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温室快速无土培育伽师甜瓜嫁接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伽师甜瓜(卡拉克赛)属晚熟厚皮甜瓜,以其肉厚、质脆、色美、种腔狭小、果实中大、果皮致密无网纹和耐贮运而著称,但因其抗瓜类枯萎病能力差,在发病严重的年份大幅度减产甚至绝收,严重制约了这一名优产品的发展.因此,如何采取有效措施防治伽师甜瓜枯萎病,是当前伽师甜瓜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早春大棚薄皮甜瓜嫁接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薄皮甜瓜重茬种植后枯萎病发病率高达90%以上,在发病率严重的年份大幅度减产,甚至造成绝收。为探索薄皮甜瓜枯萎病的有效防治办法,笔者从2001年开始在城关镇我乐子村进行大棚薄皮甜瓜嫁接栽培试验,结果表明:薄皮甜瓜嫁接苗植株生长势强,根系、叶片、茎粗、蔓长都优于自根苗;产量显著提高;枯萎病防效达100%。现把该技术简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利用棚室栽培甜瓜效益较高,但病害发生特别严重,令瓜农防不胜防。常见的如甜瓜霜霉病、细菌性角斑病、黑星病、灰霉病、白粉病、菌核病、疫病、蔓枯病、枯萎病、病毒病等。现将棚室甜瓜发病原因及预防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薄皮甜瓜重茬种植后枯萎病发病率高达90%以上,在发病率严重的年份大幅度减产,甚至造成绝收。为探索薄皮甜瓜枯萎病的有效防治办法,笔者在城关镇乐子村进行大棚薄皮甜瓜嫁接栽培试验,结果表明:薄皮甜瓜嫁接苗植株生长势强,根系、叶片、茎粗、蔓长都优于自根苗;产量显著提高;枯萎病防效达100%。现把该技术简单介绍如下:1品种选择早春大棚栽培的薄皮甜瓜应选择早熟、优质、高产、抗病的红城7。嫁接砧木选择亲和性好的白籽南瓜。  相似文献   

5.
甜瓜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2015年,吐鲁番市甜瓜病虫害发生面积明显增多。春季大田甜瓜发病初期在4月下旬,高峰期在5月中下旬,全市甜瓜病虫害发生面积6万亩次,全市中度发生(3级),局部偏重发生(4级)。1主要病害特点吐鲁番市甜瓜主要发生的病害有枯萎病、蔓枯病、疫病、白粉病、病毒病等,主要虫害有瓜蚜、瓜叶螨、斑潜蝇、根结线虫等。1.1枯萎病甜瓜枯萎病是由甜瓜镰孢菌引致的植物病害。此病害发病初期,植株叶片从基  相似文献   

6.
刘菊  张明方  杨加付  杨晓东  杨景华  王士伟  赵宣 《果树学报》2011,(6):1059-1062,I0004
枯萎病是甜瓜等瓜类作物的毁灭性病害,Fom-2基因介导了甜瓜抗枯萎病生理小种0和1,抗枯萎病育种是甜瓜等瓜类作物育种的重要目标之一。通过同源克隆方法从薄皮甜瓜白啄瓜中克隆到了枯萎病抗性基因Fom-2,推定编码1099个氨基酸,所推定的蛋白质序列经Blast分析与数据库中NBS-LRR类R基因具有较高的同源性。进一步序列...  相似文献   

7.
木霉菌多功能生防菌剂对瓜类枯萎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甜瓜枯萎病具有较强拮抗作用的绿色木霉菌T23菌株,添加少量营养元素为增效剂的木霉菌多功能生防菌剂对甜瓜枯萎病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对温室盆栽甜瓜枯萎病防效达67.34%~76.59%,田间大棚甜瓜枯萎病防效达76.08%,并对苗期甜瓜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甜瓜蔓枯病是甜瓜生产上重要病害,无论是冬春日光温室,还是早春和秋延后大棚及露地栽培甜瓜均有发生,其危害程度不亚于甜瓜疫病和枯萎病,严重时病株率高达30%~40%,造成严重减产。1症状该病病菌主要危害甜瓜的根茎基部,主蔓、侧蔓、主侧蔓分枝处及叶柄,也危害叶片和果实。在患病部位会分泌出黄褐色、  相似文献   

9.
薄皮甜瓜侧蔓换头(贴接)嫁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乐亭县是河北省有名的薄皮甜瓜生产基地,到目前薄皮甜瓜设施栽培面积已达6 667 hm2,总产值达12亿元,已成为乐亭县设施生产中的支柱产业。其设施类型主要有日光温室、简易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和中小棚。由于设施栽培的薄皮甜瓜连年种植,枯萎病等土传病害及土壤障碍问题越来越严重,严重的地块死苗率50%~70%,甚至绝收。  相似文献   

