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 毫秒
1.
不同氮肥施用对双季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周亮  荣湘民  谢桂先  王心星  谢勇 《土壤》2014,46(6):971-975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氮肥处理对双季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影响。结果表明:增施氮肥处理比不施氮肥处理双季稻的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均显著提高,早稻产量增产77.0%~127.1%,晚稻增加62.9%~108.0%;早稻中等量控释氮肥处理较普通尿素处理水稻单位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农学利用率均增加,同时增产5.0%,氮肥利用率提高18.0个百分点;减量控释氮肥处理与普通尿素处理比有效穗数、每穗粒数、产量、氮肥农学利用率有所下降但氮肥利用率提高18.6~20.2个百分点,晚稻中各控释氮肥处理较普通尿素处理每穗粒数增加、产量增产,增产率为9.7%~27.7%,氮肥利用率提高28~31.1个百分点,且农学利用率显著提高;不同用量控释氮肥处理间早稻有效穗数、产量随氮肥用量增加而增加,晚稻中当施氮水平≤162 kg/hm2(按纯氮算)时,水稻单位有效穗、每穗粒数、结实率、产量随氮肥增加而增加;当施氮水平162 kg/hm2(按纯氮算)时,随施氮量增加而减少。  相似文献   

2.
大豆施用肥料增效剂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春大豆为试验材料,研究利用沸石、腐殖酸钠等为主要无机、有机原料配方所研制的肥料增效剂的效果。结果表明:与不施肥对照相比,施用所研制的肥料增效剂能极显著提高大豆产量。在施用尿素、磷酸二铵、过磷酸钙300kg/hm2商品量3种条件下,采用25%、50%与75%等量比例肥料增效剂与75%、50%和25%等量比例尿素、磷酸二铵、过磷酸钙结合各处理的大豆产量,以75%等量比例增效剂与25%等量比例各肥料结合处理增产效果最好,分别比纯施尿素、磷酸二铵、过磷酸钙增产20.3%、5.7%和1.2%,表现出良好的节肥与增加肥效功能。  相似文献   

3.
玉米对尿素减量与复合氮肥增效剂配施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秀英  王正银 《核农学报》2006,20(6):539-543
用15N-尿素进行盆栽和田间试验(盆栽试验尿素标准用量为120mg/盆,田间试验尿素标准用量为157.5kg/hm2),研究了复合氮肥增效剂用量、尿素减量与复合氮肥增效剂配施对玉米生长、籽粒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施氮量的20%~60%)的复合氮肥增效剂能显著促进玉米幼苗生长发育。氮素减量5%~15%时配施复合氮肥增效剂对玉米生长和含氮量影响不显著,15N和吸氮总量与不施增效剂的处理相当或有所提高。除尿素减量30%处理外,其余各尿素减量配施复合氮肥增效剂的处理,玉米氮素利用率比不施增效剂的处理提高5.6%~7.3%,尿素减量5%~50%配施复合氮肥增效剂,玉米氮素表观利用率提高7.7%~17.0%。在大田条件下,尿素氮减少5%~15%(即减少施氮7.8~23.7kg/hm2)配施复合氮肥增效剂不影响玉米的单季产量,玉米植株吸氮总量、氮素净吸收量、氮肥生理效率和农学效率与不施增效剂的处理相当或增加,氮素表观利用率提高14.8%~15.2%。尿素减量达30%时,配施复合氮肥增效剂对玉米植株生长和氮素吸收利用明显不利。尿素与20%施氮量的复合氮肥增效剂配施,不影响玉米植株生长和单季产量,能提高玉米氮素利用率,节省氮肥投入达15%。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宁夏南部雨养种植区玉米合理施氮方式及用量,完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为干旱半干旱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以先玉698为试验材料,设置2个氮肥种类(控释尿素和常规尿素,纯氮量都为225kg/hm2)和4个氮肥追施量及时期(T1常规尿素基施N150kg/hm2+小口期追施N75kg/hm2;T2控释尿素基施N75kg/hm2+常规尿素基施N75kg/hm2+小口期追施常规尿素N75kg/hm2;T3控释尿素基施N150kg/hm2+常规尿素基施N75kg/hm2;T4控释尿素基施N225kg/hm2),以不施氮肥为对照,比较研究不同处理对春玉米群体物质生产、氮素运移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氮量相等条件下,控释尿素与普通尿素配合(T3)一次基施比习惯施肥(T1)显著增加了玉米的产量,产量增幅为12.63%,穗粒数和粒重的增加是玉米增产的主要原因。合理增加基肥中控释尿素比例能够显著增加玉米花后和全生育期干物质积累量,同时促进玉米营养器官和籽粒对氮的吸收累积。控释尿素基施有利于氮肥农学效率、氮肥利用率和氮肥贡献率的提高,其中以T3处理最好,氮肥农学利用率和氮肥对产量的贡献率分别比T2和T4高52.12%,22.96%和35.39%,20.53%。因此,建议在宁南山区玉米高产施肥管理中以控释尿素(全部氮肥量的2/3)与常规尿素(全部氮肥量的1/3)全部基施为宜。  相似文献   

