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甲基环丙烯处理对西洋梨常温贮藏的保鲜效果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为了探索西洋梨采后的常温保鲜方法,以“早红考密斯”为试材,研究了1-甲基环丙烯处理对西洋梨果实在20℃条件下生理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0℃贮藏条件下,1-MCP处理能明显延缓果实硬度的下降和色度的改变;抑制果实乙烯的合成,降低果实的呼吸速率,推迟乙烯、呼吸峰出现,并降低峰值。1-MCP处理与对照相比,乙烯释放高峰和呼吸高峰推迟6 d出现,同时降低了峰值,乙烯释放高峰和呼吸高峰分别仅为对照的69.6%和79.8%;1-MCP处理抑制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丙二醛含量的快速上升;在贮藏12 d时,果实的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分别为对照的 144.7%、113.5%、141.4%;另外,1-MCP还可以抑制果实的腐烂,降低果实腐烂率。因此,1-MCP处理可抑制西洋梨货架期的后熟衰老进程,有利于保持果实品质,提高贮藏效果。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究不同保鲜剂复合杀菌剂对甜瓜的保鲜效果,以西州蜜甜瓜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抑霉唑硫酸盐、ClO2、咪鲜胺、1-MCP、1-MCP复合抑霉唑硫酸盐和无菌水对甜瓜常温贮藏下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无菌水相比,所有保鲜剂均可显著抑制甜瓜采后腐烂与失重,维持果实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升贮藏品质。1-MCP与1-MCP复合杀菌剂处理可显著抑制西州蜜果实的呼吸速率和乙烯释放速率,呼吸峰值较对照无菌水分别降低43.7%和37.5%,乙烯释放峰值较对照无菌水分别降低47.9%和53.7%,呼吸峰值和乙烯释放峰值出现时间均推迟3 d。其中1-MCP复合杀菌剂对果实可滴定酸和Vc含量保持效果显著,与对照无菌水相比,可滴定酸含量提高40.0%,Vc含量提高38.2%,对西州蜜甜瓜的保鲜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不同环丙烯类乙烯抑制剂对苹果常温贮藏保鲜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研究不同支链长度的3种环丙烯类乙烯抑制剂处理对寒富苹果常温贮藏效果的影响,分别采用0.75μL/L1-MCP(1-甲基环丙烯),2μL/L1-PentCP(1-pentylcclopropene,1-戊基环丙烯)和0.5μL/L1-OCP(1-octylcyclopropene,1-辛基环丙烯)在常温条件下,熏蒸处理寒富苹果20h,以不处理为对照,处理后装入厚度0.02mm保鲜袋于常温下贮藏(20℃)。结果表明:1-MCP和1-PentCP处理能较好地抑制寒富苹果贮藏过程中的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量,各处理呼吸高峰时间较对照晚出现了4d,各处理对乙烯释放高峰出现的时间延迟了8d,较好地保持了果实贮藏期间的硬度,延缓了果实固形物含量和丙二醛含量的上升速度。这2个处理还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细胞膜保护酶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变化。而1-OCP处理却促进了寒富苹果果实贮藏期间的丙二醛含量的上升,进而导致在贮藏后期出现了一定的伤害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MCP和1-PentCP处理可以抑制寒富苹果的生理代谢,保持果实品质和降低膜脂伤害程度,从而延缓寒富苹果采后的成熟衰老进程。  相似文献   