10.
培育薄皮甜瓜嫁接壮苗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薄皮甜瓜(CucumismeloL.var.makuwaMakino)在我国华北、东北地区普遍栽培,近年来逐渐向保护地栽培发展,现已成为保护地内种植结构中效益最佳的作物之一.然而薄皮甜瓜重茬种植枯萎病发生严重,可造成大幅度减产,甚至绝收,严重制约了薄皮甜瓜生产的发展,嫁接作为克服连作障碍的有效措施,在国外已成功应用,但在我国,薄皮甜瓜嫁接技术尚未普及,目前,如何培育薄皮甜瓜嫁接壮苗,有效控制枯萎病的发生,已成为薄皮甜瓜生产中急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笔者参照国内外在葫芦科植物属或种间嫁接防病的研究成果以及我国在西瓜、黄瓜嫁接防治土传病害的成功经验,对培育薄皮甜瓜嫁接壮苗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网纹甜瓜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网纹甜瓜含糖量高,香味浓郁,深受消费者欢迎,经济价值很高。它原产热带非洲近中东一带,引入我国长江流域栽培后,常出现品质下降、枯萎病等病害严重发生的现象。为探索网纹甜瓜品质育种和抗病育种的新途径,笔者采用组培技术,期望获得四倍体优质抗病品种,现将网纹甜瓜组织培养的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1 甜瓜枯萎病 瓜类枯萎病是瓜类严重病害之一,常造成大片瓜田植株死亡。它是由土壤(营养液)侵染,从根茎部侵入维管束后而寄生的真菌病害。  相似文献   

13.
甜瓜抗枯萎病的遗传与育种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综述了甜瓜对枯病的抗性表现、鉴定方法及遗传多样性,归纳了甜瓜抗枯萎病的复合杂交方法及所取得的成就,展望了我国甜瓜抗枯萎病育种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目前保护地甜瓜的生产面积越来越大,为了防止枯萎病的发生及提高抗逆性等多采用嫁接育苗,有效防止枯萎病的同时也提高了产量,但在生产实际中发现,部分嫁接后的甜瓜,在结果初期却发生了枯萎病.  相似文献   

15.
辽宁东港大棚薄皮甜瓜嫁接栽培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合隆满族乡是辽宁省东港市大棚薄皮甜瓜的主要产区,土壤连作导致甜瓜枯萎病发生严重,制约了该项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减少瓜农损失,农技人员引入嫁接育苗技术,有效解决了甜瓜枯萎病的危害难题。通过嫁接栽培后,连续多年栽培面积都在400 hm2以上,保住了"丹东市甜瓜第一乡"的地位。正常情况下每667 m2产瓜3 000 kg以上,市场每kg平均售价7元,每667 m2纯收入万元以  相似文献   

16.
本文首次研究了陕西关中地区甜瓜枯萎病的发生、分布情况,并对病原菌的致病性和专化型进行了研究鉴定。确认该地区甜瓜枯萎病是尖孢镰刀菌甜瓜专化型的真菌病原所致。证明胚根接种法是进行甜瓜苗期人工接种鉴定的快速简便而准确可靠的方法。提出:接种压力为1×10~6孢子/ml:浸根处理时间为30分钟;胚根长度以1cm左右为宜等一套完整的鉴定技术规程。该法对53份甜瓜资源进行鉴定。结果表明:来自美国和印度的品种大多表现较强的抗性,日本品种均不抗枯萎病,我国东亚生态型及新疆生态型的甜瓜绝大多数也为感病类型,但某些地方品种中也存在着抗病单株。上述结论为开展甜瓜抗枯萎病育种提供了有价值的材料。  相似文献   

17.
不同嫁接方法对甜瓜枯萎病抗性的影响及其生理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朋义 《长江蔬菜》2011,(24):33-37
本文研究了插接、断根嫁接和靠接3种嫁接方法对甜瓜枯萎病抗性的影响。结果显示,3种嫁接方法均能显著提高甜瓜的抗枯萎病能力.但3种嫁接方法之间无显著差异。接种枯萎病菌后,嫁接苗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根系中SOD、POD、PAL活性显著高于自根苗,而MDA含量、相对电导率显著低于自根苗。以上结果表明,嫁接是提高甜瓜对枯萎病抗性的有效措施,但不同嫁接方法对甜瓜枯萎病抗性无显著影响;嫁接苗通过抗氧化系统和PAL活性的提高抵御了枯萎病菌侵染后所致的膜脂过氧化伤害,维持了根系和叶片的正常生理功能,从而提高了嫁接苗对甜瓜枯萎病的抗性。  相似文献   

18.
以薄皮甜瓜自交系KR-112为试验材料,对甜瓜枯萎病苗期抗病性接种鉴定技术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甜瓜枯萎病苗期最佳接种方法为伤根法,发病率为97.77%,且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19.
根据当前甜瓜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瓜农必须依靠科技,应用良种,采用先进技术,才能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其中防治甜瓜枯萎病就是一大难题,而采用嫁接苗即可有效地防治甜瓜枯萎病,增产幅度达20% ̄30%,现将嫁接方法介绍如下。1砧木和接穗的选择砧木应具有抗枯萎病能力,与  相似文献   

20.
网纹甜瓜在栽培过程中枯萎病发生严重,尤其是日本品种,据观察,在整个生育期都有可能出现叶片枯萎甚至全株性的萎蔫症状,轻则引起果实养分积累不足,甜度、口感等品质下降,重则导致果实不能成熟、中途落瓜甚至尚未结瓜植株就已枯死,严重影响生产者的收益,挫伤瓜农的积极性。为此,对大棚网纹甜瓜进行了全生育期的枯萎病综合防治试验,供试品种为日本阿露丝。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症状表现棚栽网纹甜瓜枯萎病发病多在单蔓整枝抹芽摘除第8节以下子蔓后。据观察,初发病部位多在叶柄基部与茎交界处,初期植株叶柄基部呈水渍状,逐渐向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