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枣是优良的水土保持林种,探究大枣实生播种技术对提高大枣水保林的经济和生态效益具有重要意义。采用4种不同处理方法播种平顶枣和酸枣的种核,从种核萌动时间、出苗率和枣苗周年生长情况等指标探究平顶枣和酸枣实生苗繁殖的最佳方法。结果表明,处理Ⅲ出苗率最高,萌发整齐,建议用于生产大规模播种繁殖苗木;处理Ⅱ萌动时间最短,适用于有催芽条件快速繁种;处理Ⅰ与处理Ⅱ相比催芽时间长,出苗率较低;处理Ⅳ工序繁琐,适宜于实验室条件下少量催芽用于缺苗、补苗。同一处理下,酸枣比平顶枣出苗率高。  相似文献   

2.
对南方红豆杉扦插苗和实生苗光合生理特性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南方红豆杉扦插苗叶重、叶绿素a和b、叶绿素总量、CO2补偿点及净光合速率、硝酸还原酶活性均小于相应树龄实生苗。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不同梨实生苗对硝态氮和铵态氮的利用特性,以一年生杜梨、豆梨、川梨、木梨为试验材料,采用15NH4NO3和$NH_{4}^{15}$NO3分别标记的方法,研究不同氮素形态对4种梨实生苗生长发育、根系形态及氮素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木梨的地上部干重和总干重均最大,分别为20.56和29.21 g,其次是川梨和豆梨,杜梨最小。川梨根系干重最大,为8.80 g,其次是木梨,二者均显著高于豆梨和杜梨。根系总表面积、总根长、根尖数均以川梨最大,杜梨最小;根系活力以木梨最大,为2.04 mg·g-1·h-1,杜梨最小。4种实生苗标记硝态氮处理各器官吸收分配到的15N量对该器官全氮量的贡献(Ndff)均高于标记铵态氮处理;不管是标记硝态氮还是铵态氮,15N分配率均以叶最高,其次是根和茎。4种实生苗对硝态氮的利用率均高于铵态氮,其中木梨对硝态氮的利用率最高,为16.37%,且显著高于其他3种实生苗;川梨对铵态氮的利用率最高,为7.92%,但与木梨差异不显著,显著高于杜梨和豆梨。本研究为不同梨实生苗的氮素吸收特性和氮素营养管理的深入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以茂县大红袍花椒硬枝为试验材料,将生长激素萘乙酸(NAA)设置为不同的浓度进行花椒硬枝扦插育苗试验,以便探索出快速、高效培育花椒优质苗木的新方法。结果表明:不同浓度萘乙酸(NAA)对茂县大红袍花椒插穗的生根均有促进作用,以NAA 600 mg·L~(-1)处理效果最好,生根率为79.3%,比对照组高13.7%。不同浓度萘乙酸(NAA)对花椒扦插生根数有显著差异,其中600 mg·L~(-1)浓度处理生根数最佳,900 mg·L~(-1)处理次之。一年生花椒扦插苗与实生苗相比,苗高、地径、侧根数量和根鲜重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扦插苗的平均株高为119.3 cm,比实生苗增加了41.0 cm,为实生苗的1.52倍;平均地径0.84 cm,比实生苗增加了0.25 cm;2 mm以上粗度的侧根数是实生苗的7.72倍;根的鲜重是实生苗的2.19倍。  相似文献   

