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不同日粮条件下水牛复胃常量元素和纤维素消化率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两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及T型十二指肠瘘管的海仔水牛,研究了在饲喂稻草+精料(Ⅰ期)及青草日粮(Ⅱ期)条件下,瘤胃液及十二指肠食糜常量元素S、P、K、Na、Ca、Mg浓度及纤维素消化的变化。结果表明,在青草日粮条件下,瘤胃液及十二指肠食糜常量元素水平比稻草+精料日粮时要高;青草期瘤胃液pH下降(P<0.01),挥发性脂肪酸(TVFA)含量增加(P<0.01),纤维素消化率提高(P<0.05)。  相似文献   

2.
不同日粮条件下水牛瘤胃真菌纤维素酶活力的体外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在系列1(青草、干草、稻草)和系列(稻草添加精料及非蛋白氮)日粮条件下,分别测定了3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去势公水牛瘤胃真菌子数量,体外培养120h的混合真菌胞外羧甲基纤维素酶(CMXase)滤纸酶(FPase)的活力变化。结果表明:青草期瘤胃真菌数量及CMCase和FPase活力均显著高于稻草期(P<0.05);干草期CMCase和FPase活力居中。稻草添加精料日粮时,稻草日粮(Ⅰ期)添加混精  相似文献   

3.
用装有永久性瘤胃痿管的5头小型土种山羊和3头奶山羊(均为干乳期,空怀),通过瘤胃灌注和日粮添喂挥发性脂肪酸(VFA)及其盐类,观察了VFA对瘤胃代谢及自由采食量的影响。第一系列试验研究瘤胃灌注高浓度VFA及其盐类对采食量的影响。在精料 青干草和青草二种日粮时瘤胃灌注丙酸使青干草和青草采食量分别下降61.81%和61.92%;而在青草日粮时瘤胃灌注丙酸钠、丙酸、乙酸钠、乙酸使青草采食量分别下降30.40%,57.28%、37.73%和45.56%,第二系列试验研究瘤胃灌注生理剂量VFA盐类,可改变瘤胃发酵类型,并促进采食。土种山羊瘤胃灌注丙酸钠、乙酸钠、混合酸钠、乙酸铵溶液时,青干草采食量分别增加22.86%、23.33%、28.57%和17.97%;奶山羊瘤胃灌注丙酸钠、乙酸钠、乙酸铵溶液时,稻草采食量分别增加41.67%,28.68%和38.78%;灌注丙酸钠期采食量一般高于灌注乙酸钠期采食量,粗饲料采食动态与C_2/C_3动态基本上呈负相关趋势变化,说明发酵类型对采食有一定影响。第三系列试验研究在精料 青草日粮中添加乙酸钠和乙酸铵,可使瘤胃发酵类型改变。添喂乙酸钠时青草采食量增加5.05%,添喂乙酸铵时青草采食量降低20.33%。  相似文献   

4.
硫、钴对补饲尿素山羊瘤胃消化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6只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本地空怀母山羊进行了三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基础日粮中添加硫或硫加钴均可提高瘤胃液PH,而只添加钴对PH无显著影响(P>0.05)。基础日粮中添加硫或钴,特别是钴,促进了瘤胃中氨的利用;增强了瘤胃中微生物合成蛋白质的能力。基础日粮中添加硫,降低了瘤胃中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的浓度,添加钴对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无显著影响(P>0.05)。与T_1相比,T_2趋向于丙酸型发酵;T_3和T_4趋向于乙酸型发酵。四种日粮条件下,丁酸百分率无显著变化(P>0.05)。基础日粮中添加硫或钴均可提高瘤胃细菌蛋白的含量,而对瘤胃原虫蛋白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在山羊对尿素的利用方面,硫和钴对瘤胃内PH,氨氮浓度,三氯乙酸沉淀蛋白(TCA-P)含量,挥发性脂肪酸(VFA),细菌和原虫蛋白的影响无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5.
日粮中的粗纤维被认为是饲料中相对较难被动物消化利用的那一部分,尽管如此,粗纤维还是具有很多重要的生理功能。除了能提供能量及部分营养成分外,粗纤维还具有刺激咀嚼、胃肠蠕动、充实胃肠道和调节胃肠道微生物区系等作用,其中对动物的咀嚼和分泌唾液的刺激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一面。维持瘤胃正常功能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可以中和瘤胃发酵产生的有机酸,保持瘤胃的酸碱度和瘤胃微生物的活性,因此当日粮缺乏纤维时,动物的唾液分泌量将会减少,造成瘤胃内环境发生变化,主要是降低瘤胃pH值,改变胃肠道内微生物种类及数量以及瘤胃发酵模式,长此以往,会对动物的健康造成损害从而影响生产。  相似文献   

