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李位三 《中国蜂业》2010,61(1):48-49
<正>一、蜜蜂授粉是构建生态农业的重要内容和条件养蜂最大的生态效益是维护生态平衡,促进生物资源和谐繁衍及群体发展;养蜂最大的经济效益是低投入、高产出、无污染,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这些突破了3000多年来传统的"养蜂取蜜"的观念,把养蜂定位于构建生态农业中综合体系的一个重  相似文献   

2.
《中国蜂业》2017,(7):63-65
养蜂业为人类提供营养丰富、有益于身体健康的蜂产品。此外,蜜蜂授粉对于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农作物质量、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蜜蜂授粉在促进健康生活、发展有机生态农业、农业节本增效和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虽然中国的蜂群数量、蜂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但养蜂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却令人担忧,为能借鉴先进养蜂国家的经验与成果,文章对以色列养蜂历史、以色列现代养蜂业、现代养蜂业特点、以色列蜜蜂病敌害防治情况等方面进行综述,希望为我国养蜂从业者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3.
梁以升 《蜜蜂杂志》2012,32(4):46-47
俗话说"燕来兴,蜂来富",我国农村群众自古以来都有养蜂的习惯,把飞来的蜜蜂视为财富临家。蜜蜂确实也是一种"天财",它为我们人类带来了太多太多的财富,发展养蜂、保护蜜蜂,是我们大家共同的责任。  相似文献   

4.
桓仁满族自治县位于辽宁东部山区,蜜源植物品种多,面积大,是发展蜜蜂生态养殖的理想之地。当地饲养中华蜜蜂历史悠久,广大农民饲养积极性高。为加快推进全县生态农业发展,打造地方优势和特色产品,促进桓仁产业振兴,打造了辽宁第一个“中华蜜蜂之乡”,并制定蜜蜂产业发展规划,积极推进养蜂立法,保障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人类利用蜜蜂的历史悠久 ,据考证距今至少已有90 0 0多年 (Crane 1 975)。为了揭示人类养蜂的发展规律 ,国内外许多学者对人类养蜂史开展了研究 (黄文诚1 993 ;Crane 1 975)。蜜蜂饲养管理技术在养蜂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但是 ,对蜜蜂饲养管理技术的发展历程及阶段特点研究甚少。蜜蜂饲养管理技术应向何方向发展 ?养蜂科技工作者应做哪些方面的努力 ?这是加速养蜂生产科学化进程中的重要问题。纵观人类养蜂历史 ,蜜蜂饲养管理技术的发展进程呈阶梯状 ,即蜜蜂饲养管理技术的进步在一定量的积累后 ,出现质的飞跃。从蜜蜂饲养管理技…  相似文献   

6.
“当蜜蜂从地球上消失的时候,人类将最多在地球上多存活四年。没有蜜蜂,就没有授粉,没有植物,没有动物,没有人类……”。这不是耸人听闻,而是有科学根据的判断。蜜蜂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的塑造者,蜜蜂与人类息息相关。浙江是养蜂和蜂产品加工大省,畜牧业中唯一位居全国首位的只有蜂产业。浙江省蜂产业在科技和产业方面已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蜂产业的健康发展必将加快浙江生态农业和生态强省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7.
蜜蜂通过采授花粉酿蜜,在促进农业增产提质、保护生态和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贯彻落实好农业部制定的《养蜂管理办法(试行)》,摸清林州市养蜂情况,进一步发展壮大养蜂产业,我们对养蜂情况进行了调研,并结合林州市实际,提出产业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8.
2月27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和中国养蜂学会在京联合举办纪念朱德同志为中国蜂业题词五十周年座谈会,与会专家认为,养蜂是一项不争田、不占地、投资少、见效快的空中农业,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集约型农业,发展养蜂业是现代生态农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增产的又一重要途径,是促进农民脱贫致富的一条捷径。  相似文献   

9.
<正>2013年12月8日,第12届亚洲养蜂会组委会发出通知:第12届亚洲养蜂会议将于2014年4月24~27日在土耳其的安塔利亚(ANTALYA)举行。会议议题是"交流与更新亚洲乃至世界各地有关蜜蜂科技信息,希望解决关于蜂群数量减少,以及由此给生物多样性保护及食品安全带来的阻碍"等重大问题。会议确定了以下10个论文征集专题:1.蜜蜂生物学、病理学及蜂群管理;2.亚洲蜜蜂及养蜂;3.蜜蜂遗传育种;4.农村养蜂业发展;5.养蜂设备、技术  相似文献   

10.
庭院养蜂     
<正>养蜂是发展庭院经济的好项目,投资小,见效快,不论山区平原、城镇乡村,凡是有蜜源条件的地方,庭院都能养蜂。庭院养蜂好处是不占耕地,不争粮食;养蜂获得营养丰富的产品,有益于增进人体健康;蜜蜂产品有广泛用途;养蜂可以获得产品的直接经济收入;蜜蜂为农作物、果树等传花授粉,有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养蜂是促进农业增收、农民致富的产业。养蜂是利用蜜蜂与植物之间形成的自然平衡关系,蜜蜂从植物花中  相似文献   