4.
高压静电场处理对红元帅苹果采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研究利用自制的高压静电场保鲜实验台产生的-50 kV/m和-100 kV/m高压静电场处理红元帅苹果,贮藏过程中每4d测定1次果实呼吸强度、内源乙烯释放量、果实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变化,并在贮藏结束时,对果实品质进行感官评定。实验结果表明:高压静电场处理使红元帅苹果的乙烯释放高峰推迟4 d,乙烯释放高峰值显著低于对照,并且使果实呼吸跃变推迟8 d。高压静电场处理苹果,在20℃条件下贮藏24 d,果实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高于对照,果实新鲜程度、脆性、硬度、粉性、甜味和苹果味等感官指标显著比对照好(p<0.01),表明高压静电场处理对保持红元帅苹果的采后品质具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1-MCP处理对不同采收期‘维纳斯黄金’苹果的采后生理和贮藏品质的影响。研究了生长发育期为185 d(采收期Ⅰ)、192 d(采收期Ⅱ)、199 d(采收期Ⅲ)的3个采收期果实分别用浓度为0(CK)和1.0μL/L 1-MCP处理后,在常温(20±0.5)℃条件下采后生理和贮藏品质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晚采果实的呼吸高峰和乙烯高峰较早采果实高,出现时间较早,与CK相比,1-MCP处理能显著降低3个采收期果实的乙烯释放速率和呼吸强度,明显抑制或延缓呼吸高峰和乙烯跃变高峰的出现时间。1-MCP处理对采收期Ⅰ和采收期Ⅲ果实的淀粉含量、淀粉酶活性与CK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1-MCP处理能保持3个采收期果实较高的硬度和原果胶含量、明显延缓可溶性果胶含量和PG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olygalacturonase)活性的上升,显著(P<0.05)抑制采收期Ⅱ果实贮藏13~25 d期间的淀粉酶活性上升,有效延缓淀粉转化。结果还表明,与采收期Ⅰ相比,采收期Ⅱ能维持‘维纳斯黄金’苹果较好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和维生素C等品质;与采收期Ⅲ相比,采收期Ⅱ能保持果实较高的硬度...  相似文献   

6.
适宜1-MCP处理保持采后菠萝常温贮藏品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为了探索1-MCP处理对采后菠萝生理及品质的影响,为菠萝贮藏保鲜措施提供理论依据。以‘巴厘’品种的菠萝果实为试材,采用适宜0.45μL/L体积分数的1-MCP对菠萝进行处理,置于25℃条件下贮藏,采用气相色谱定期测定乙烯释放量,并采用常规理化分析方法测定菠萝品质及相关生理指标。结果表明,1-MCP处理能延缓果实贮藏过程中乙烯的合成速率,与相同贮藏条件下的对照(未处理)果实相比,乙烯释放高峰推迟4 d;1-MCP处理可以延缓果实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的快速升高,同时对脂氧合酶(lipoxygenase,LOX)酶活性起到抑制作用;与对照相比,1-MCP处理推迟了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等酶活性高峰的出现,并使POD、CAT、过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等保持较高的活性,可以有效延缓菠萝在贮藏期间的衰老进程,在贮藏14 d时,分别比对照高出22.30%、32.35%、36.67%,差异显著(P0.05);1-MCP还可减缓果实可滴定酸、维生素C等含量的下降,有助于保持果实的良好品质。1-MCP处理可抑制菠萝贮藏期的果实衰老进程,有利于保持果实品质,提高贮藏效果。研究结果将为菠萝贮藏保鲜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气调包装与1-MCP结合抑制苹果蜡质成分降低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探讨红富士苹果在贮藏过程中主要蜡质成分特别是与油腻相关的蜡质成分变化,以及贮藏过程中果实主要品质指标的变化规律,研究了聚氯乙烯袋(PVC)自发气调包装(MAP)与1-甲基环丙烯(1-MCP)结合处理(MAP+1-MCP)对(0±1)℃冷藏过程中红富士苹果蜡质成分和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贮藏过程中,对照(不做任何处理)的蜡质总量一直降低,MAP和MAP+1-MCP处理的在贮藏一个月后升高,随后贮藏的过程中降低。所有处理和对照中,二十九烷和二十七烷含量降低,十六烷酸和9,12-十八碳二烯酸含量升高,二十九-10-醇和二十九-10-酮含量先降低再升高。MAP和MAP+1-MCP能够抑制蜡质总量和其他成分相应的变化。MAP和MAP+1-MCP均能延缓果实硬度的下降、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的降解速度,降低固酸比率和失重率,抑制呼吸速率和乙烯释放速率,且可以抑制苹果贮藏后期油腻的发生。无论从对蜡质成分的影响,还是对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来看,MAP+1-MCP的效果优于MAP。PVC气调包装结合1 μL/L1-MCP是较为理想的长时间保鲜红富士苹果的处理方式。研究结果可为生产上科学有效的长期贮藏红富士苹果、解决贮藏后期果实油腻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1-MCP和壳聚糖处理保持红枣贮藏品质及其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以新疆灰枣为试材,研究纸片型1-甲基环丙烯(1-methylcyclopropene,1-MCP)与壳聚糖(chitosan,COS)处理在(0±1)℃条件下对灰枣品质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至贮藏90 d时,与对照(CK)相比,1-MCP+COS的腐烂率、失质量率分别降低53.4%、51.2%,可溶性固形物(total soluble solid, TSS)含量高出18.6%。抗氧化酶系统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峰值水平提高58.2%,过氧化氢酶(catalase, CAT)峰值高出34.8%;贮藏结束时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 POD)活性是CK的1.98倍,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corbate peroxidase, APX)活性高出51.7%,差异显著(P0.05)。1-MCP、COS及1-MCP+COS处理均可不同程度地降低果实腐烂率、失质量率,保持较高的果实硬度和TSS含量,推迟呼吸高峰和乙烯释放速率高峰的到来并抑制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积累,抑制脂氧合酶(lipoxygenase, LOX)和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 PPO)活性,显著提高抗氧化酶系统活性。其中1.50μL/L纸片型1-MCP与1%COS复合处理对保持果实贮藏品质、延缓果实衰老、延长货架期最有利。  相似文献   