5.
以油茶为研究对象,对比芽苗砧嫁接和一年实生苗嫁接的各项指数。结果发现,油茶芽苗砧嫁接苗相较于油茶实生苗嫁接苗成活率高14%;达到一年生合格苗标准的芽苗砧嫁接苗比实生苗嫁接苗快6个月;芽苗砧嫁接苗的苗木质量有优势,一年生实生苗嫁接苗木的根系发达程度有优势;苗木培育成本方面,芽苗砧嫁接苗相对较低。因此,油茶芽苗砧嫁接苗经济效益好,苗木质量较优。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1,2年生白刺实生苗及野生移植苗接种锁阳,同时采用不同施肥方式、不同接种方式及接种量等处理对锁阳寄生出土效果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白刺实生苗与野生移植苗在接种锁阳后2a锁阳出土较少,第3a为锁阳出土高峰期,其后出土率明显下降;1,2年生白刺实生苗接种锁阳2a累计锁阳寄生率分别为9.38%,25%,其远高于野生白刺移植苗在自然环境下的寄生率(4.12%,7.47%);2年生白刺实生苗接种锁阳效果好于1年生白刺实生苗;在14个月的时间内,锁阳种子便与寄主发生寄生关系并生长出土,完全打破过去认为的至少需要2~4a的时间才能产生寄生关系并出土;在施肥量、接种量一致的情况下穴状施肥接种方式锁阳寄生出土效果好于营养床施肥接种方式,接种量增加能提高锁阳的寄生出土率及单位面积产量。  相似文献   

7.
对南方红豆杉扦插苗与实生苗根系、叶片若干生理代谢指标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南方红豆杉实生苗长势较扦插苗旺盛,根系活力及呼吸强度、叶片内源吲哚乙酸、绿原酸、N、P、K和粗蛋白质及游离氨基酸含量均高于扦插苗;而叶片吲哚乙酸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脱落酸含量则低于扦插苗。  相似文献   

8.
以1年生桃树盆栽实生苗为试材,底肥为尿素3 g(其中15N标记0.4 g)、磷酸二氢钾3 g,设CK为对照,T1、T2、T3分别添加γ-PGA 10,80,150 mg,探究不同浓度γ-聚谷氨酸(γ-PGA)对桃树植株生长与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中量和高量γ-PGA能显著提高土壤脲酶与过氧化氢酶活性以及土壤碱解氮含量;施用中、高量γ-PGA能促进桃实生苗根系生长,尤其是细根的生长。与对照相比,施用中量γ-PGA桃实生苗根系总长度、分支数、根尖数、交叉数和根系总表面积分别增加51.95%,40.53%,30.72%,35.21%,45.23%;施用中、高量γ-PGA能显著提高植株净光合速率和叶绿素SPAD值,以及干物质积累量。施用中、高量γ-PGA能显著提高桃实生苗根系活力、硝酸还原酶、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性。施用中、高量γ-PGA提高了桃实生苗氮素吸收利用率和氮素残留率,降低了氮素损失率,与对照相比,氮素吸收利用率分别提高27.80%和27.07%,氮素残留率分别提高14.00%和19.04%,氮素损失率分别降低16.43%和19.49%,且差异显著。可见施用γ-PGA可改善桃根区土壤理化性状,提高植株氮素吸收利用率和土壤氮素残留率,降低氮素损失率,促进了桃实生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9.
两种巨桉人工林地土壤抗蚀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揭示巨桉人工林组培苗和实生苗两种起源对土壤抗蚀性的影响。[方法]利用S形采样法在样地内采集多个样点,按上(0—10cm),中(10—20cm),下(20—30cm)三层分别利用环刀和塑料盒采集原状土壤,测定不同层次土壤容重、非毛管孔隙度、毛管孔隙度、总孔隙度、渗透速率、水稳性团聚体含量等。[结果](1)随着土壤深度增加,两种巨桉林地土壤容重呈现递增趋势,而总孔隙度和通气孔隙度呈递减趋势。组培巨桉林土壤容重低于实生苗巨桉林地,而土壤总孔隙度、通气孔隙度高于显著实生苗巨桉林地(p0.05);(2)随着土壤深度增加,两种巨桉林地土壤水稳性指数、抗蚀指数、团聚状况、团聚度和结构系数呈现下降趋势,水稳性指数和抗蚀指数达到显著水平(p0.05),而分散率和分散系数呈现升高趋势。组培巨桉林地不同土层的抗蚀指数和结构系数均高于实生苗巨桉林地,但分散系数均显著低于实生苗巨桉林地(p0.05);(3)随着土壤深度增加,两种巨桉林地土壤各粒径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和平均重量直径(MWD)呈现出下降趋势,土壤结构体破坏率呈现上升趋势。组培苗巨桉林地不同土层各粒径(5mm;5~2mm;0.5~0.25mm;0.5mm;0.25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和MWD均高于实生苗林地,而结构体破坏率、2~1mm和1~0.5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均低于实生苗巨桉林地。[结论]组培巨桉人工林的土壤抗蚀性更佳。  相似文献   

