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英汉词语翻译与国情特点瞿艳丽英汉词语的翻译除了要考虑到词语本身的语言差异外还要考虑非语言因素,即国情不同词语的表达法也不尽相同.有些词语可以找到类似的对应翻译,而有些根本就没有对应词.下面分别从几个方面来探讨这个问题.一、某些英汉词汇概念的差异对比与...  相似文献   

2.
英汉语言中的词语文化因素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这一角度 ,对英汉两种语言在使用上所涉及的最基本、最重要的词语文化因素进行了对比论述  相似文献   

3.
人类语言中存在大量与动物相关词语,这些词语在每个国家都被赋予不同的社会文化形象与意义,"狗"及"狗"族词语便是其中之一。传统的观点认为,"狗"在英语文化中的形象与意义基本是褒扬为主,在汉语世界中以贬毁为主。本文从探究中西方神话传说中的"狗"形象与现实社会中"狗"族语言着手,以实例证明英语文化世界中"狗"的形象实际是负面的,"狗"族语言中褒扬色彩的词汇远没有贬毁的多;在汉语文化世界中"狗"的形象也并非全是负面的,神话传说中"狗"的形象实际是正面的,现实"狗"族语言中不乏有褒扬色彩的词汇。  相似文献   

4.
翻译腔的问题由来已久 ,十分普遍。针对这一问题的危害性 ,提出应从英汉两种语言的结构以及特点 ,即以两种语言的句子结构和句子成分为主干进行对比研究。注重两种语言的对应意义转换 ,包括概念意义 ,语境意义、形式意义。风格意义、形象意义及文化意义上的多层面、多方位的转换 ,有助于克服翻译腔这一难题。  相似文献   

5.
汉语词义与文化因素之间存在对应关系,这样的一种对应关系能够为在第二语言教学中将词语作为文化因素教学的途径提供依据;词义的聚合关系能够使文化因素及其在不同语义场中所显示的不同文化层级得以突显。由不同语言的差异及其负面影响可以看出:第二语言学习者由于受其母语及相应文化模式的影响而形成的思维定势是偏误产生的肇始之因。  相似文献   

6.
语言和文化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没有一种语言不是根植于具体的文化之中的;也没有一种文化不是以某种自然语言的结构为中心的。成语是语言的精髓,它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包含着大量的文化特征和文化背景,具有鲜明的形象和比喻,带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色彩,是浓厚历史背景和浓郁民族文化的融和。然而中西方因历史背景、发展过程的不同而产生许多文化差异,这些差异对语言间的文字转换形成了一种障碍。本文主要从自然环境、历史背景、典故、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五个方面阐述了中西文化差异对各自成语形成的影响,并举例说明在英汉成语互译过程中如何处理这些差异以及翻译对策。  相似文献   

7.
从顺应论看翻译中意义的缺失与补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汉两种语言在文化背景和表达方式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翻译活动涉及语言、文化、思维以及翻译的主客体等因素,翻译过程中意义的缺失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意义的补偿成了关键。在补偿过程中,译者可以以顺应理论为指导,顺应于源发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双方的认知方式及其思维模式,通过增添词语、词义引申、语句结构调整等手段,将语言转换过程中的意义丢失减少到最小程度。  相似文献   

8.
词语语义域是文化习俗的反映,不同的文化习俗决定了词语语义域的差异,颜色词是中英民族使用较频繁的词,通过对比英汉颜色词语能较大程度地反映中英民族由于文化习俗的差异导致的词语语义域的不同,从而对于跨文化交际和语言教学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边域汤寨“文化资源分析-鲜明的形象定位一合理的规划定位-相应的功能设计-项目策划”,突出了边城汤寨文化旅游特色.使其与相邻其他帚区的形象互为补充,从而提升边城汤寨的形象档次和整体吸引力。  相似文献   

10.
语言是人类社会进行交际的重要工具,同时也是文化的重要而突出的组成部分。英汉这两种各具特色、大相径庭的语言,其表达方式与习惯存在一定差异。本篇论文通过了解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从英汉颜色词、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及历史典故的不同,进一步探讨英汉语言的社会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1.
本文旨在通过对决定语言意义的具体语言环境,即直接语言环境、间接语言环境及语言所蕴含的文化背景等三个方面进行全而的剖析,以期寻求如何正确地理解原文的含义以及如何把原文的含义在译文中巧妙体现出来的应对策略,并因此强调说明语境对翻译选词的重要影响和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2.
颜色是大自然绚丽多姿的表象,颜色词是最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然而因为文化背景不同,颜色词必然也会留下民族特色的印迹,就英汉颜色词的蕴含意义进行对比,强调在跨文化交际中正确理解运用所不语言内容的文化意义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评介语文出版社出版的《现代汉语虚词词典》, 认为这部词典具有释义科学、方便实用的优点。科学性表现在从句法角度审视虚词, 解释准确, 并把相关虚词进行辨析, 指明其细微差别; 又力求找出一个虚词诸多义项和用法的中心, 用以统领各个义项, 突出了词义的系统性。实用性表现在收词广泛, 差不多常用虚词( 包括常见的文言虚词) 、语法化倾向明显的某些实词, 都尽数收录; 每个词条除注音外,还标示词性、解释词义、列举用例、提示用法、把相关词进行辨析等内容, 从不同侧面帮助读者掌握虚词; 还针对社会上使用虚词的常见错误加以提示, 通过用例具体显现词的用法, 用例让读者爱读, 富于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14.
情景语境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景语境制约词语意义的理解,情景语境的差异必然导致词汇特定内涵的不同。英语词汇教学必须和一定的情景语境结合起来,充分考虑特定词背后能影响词义的各种情景因素,使该词在一定语境中的确切含义得以定位。  相似文献   

15.
隐喻是一种常见的语言表达形式,是一种人们熟知的生动语体。但由于隐喻的意义取决于词汇的创造性运用,且有赖于一定的想象力和具体的语境,这给准确理解英语隐喻句子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对英语隐喻的理解及其教学作了探讨,希望对学习者和教师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文化负载词是指标志某种文化中特有事物的词组和习语。由于中西传统文化的巨大差异,在翻译文化负载词时,译者很难找到完全对等的表达;本文通过《儒林外史》的翻译的 探讨,总结出其规律性翻译途径:即采用语义翻译+解释,交际翻译,交际翻译+脚注,源语词汇的义素拆分以及意象的转换等方法来实现跨文化翻译的最佳目标。  相似文献   

17.
从四级考试作文答卷中可以看出学生在运用英语词汇方面存在着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本文对这些问题从词汇的音、形、义等 3个方面进行概括,并提出具体的、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法,从而可以有的放矢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益阳方言XA式状态形容词比较丰富,能表示视觉、味觉、嗅觉、触觉、听觉等多方面的意义。XA式状态形容词中的前字“X”除小部分表示具体的意义外,大部分意义虚化,不表示具体的词汇意义,只表示加强程度;后字“A”是构成XA式状态形容词的主要词根语素。XA式状态形容词有多种加强程度的形式,在句中常作谓语、定语、补语和状语,有的还可作主语和宾语。益阳方言XA式状态形容词有区别于普通话和长沙方言的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19.
英语学习词典根据词汇控制理论编纂,采用通用词汇、搭配关系和句法结构3种释义方式对英语词汇进行分析说明,但存在着概念表达不清、语境释义缺失等问题。结合现行大学英语教材,着重分析了语篇语境在确定词汇涵义、概念特征和观察视角等方面的价值,语篇释义对词典释义起着重要的补充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