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调控牛乳中共轭亚油酸含量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浩 《草业与畜牧》2007,(11):48-50
介绍了共轭亚油酸(CLA)的来源和在人体中的生理作用,重点阐述影响牛乳中CLA含量的因素,包括在日粮中添加油脂、饲喂制度、季节变化和地理位置,提出了调控牛乳中CLA的含量的两种途径改变日粮和饲养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2.
共轭亚油酸(conjugated linoleic acids CLA)是亚油酸的一组构象和位置异构体,是专一存在于反刍动物脂肪中的具抗癌活性的天然活性成分。日粮因素能影响并改变CLA的含量。本文主要阐述CLA的结构、生理作用以及影响牛乳脂肪中CLA含量的日粮因素。  相似文献   

3.
日粮调控乳脂CLA含量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系列医学研究证实共轭亚油酸(CLA)具有抗癌、抗动脉粥样硬化、抗氧化、降低脂肪沉积、促进生长以及调节免疫等重要生理活性功能。人类摄取CLA主要来源于膳食中的反刍动物制品,尤其是牛乳。因此,如何提高牛乳中CLA的累积便成为当今反刍动物营养专家们研究的重点与热点。国内外研究报道表明,乳脂中CLA含量极易受日粮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文旨在研究高产奶牛饲喂膨化全脂大豆对奶牛组织PUFAs及CLA含量变化的影响。选取12头年龄、体重、胎次、泌乳期及泌乳量相近的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头进行饲养试验。在饲喂全混合日粮的基础上,试验组每天饲喂1 kg膨化全脂大豆,对照组不添加,试验期12周。试验结束后屠宰奶牛并取肝脏、肾脏、乳腺3种组织中带有导管的部位,分别测定各组织PUFAs及CLA含量。结果表明:(1)添加膨化全脂大豆对奶牛肝脏、肾脏和乳腺等组织脂肪酸的合成转化产生不同的影响,日粮脂肪酸在组织内转化过程中可能受多种酶的作用;(2)乳腺C18∶1 trans-11在对照组为0.57%,而试验组为27.01%,差异极显著(P<0.01),乳腺是合成转化PUFAs及CLA主要组织,同时也是牛乳中PUFAs及CLA主要来源。奶牛日粮添加膨化全脂大豆能够显著改善牛乳品质;与肝脏、肾脏相比,乳腺具有更高的长链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肝脏、肾脏、乳腺在对日粮脂肪酸合成与转化过程中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美国南达科他州立大学的Schingoethe教授等为22.6kg/d,中鱼油日粮组为22.8kg/d,高鱼油日利用8头经产荷斯坦奶牛(泌乳期189±57d)和4头粮组为22.9kg/d。日粮中含有脂肪添加剂,可使产经产瑞士褐牛(泌乳期126±29d)进行试验。采用一奶量高于对照组,但乳脂和乳中真蛋白含量却下降。个重复的4×4拉丁方设计,试验期28d。测定在日粮日粮中含有脂肪添加剂使乳中cis-9、trans-11CLA中添加最小浓度的鱼油以获得牛乳中最高浓度的含量均得到提高,饲喂低鱼油日粮和高鱼油日粮的共轭亚油酸(CLA)和花生油酸(VA)的需要量。试验牛奶中VA含量显著升高,所…  相似文献   

6.
日粮脂肪对牛奶中CLA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共轭亚油酸(Conjugated Linoleie Acid,CLA)是指含有共轭双键18碳脂肪酸的总称.近年的研究表明,共轭亚油酸对机体激素代谢和许多酶的活性起调控作用,具有降低心脏病和乳腺肿瘤发病率、抑制前列腺增生、延缓免疫功能衰退、提高新生儿脑和视力发育等特殊生物学功能及营养调节作用.奶产品是人们日常获取CLA的重要渠道.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牛奶营养认识的增加,牛奶的消费量越来越大,改善和提高牛奶中的CLA含量已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影响奶牛乳中CLA合成的主要因素是日粮结构,本文对近年来日粮添加脂肪对牛奶中CLA含量影响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人们发现共轭亚油酸(CLA)具有抗癌及其他对动物健康有益的生物学活性。CLA主要存在于反刍动物来源的食品中,奶制品是人类饮食中CLA的主要来源。许多营养学家研究提高乳中CLA含量的营养学方法,发现日粮脂肪酸能够影响乳中CLA含量。本文综述了CLA在奶牛体内的合成代谢途径以及影响奶牛乳脂中CLA含量的主要日粮因素。  相似文献   