6.
试验采用4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痰管的本地雄性水牛,在冬季自由采食青干草和稻草日粮条件下,测定水牛瘤胃液体积,周转率和停留时间以及氮代谢变化。结果表明,青干草期瘤胃液体积,周转率显著高稻划期,而停留时间有两期中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选3 只健康白山羊,手术安装瘤胃瘘管后,在日粮中添加不同量的硫酸钴,研究钴的不同添加量对山羊瘤胃微生物VB12 合成量的影响。试验共分4 期:对照期( 饲喂基础日粮);试验1 期( 基础日粮+ 钴0 .3 mg/kg) ;试验2 期( 基础日粮+ 钴0 .5 mg/kg) ;试验3 期( 基础日粮+ 钴0 .8 mg/kg)。每期定时采取瘤胃内容物和血液样品,测定瘤胃液和血清中VB12 的含量。试验结果为:各期瘤胃液中VB12 平均含量(ng/ml) 分别为:7 .46,14 .85,52.86 ,26 .14 ;各期血清中VB12 平均含量(ng/ml)分别为:1 .66 ,3 .59 ,3.92,4.18。试验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随着日粮中钴量的增加,血清中VB12 含量随之上升,试验各期与对照期差异极显著( P< 0.01) 。证实了日粮中一定范围内的钴添加量与瘤胃液和血清中VB12 含量有较高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试验采用4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本地雄性水牛,在冬季自由采食青干草和稻草日粮条件下,测定水牛瘤胃液体积、周转率和停留时间以及氮代谢变化。结果表明,青干草期瘤胃液体积、周转率显著高于稻草期(P<0.001,P<0.01),而停留时间在两期中无显著差异。瘤胃液氨氮(NN_3-N)浓度,青干草期显著高于稻草期(P<0.01),瘤胃液NH_3-N池量、微生物蛋白(MCP)浓度及其池量也显著高于稻草期(P<0.001)  相似文献   