9.
以新疆灰枣为试材,研究纸片型1-甲基环丙烯(1-methylcyclopropene,1-MCP)与壳聚糖(chitosan,COS)处理在(0±1)℃条件下对灰枣品质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至贮藏90 d时,与对照(CK)相比,1-MCP+COS的腐烂率、失质量率分别降低53.4%、51.2%,可溶性固形物(total soluble solid, TSS)含量高出18.6%。抗氧化酶系统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峰值水平提高58.2%,过氧化氢酶(catalase, CAT)峰值高出34.8%;贮藏结束时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 POD)活性是CK的1.98倍,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corbate peroxidase, APX)活性高出51.7%,差异显著(P<0.05)。1-MCP、COS及1-MCP+COS处理均可不同程度地降低果实腐烂率、失质量率,保持较高的果实硬度和TSS含量,推迟呼吸高峰和乙烯释放速率高峰的到来并抑制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的积累,抑制脂氧合酶(lipoxygenase, LOX)和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 PPO)活性,显著提高抗氧化酶系统活性。其中1.50 μL/L纸片型1-MCP与1% COS复合处理对保持果实贮藏品质、延缓果实衰老、延长货架期最有利。  相似文献   

10.
探索叶面增钙对芒果果实呼吸、乙烯释放及果实矿质元素的影响,为钙肥在芒果生产中的合理应用提供科学理论依据。以"贵妃"芒果为试材,田间试验于2013年10月至2014年6月在海南省东方岛西林场芒果园进行,试验共设置不喷施叶面肥(0 g·L~(-1))、喷施0.5、1.5、2.5、3.5 g·L~(-1)钙含量肥5个处理,各处理3个重复,肥料选择硝酸钙(化学纯)和果蔬钙(Ca 170 g·L~(-1)),于催花前、幼果期、果实膨大期及采收前分别喷施,研究果实呼吸速率、乙烯释放及矿质元素含量变化。研究发现,不施钙处理芒果的果实跃变峰出现在采摘后第13d,叶面增钙使果实跃变峰的出现滞后。在呼吸峰值出现前硝酸钙降低果实呼吸速率,以1.5 g·L~(-1)处理显著降低,峰后有增强呼吸的趋势,在呼吸峰值出现前果蔬钙有提高果实呼吸速率的趋势,峰值出现后有抑制呼吸速率的作用;喷施硝酸钙推迟采后芒果果实进入乙烯跃变期,使跃变峰的出现比CK滞后2 d,峰值过后各处理乙烯释放速率远高于CK,喷施果蔬钙推迟采后芒果果实进入乙烯跃变期,跃变峰的出现有推迟趋势,0.5 g·L~(-1)处理的跃变峰滞后显著,推迟至第17 d;叶施钙肥有使果实K含量降低趋势,以果蔬钙处理显著降低;叶面喷施硝酸钙、果蔬钙均提高果实Ca含量,硝酸钙降低Mg含量,果蔬钙提高Mg含量;叶施硝酸钙使果实Fe、Cu、Zn含量下降,Mn含量提高;叶施果蔬钙使果实Fe下降、Mn提高,低钙提高果实Cu、Zn含量,高钙降低果实Cu、Zn含量。叶面增钙,影响了芒果果实采后呼吸、乙烯释放速率及推迟跃变峰的出现,影响果实部分矿质元素的含量,提高了果实采后贮藏性。  相似文献   