8.
试验选择132日龄的产蛋期健康鹌鹑450只,分成3组,各组日粮中共轭亚油酸(CLA)的添加量分别为0%、2.0%和4.0%。试验期30d。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CLA对鹌鹑产蛋量、平均蛋重、料蛋比、产蛋率无显著影响(P0.05)。脂肪酸分析表明,CLA明显降低鹌鹑蛋黄中总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但能增加总饱和脂肪酸和总多不饱和脂肪酸及CLA的含量。2.0%CLA处理组20d鹌鹑蛋黄中的CLA含量达最大。鹌鹑饲粮中添加CLA可生产出富含CLA的鹌鹑蛋。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研究了(CLA)日粮中的到肉鸡组织(胸肌、小腿肌、皮肤、腹脂)中的表达转运,及其对生产性能和硐体重的影响。将500只科布肉母鸡(a=360)分成3组,从22 d到屠宰日龄即47 d,分别饲喂含2%或4%水平的含60%CLA甲酯化的CLA,对照组不添加CLA。日粮中添加CLA能降低胸肌和小腿肌中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主要是油酸和棕榈油酸)的含量。随着日粮中CLA添加量的增加,肌肉组织中CLA的沉积量明显增加,而对照组中几乎没有CLA被检出。花生四烯酸(ARA)的含量随着CLA的添加而呈线性降低。然而非CLA的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不受日粮中CLA添加量的影响。两试验组鸡腹脂中饱和脂肪酸(主要是豆蔻酸和硬脂酸)增加约30%,因而腹脂的硬度增加。各试验组中生产性能和硐体重量没有差异。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旨在探讨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共轭哑油酸(conjugated linoleic acid,CLA)对奶山羊公羔肉用性能以及肌肉和脂肪中脂肪酸组成的影响.选择28只健康、体重相近[(25.46±4.37)kg]的关中奶山羊公羔,按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原则等分为4组.每组7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对照组(C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饲喂添加1%(CLA1组)、2%(CLA2组)和3%(CLA3组)CLA油的试验日粮.试验期12周.结果表明:日粮中CLA添加水平对奶山羊公羔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除CLA1组的胴体胸深显著高于CLA2组(P<0.05)、CLA1组的胸肌厚度显著高于C组和CLA3组(P<0.05)外,其他肉用性能指标在各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肌肉和脂肪中cis-9,trans-11-CLA、trans-10,cis-12-CLA和总CLA的含量随日粮CLA添加水平的升高显著或极显著增加(P<0.05或P<0.01).由此得出,日粮添加CLA可以提高肌肉和脂肪中CLA含量,改善羊肉品质.  相似文献   

11.
旨在探索共轭亚油酸(CLA)对奶牛乳脂肪球粒径(MFG)及分布的影响。本试验选取24头体况相近的泌乳中期荷斯坦奶牛(体重(583±34.6)kg,产奶量(27.2±2.4)kg·d-1),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对照组(C组)饲喂基础日粮,低剂量组(L组)饲喂基础日粮+150 g·d-1 CLA,中剂量组(M组)饲喂基础日粮+300 g·d-1 CLA,高剂量(H组)饲喂基础日粮+400 g·d-1 CLA。连续饲喂5 d,测量奶牛采食量、产奶量和乳成分,采用Mastersizer 3000激光粒度仪测量乳脂肪球颗粒平均直径以及比例分布。结果发现,饲喂CLA对奶牛采食量、产奶量、乳蛋白和乳糖含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CLA处理极显著降低了乳脂肪的含量(P<0.01)。与对照组相比,CLA处理组牛乳中脂肪球粒径D[3,2]和D[4,3]显著减少(P<0.05),并且随CLA添加剂量的增加,脂肪球分布比例呈现小脂肪球增多而大脂肪球减少的变化趋势。综上,在本试验条件下,饲粮CLA水平能够改变奶牛乳脂肪球粒径大小和比例,为阐明反式脂肪酸CLA造成奶牛低脂乳的内在机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2.
研究旨在探讨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共轭亚油酸(conjugated linoleic acid,CLA)对奶山羊公羔肉用性能以及肌肉和脂肪中脂肪酸组成的影响。选择28只健康、体重相近(25.46±4.37kg)的关中奶山羊公羔,按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原则等分为4组。每组7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对照组(C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饲喂添加1%(CLA1组)、2%(CLA2组)和3%(CLA3组)CLA油的试验日粮。试验期12周。结果表明:日粮中CLA添加水平对奶山羊公羔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除CLA1组的胴体胸深显著高于CLA2组(P<0.05)、CLA1组的胸肌厚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和CLA3组(P<0.05)外,其他肉用性能指标在各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肌肉和脂肪中顺-9,反-11-CLA、反-10,顺-12-CLA和总CLA的含量随日粮CLA添加水平的升高显著或极显著增加(P<0.05或P<0.01)。由此得出,日粮添加CLA可以提高肌肉和脂肪中CLA含量,改善羊肉品质。  相似文献   