9.
日粮不同硫水平对肉牛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体况良好,体重、年龄相近,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利木赞×鲁西黄牛杂交一代公牛3头,研究了不同硫水平肉牛瘤胃发酵参数的变化规律。试验以拉丁方设计,日粮分无尿素氮、1%尿素氮、2%尿素氮3个NPN水平,每个NPN水平下设置3个硫水平,硫含量分别为日粮的0.150%、0.225%、0.300%。试验日粮粗蛋白质、能量及其他营养成分均按NRC(1996)标准供给。研究结果表明:添加硫能够促进瘤胃发酵,提高瘤胃pH值,降低瘤胃NH3-N浓度,提高瘤胃中丙酸在挥发性脂肪酸(VFA)中所占的比例,降低乙丙比。但瘤胃NH3-N浓度和乙丙比并不随硫水平的提高同步降低,而是在达到一定水平后,不再随硫浓度的提高而降低。由瘤胃NH3-N浓度和瘤胃VFA变化规律可得出,本试验条件下0.225%的硫浓度就能满足瘤胃微生物发酵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利用四头装有瘤胃和皱胃瘘管的阉公羊以及四头未装瘘管的阉公羊进行两系列实验,测定通过瘤胃蛋白、皱胃氨基酸通过量以及瘤胃消化代谢和氮的利用。分别给试验绵羊(湖羊)饲喂未处理大豆粉日粮(Ⅰ),甲醛处理大豆粉日粮(Ⅱ),稻草 精料日粮(Ⅲ)和稻草 精料 异丁叉二脲日粮(Ⅳ),皱胃食糜中各种氨基酸含量未见有明显改变。饲喂甲醛大豆粉日粮时,流经皱胃的各种氨基酸增加,饲喂含异丁叉二脲日粮时则明显减少。皱胃总氨基酸(TAA)通过量与通过瘤胃蛋白氮量,呈强正相关。日粮对流经皱胃总必需氨基酸(TEAA)中各种氨基酸比例以及总非必需氨基酸(TNEAA)中各种氨基酸比例没有明显影响。饲喂日粮Ⅰ时流经皱胃的TEAA/TAA和TNEAA/TAA分别为48.62%,51.38%;日粮Ⅱ时为48.42%,51.58%;日粮Ⅲ时为48.18%,51.82%;日粮Ⅳ时为48.26%和51.74%。各日粮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行为多样性可综合量化动物行为特征。根据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摄食量和生理反应,泌香期划分为不同时期。为阐明圈养林麝泌香期行为多样性与泌香量的关系,2016年5月1日至7月31日,综合采用焦点取样和所有事件记录法,对四川马尔康林麝繁育中心的57头雄性林麝进行了行为取样和记录,计算了行为多样性指数,并根据年龄将林麝分为亚成体、成体和老年麝,结合个体的摄食量计测,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相关系数法,分析了林麝各泌香时期的行为多样性及与年龄和麝香分泌量的关系。结果表明:马尔康圈养林麝亚成体雄麝麝香分泌前的行为多样性指数(n=38)显著高于老年麝(n=14,P < 0.05),后者与成体麝行为多样性指数(n=7)间无显著差异(P>0.05);泌香后期老年麝行为多样性指数(n=49)显著低于亚成体(n=84,P < 0.05),并极显著地低于成体林麝(n=73,P < 0.01)。麝香分泌不同阶段的行为多样性与其泌香量间的相关不显著(r=-0.016,n=57,P>0.05)。老年林麝的行为多样性指数在麝香分泌前期(n=14)及后期(n=49)均显著低于同期的亚成体行为多样性(n=38,n=84,P < 0.05),2个时期行为多样性居中个体的麝香分泌(n=4,n=28)相对更多;麝在泌香中期的行为多样性(n=71)随年龄增加呈攀升趋势,而且行为多样性低的个体泌香量(n=3)更高。圈养林麝泌香期的行为多样性可作为其泌香量的预测指标,可应用于麝类动物驯养及麝香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12.
水牛唾液对瘤胃消化代谢影响的体外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6头装有瘤胃瘘管的公水牛收集瘤胃液和唾液,加干草粉作底物,进行体外厌氧培养。每隔2h采样测pH、挥发性脂肪酸(VFA)、氨氮(NH3-N)、微生物粗蛋白(MCP),并在培养结束后测干物质(DM)和酸性洗涤纤维(ADF)消失率。结果显示,与人工唾液相比,唾液使草粉DM和ADF消失率分别提高17.95%(P<0.01)和15.30%(P<0.01);培养液中MCP、NH3-N、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分别增加9.16%(P>0.05),12.24%(P>0.05)和10.54%(P<0.05),乙酸和丙酸比例及pH无明显差异。