5.
湖南省油菜施磷效应及土壤速效磷丰缺指标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施磷对油菜的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并建立湖南省油菜种植体系土壤速效磷的丰缺指标,于2005~2008年在湖南省油菜主产区布置51个磷肥肥效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油菜施磷具有明显的增产效应及增收效果.施磷较不施磷增产51~1265 kg/hm2,平均429 kg/hm2,平均增产率为45.9%,每千克P2O5增加5....  相似文献   

6.
对白银市早熟马铃薯产区引进的13个中早熟马铃薯新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冀张薯12号折合产量48 927 kg/hm2,较对照品种克新1号增产10 782 kg/hm2,增产率28.27%;FY折合产量46 558 kg/hm2,较对照品种克新1号增产8 413 kg/hm2,增产率22.06%;陇薯4号折合产量46 554 kg/hm2,较对照品种克新1号增产8 409 kg/hm2,增产率22.05%。这3个品种均表现商品薯率较高、品质优良,适宜在当地种植。  相似文献   

7.
采用田间定位方法连续4年研究钾肥、有机肥对产量和土壤耕层化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油菜—夏玉米—冬小麦—夏玉米轮作连续4年施钾仍有显著的增产作用,玉米平均增产447kg/hm2,油菜240kg/hm2。有机肥对3种作物有显著增产作用,玉米平均增产538kg/hm2,油菜286kg/hm2,小麦353kg/hm2。夏玉米施有机肥比油菜、小麦增产显著,土娄土施有机肥土壤钾素收支基本平衡。  相似文献   

8.
以莴笋品种青美为指示品种,试验观察了控释氮肥与有机肥配施对高海拔夏季莴笋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P2O5 150 kg/hm2、K2O 210 kg/hm2的条件下,施氮配比为40%有机肥氮(N 108 kg/hm2)与60%控释尿素(N 162 kg/hm2)时,较单施普通尿素处理(施N 270 kg/hm2)株高增加5.50%,茎长增加13.39%,茎粗降低2.46%,单株重增加5.56%,折合产量增加5.67%;较单施控释尿素处理(施N 270 kg/hm2)株高增加3.14%,茎长增加10.39%,茎粗增加6.74%,单株重增加8.50%,折合产量增加8.55%。  相似文献   

9.
在灵台县对11个冬小麦品种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运旱115综合性状优良,折合产量5 974.51 kg/hm2,较对照品种陇原935增产562.22 kg/hm2,增产率10.39%,适合在灵台县推广种植。京冬17折合产量5 719.64 kg/hm2,较对照品种陇原935增产307.35 kg/hm2,增产率5.68%,适合灵台县高肥力地块种植。百旱207、甘冬sp折合产量分别为5 472.26、5 457.27 kg/hm2,较对照品种陇原935分别增产1.11%、0.83%,适合灵台县中高肥力地块种植。  相似文献   

