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养殖业的发展,玉米的种植面积也在扩大。据报道,在2008年,南北方玉米总产量高达154万吨。在玉米种植的过程中,种植时的密度和通风透光的条件,都会影响玉米的产量。因此,玉米的种植方式对玉米产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的玉米种植方式主要有双株、宽窄行和等行距的栽培。随着畜牧业迅速发展,各种以玉米为原料的需求迅速增加。但是由于种植面积的原因,玉米的在供给各方的需求上还是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现象。因此,如何在有限的种植面积,大量的提高玉米的产量是很关键的环节。  相似文献   

2.
东北地区多以玉米为主要的种植作物,但是在玉米的种植中,因为劳作的繁重,病虫害以及杂草的危害逐渐加重,生产管理的松散,使玉米的产量逐年下降。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本文从玉米高产种植技术方面进行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3.
玉米密植通透栽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密植通透栽培可增加种植密度,提高光能利用率,实现种植密度较原来栽培方式增加10%~15%。种植方式由原来的65厘米或70厘米小垄,改为130厘米或140厘米大垄,在大垄上种植双行玉米。垄与垄相邻间玉米的行距为90厘米或100厘米,大垄上种植双行玉米之间的行距为40厘米,形成宽行栽培。  相似文献   

4.
东北地区是玉米的主产区,这是因为在东北地区有非常适合玉米生长的气候条件,在实际的工作中,加强对东北玉米种植气候适应性的研究可以很好的提升玉米品种的质量和水平,同时还能够使得品种的特征和地区的光热资源形成良好的配合,此外还能对当地生产的潜力进行充分的挖掘,提高玉米的产量。本文主要分析了东北地区玉米种植的气候适应性,以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青贮玉米种植的意义及种植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贮玉米作为我国重要的饲料性作物对于我国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发展都意义重大。青贮玉米作为饲料,营养丰富,具有较高的饲用价值,并且可以很大程度上解决草原恶化、退化的问题,起到保持生态环境的作用,并且青贮玉米可实现农民增收致富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饲料作物。提高青贮玉米的质量和产量是青贮玉米种植的最终目的,因此需要掌握关键性的种植技术,现介绍青贮玉米的种植意义及高产种植技术。  相似文献   

6.
玉米种植的气候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个粮食产量大国,我国的粮食总产量对世界上的粮食总产量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而农业生产直接关系到粮食的产量及质量.玉米作为农作物中重要的农产品之一,在生活中的应用十分普遍,在我国的种植面积也非常广泛.玉米的产量直接关系到粮食的产量和人们的生活,对玉米产量影响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种植玉米的气候条件.要想在根本上提高玉米的产量,就要深入的了解玉米种植期间的气候,经过分析,选择适合的方法来控制气温变化,改善玉米的生长环境,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本文主要分析了影响玉米生长的气候条件.  相似文献   

7.
青贮玉米一年两熟种植技术是充分利用光、热、水、土等自然资源,发挥青贮玉米连作种植不减产的优势,在同一地块上,进行春播和夏播青贮玉米连续种植生产的技术。  相似文献   

8.
1玉米种植区玉米种植区域的形成和发展与当地自然资源的特点、社会经济因素和生产技术的变迁有密切关系。我国玉米带纵跨寒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生态区,分布在低地平原、丘陵和高原山区等不同自然条件下。划分玉米种植区主要考虑历史的延续性,根据  相似文献   

9.
武得礼  葛文华 《草业科学》1997,14(5):47-49,54
对玉米/燕麦、玉米/箭舌豌豆、玉米/燕麦和箭舌豌豆立体种植模式的产出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套种牧草使玉米籽实产量较对照有显著降低,但总生物产量并没有降低,且粗蛋白质产量显著高于对照,经济效益和能量转化效率都有所提高。从生产饲料的角度,经模糊综合评价,得到景泰荒漠绿洲区最佳玉米牧草立体种植模式为:燕科与箭舌豌豆混播与玉米套种,带幅150cm。  相似文献   

