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杉木二层次联合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优良种源、优良杂交组合、优良家系中选择优良单株,共选出遗传型优良材料164株,其中109株亲本一般配合力优良者,作为第二代种子园的繁殖材料,平均遗传增益达55.1%,其余55株单株表现优异者选用为高级采穗圃的繁殖材料,平均遗传增益达70.2%。第一层次选择的结果表明:在三种不同的育种材料中,种源选择的增益(16.44%)>家系选择的增益(13.48%)>杂交组合的增益(10.64%)。材积的遗传变异系数明显小于树高和胸径,可作为决定性状进行选择,较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2.
对杉木速生性进行联合选择结果表明:第1轮回选择中,基本群体内的表型选择(初选优树)、遗传测定林中的家系选择(逆选优树)和中选家系中的单株选择3个阶段的遗传变异都十分丰富,3阶段联合选择材积的遗传增益可达32.74%~42.13%.在杉木配合力第1轮回选择中,不同的选择方式其选择效应的大小是不同的,进行一般和特殊配合力交互轮回的效果较好,第3阶段选择的增益与选择强度有关,也与利用方式有关.优良单株出现在优良家系中的频率较大,在选择中也发现,有些家系的平均表现一般,但家系内有些个体表现优异.文中还探讨了杉木杂种优势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江西省湿地松优良家系的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湿地松种源、种间试验和湿地松种源试验基础上选择性引进了美国3个州种子园单亲子代111个,分别在江西省赣南、赣中、赣北进行多点多年份遗传测定,总面积40hm2,试验论证了湿地松树木改良进行多点家系选择的重要性。在科学实验基础上,赣南赣中各选出18个优良家系,赣北选出22个优良家系,平均遗传增益树高11.94%~22.97%,胸径12.83%~28.46%.全省选出优良单株150株,平均遗传增益树高20%~25.60%,胸径13.30%~15.80%.并注意适应性选择,选出适合全省推广的广谱型优良家系9个,平均遗传增益树高胸径都在10%以上。佛罗里达群体入选的优良家系占总入选的56.09%,说明该群体有广泛遗传基础,其增产潜力不可忽视。试验紧扣种源-群体-家系-单株,各层次的遗传差异、谱系关系较清楚,为今后江西省湿地松无亲缘关系优良家系间组配、控制授粉、多系测交、轮回选择、累加增益等高世代育种奠定理论、物质基础,符合当今世界多群体育种策略。  相似文献   

4.
油松双列杂交试验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对5个油松亲本双列杂交1年生苗高和6年生树高、地径、冠幅的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反交效应及配合力效益值进行测定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在油松杂交后代中存在着明显的遗传差异。这些差异主要取决于亲本的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和反交效应,但一般配合力占优势。并选择出遗传增益较高的两个杂交组合,即G36×G3和G36×G33  相似文献   

5.
小麦籽粒灌浆性状的轮回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3-1995年,利用太谷核不育基因对小麦籽粒灌浆持续期和灌浆速率进行轮回选择。结果表明,3轮选择增益显著,每轮平均增益GFD为4.77%,GFR为8.21%,对GFD和GFR的选择彼此间呈负响应,两者的相关系数r=-0.9120。在灌浆期亚群中,退化小穗数和穗粒数间接增益较大。  相似文献   

6.
西南桦优良家系的早期选择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的25个地区的407个西南桦家系为材料,主要从西南桦优良种源选择、苗期优良家系选择、及2年生西南桦优良家系选择3方面着手,系统分析了其蓄积量、遗传增益的变化。结果表明:407个家系中,经过苗期选择有381个优良家系上山造林;2年生西南桦381个家系中,有184个家系为Ⅰ类优良家系,其各性状的遗传力皆大于0.9,其子代可获得更高遗传增益;表现最好的家系是K6,其实际增益达112.58%,其次是K4,实际增益达94.43%。  相似文献   

