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邹阳  王将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10):140-144
从不同气候带地区和不同季节2个方面,对2012年3月—2013年2月24 h预报时效的ECMWF和T639模式2 m气温预报产品进行了日最高、最低气温的预报准确率、平均绝对误差研究。结果表明,2个数值模式2 m日最高、最低气温2℃误差的预报准确率明显比1℃误差的预报准确率高。2 m日最高气温预报准确率,不同气候带地区均是ECMWF模式高于T639模式;ECMWF模式不同季节预报准确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秋季、冬季、夏季、春季,T639模式不同季节预报准确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秋季、夏季、冬季、春季。2 m日最低气温预报准确率,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地区均是T639模式高于ECMWF模式,南亚热带地区ECMWF模式高于T639模式;2个数值模式不同季节预报准确率趋势相同,从高到低依次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  相似文献   

2.
黄丽娜  郑晓艳  斯琴 《现代农业科技》2013,(18):237-238,241
对数值预报模式产品进行对比分析,应用t639-thin和ecmwf-thin数值模式产品,对锡林郭勒盟乡镇24 h温度预报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13年6、7月数值预报结果中T639细网格最低气温预报准确率为67.0%,最高气温预报准确率为58.8%,EC细网格最低气温预报准确率为73.5%,最高气温预报准确率为67.2%,2种数值产品都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2013—2015年起报时间为20:00、预报时效为48 h的逐日T639模式降水预报产品,按照中短期预报质量检验办法检验,发现T639在本溪地区全年晴雨预报准确率为69.5%,空报率为25.6%,漏报率低于5%,且夏季预报准确率最高。为提高T639模式降水预报产品预报质量,本文采取历史相似误差订正法对其进行订正,发现订正结果对降低空报率、提高预报准确率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数值预报产品在泰安市温度预报中的检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泰安市逐日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实况资料与T639、MM5、天气在线、EC(欧洲中心)的数值预报产品进行比较,全年最高气温预报准确率除1月小于50%外,其他月份均大于50%;最高的是7月,为72.3%;最低气温预报准确率大于50%的仅有6—8月3个月,最高的也是7月,为62.6%;最低的是10月,为34.2%。T639预报准确率整体较高,最高及最低气温预报准确率均大于50%,依次为天气在线、EC,MM5最差。  相似文献   

5.
利用泰安市2009年4月1日至2010年3月31日逐日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实况资料和T639、mm5、天气在线数值预报产品中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对应日的预报值、EC(欧洲中心)的数值预报产品中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对应日的预报值的订正值及1961—2010年逐日平均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平均值,以5家预报产品作为因子,采用多元回归方法,建立温度客观预报集成模式,为提高温度预报准确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溪市数值温度预报产品检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2013年11月至2015年10月本溪地面观测站温度资料,中央台(SCMOC)、T639 2 m气温、欧洲中心细网格2 m气温和天气在线气温指导产品及本溪市气象台的预报产品(SPCC)。通过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最低气温还是最高气温,气象台预报准确率最高,高于各家数值预报10%以上;各家数值预报产品,最低气温预报准确率均高于最高气温,平均绝对误差均在2℃以内。最高气温各家差距明显,中央台和天气在线平均绝对误差在2℃以内,对最高气温有很好的参考价值,T639和欧洲中心的平均绝对误差值较大,使用时需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检验了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3年间中央气象台指导产品及其他数十种数值模式释用产品24~72 h的预报准确率。结果表明:数值模式释用产品中T639MOS月和T639MOS季预报最低温度准确率最高、ECMOS月和ECMOS季预报最高温度准确率最高,中央指导预报晴雨(雪)表现最好,中央指导、WRF9KM和T639插值预报一般性降水表现都较好。  相似文献   

8.
利用2017—2018年智能网格预报产品对辽阳逐1 h气温、日最高(低)气温进行检验,并采用最优滑动滑动周期法进行订正。结果表明:辽阳地区智能网格预报准确率整体为西部较高、东部较低;逐1 h气温预报和日最高气温预报整体较实况偏高,日最低气温预报较实况偏低;逐1 h气温预报、日最低气温预报准确率在夏季7、8月份预报准确率与其他月份相比较好,日最高气温预报准确率在冬季各月准确率较高;最高气温准确率最高、稳定性最好,采用最优滑动周期法订正后,准确率基本在80~90%;最低气温中西部地区订正后准确率也在70%以上。  相似文献   

9.
利用2013—2015年本溪区域自动站温度资料与中央台指导预报、T639 2 m气温、欧洲中心2 m气温、天气在线气温预报和本溪市气象台24 h气温预报等数值预报产品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各数值预报产品的最低气温预报好于最高气温预报,天气在线和中央台预报效果更好;建立温度订正指标为T639和欧洲中心最低气温预报加1℃,中央台、T639、欧洲中心最高气温预报分别加1、3、2℃;对数值预报产品进行回归分析,得到最低、最高气温客观预报方程,拟合效果较好,可作为日常温度预报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利用2017—2018年智能网格预报产品对辽阳地区逐1 h气温、日最高(低)气温进行检验,并采用最优滑动周期法进行订正。结果表明:辽阳地区智能网格预报准确率整体表现为西部较高、东部较低;逐1 h气温预报和日最高气温预报整体较实况偏高,日最低气温预报较实况偏低;逐1 h气温预报、日最低气温预报准确率在夏季7月、8月与其他月份相比较高,冬季各月日最高气温预报准确率较高;日最高气温预报准确率最高、稳定性最好,采用最优滑动周期法订正后,准确率基本为80%~90%;中西部地区日最低气温订正后准确率也在70%以上。  相似文献   

