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大棚油桃主要病害绿色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油桃果实鲜艳,酸甜可口,成熟早,深受消费者的喜爱。近年来,郓城县设施油桃种植面积迅速发展,但是,温室油桃病虫害发生严重,影响油桃的产量和品质,严重挫伤了果农的生产积极性。为了解决大棚油桃生产中的病害问题,笔者对油桃主要病害进行观察和无公害防治研究,总结了油桃主要病害为害症状及绿色防治技术,使其优质果超过90%,  相似文献   

2.
曹立武 《植物医生》2003,16(2):26-27
近年来 ,大棚温室油桃在夏县栽培面积逐年扩大 ,2 0 0 2年达 4 0 0hm2 。油桃适应性广 ,生长势强 ,抗逆能力强 ,结果早 ,生育期短 ,投资小 ,效益大 ,667m2年均效益 80 0 0~ 10 0 0 0元 ,成为夏县设施栽培中的主要经济作物 ,但是 ,在栽培生产中由于流胶病的发生 ,严重影响桃树的生长和品质提高 ,为了确保油桃正常生长发育和健壮生长 ,于 1999~ 2 0 0 2年 ,我们对其进行了调查和田间防治 ,基本控制了流胶病发生现总结如下 :1 症状油桃流胶主要发生于枝干和果实上 ,树干枝条受害时 ,春季流出透明的树胶与空气接触后 ,胶质逐渐变为褐色 ,…  相似文献   

3.
王凌志 《植物医生》2005,18(6):17-17
大棚油桃自1998年在夏县西下冯、王村开始栽植,现已发展到400余hm2.因其早熟、味佳、质优、货少、市场价格高、经济效益好(每667 m2收入达1.5万~2万元),深受农民朋友的青睐,但由于部分果农的管理不当,导致油桃流胶病发生严重,直接影响油桃的品质和产量,笔者通过多年的实践与调查,就大棚油桃流胶病的防治方法,谈几点看法,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曹立武 《植物医生》2003,16(5):23-24
桃树穿孔病是大棚温室油桃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 ,在夏县桃树穿孔病分为细菌性穿孔病、真菌性霉斑穿孔病和真菌性褐斑穿孔病等 3种 ,而以细菌性穿孔病危害最甚。在多雨年份 ,排水不良 ,湿度大或红蜘蛛多时发生严重 ,常引起早期落叶、新梢枯死 ,削弱树势 ,降低果品的产量和质量。近年来在油桃产区 ,年年都有发生 ,2 0 0 2年发生面积达 333hm2 ,发病率达 30 %~ 4 0 % ,严重制约了桃树的经济效益。1 细菌性穿孔病1.1 发病症状桃细菌性穿孔病 ,主要危害叶片 ,其次是新梢和果实。1.1.1 叶片症状 叶片发病初期为水渍状浅褐色小斑点 ,其周围有…  相似文献   

5.
我国油桃品质优良,出口潜力较大。但因携带桔小实蝇等有害生物问题,油桃需在出口前实施检疫处理。鉴于传统冷处理措施易导致油桃发生冻害,影响商业品质,本文研究了低温磷化氢熏蒸对油桃贮藏期间可溶性糖、酸度、色泽、硬度及细胞膜渗透率等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低温磷化氢熏蒸可延缓油桃着色,维持油桃硬度,保持细胞膜完整性,对糖酸无明显影响。这些结果表明低温磷化氢熏蒸有助于保持冷藏和货架期间油桃的品质,可作为出口油桃检疫处理的备选技术。  相似文献   

6.
《植物医生》2004,17(1):35-35
一种新兴的高效水果———甜油桃正日益受到市场的宠爱。据业内专家们预测 ,今后甜油桃将称霸鲜桃市场。甜油桃是桃的一个变种 ,在国外十分走俏。美国是甜油桃生产发展最快的国家 ,甜油桃产量从1965年的2.4万t发展到1995年的19.6万t,30年间增长了8倍 ,成为油桃新品种起源中心。意大利1985年甜油桃产量仅占桃总产量的16% ,到1995年已上升到50%。法国、西班牙、南非、日本、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家的甜油桃发展也极为迅速。在我国港澳地区和东南亚各国 ,甜油桃需求量十分巨大 ,进口量占世界总产量的20%左右。在我国 ,甜油桃尚属新兴的高档水果…  相似文献   