13.
旨在分析共轭亚油酸(CLA)诱导奶牛低脂乳症对牛乳脂肪球膜甘油磷脂含量的影响.选取体况相近、泌乳中期的10头荷斯坦奶牛进行自身前后对照设计,试验期12 d,第1天至第6天每头牛饲喂基础日粮+CLA 400 g·d-1,第7天至第12天恢复为饲喂基础日粮,每天记录产奶量及采食量,分析乳成分及乳脂肪球(MFG)粒径参数,对...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日粮共轭亚油酸(CLA)对靖西大麻鸭生产性能和肌肉品质的影响,选取健康、体重相近的7日龄靖西大麻鸭60羽,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鸭,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和添加1%共轭亚油酸(CLA)的试验日粮,进行为期49d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1% CLA对靖西大麻鸭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肌肉化学组成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可显著提高血清中总胆固醇含量,腿肌中缬氨酸、异亮氨酸和胸肌硬脂酸含量(P<0.05),显著降低腿肌丝氨酸含量(P<0.05);极显著提高肌肉CLA、胸肌亚油酸和腿肌硬脂酸含量(P<0.01),极显著降低肌肉中油酸、胸肌中花生四烯酸和腿肌中亚麻酸含量(P<0.01).由此可见,靖西大麻鸭日粮中添加1%CLA可提高肌肉营养价值,降低腹脂率,减少脂肪沉积,改善肉质,显著增加鸭肉中CLA含量.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研究膳食鱼油对泌乳奶牛乳产量、乳脂脂肪酸含量和血清代谢图谱的影响。试验选用40头波兰荷斯坦—弗里生牛,随机分成2个处理组:一组饲喂基础日粮(对照组),另外一组在基础日粮基础上额外添加2%的鱼油(FOM组),试验期8周。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FOM组对乳脂、乳蛋白和乳糖含量没有显著影响,但显著提高了乳产量(36.5和34.28kg/d)和奶牛的体况评分(P<0.05)。FOM组提高了血清中非酯化脂肪酸和β-羟丁酸的含量,但其含量处于正常值范围内。与对照组相比,FOM组显著提高了胰岛素含量(P<0.01),长链脂肪酸,尤其是cis-9,trans-11CLA和n-3脂肪酸含量((P<0.01)显著提高。结果表明,日粮中额外添加鱼油有利于改善牛乳中脂肪酸组成。  相似文献   

16.
共轭亚油酸:防癌食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迄今的研究结果表明,共轭亚油酸(Conjugated linoleic acid CLA)对人体健康有利,天然的优质CLA主要来源于反刍家畜乳和肉的脂肪。改进各种CLA的分析方法,可进一步解明CLA异构体的生理作用。因为乳和肉中发现的CLA对人的健康有利,所以消费者对牛乳、牛肉产生很大的兴趣。在必要对其进行长期的研究。通过改变饲料能够提高牛乳中c-9,t-11CLA含量。有必要开发提高牛乳中t-10,c-12CLA和牛肉中c-9,t-11CLA的饲料。牛乳中CLA的变动很大,其变动原因还不十分清楚。搞清饲喂各种饲料在瘤胃内是如何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加氢的;搞清牛乳和牛肉中CLA含量变化的原因;为提高CLA含量,开发科学的饲养方法;这些是我们要研究的重点。为了预防和降低癌症的发生,人们对保健食品,特别对含有CLA这一对人体健康有益成分的食品更为关注。含CLA的食品很多,但其主要来源为由反刍家畜生产的畜产品(牛奶、牛肉及其加工品) ,主要乳制品中CLA的含量(mg/g脂肪)为:均质乳4.5、炼乳7.0、黄油6.1、干酪4.9、酸奶4.8、冰淇淋3.6,主要肉制品中CLA的含量(mg/g脂肪)为:牛肉4.3、羊肉5.6、猪肉0.6、鸡肉0.9、火鸡肉2.5、鲑鱼肉0.3。  相似文献   