10.
纳米增效尿素对水稻产量及氮肥农学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2009年水稻生长季,以高产水稻品种皖稻153为试材,研究了纳米增效尿素和普通尿素对水稻产量及氮肥农学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等施氮量下,纳米增效尿素处理水稻分蘖数、叶片SPAD值、干物质积累量均显著高于普通尿素处理。施氮量在N 0~90 kg/hm2范围内,纳米增效尿素处理子粒产量、氮肥农学利用率与普通肥料处理无明显差异;随施氮量进一步增加,差异则达显著水平;其中,纳米增效尿素处理水稻产量最大增幅达10.2%,氮肥农学利用率最大增幅达44.5%。根据施氮量与产量拟合方程推算,施氮量在N 90~244.9 kg/hm2范围内,获得相同产量,纳米增效尿素比普通尿素可节省氮12.4%~41.7%。在本试验条件下,纳米增效尿素施用量为N 244.9 kg/hm2时,水稻子粒产量达11174.7 kg/hm2,比普通尿素提高9.2%,氮肥农学利用率为13.7 kg/kg,比普通尿素提高4 kg/kg,是理想的超高产氮肥运筹模式;纳米增效尿素施用量为N 180 kg/hm2时,水稻子粒产量达10332.9 kg/hm2,比普通尿素提高6.0%,氮肥农学利用率为18.5 kg/kg,比普通尿素提高4.3 kg/kg,是理想的氮肥运筹安全模式。  相似文献   

11.
连续2年田间试验及大面积示范的结果表明,在花椰菜高产优质栽培中,配施钾肥能有效地增加花椰菜生物学产量,提高净菜率而获显著增产,较习惯的氮磷配施法增产13 3%;施用商品有机肥4500kg/hm2、纯N334 5kg/hm2、P2O5108kg/hm2条件下,K2O最适配用量为180kg/hm2;在等养分条件下,施用蔬菜专用肥的增产率可达19 4%;同时,配施钾肥可以提高花椰菜的品质和商品率,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在半干旱区研究了基施氮肥量对春油菜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基施氮肥后,春油菜物候期及生育期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均出现推迟的趋势。苗期至现蕾期,干物质累积量缓慢,施氮量影响不大。抽薹期期至成熟期,干物质累积量较快,低施氮量(90~210 kg/hm2)范围内油菜全株干物质重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大,而高施氮量(240~270 kg/hm2)下油菜全株干物质重量随一次性施氮量增加而减小。株高、分枝部位、分枝数均随基施氮量增加而增加。全株有效结角数、角粒数、角果长度、千粒重、单株产量随施氮量增加均呈先增后减趋势。基施氮量210 kg/hm2时各经济性状指标表现最好,产量最高,达2 013.43 kg/hm2。  相似文献   

13.
通过14个大田试验,研究了湖北省棉花 P 肥效应及适宜用量。结果表明,适量施用 P 肥对棉花具有明显的增产增收效果,14个试验施P处理比对照处理增产子棉100 ~ 896 kg/hm2,平均增产347 kg/hm2;施P 处理增产率2.1% ~ 25.2%,平均增产率为10.4%;施P处理纯利润平均为1 764元/hm2,产投比平均为6.61;P 肥偏生产力和农学利用率平均分别为P2O5 51.27 kg/kg 和P2O5 4.15 kg/kg。根据肥料效应方程,在当前生产条件下,棉花生产的P肥经济用量平均为P2O5 112.7 kg/hm2,推荐幅度为 P2O5 42.9 ~ 183.2 kg/hm2。土壤有效P含量与棉花P肥经济推荐用量呈极显著负相关(r ﹦﹣0.7628**,n ﹦13),根据土壤有效P含量(x,单位为 mg/kg)水平,湖北省目前棉花生产适宜用P量(y,单位为 kg/hm2)可通过公式 y ﹦273.42﹣78.488 ln(x) 求得。  相似文献   