7.
桉树多性状综合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主成份遗传距离原理,对桉树多性状进行综合选择,评选出生长快、保存率高、综合性状优良的材料,其树高遗传增益=10.99%,胸径=36.12%,材积=95.27%.  相似文献   

8.
采用主成份遗传距离原理,对桉树多种状进行综合选择,评选出生快、保存率高,综合性状优良的材料、其树高遗传增益=10.99%,胸径=36.12%,材积=95.27%。  相似文献   

9.
马尾松种源区内林分遗传变异及其阶段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在福建马尾松优良种源区内,密集布点,选择林分,进行林分的遗传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马尾松优良种源区内林分间在树高、胸径、材积等调查性状上有着极显著的差异。树高、胸径、材积等生长性状的平均遗传方差分量为26%,轮盘数具有较高的分量(73.06%)。13个参试的初选林分,绝大多数比当地商品种长得快,在优良种源中再进行优良林分选择的材积、胸径、树高平均遗传增益分别为:42.47%、20.42%和13.21%。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3个试点的7a生长白落叶松16个种源生长性状的变量分析,多性状的综合评定,选择出白石山、和龙为吉林地区的最佳种源,其遗传增益达18.45%~34.50%.根据3个试,点长白落叶松种源子代的综合表现,采用PCA分析划分出3个种源区和6个种源亚区.通过对采种点地理坐标和气候因子的PCA分析,划分出的气候类群与种源区划结果基本相同.采用多性状聚类分析,将吉林地区划分出3个造林生态相似区,进一步确定出各生态相似区的优良种源和种源区.采用优良种源造林可获得11.75%~15.40%的遗传增益.  相似文献   

11.
杉木半双列杂交后代生长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10.5年生9×9半双列杂交后代试验林的生长差异、配合力效应、遗传方差、遗传力和杂种优势的分析,进一步验证了一般配合力(GCA)效应在杉木生长的遗传效应中起主要作用,特殊配合力(SCA)效应起次要作用的结论。在杉木遗传改良进程的不同阶段,应选择具有GCA和SCA效应值不同的亲本分别用于育种园和生产性种子园的建设。  相似文献   

12.
水稻白叶枯病的抗性遗传及其在杂交后代选择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研究了玻璃占、辐竹2选、矮澄辐2号及辐包矮1号等4个华南籼稻品种的白叶枯病抗性遗传。结果表明:供试品种的抗性属多基因遗传,控制单株平均病斑长的最少基因数k=5;广义遗传力的平均hb2=78.59%;在入选率为0.05的条件下,对单株平均病斑长作负向选择,遗传进度的平均△G=-5.376±0.903(cm);4个抗/感组合的F2均出现抗性超亲的个体,平均出现率为4.24%;以不同组合F2的超亲个体相互杂交定向选择至F3,多数组合内抗性基本稳定,选择效果比抗/感单交组合好。  相似文献   

13.
对福建明溪地理种源试验的20个闽楠家系7年生子代林进行测定,采用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生长量多性状指标综合评价,估算其遗传增益。结果表明,选出的4个优良家系的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分别比家系均值提高22.85%、29.56%和89.27%;优良家系的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的平均遗传增益分别为19.26%、25.49%和78.99%,从优良家系选出的11株优良单株,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较家系平均值增加了53.16%、84.96%、341.16%,预期遗传增益分别为25.82%、35.59%、122.20%,选出的优良单株可作为闽楠的育种材料。  相似文献   

