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正>水稻旱育秧时,利用沼渣培肥秧床,不仅方法简单,省工、省力,而且可使土壤疏松、肥效稳定持久,秧苗素质明显提高。其技术要点为: 1.提前培肥秧床。最好选土质肥沃、水源较近、管理方便,且带一定黏性的菜园地作为育秧场地。秧床面积冬闲田每亩按照25~30平方米预留,豌豆、绿肥等早茬田按照  相似文献   

2.
十一月农事     
十一月的两个节气是“立冬”和“小雪”。“立冬”表示冬季开始。“小雪”表示气温下降,开始下雪,但还不多不大。本月平均气温在12℃左右。雨量65毫米,日照约100小时,进入深秋,雷电终止,下旬初露。粮油(1)水稻(一)早稻留足早稻秧田。晚稻收割后到翌年早稻播种期间,有4~5个月时间,可利用早稻秧田种一季青菜、白菜、萝卜、菠菜等蔬菜。旱床育秧田的选田和培肥.要在本月抓紧进行。秧床培肥量要数倍于常规秧田。旱床秧田和常规秧田施肥方式不同。常规秧田培肥以无机肥为主;旱秧苗床培肥,则以有机肥为主,通过干施和全层施肥法,…  相似文献   

3.
一、存在的问题 1.秧床标准差搞好旱育秧,种床是基础。但目前旱育秧床多数不合格;群众习惯于开春后才想到秧板,秋冬季不翻耕,不培肥;到育秧前临时做秧板,土硬、肥生,造成出苗差,根系不发达,成秧率低;秧苗素质不理想。  相似文献   

4.
利用沼肥培育早稻旱育秧,具有出苗率高、秧苗整齐、根系发达粗壮、秧苗素质好等特点。用沼渣培肥苗床选择背风向阳、土质肥沃疏松、排水性好的稻田或菜园地作秧床,秧床以靠近沼气池为好。对秧床按宽1.3米分厢,厢沟宽60厘米、沟深20厘米~25厘米,每667平方米大田备有效秧床8平方  相似文献   

5.
叶玉秀  陈新红  周青  唐成  秦寅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3):6689-6690
[目的]研究生物培肥剂培肥秧床对机插秧苗形态特征的影响。[方法]以华粳9号为材料,利用生物培肥剂培肥秧床,对水稻秧苗形态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生物培肥剂培肥处理的秧苗株高、茎基宽度、地上部鲜重、地上部干重、叶面积较常规培肥处理分别增加了28.86%、6.01%、7.38%、11.56%、16.34%;而秧苗不定根数、根系长度、根系鲜重、根系干重、根系面积、根系发根力也均比常规培肥处理增加了0.41条/株、4.17%、14.61%、16.77%、14.76%、0.7条/株。[结论]生物培肥剂培肥处理有利于增强秧苗素质,促进根系活力,有利于栽后早发。  相似文献   

6.
江苏三地机插稻育秧床土的基础肥力及其培肥与秧苗素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选择江苏中部地区3个县10个机插稻育秧点为试验点,研究床土培肥前后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与秧苗质量关系。结果表明;供试机插稻各育秧试点间床土培肥前后三要素速效养分含量差异大,养分过剩和不足的情况共存,表明床土培肥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性;根据机插稻中苗壮秧的苗高、发根力和糖氮比等指标,推定床土培肥的碱解氮指标为250-300 mg·kg-1。  相似文献   

7.
为探明双季晚稻床土培肥用量,指导双季晚稻机插育秧实践。以杂交晚稻‘五丰优T025’为材料进行田间试验,研究了床土培肥对机插晚稻秧苗生育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培肥水平的增加,秧苗苗高、假茎宽、根数、百苗干物质质量以及成秧率较对照显著增加,以N4处理最高,最高成秧率比对照提高10. 61%;培肥明显增加了机插晚稻的有效穗,各培肥处理分别比对照提高5. 70%、12. 33%、24. 10%、25. 99%,N3和N4差异不显著;每穗实粒数、结实率不断降低,其中N4处理分别比对照CK处理降低12. 11%和7. 31%;穗型变小,实际产量表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以每100 kg床土培肥600 g复合肥的处理产量最高。综上所述,双季晚稻机插育秧床土培肥量以每100 kg床土培肥600 g复合肥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8.
<正>早稻旱育秧技术在南方稻区已推广多年,但由于多种原因,春季育秧时常常会出现黄苗、僵苗、死苗、死芽等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旱育秧苗床,没有达到技术操作规程的要求,特别是秧床的准备没有在年前做好,而在春季播种时急忙进行秧床整地,肥料没有充分腐熟,使播下的种谷中毒,而造成旱育秧苗床出现大量死苗,对早稻生产不利。因此,培肥旱育秧苗床一定要从冬季抓起,主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相似文献   

9.
水稻机插双膜育秧床土培肥对秧苗素质和秧龄弹性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以直立穗型粳稻品种武运粳7号为供试品种,用地力中上等的砂壤水稻田表土作基础床土进行双膜育秧试验,机插移栽人大田,观测秧苗的形态、相关形态生理指标和产量及穗、粒结构。结果表明:床土培肥量较大的处理田间发根力、苗干重等苗质指标显著或明显优于培肥量少的处理,且大田分蘖发生早,最高茎蘖数高,产量随床土培肥量的增加呈明显的提高趋势。据此提出了该品种机插中苗壮秧指标:苗高12cm,苗基粗度2.7mm,糖氮比1.0~2.0;各培肥量较大的处理秧苗地上部干重的峰值出现在播后20d、叶龄为3.8~4.1时,其后秧苗干重下降,苗质迅速变劣,而不培肥和培肥量小的处理秧苗地上部干重的峰值明显延迟,秧龄弹性增大。  相似文献   