11.
酞酸酯污染土壤微生物效应与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采用室内模拟污染土壤,研究了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基)酯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两种酞酸酯类化合物对农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土壤基础呼吸与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及其反应动力学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DBP土壤浓度在10 mg/kg,DEHP土壤浓度在20 mg/kg以下,与对照相比,微生物生物量碳、土壤基础呼吸以及过氧化氢酶活性没有明显影响。土壤浓度为20 mg/kg的DBP处理对土壤基础呼吸有明显的激活作用。两种化合物在高浓度处理的土壤中,均对微生物生物量碳、土壤基础呼吸以及过氧化氢酶活性表现抑制效应,抑制作用随处理浓度的增加而加强,其中两种化合物土壤浓度为100 mg/kg时,在培养期内三者均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恢复趋势。对过氧化氢酶Km与Vmax以及Vmax/Km等动力学参数分析表明,DBP与DEHP没有对过氧化氢酶促反应速率以及酶与底物亲和力产生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国内外采用不同种类有机肥料培肥土壤,对土壤中几种主要酶活性的影响进行了综述,总结了土壤酶对施用有机肥料的响应,对施用有机肥与土壤酶活性关系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评价了大肠杆菌表达的重组马白细胞介素-18(rEIL-18)蛋白在商品化的重组人IL-12(rhIL-12)协同作用下刺激马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产生EIFN-gamma的情况。在rhIL-12的协同作用下,rEIL-18在体外刺激马PBMCs产生EIFN-gamma的效应是阴性对照的20倍之多,并且在一定rhIL-12浓度的条件下,rEIL-18在体外诱导马PBMCs产生EIFN-gamma的能力是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此外,评价了制备的9株抗rEIL-18单克隆抗体中和rEIL-18的生物学活性的能力,证实其中1株可中和rEIL-18的生物学活性,并且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结果表明:首次获得原核表达的具有生物活性的rEIL-18,其活性可被1株抗rEIL-18单克隆抗体中和。  相似文献   

14.
玉米秸秆腐解液对苗期根际土壤酶活性及根系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连作现象在黑龙江省农田生态系统中较为普遍,秸秆焚烧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研究玉米秸秆还田后的化感效应尤显重要,但秸秆还田后的效应尚不清楚。本研究以玉米(郑单958)为受体,采用盆栽试验,分析不同腐解时间(0.25、60、120、180d)、不同腐解浓度(0、0.125、0.25、0.5 g·m L-1DW)玉米秸秆腐解液对苗期根际土壤酶活性及根系活力的影响,试图从土壤酶学和根系活力变化的角度初步阐明连作状态下秸秆还田对苗期玉米生长的影响,以期为大田生产中应用秸秆还田技术提供相关科学依据。结果表明:玉米幼苗四叶、五叶、六叶期,土壤蔗糖酶、脲酶活性均在60d腐解天数,0.5 g·m L-1DW浓度处理下达到最高。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均在120d腐解腐解天数,0.5 g·m L-1DW处理下达到最高。土壤过氧化物酶活性在幼苗四叶、五叶期,腐解60d,0.5 g·m L-1DW浓度处理下达到最高,六叶期酶活与对照相比差异均不显著。玉米幼苗根际土壤蔗糖酶、脲酶、酸性磷酸酶、过氧化物酶的活性随腐解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加;随着玉米秸秆腐解天数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随叶龄增加,腐解液对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逐渐减弱。玉米幼苗根系活力随着秸秆腐解液浓度的增大先升高后降低;低(0.125 g·m L-1DW)、中(0.25 g·m L-1DW)浓度下对根系活力的促进作用也随叶龄增加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15.
Activity of quinones on colletotrichum species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The antifungal activity of 1,4-naphthoquinones, 1,2-naphthoquinones, 1,4-benzoquinones, and anthraquinones from our natural products collection was tested by direct bioautography to identify natural products with potential use in agricultural fungal pathogen control. Quinones demonstrated good to moderate antifungal activity against Colletotrichum spp. Colletotrichum fragariae was the most sensitive species to quinone-based chemistry, 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had intermediate sensitivity, while Colletotrichum acutatum was the species least sensitive to these compounds.  相似文献   