10.
广西拥有丰富的毛竹资源,全区各地均有自然和人工毛竹林。传统的毛竹造林主要采取竹鞭造林为主,但随着经济和产业的发展,毛竹实生苗造林技术不断成熟,对促进毛竹造林、提高竹林产量、实现优质高产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探讨了毛竹实生苗造林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1.
总结了马蔺实生育苗技术,包括冬季大田播种育苗、冬季露天容器育苗、春季大田播种育苗等方法。  相似文献   

12.
2016年9月至2017年7月在广西钦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进行了大花序桉实生苗的育苗生产,总共播种18 kg种子,育成苗木约42万株。基于这一生产现状,从种子播种、育苗基质、水肥光温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大花序桉育苗中的关键技术,并对此次育苗实践效果进行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3.
唐永金  曾峰  罗学刚 《核农学报》2016,(10):2012-2019
为了探究施用微量元素对植物修复铀污染土壤的影响,在0、50、100、150 mg·kg~(-1)铀污染土壤中,分别单独施用土壤背景值含量0、1倍和5倍的Mn、Zn、Cu、Mo、B,并测定菊苣实生苗和再生苗植株干重、植株铀含量和铀富集量。结果表明,在铀污染土壤中单独施用Mn、Zn、Cu、Mo、B后,降低了菊苣实生苗植株干重,也降低再生苗植株干重(Zn除外)。在50、100 mg·kg~(-1)铀污染土壤中,每千克土壤施用50 mg B,平均增加菊苣实生苗植株铀含量129.8%,平均增加菊苣实生苗植株铀积累量77.0%;在50 mg·kg~(-1)铀污染土壤中,每千克土壤施用50 mg B,增加菊苣再生苗植株铀含量80.1%,增加再生苗植株铀积累量17.87%。因此,在中低浓度铀污染土壤,施用适量的B肥,可以提高菊苣植株铀含量和铀积累量。本研究为提高铀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效率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铜对不同苹果砧木实生苗生长的影响差异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网室采用盆栽的方法研究了当年生八棱海棠、平邑甜茶 (M .hupehensis Rehd .)、莱芜难咽及海棠果 4种苹果砧木实生苗在外源铜 0、75、15 0mg kg处理下对植株相对株高、胸径、生物量 ,细胞膜透性及根茎叶中的铜、钙、铁矿质元素含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 ,海棠果比平邑甜茶、莱芜难咽和八棱海棠等 3种砧木实生苗具有较强的抗铜毒害能力。  相似文献   

15.
垫江白柚是我国柚类栽培优良品种之一,于1830年从重庆市垫江县黄沙乡黄沙村曾家湾实生柚中选出,在垫江县已有180多年的栽培历史。在多年生产实践的基础上,从土壤管理(深翻熟化、中耕除草、覆盖与培土、合理间作),肥水管理(幼树施肥、成年树施肥、根外追肥、水分管理),病虫害防治(主要病害防治,主要虫害防治,清园,其他防治技术,适时、适量、周到、轮换使用农药),整形修剪(整形、修剪),促花保果与疏花疏果(促花保果、疏花疏果)几个方面归纳总结了垫江白柚的早结丰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6.
针对川中丘陵地区核桃生产上存在大量实生繁殖群体,单株间变异较大,品种化程度低的实际,在简阳市灵仙乡、养马镇、周家乡开展了核桃实生选种研究工作。通过实生核桃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以及品质特性的测定分析,选育出丰产、质优的核桃新品种‘蜀新1号’,并开展了推广应用。该品种坚果较大,三径平均3.91 cm,椭圆形,果面刻点浅,单果重15.7 g,壳厚1.05 mm,易取整仁,出仁率61.4%,味正、浓香,脂肪含量66.1%,蛋白质含量16.4%;内壁软且有一定退化现象,核仁饱满,涩皮黄色,仁白色。果实9月上旬至中旬自然成熟,成熟时大部分自然开裂。2012年4月通过四川省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4年列入中央财政补贴林业重点科技推广示范项目。  相似文献   