10.
《农技服务》2009,26(3):13-13
<正>1死苗类型及原因分析1.1肥害死苗1.1.1死芽。秧床过迟过量使用化学肥料,如尿素、复合肥等,覆盖地膜后,膜内温度较高,肥料迅速分解,氨浓度过高,灼烧胚芽、胚根,造成氨中毒,揭膜时即成片无苗。1.1.2死苗。秧床临时培肥,使用未充分论坛熟的有机肥、  相似文献   

11.
在全面推广水稻肥床旱育、培育壮秧、提高水稻产量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旱育秧池,科学合理搞好间套复种,既可提高秧池的利用率和产出率,增加综合效益,又能改土培肥,促进秧池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2.
正俗话说,秧好半年稻,壮秧产量高,培育水稻壮秧是水稻优质高产的基础。为了提高育秧的质量,现对抓好水稻育秧关键技术措施作研究探讨如下:1按照育秧类型不同,狠抓水稻育秧苗床的准备水稻肥床旱育秧:苗床应选择排水良好的旱地或水稻田。常规湿润育秧、塑盘抛秧育秧和机插秧育秧秧池应选择靠近大田和水源的稻田。肥床旱育秧苗床、塑盘抛秧育秧推广应用"壮秧营养剂",在播种前1~2天按产品标准使用量施入苗床。  相似文献   

13.
设立不同培肥方法、调酸方法、盖种方式3个试验,探索双膜淤泥(秧田的表土肥泥)育秧的配套技术。试验结果表明,在盐城市沿海地区土壤条件下,秧床施用壮秧营养剂76~150g/m2进行培肥,施用康地宝0.75~1.5mL/m2进行调酸,并改塌泥盖种为干细土或麦糠盖种,可以显著提高成苗率和秧苗素质,有利于培育出健壮机插水稻秧苗。  相似文献   

14.
姜堰市在全面推广水稻肥床旱育、培育壮秧、提高水稻产量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其旱育秧池,科学合理地搞好间套复种,既可大大地提高秧池的利用率和产出率,增加综合效益,又能改土培肥,促进秧池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5.
后季稻塑盘旱育壮秧标准及培育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后季稻塑盘旱育秧的出苗率、成秧率、地上部鲜重和根数都不及肥床旱育秧。但由于塑盘旱育秧抛栽时根系损伤轻,抛后瓣根发生量和老根恢复情况均明显好于肥床旱育秧,产量也高于肥床旱育秧。塑盘旱衣秧的壮苗标准为:苗高15cm,叶龄6-7张,假茎粗0.45cm,黄叶、病叶少,少数苗事蘖。光合能力强,碳水化合物积累高,百株烘干重15g左右,根系粗壮有力,根冠比0.45左右。要培育出壮秧,应做到适期播种、营养土培肥、  相似文献   

16.
在全面推广水稻肥床旱育、培育壮秧、提高水稻产量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其旱育秧池,科学合理地搞好间套复种,既可大大提高秧池的利用率和产出率,增加综合效益,又能改土培肥,促进秧池良性循环,本文将介绍其高效利用的4种模式。  相似文献   

17.
一、培育旱地壮秧: 1 科学施肥,精整秧床.选择土壤肥活疏松、排水方便的旱地作秧床,冬季667米2(1亩)施腐熟有机肥1500~2000公斤,播种前7天,每667米2秧床施尿素25公斤、过磷酸钙100~200公斤、氯化钾25公斤.床土浅旋耕或耖耙3次以上,使肥料均匀拌入15厘米土层中,然后开沟做秧板,精整板面,达到面平土碎.  相似文献   

18.
床土培肥对塑盘育秧秧苗素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了 2种床土 3种培肥方式培育壮秧的研究 ,结果表明 :无机肥培肥床土较为理想 ,5 0kg床土只需加 2 5 %三元复合肥15 0g。培肥后的床土能提高秧苗干物质的积累 ,增加秧苗粗度 ,提高秧苗素质 ,促进根系活力 ,有利于栽后早发  相似文献   

19.
水稻专用无纺布覆盖免炼苗育秧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整地做床由于育秧专用布的规格为长13米,宽2.1米,所以秧床规格应为长12米,宽1.6 ̄1.7米。2增施底肥秧田地应固定,逐年培肥地力。除每年插完秧之后种菜或种大豆之外,有条件的每个床面施腐熟有机肥100 ̄200公斤,与床土充分混匀。在每个床面施用壮秧剂2.5公斤的基础上,播种前1 ̄2  相似文献   

20.
一、育苗前准备1.秧田选择。选择地势平坦、背风向阳、排水良好、水源方便、土质疏松肥沃的中性、偏酸性园田地做育苗田。秧田长期固定,连年培肥,消灭杂草。纯水田地区,可采用高于田面50cm的高台育苗;苏达盐碱土地区,育苗床应设隔离层。2.秧本田比例。中苗1:80~100,1hm2本田需育秧田100~120rn2。3.整地做床。提倡夏施农肥,秋整地做床,春做床的早春浅耕10~15em。清除根茬,打碎坷垃,整平床面。小棚开闭式育苗,床宽2.0~2.8m,棚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