10.
玉米是人们日常生活及生产中的重要构成部分,如何提高玉米的产量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要想使玉米增产,科学合理的种植技术是关键。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针对山西省和顺县玉米种植中存在的问题,科学分析并有效地提出解决对策,积极开发与推广玉米种植新技术,不仅解决了玉米种植户的问题,同时对促进该县玉米种植业的发展具有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2.
作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的玉米,对我国粮食产量和农业安全起到了十分重要的影响,如何通过有效提高玉米培养种植技术来达到提高玉米产量的作用则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由于高产高效栽培模式在玉米种植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玉米总产量,因此,本文针对高产高效栽培模式在玉米种植进行研究,以期借此达到有效发挥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模式效用和提高玉米产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饲料广角》2001,(13):11-11,10
从2000年5月初至今,国内的玉米市场一改往日的疲弱之势走出了一波快速反弹的行情,来势之迅猛,幅度之大,是业内人士未能料及的,全国性的玉米市场价格急骤反弹的主要因素在于: 一、由于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2000年全国玉米种植面积下降。在种植结构趋于合理的同时,大力发展了畜牧业、养殖业,并且在城市郊区发展了休闲农业,使农业内部结构,种植的品种、质量、等级得到了优化。 二、我国出口数量急剧增加。2000年我国玉米出口1046.557万t,玉米的大量出口缓解了国  相似文献   

14.
我国国内对玉米的市场需求呈继续增加趋势,尽管加入世贸组织对国内玉米生产产生强烈冲击,但不应盲目一刀切压缩玉米生产,总体上应保持种植面积基本稳定、总产稳中有升、调整区域布局、优化品种结构、丰富品种类型。以发展优质饲料玉米为主,包括粮饲兼用型品种、高油玉米、优质蛋白玉米,同时也要大力发展高淀粉玉米和鲜食玉米、青饲玉米、爆粒玉米等。  相似文献   

15.
玉米是人们日常生活及生产中的重要构成部分,如何提高玉米的产量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要想使玉米增产,科学合理的种植技术是关键.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6.
青贮玉米作为饲喂家畜的优质饲料,近年来的种植面积越来越大。要想提高青贮玉米的产量和质量,需科学种植,掌握种植各环节的工作,尤其是要做好青贮玉米的施肥工作。青贮玉米在每一季节对养分的需求是不同的,要想科学施肥,需要掌握青贮玉米的需肥特点和施肥原则,确定好最佳的施肥量,并注意施肥过程中的一些事项,以达到高产优质的种植目的。  相似文献   

17.
玉米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高产、稳产对于保障我国国家粮食安全至关重要。近年来,玉米栽植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为最大限度的提高玉米产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寻找最佳的种植方式是当务之急。本文以上蔡地区玉米种植现状为基础,开展不同种植方式对玉米产量影响的实验员研究,结果表明宽窄行双行单株错位定向移植可使玉米增产达60%,适宜我县生态区域推广的一种种植方式。  相似文献   

18.
针对山西省和顺县玉米种植中存在的问题,科学分析并有效地提出解决对策,积极开发与推广玉米种植新技术,不仅解决了玉米种植户的问题,同时对促进该县玉米种植业的发展具有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种植密度对玉米鲜重产量的影响,选用青贮玉米品种红单10号,在5个种植密度下(4500株/亩、5000株/亩、5500株/亩、6000株/亩、6600株/亩),玉米籽实乳浆线达到1/2时收割,测定全株玉米的农艺性状和产量。结果显示,种植密度对茎粗、穗重、株重有显著影响(P<0.05)。种植密度在5500株/亩时,鲜重产量达到最高,为7810 kg/亩;在5500株/亩以下时,随着密度的增加,鲜重产量增加;在5500株/亩以上时,随着密度的增加,鲜重产量下降。研究表明,在综合考虑种子、肥料成本等因素条件下,建议该地区青贮玉米红单10号的适宜种植密度为5500株/亩。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了推广粮饲兼用玉米种植,提高玉米秸秆综合利用价值,从而研究粮饲兼用玉米适宜的种植密度.[方法]设计了5个不同种植密度处理组,在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模式下,测定籽粒产量和秸秆产量.[结果]得出密度为82 500株/hm2时,综合经济效益最高.[结论]肉牛养殖小区可选择紧凑型粮饲兼用玉米品种,通过适当提高种植密度和利用全贮青贮技术,推广订单种植解决饲草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