17.
刺槐萌生林与实生林的生长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刺槐是我国重要用材树种和生态公益林树种。针对刺槐萌生林生长状况出现下降等问题,在山东省沂山林场(E 118°36’,N 36°10’)和泰山药乡林场(E 117°19,N 36°17’),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刺槐实生一代林和萌生二代林林分为研究对象,对林分结构特征、立木生长进程、干形等因子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1)刺槐萌生二代林树高在前22年、材积总生长量和材积平均生长量在前17年、材积连年生长量在前14年均大于实生一代林,但随后各个指标生长量均小于实生一代林。2)刺槐实生一代林树干通直,而刺槐萌生二代林绝大部分树干弯曲,难以成材。3)提出用树干弯曲指数描述干形弯曲程度,并根据干形弯曲指数大小,将刺槐萌生二代林立木干形弯曲程度划分为无弯曲、极小弯曲、轻度弯曲、中度弯曲、重度弯曲5级。发现,刺槐萌生二代林中,树干中度和重度弯曲林木约占整个刺槐林的34.8%;树干无弯曲的树木极少,只占0.86%;树干极小弯曲的树木占33.8%。通过分析讨论刺槐连续无性更新林分生长迟缓、干形不良、不能成材成林的原因,认为刺槐无性更新问题是一个值得引起关注和研究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8.
盐胁迫下柚实生苗生长、矿质营养及离子吸收特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以坪山柚为材料,对盐胁迫下实生苗生长、矿质营养及离子吸收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沙培30d,80~200mmol/L盐胁迫,随盐浓度提高,坪山柚实生苗株高、叶面积、地上部干重和根部干重明显降低。溶液培养8d,坪山柚实生苗地上部及根Na+、Cl-含量随盐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根及地上部K+、Ca2+、Mg2+以及P和Mn含量下降,Fe、Zn、Cu含量的变化因器官而异。其中,地上部Fe含量对盐胁迫敏感,可作为柚耐盐性鉴定指标。40mmol/L盐胁迫,坪山柚地上部K+/Na+、Ca2+/Na+、Mg2+/Na+值均显著下降,且Mg2+/Na+值+/Na+值>1;浓度≥160mmol/L盐胁迫,K+/Na+值+吸收、运转效率比Cl-高。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小西葫芦黄化花叶病毒(Zucchini yellow mosaicvirus,ZYMV)是否能通过罗汉果种子传播。本研究通过取ZYMV阳性的罹病罗汉果植株种子700粒,400粒直接播种于防虫网室中,300粒经表面消毒处理后播种于MS培养基上。最终获得213棵罗汉果实生苗。对所获得实生苗进行生物学鉴定及ZYMV特异性RT-PCR检测,均未检测到ZYMV阳性植株。结果表明ZYMV不能经罗汉果种子传播,或其传播率很低。  相似文献   

20.
采叶型南方红豆杉扦插苗优良株型选择及生长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14棵长势较好的4年生南方红豆杉(Taxus chinensis vat.mairei)扦插苗的单株分枝数、单株叶片生长量的测量,计算单株相对分枝数、单株叶片相对生长量,二者求和得株型系数。选择株型系数较大的植物作为采叶优株。利用分形几何原理,以同龄南方红豆杉实生苗作对照,研究采叶优株的分形特征。结果表明采叶优株的分形维较大,采叶优株的每年分枝枝数和每年枝条生长总量显著高于实生苗。说明采用株型系数选择采叶优株的标准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