上述结果表明,体外培养条件下,唾液能明显促进瘤胃微生物消化DM和ADF产生VFA,并有促进MCP合成和NH3-N产生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kisspeptin-10对无血清培养的鸡卵泡颗粒细胞孕酮分泌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选取200日龄处于产蛋高峰期的伊莎蛋鸡,于排卵前剖腹收集F1卵泡,分离纯化颗粒细胞,于含胎牛血清培养基中培养24 h,换成无血清培养基稳定培养24 h后,用不同浓度的Kp-10、U73122、EGTA等单独或共同处理细胞,收集细胞上清,放射免疫学方法检测培养基中孕酮含量。【结果】(1)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显示颗粒细胞上有Kp-10免疫活性样物质的阳性表达;(2)Kp-10处理可显著增加无血清培养的颗粒细胞的活力,100 nmol•L-1时可显著促进孕酮的分泌(P<0.05);(3)与对照组相比,2 μmol•L-1 U73122(磷脂酶C抑制剂)对孕酮的分泌无显著影响(P>0.05),而0.5、2 μmol•L-1 U73122能显著降低Kp-10对孕酮分泌的促进作用(P<0.05);(4)钙离子阻断剂Verapamil(1-100 μmol•L-1 )呈剂量依赖性降低孕酮的分泌,于100 μmol•L-1时达显著降低水平(P<0.05);与1 μmol•L-1 Verapamil单独处理组相比,100 nmol•L-1 Kp-10与1 μmol•L-1 Verapamil同时处理可显著增加孕酮的分泌,而与10、100 μmol•L-1 Verapamil共同处理不能逆转其对孕酮分泌的抑制作用(P>0.05),且胞内钙离子含量与上清液中孕酮分泌水平相一致;(5)与100 nmol•L-1 Kp-10处理组相比,1和5 mmol•L-1 EGTA共同处理时孕酮分泌显著降低,当再加入1.5 mmol•L-1 Ca2+时孕酮分泌量显著增加。【结论】Kp-10促进体外培养的鸡卵泡颗粒细胞孕酮的分泌,其机制可能与胞内Ca2+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4.
栽培稻种间杂种不育是从非洲栽培稻向亚洲栽培稻转移有利基因及利用栽培稻种间杂种优势的最大生殖障碍,为克服栽培稻种间杂种不育障碍以充分、合理利用非洲栽培稻的有利基因,1999年至2001年在海南三亚用9个粳型亚洲栽培稻品种与2个非洲栽培稻品种杂交的17个F1组合,及与相应亚洲栽培稻回交的BC1F1为基本材料研究表明,F1所有组合均高度不育,回交一代花粉育性也很低,为0%—5.75%;在群体较大的BC1F1组合IRGC 102203/IRAT 216//IRAT 216中选育性最高的1株(32.10%)自交得76株BClF2,平均花粉育性为89.2%,之后种成76个BC1F3株系,每株系随机取1株自交至BClF5,BC1F5的花粉及小穗育性基本正常,再随机取23个株系与IRAT 216测交,BC2F1的花粉和小穗育性均表现为半不育。说明这23个株系均带有来自非洲栽培稻亲本IRGC 102203的不育基因,不育基因同时作用于雄配子和雌配子,杂种不育的遗传模式主要表现为“单位点孢子体一配子体互作不育”,经一代的选择和淘汰,育性基本恢复正常。大规模的回交转育育性基因及回交高世代QTL分析(AB—QTL)以更好地研究杂种不育的遗传规律及克服对策的研究工作正在进行中。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急性能量阻断对血清促黄体素和葡萄糖的影响。选用美国佐治亚州雅森斯当地杂交青年母猪 2 0头 ,体重(5 9 7± 10 2 )kg ,12 0~ 130日龄。实验前两周摘除卵巢 ,随机分为 4组 ,每组 5头 :①生理盐水组 (对照 ) ;②糖酵解抑制剂组 (2 脱氧 D 葡萄糖 ,2DG ,40 0mg·kg-1) ;③脂肪酸氧化抑制剂组 (巯基乙酸盐 ,MA ,2 0 0mg·kg-1) ;④ 2DG +MA组。通过颈静脉给药。给药前 2h至给药后 6h经颈静脉导管每 15min采血样一次。次日分离血清后 ,用葡萄糖氧化酶试剂盒定量分析血清葡萄糖浓度 ,用放射免疫分析法 (RIA)定量分析血清促黄体素 (LH)。结果如下 :(1)与对照组比较 ,注射 2DG和 2DG +MA后 ,血清葡萄糖浓度显著升高(P <0 0 5 ) ,而注射MA后未见明显变化。 2DG +MA处理对血清葡萄糖浓度的影响大于 2DG。 (2 )与处理前期相比 ,2DG和 2DG +MA抑制了LH的分泌 ,而生理盐水和MA处理未影响LH的分泌。注射 2DG和 2DG +MA后 ,平均和基础血清LH的浓度低于注射生理盐水组 (P <0 0 2 ) ;但LH的脉冲频率和幅度不受上述处理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能量的可获得性通过脑内的感受器影响垂体激素的分泌  相似文献   