17.
试验评价了日粮中添加甜菜碱、共轭亚油酸和两者混合对伊比利亚猪生产性能和胴体组成的影响。试验选择20头伊比利亚母猪(20kg).分别饲喂以大麦-豆粕型日粮.基础日粮+0.5%甜菜碱或1%共轭亚油酸(CLA)或0.5%甜菜碱+1%CLA。试验表明:日粮中添加甜菜碱+CLA,提高了生长猪的ADG、蛋白质、水和瘦肉的含量,说明同时添加甜菜碱和CLA,对以上的指标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旨在研究母猪日粮中添加共轭亚油酸(CLA)对哺乳仔猪生长性能以及脂肪沉积的影响。试验选用胎次相近、妊娠85 d的经产荣昌猪母猪30头,随机分为3个处理组:分别饲喂含0,1%和2%CLA的饲粮。试验至母猪产后第28天结束。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CLA,能显著提高初乳与常乳中CLA-c9,t11和CLA-t10,c12的含量(P0.05)。对照组中出生第28天的仔猪血液中没有检测出CLA的2种异构体,而添加组中均检测出2种异构体,且2%CLA仔猪血液中CLA-t10,c12的含量显著高于1%CLA组(P0.05)。母猪日粮中添加CLA对哺乳仔猪的初生重、断奶重以及日增重无显著影响(P0.05)。日粮中添加1%CLA显著降低了肌内脂肪含量、背脂重和背脂率(P0.05)。以上结果提示,母猪日粮中添加CLA对哺乳仔猪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但母猪日粮中添加CLA能显著降低哺乳仔猪背脂和肌内脂肪的沉积。  相似文献   

19.
反刍动物共轭亚油酸的生物合成及营养调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共轭亚油酸 (CLA ,conjugatedlinoleicacids)是一类具有共轭双键的十八碳双烯酸的位置和几何异构体的混合物 ,是专一存在于反刍动物脂肪中的具抗癌活性的天然活性成分。反刍动物脂肪中的CLA主要是cis - 9,trans - 11CLA ,它有两种来源。CLA是瘤胃生物加氢的中间体 ,其中的一部分从瘤胃中逃逸并合成乳脂和体脂。此外 ,动物自身也能从trans- 11C18∶1—另一瘤胃生物加氢的中间体合成。日粮因素能影响瘤胃生物加氢过程—提供不饱和脂肪酸基质或改变瘤胃内环境 ,故而能改变CLA的含量。因此 ,利用营养手段调控牛乳CLA的含量前景乐观。  相似文献   

20.
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提高家养动物肉产品中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尤其是n-3长链脂肪酸和共轭亚油酸(CLA)在羊、牛、猪肉肌内脂中的含量。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添加鱼油或鱼粉能提高动物肉中n-3长链脂肪酸含量。富含亚麻油酸(LNA)的日粮能提高肉中LNA、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五烯酸(DPA)水平,但大部分对肌肉中二十二碳六烯酸(DHA)水平没有影响。然而,在日粮中添加鱼油或鱼粉大部分能提高动物肌肉中DHA含量。大部分研究中提高n-3脂肪酸含量的同时n-6脂肪酸含量下降,这主要归因于试验组日粮中n-6脂肪酸降低。这样刚好可以使肉中两者比例更合理,但对多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比例没什么影响。饲喂反刍动物富含n-3脂肪酸日粮(亚麻籽或加草料)、鱼油或富含LA的浓缩料可提高肌肉中c9t11CLA含量。牛肉、羊肉中c9t11CLA在总脂中含量介于0.2~1.0 g/100 g,不随营养因素提高到更高。相对应的,在单胃动物日粮中添加混合CLA油则显著提高CLA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