14.
冬小麦上短控释期尿素的适宜施用量与施用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控释尿素受土壤温度、 水分等环境条件的影响,应用效果不一。对比相同施氮量下一次性基施控释尿素与尿素分期施用,以及控释尿素和普通尿素追施对冬小麦籽粒产量、 品质, 氮肥利用率及综合经济效益的影响,可为控释尿素的合理施用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方法】采用大田试验,选用新麦26为供试材料,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调查了冬小麦籽粒产量、 主要品质性状、 氮肥利用率及经济效益。设两个试验,试验1: 控释尿素和普通尿素各设5个氮肥水平,即N 0、 120、 160、 200和240 kg/hm2; 试验2: 设不施氮肥、 N 200 kg/hm2总氮量下普通尿素和控释尿素均40%返青期追施3个处理。【结果】 1)与不施氮(CK)相比,控释尿素和普通尿素均可显著提高小麦籽粒产量,且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其中以分期施用普通尿素N 240 kg/hm2处理籽粒产量最高。相同施氮量下,分期施用普通尿素处理小麦籽粒产量显著高于一次性基施控释尿素处理(N 160 kg/hm2除外)。然而,返青期追施控释尿素处理小麦籽粒产量显著高于同期追施普通尿素处理,增产率达15.8%; 2)相同施氮量下,分期施用普通尿素处理较一次性基施控释尿素处理的小麦籽粒容重、 蛋白质含量、 水分含量、 湿面筋含量均有所提高,且两种尿素处理间籽粒容重在N 160 kg/hm2和N 200 kg/hm2时差异达显著水平。然而,返青期追施控释尿素处理小麦籽粒容重、 湿面筋含量、 蛋白质含量等品质指标显著高于同期追施普通尿素处理; 3)两种尿素处理氮肥农学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在相同施氮量下分期施用普通尿素处理显著高于一次性基施控释尿素处理。此外,与分期施用普通尿素处理相比,一次性基施控释尿素处理减少了小麦拔节期追肥人工成本投入,但由于一次性基施控释尿素处理籽粒产量较低和氮肥价格较高,导致经济效益相对较低。然而,试验2结果表明,返青期追施控释尿素处理氮素利用率(氮肥农学效率、 氮肥偏生产力及氮素回收率)和经济效益显著高于同期追施普通尿素处理。【结论】本研究地区较适宜的推荐氮肥施用量为N 200 kg/hm2,一次性基施控释尿素较适宜于劳力欠缺的农户,而对于个别劳力充足的农户则适宜采用分期追施普通尿素或者小麦返青期追施控释尿素的氮肥管理技术。因此,在当前农村劳动力日益减少,用工成本日益增加以及种粮比较效益持续降低的大环境下,氮素肥料合理选择和施用技术要依据实际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15.
《土壤》2010,(2)
通过14个大田试验,研究了湖北省棉花P肥效应及适宜用量。结果表明,适量施用P肥对棉花具有明显的增产增收效果,14个试验施P处理比对照处理增产子棉100~896kg/hm2,平均增产347kg/hm2;施P处理增产率2.1%~25.2%,平均增产率为10.4%;施P处理纯利润平均为1764元/hm2,产投比平均为6.61;P肥偏生产力和农学利用率平均分别为P2O551.27kg/kg和P2O54.15kg/kg。根据肥料效应方程,在当前生产条件下,棉花生产的P肥经济用量平均为P2O5112.7kg/hm2,推荐幅度为P2O542.9~183.2kg/hm2。土壤有效P含量与棉花P肥经济推荐用量呈极显著负相关(r﹦﹣0.7628**,n﹦13),根据土壤有效P含量(x,单位为mg/kg)水平,湖北省目前棉花生产适宜用P量(y,单位为kg/hm2)可通过公式y﹦273.42﹣78.488ln(x)求得。  相似文献   

16.
冬油菜施钾的增产效果和肥料利用率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总结2004/2005~2006/2007年3个年度在长江流域冬油菜主产区10个省(市)的72个田间试验数据,以产量、增产率、偏生产力、农学效率、生理利用率及表观利用率等指标分析了长江流域施钾增产效果及钾肥利用率,以期为油菜进一步增产提供依据。分析结果表明,长江流域冬油菜施钾效果显著,与对照不施钾处理相比,施用钾肥油菜籽平均增产量为349 kg·hm-2,平均增产率为19.8%,其中增产率小于5%的试验数占总数的20.8%,另外,油菜籽增产率随着土壤速效钾含量的升高而明显下降;施钾处理油菜地上部钾素积累量比不施钾处理显著增加38.1%;钾肥的平均偏生产力、农学效率、生理利用率和表观利用率分别为21.1、2.9、8.5 kg·kg-1和46.7%。综合结果表明,在施用氮、磷及硼肥基础上增施钾肥能够明显提高油菜地上部的生物量及钾素的累积,从而增加油菜籽产量,且根据基础地力及油菜对钾的需求规律而合理施肥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控释尿素对土壤供氮能力及旱作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田间试验,探明控释尿素输入对土壤无机氮变化及春玉米氮素吸收利用特性的影响,为宁夏南部山区氮肥高效利用及玉米高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以"先玉698"为供试材料,在等氮量(225 kg/hm~2)条件下,以不施氮为对照(CK),设置UR(100%普通尿素,2/3基施,1/3小喇叭口期追施)、CRU1(1/3控释尿素+1/3普通尿素基施,1/3普通尿素小喇叭口期追施)、CRU2(2/3控释尿素+1/3普通尿素一次基施)、CRU3(100%控释尿素基施)4种施氮模式,探明控释尿素输入对土壤无机氮分布、玉米氮素吸收运转、氮素利用效率以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UR处理,控释尿素输入显著提升了春玉米生育中后期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的含量,其中以CRU2处理效果最明显。CRU输入能提高春玉米产量及氮肥利用率,与UR相比,2年内平均增产0.67 t/hm~2,氮肥偏生产力提高2.92 kg/kg,氮肥利用率提高6.02%。CRU处理间尤其以CRU2效果最佳,与CRU1、CRU3相比,2年内分别平均增产0.10,0.53 t/hm~2,氮肥偏生产力分别提高0.30,2.23 kg/kg,氮肥利用率分别提高2.49%,9.44%。由此可见,控释/普通尿素配施有利于提高土壤养分供应与春玉米氮素吸收的吻合度,初步建议采用控释尿素基施150 kg/hm~2+普通尿素基施75 kg/hm~2的施肥模式,以提高宁夏旱区春玉米产量和氮肥利用率。  相似文献   