7.
桑椹因其风味独特、营养丰富、保健效果好,种植效益高达4.5~12万元/hm~2,近年来,桑椹作为鲜食和加工兼用的新兴水果,在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至今,该区已有桑椹果园面积367hm~2,其中投产果园面积193hm~2。但由于发展的“大十果桑”品种易感桑椹菌核病,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和果园树龄的增加,桑椹菌核病的发生日趋严重,严重影响果园的产量和效益。为此,我们在2001  相似文献   

8.
近五年来,钟祥市辣椒种植面积不断增加,辣椒疮痂病也呈上升趋势,为辣椒主要病害之一,给农民造成较大损失。仅2015年辣椒疮痂病发生面积达96 700m2,其中重发生面积达30 000m2。其主要原因辣椒种植面积过大、栽培管理不当、预防措施不到位、土地重茬严重、过量使用氮肥。防治对策首选是对辣椒种子进行浸种、幼苗进行浸根、及时进行土壤改良、提前进行预防,及时对发病植株进行喷药防治。  相似文献   

9.
卢明  廖海洪 《广西植保》1998,11(1):31-31
1997年上半年,北海市早稻细菌性条斑病在合浦县公馆镇局部大发生,发生面积800hm2,占种植面积的40%,严重发生面积466~533hm2,防治面积707hm2,占发生面积的88.33%。1 发生情况  4月下旬,首先在合浦县公馆镇扫管村发现发病中心,此时天气时晴时雨,气温适宜,加上强风天数较多,病害扩展迅速。至5月上旬,全镇大面积早稻发病,病情较重的有六甘、石付、均塘、香山等6~7个村,发病叶率25%-86%,重的达90%以上,全田稻叶呈黄褐色火烧状;病指8.7~25.7,发病严重的田块病指高达32.5。达到大发生程度。  据调查,该镇发病品种主要有竹优54、竹优61和广…  相似文献   

10.
谭光新 《广西植保》2003,16(3):14-14,36
芋头 ,其质松软 ,味香可口 ,既可作为杂粮又可作为蔬菜 ,贺州市素有种植习惯 ,其产品远销粤、港、澳等地区。近年来 ,随着农业产业化结构的调整 ,芋头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现年种植面积 1 5 0 0~1 80 0 hm2 ,品种以香芋、槟榔芋等为主。芋疫病是我市芋头的一种主要病害 ,常年发生面积 90 0~1 2 0 0 hm2 ,损失产量约 2 0 % ,2 0 0 2年芋疫病大发生 ,损失产量 40 %以上。了解芋疫病的发生为害情况 ,探索其大发生的原因 ,提出科学合理的防治对策 ,对今后进行持续监测和有效防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发生实况   2 0 0 2年全市种植面积 1 …  相似文献   

11.
薛德乾 《植物医生》2004,17(1):12-12
番茄晚疫病是上杭县番茄生产上的主要病害.近年来,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番茄、茄子等茄科作物面积逐年增加,番茄晚疫病发生逐年加重. 2003年春季全县种植面积 150 hm2.受 3~ 4月多雨、寡照气候条件的影响,株病率一般 40%~ 60%,严重的 100%,晚疫病大发生,部分菜园已绝收改种,病情发展快、危害重,在上杭县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相似文献   

12.
油桃疮痂病又名黑星病。近年来在周至县发生为害逐年加重,已成为油桃的主要病害。2002年油桃疮痂病发生严重,全县病园率达80%~100%,平均病果率15%~20%,重者达80%以上,给本县油桃生产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根据近年的调查和试验结果,现对其重发原因及防治措施予以总结。1为害症状油桃疮痂病是由嗜果枝孢菌(CladosporiumcarpophilumTh¨um.)侵染引起。主要为害果实,也能侵害叶片和新梢。果实发病多在肩部产生暗褐色圆形小点,逐渐扩大至2~3mm,后呈黑色痣状斑点,严重时病斑聚合成片。病菌扩展一般仅限于…  相似文献   