14.
马铃薯块茎主要性状的遗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mira等10个马铃薯品种的22个杂交组合无性一代的块茎产量等8个块茎性状的群体遗传和配合力效应。结果表明:单个块茎重遗传的父本遗传力达56.7%,淀粉含量遗传的母本遗传力和亲本问非加性效应分别达40.5%、44.9%,皮色、块茎产量和结薯数遗传的非加性效应分别达69.1%、82.8%、88.8%;肉色、块茎外观和薯形遗传的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在42.2%—57.8%之间,相差不大。两个亲本(至少有一个)的一般配合力高的杂交组合后代的群体表现优于双亲具有一般配合力平均值的杂交组合;而双亲具有一般配合力平均值的杂交组合的群体表现优于双亲一般配合力都很低的杂交组合。根据一般配合力选择亲本配制大量杂交组合,并从中筛选优良单株和优良杂交实生籽组合的方法是马铃薯遗传育种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5.
马尾松全同胞子代测定及优良单株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5年生马尾松全同胞及半同胞子代林的生长性状调查研究,分析不同家系间的家系方差分析、家系遗传力的变化,估算其遗传增益和选择效率,从48个全同胞中共筛选出12个优良家系,其平均树高、胸径、单株材积的遗传增益分别为3.1%、8.0%、18.6%;采用联合选择及逆向选择的方法,在母本配合力较高的优良家系中选择出40个优良单株,其平均树高5.2m,平均胸径9.0cm,平均单株材积0.01813m3,现实增益分别达18.1%、42.4%、117.5%。通过联合选择可获得双层次的遗传增益,实现提高用材林产量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马尾松优树子代遗传评价及选择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主成分遗传距离聚类分析法,对229个13年生的马尾松优树子代进行综合分析评价。从中筛选出19个高产稳定型优良家系,适宜在福建省范围内推广,其材积平均遗传增益为28.30%。13个高产优良家系适宜在闽西北推广,其材积平均遗传增益为21.07%。17个高产优良家系适宜在闽东南推广,其材积平均遗传增益 25.51%,表6参13  相似文献   

17.
火炬松育种主群体新丰亚群体的评价与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火炬松Pinto taeda主群体新丰亚群体测定林按材积作配合选择研究,结果表明材积增益高于家系选择.在4/100选择率下相应的材积增益为48.6%和21.8%;在25/100选择率下则为30.3%和11.1%;探讨了六年生时为生产性改良和为育种群体培育而选择的可能性,并提出要真正达到按核心育种系统组建下一代育种群体要求,还有待于亚群体试验林多数林木进入开花结实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18.
大白菜亲本轮回选择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轮回选择的方法对大白菜品种--013的两个亲本和中熟四号的两个亲本进行改良,得到了两组轮回选择后的自交系群体。试验结果表明,经过轮回选择后的自交系比原自交系一般配合力有明显的提高,而特殊配合力提高不明显,用改良后的自交系亲本重新配成原杂交品种,获得显著增产。轮回选择后的013比原013产量提高9.89%;轮回选择后的中熟四号比原中熟四号产量提高11.27%;试验初步探明了大白菜亲本通过轮回选择  相似文献   

19.
甘蓝型优质油菜新品系的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双低、低硫、低芥3种类型的优质甘蓝型油菜品系为亲本,配置了双低×低芥、低硫×双低和低芥×低硫3套不完全双列杂交系统.通过配合力分析,选出了各自的优良亲本和优良组合;重复亲本在各系统中显著性状的一般配合力表现为:效应值方向一致,大小上略有差异,相对位置稳定;当选的优良组合亲本至少有一为优良的,亲本一般配合力效应值与相应组合特殊配合力效应值一致.  相似文献   

20.
马铃薯块茎性状的遗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米拉等10个马铃薯品种的22个杂交组合无性一代的块茎产量等8个块茎性状的群体遗传和配合力效应。结果表明:单个块茎重遗传的父本遗传力达56.7%,淀粉含量遗传的母本遗传力和亲本间非加性效应分别达40.5%、44.9%,皮色、块茎产量和结薯数遗传的非加性效应分别达69.1%、82.8%、88.8%;肉色、块茎外观和薯形遗传的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在42.2%~57.8%之间,相差不大。2个亲本(至少有1个)的一般配合力高的杂交组合后代的群体表现优于双亲具有一般配合力平均值的杂交组合;而双亲具有一般配合力平均值的杂交组合的群体表现优于双亲一般配合力都很低的杂交组合。根据一般配合力选择亲本配制大量杂交组合,并从中筛选优良单株和优良杂交实生籽组合的方法是马铃薯遗传育种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