18.
红壤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油菜种植区,研究直播冬油菜硼肥施用效果,为直播油菜科学施硼提供理论依据,对促进区域油菜产业发展有重要意义。2017—2018年在江西、湖南、湖北南部和广西北部油菜主产区布置7个硼肥大田试验,设置不施硼、施硼肥(含硼量100 g·kg~(–1))4.5 kg·hm~(–2)、9.0 kg·hm~(–2)、13.5 kg·hm~(–2)四个处理。结果表明,红壤地区土壤有效硼普遍含量低,直播油菜施硼增产效果显著,油菜籽平均产量和施硼经济效益在硼肥用量9.0kg·hm~(–2)时最高,与不施硼相比增产1 021 kg·hm~(–2),增产率达110.6%,分别较施用硼肥4.5 kg·hm~(–2)和13.5 kg·hm~(–2)增产16.6%和3.1%。施硼显著增加直播油菜收获密度、单株角果数和每角粒数,进而增加了油菜产量;同时硼肥的施用可显著提高油菜籽的含油率、油酸和亚油酸含量,与不施硼相比,施用硼肥9.0 kg·hm~(–2)处理各品质指标分别增加26.9%、45.9%和72.6%,相应增加产油量136.1%。在硼肥用量13.5 kg·hm~(–2)范围内,油菜地上部硼含量和硼累积量随着施硼量的增加而增加,但硼肥利用率呈现降低的趋势,硼肥用量为9.0 kg·hm~(–2)处理的硼肥当季利用率也仅为9.4%。综合结果显示,红壤地区直播油菜施硼增产增收效果显著,直播油菜生产中应重视硼肥的合理施用,区域硼肥的推荐用量为9.0 kg·hm~(–2)左右。  相似文献   

19.
在甘肃省庄浪县山地梯田试验了马铃薯不同覆盖栽培模式。结果表明,通用全膜垄上播种栽培模式马铃薯生育期适中,商品率高,经济性状好;该模式下,折合产量最高,为47 824.1 kg/hm2,较露地栽培增产 9 305.6 kg/hm2,增产率24.16%。全膜垄作侧播折合产量44 444.4 kg/hm2,较露地栽培增产5 925.9 kg/hm2,增产率15.38%;全膜微垄垄播折合产量42 824.1 kg/hm2,较露地栽培增产11.18%。通用全膜垄上播种较当地主栽模式全膜垄作侧播产量增幅较大,全膜微垄垄播较全膜垄作侧播略有减产。  相似文献   

20.
树脂包膜尿素对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树脂包膜尿素对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树脂包膜尿素处理比普通尿素处理显著提高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施氮素180kg/hm2,树脂包膜尿素和普通尿素按氮素用量7∶3比例掺混基施处理,水稻增产效果和经济效益最好,其中产量增幅为5.6%~30.5%。减少氮素用量30%,即施氮素126kg/hm2,树脂包膜尿素基施和普通尿素追施按氮素用量6∶4处理,水稻氮肥利用率最高,且水稻产量亦高于普通尿素常规处理。表明树脂包膜尿素可以减少氮肥用量,保证水稻产量,又有利于保护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