13.
沙田柚黄龙病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新华 《植物检疫》1997,11(5):269-270
沙田柚黄龙病的发生及防治刘新华管宽生侯郁辉(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农牧局514031)沙田柚黄龙病是国内外危险检疫性病害之一。据我区从1988年至1995年种植柑橙柚面积711hm2,发病面积15.6hm2,占种植面积的2.2%。因病害影响平均每年减产8...  相似文献   

14.
棉花枯黄萎病发生原因及防治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棉花面积扩大,抗虫棉的推广,枯黄萎病传播快、发病重,特别是老棉区,连茬3 a以上的棉田,成片成片早期枯死,收成甚微,给棉花生产造成障碍.2004年夏县植棉面积6 667 hm2,发病面积5 333 hm2,受害重的达2 000hm2,减产超过60%~80%,成为棉花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严重影响棉花生产效益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正确认识柑桔溃疡病对赣南脐橙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赣南具有得大独厚的脐橙生产条件,赣州市委、市政府把脐橙生产作为“山上再造一个新赣南”的支柱产业来抓,脐橙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至2003年已经达到5.47万hm^2。但是,随着脐橙面积的增加,柑桔溃疡病也呈蔓延之势,已严重制约赣南脐橙的可持续发展,进行柑桔溃疡病的综合治理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6.
焦瑞莲 《植物医生》2004,17(6):16-17
经2002年在晋中市榆次、太谷、祁县20多个种植有油桃的温室调查发现,危害油桃一般有4大主要病害,即桃细菌性穿孔病、桃灰霉病、桃缩叶病、桃疮痂病.现将其危害症状与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是由白背飞虱传播的一种水稻病毒病,近几年在万安县呈上升发生态势。该病发生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发病面积大,为害严重。2007年全县发生面积为3 000 hm2,平均发病丛率1.2%,2010年发生面积为5 000hm2,平均发病丛率2.4%,2013年发生面积为8 000 hm2,平均发病丛率3.1%。二是易感病品种多。  相似文献   

18.
陈方景 《广西植保》2003,16(2):19-20
马铃薯是浙江省西南山区景宁县经济效益较好的粮食、蔬菜、饲料作物。近年来 ,由于种植结构的调整 ,马铃薯种植面积越来越大 ,从 2 0世纪 90年代种植马铃薯 1 80 0 hm2增加到 2 0 0 2年的 43 0 0 hm2 ,占春粮经济作物总面积的 75 %。但与此同时马铃薯青枯病在我县呈现加重为害的趋势 ,其株发病率一般在 1 5 %~ 3 5 % ,重者达 5 5 %以上 ,年损失马铃薯产量均在 1 70 0 0 t以上 ,产植均在 1 0 2 0多万元。为此 ,笔者对马铃薯青枯病进行了 3 a的试验调查和研究 ,现将其发生特点与防治对策总结如下。1 发病症状  马铃薯青枯病是马铃薯主要的…  相似文献   

19.
猕猴桃细菌性花腐病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猕猴桃大规模商品化栽培已有20多年历史, 同其他作物一样,随着从野生到大面积人工栽培的时间延长, 其病虫害种类和发病程度呈现复杂化趋势.湖北省是猕猴桃原生地分布省份之一, 现人工栽培面积达2 000 hm2.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西瓜种植面积逐年扩大 ,近两年东台市种植西瓜 1万hm2 以上 ,其中大棚设施栽培近 70 0 0hm2 。随着种植年限延长 ,西瓜主要病害的发生危害逐年加重 ,菌核病已成为大棚西瓜生产上的主要病害 ,一般田块病穴率2 0 %~ 30 % ,严重田块在 80 %以上 ,已严重威胁着大棚西瓜生产。为此 ,近两年我们对西瓜菌核病的症状、发病规律进行了观察研究 ,并对防治方法进行探讨 ,现简要介绍如下 :1 病害症状菌核病在西瓜整个生育期地上部分均可发生 ,主要引起叶、茎蔓枯死和果实腐烂。子叶发病 ,初呈水渍状 ,逐渐扩大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