11.
人工种草能促进农、林、果、渔、蜂、药材、畜牧业及旅游业的兴旺,能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绿化人类环境,是一项加快山区经济建设发展的费省效宏项目。  相似文献   

12.
中华蜜蜂(简称中蜂)是我国宝贵的蜂种资源,是促进农业增产增收和维护我国生态平衡的重要授粉昆虫。中蜂的野性比西方蜜蜂强,目前人们仍采用圆桶蜂箱、意蜂活框蜂箱和其他各式蜂箱对其进行饲养。研发了一种中蜂新式蜂箱和配套管理技术,旨在为形成一套十分适应中蜂生物学习性的标准蜂箱与饲养管理技术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蜂产品中的农药残留一直是我国无公害养蜂生产的制约因素,为解决这一问题,笔者通过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的比较研究,成功利用赤眼蜂防治了蜂螨,取得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4.
张掖市生态循环农业与经济发展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艺林  贾玉琴  赵维俊 《草业科学》2013,30(9):1488-1492
本文立足张掖市生态优势,着眼循环农业发展,总结了张掖市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生态整合、减量化生产、生态链连接与转换、产业纵向拉长、产业横向延伸及庭院微循环等模式。分析表明,认识创新是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前提条件,理清基本思路是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关键所在,政府推动是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重要基础,市场化运作是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重要途径,科技创新是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核心手段,政策法规是发展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5.
蜜蜂生物学与饲养管理技术研究是发展现代养蜂业的重要内容。近年来,世界各国养蜂业从事人员通过不断地探索与实践,在蜜蜂生物学领域取得了大量成果,并研发出了大量新的蜜蜂饲养管理技术和配套设施。对近3年国内外蜜蜂生物学与饲养技术进行综述,为促进我国养蜂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对浙江省缙云县80家转地蜂场养蜂生产成本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2008年养蜂生产总成本598.45元/群,比2007年增长14.22%。2007~2008年转地蜂场年平均生产总成本561.19元/群,与2005~2006年相比,增长6.36%。2007年和2008年,养蜂生产总成本分别占总收入的72.62%和78.72%。转地蜂场生产成本高,尤其是运费开支。蜜蜂授粉对生态农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促进了农业的增产。养蜂业亟需政府的关注和支持。  相似文献   

17.
蜜蜂授粉在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中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到。以蜜蜂授粉发展较快的浙江省为例,系统分析了蜜蜂授粉与高效生态农业互促发展的现状,对二者发展推进中存在的认识不到位、种养主体衔接不紧密、养殖户经济效益分享有偏、优质农产品市场机制不完善等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较为深入地剖析了蜜蜂授粉与高效生态农业互促共进的机理,最后从加大宣传示范力度、加快先进适用授粉技术的研发、促进配套的服务体系建设以及完善蜜粉源植物保护、推进授粉农产品市场认证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加强蜜蜂授粉业与高效生态农业互促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蜂肢是意大利蜜蜂或无刺蜂的工蜂在采集树木表面的树脂或分泌物的同时将其与自身上颚腺和蜡腺分泌物充分混合加工,而形成的一种不规则不透明且具有芳香味的纯天然褐色胶状固体物质。其有效成分具备抗菌、抗氧化等的生物学活性,应用领域为广泛。系统综述了蜂肢在医药保健品、疾病防御、食品保鲜、日用化工产品、植物保护、畜禽水产的饲料、农业和畜牧业相关疾病控制等方面的应用,还总结了蜂胶的利用形式,如蜂肢浸膏、蜂胶含片和蜂肢软肢囊等,为广大蜂农和蜂业工作者对蜂胶产品的利用与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论养蜂业在农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刁青云  王勇  姜秋玲  吴杰 《中国蜂业》2007,58(11):11-14
本文从农业增产、环境可持续发展、环境监控和治理、守护人类健康、建设"节约型社会"、农民增收、蜂产品出口创汇等方面综述了蜂业在我国农业中的地位和作用,阐述了我国养蜂业在世界的地位,并对今后的发展潜力和趋势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20.
平湖地区油菜蜜蜂授粉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蜜蜂授粉在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作物增产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油菜是我国最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研究选取平湖地区6块试验地,每块试验地分为蜜蜂授粉区与无蜂授粉区,分别给予蜜蜂授粉和无蜂授粉处理,待油菜籽成熟后采收。以每块试验田油菜籽的亩产量、全株有效角果数、每角果数和千粒重作为产量指标,含油量、芥酸、硫甙、油酸、蛋白质含量作为质量指标,结果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蜜蜂授粉能提高油菜籽产量49.4%,增加全株有效角果数78.6个,提高含油量1.8个百分点,对其他指标没有显著影响。研究表明蜜蜂授粉对提高油菜籽产量和含油量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