育。也就是说,地上部分表现的好坏取决于根系的优劣。根系旺,麦苗壮,壮苗必促根,根壮才能获高产。小麦的根系是由初生根与次生根组成的须根系。初生根也叫胚根或种子根,它在种子萌发时最初生长,一般3一7条,最多可达11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