16.
对培养过程中丝状真菌的产磷酸酶活性进行了比较,筛选了一株产磷酸酶活性较高的曲霉菌株HQ,对其产酶特性及对不同难溶性磷底物的磷释放量进行了研究.液体培养结果表明,该菌株在以植酸钠为底物时,中性磷酸酶活性为0.54mg ml-1,磷释放量46.65μg ml-1.固体培养结果表明,以畜禽废弃物为培养基的磷酸酶活性最高,其中性磷酸酶活性为37.4mg g-1.该菌株有潜力作为堆肥微生物的候选菌株.  相似文献   

17.
对培养过程中丝状真菌的产磷酸酶活性进行了比较,筛选了一株产磷酸酶活性较高的曲霉菌株HQ,对其产酶特性及对不同难溶性磷底物的磷释放量进行了研究。液体培养结果表明,该菌株在以植酸钠为底物时,中性磷酸酶活性为0.54mg m l-1,磷释放量46.65μg m l-1。固体培养结果表明,以畜禽废弃物为培养基的磷酸酶活性最高,其中性磷酸酶活性为37.4mg g-1。该菌株有潜力作为堆肥微生物的候选菌株。  相似文献   

18.
Adenosine deaminase activity in six soil samples was measured. One g of moist soil was incubated with 0.02 M adenosine in 0.1 M phosphate buffer (pH 7.6) and toluene in a shaking water bath (30°C) for 72 h. Inosine and NH2 + were detected in the filtrate as degradation products of adenosine; inosine was identified by paper chromatography, and NH2 + was determined by Nessler’s method.

The adenosine deaminase activity in soils was completely inhibited by autoclaving (120°C, 15 min).

The relation between substrate concentration and reaction rate followed the Michaelis-Menten equation.

The optimum pH for adenosine deaminase activity in soils ranged from about 7 to 8.

The adenosine deaminase activity in soils ranged from about 1.51 to 4.33 munit (nmol per min) per g of dry soil at 30°C.  相似文献   

19.
采用土壤酶对汞生态毒性进行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室内模拟试验,针对我国几种主要类型土壤(黄褐土、风沙土、塿土和红壤)中影响土壤碳、氮、磷物质循环和微生物活性的土壤转化酶、脲酶、碱性磷酸酶、脱氢酶与Hg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Hg抑制土壤碱性磷酸酶、转化酶活性,但规律性不明显;土壤脲酶低浓度时激活,高浓度抑制;土壤脱氢酶和总体酶活性受到抑制。Hg浓度与脲酶、脱氢酶、总体酶活性间达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关系,揭示出其在一定程度上可表征土壤Hg污染的程度,其中尤以总体酶活性结果最优;计算Hg轻微污染时的ED10值0.0005~0.59mg·kg-1。土壤有机质和pH对二者关系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0.
根据西影井热水水位的观测资料,分析了西安地区地下热水活动的季节性特征及其与区域地震活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西安地区地下热水活动与区域地震活动明显相关,其相关性基本不受季节性用水的影响,反映出它们受同一构造力源的控制,同时,西安地区地下热水活动与西安及邻区的地震活动最为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