16.
家蚕五龄幼虫中部丝腺细胞的蛋白质组成比较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对家蚕5龄期中部丝腺细胞不同区段的蛋白质组成研究,有利于发现与丝胶蛋白合成和分泌有关的功能蛋白质。本研究采用蛋白质双向电泳和图像分析技术,发现家蚕中部丝腺前、中、后3个不同区段的细胞的蛋白质组成具有显著差异;仅在前段表达的20个特异性蛋白质,可能与Ser2A、Ser2B、S4和S5这4种丝胶蛋白的合成与分泌有关;仅在中段表达的22个特异性蛋白质,可能与Ser1B、Ser1C、Ser1D和S3这4种丝胶蛋白的合成与分泌有关;仅在后段表达的27个特异性蛋白质,可能与Ser1A和S3这2种丝胶蛋白的合成与分泌有关。另外,在中段和后段表达、前段不表达的51个差异性蛋白质、表达量在中段和后段比在前段高的20个差异性蛋白质,可能参与了中、后段相应的丝胶蛋白的合成。  相似文献   

17.
利用刺探电位图谱(EPG)技术对褐色橘蚜Toxopter acitricida (Kirkaldy)在健康与感染CTV的植株上的取食行为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褐色橘蚜在二者上均产生8种取食波形,分别为非刺探波(np波)、路径波(A波、B波、C波)、Pd波、韧皮部分泌唾液波(E1波)、韧皮部被动吸食波(E2波)以及木质部主动吸食波(G波).刺探过程中,二者非刺探总时间(np波)存在差异;褐色橘蚜在健康植株上的刺探次数最多且C波的总持续时间最长,与感病植株差异显著.感病植株上,E1波的次数和持续时间均显著多于健康植株.褐色橘蚜在感病植株上E2波的总持续时间为(241.33±24.12 min),显著长于在健康植株上(160.30 ±24.63 min)的持续时间.由此可初步推断,感染CTV的植株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褐色橘蚜获毒与传毒的几率.  相似文献   

18.
香蕉营养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通过对海南美台地区高产香蕉从种植至收获全生长期的养分跟踪分析,研究香蕉的营养变化规律及其适宜营养诊断部位。研究结果表明:(1)香蕉各营养器官及不同月份的大中量元素的养分含量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其全株平均的养分含量从大到小排列为:K>N>Ca>P,Mg,S;P>S;花芽分化期前S>Mg,之后Mg>S;果实发育成熟期前P>Mg,果实发育成熟期P与Mg相近。(2)香蕉氮素、磷素、钾素及镁素的适宜诊断部位为叶片。(3)全株平均的养分含量比例为N∶P∶K∶ Ca∶Mg∶S=1∶0.07~0.13∶1.80~3.90∶0.26~0.54∶0.03~0.14∶0.04~0.07。(4)生殖生长阶段,随着株龄的增加,香蕉N,P,K,S的含量均有规律下降,Mg含量增大,Ca含量较稳定。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道了早熟黑穗醋栗果实干物质和主要营养元素吸收、积累及分配的规律。结果表明,干物质和主要营养元素吸收、积累及分配分为三个阶段.1.果实生长初期阶段,干物质为总量的28.88%~29.19%,吸收氮量为总氮量的58.21%~58.98%,吸收磷量是总量的37.01%~42.13%,吸收钾量是总钾量的37.71%~41.77%.2.果实迅速生长阶段,干物质积累为总量的60.90%~62.38%,吸收氮量为总氮量的41.75%~45.58%,吸收磷量为总磷量的42.38%~45.55%,吸收钾量为总钾量的48.48%~53.93%.3.果实成熟阶段果实干物质积累为总量的8.52%~10.20%,吸收氮量为总氮量的0.023%~5.38%,吸收磷量为总磷量的12.30%~20.13%,吸收钾量为总钾量的4.35%~11.53%。  相似文献   

20.
铬对产蛋鸡生殖激素分泌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探讨铬元素对产蛋鸡生殖激素分泌的影响及其机制,在基础日粮(含Cr5.09mg/kg)中分别添加铬0,5和50mg/kg饲养4个月,观察其产蛋性能,检测血浆雌二醇(F2),孕酮(P),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并于试验结束时进行卵泡细胞的离体培养,结果表明,添加5mg/kg铬有利于产蛋率的提高及产蛋高峰期(>90%)的持久,不同铬日粮对血浆中上述激素水平无显著影响,但在组间产蛋率出现显著差异时,试验P,LH水平也相应地比对照组高,离体试验表明,铬可以通过直接对卵泡发生作用促进E2的合成与分泌(P<0.01),对P分泌也有促进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