11.
一次副高控制中局部大暴雨预报失误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一次副高控制中局部大暴雨预报失误的原因。[方法]从总结预报失误的原因出发,利用常规的地面观测资料、高空探测资料、T639和T213以及欧洲中心(ECMWF)数值预报产品资料、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的GFS降水预报产品,对2010年8月5日发生在邵阳北部一次大暴雨过程发生前后的天气形势、物理量场进行了细致分析;利用数值分析预报产品资料,采取预报与实况对比分析方法,对这次副热带高压中大暴雨预报失误的原因进行了较全面深入的分析。[结果]预报人员对天气形势分析不够深入细致,表面上500 hPa为副高控制,但实际上700和850 hPa存在弱的切变线,并忽视了弱冷空气和东风波的影响;副高迅速减弱,系统调整过快,ECMWF预报850、700和500 hPa风场变化与实况存在较大误差,比实况偏东2个经度左右;在夏季预报中仅考虑500 hPa副高强度和位置变化,忽视了中低层和地面形势的变化,是导致这次副高中暴雨预报失败的最关键因素;数值预报产品对高度场形势变化的预报误差较大,日本FSAS降水预报、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的GFS预报和T639、T213降水预报都偏小,T639湿度场预报值较小;在此次暴雨预报中,没有当地暴雨预报指标方法用于预报实践;在降水预报过程中只注重该站点的评分预报,对非站点预报不够重视,有些重要的物理量因素没有能仔细推敲。[结论]该研究为此类局地大暴雨的预报预警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物理量场预报资料在降水预报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对比烟台2011年7月2~3日降水预报与降水实况及2011年9月12~15日连续强降水预报与实况,比较日本传真图、欧洲中心、MM5、Grapes、T639等数值预报模式的优缺点。[结果]MICAPS系统可以提供物理量场的实况形势,却不能提供物理量场的未来演变形势,日本传真图、欧洲中心、MM5、Grapes、T639等数值预报模式,可提供物理量场的未来演变形势。[结论]对多次降水过程物理量场的预报形势的对比分析表明,不同高度的垂直速度、温度露点差、相对湿度以及风场演变,能提高烟台降水预报准确率。  相似文献   

13.
选取2015—2019年青岛市崂山区10个气象自动站的日气温数据和EC细网格模式2 m气温预报产品,验证EC细网格模式2 m气温预报产品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在青岛崂山地区的准确率,同时分析崂山地区温度的时间、空间分布特征,对预报产品进行订正,在实际业务中进行推广,提高预报的准确率,做好公众气象服务。结果表明,气温存在年变化差异和季节内差异,同一种温度下,春季和夏季的区域分布比较类似,秋季和冬季的区域分布比较类似;崂山区内EC细网格24 h最低温度预报值偏高,最高温度预报值偏低,最低温度的预报总体准确率比最高温度的预报总体准确率要高,西部地区的预报准确率要高于东部地区的准确率;通过订正后,发现最低温度4个季节的预报准确率都在50%以上,最高温度订正后的准确率,除夏季59%以外,其他各季节均在75%以上。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武冈市7~9月日最高气温精细化预报方法进行研究。[方法]利用2009~2010年T213和欧洲中心ECMWF模式产品及相应时段内测站的日最高气温,用多因子相似预报方法动态优选预报样本,采用多元回归多模式集成MOS方法,经动态地订正模式误差和回归误差后,得出动态预报方程,制作24~120 h武冈市7~9月日最高气温预报。[结果]经样本优选、误差订正得到的武冈市7~9月日最高气温方程,经多次随机抽样,并做F检验,可通过显著水平为0.1的检验。[结论]这种方法具有预报模式中外结合、充分利用多个模式的有用信息、吸取各自的优点,考虑本地局部环境因素,减少模式误差和回归误差,利于提高预报精度的优点。  相似文献   

15.
隋东  刘凯  李大为  韦涛  祖歌  曹志贤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638-19640
2010年5月2日,沈阳南部出现了2010年首场雷暴,虽然此次雷暴没有给沈阳地区带来严重的雷电灾害,但由于没有准确地预报出雷雨天气,预报服务效果较差。对此次雷暴天气过程漏报原因进行了分析,并用中尺度分析技术做了雷暴潜势分析,为雷暴潜势预报提供技术指标和着眼点。结果表明,此次天气过程漏报原因是:前期地面气温持续大幅度偏低,不利于强对流天气的发展;解释分析数值预报产品能力有待提高;在此次过程中T639模式预报结果优于日本数值预报;应加强对中尺度分析技术的学习和应用,提高强对流天气预报准确率。  相似文献   

16.
根据中短期天气预报质量检验办法,对2014年1~12月国家气象中心下发的日最高气温和日最低气温指导预报产品24 h的平均绝对误差、均方根误差和准确率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中央气象台指导预报中日最低气温的预报质量明显高于日最高气温的预报质量,夏、秋季指导预报的参考性好;预报员对气温指导预报的订正范围日最低气温应控制在1.4℃以内,且20:00的订正幅度小于08:00的,日最高气温的订正范围应控制在2.0℃以内;气温预报存在季节性误差,日最低气温的准确率从大到小依次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日最高气温的准确率从大到小依次为秋季、冬季、春季、夏季。订正后的预报质量日最高气温提升明显,在实际预报中可以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17.
孙殿光  黄本峰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0):6043-6046,6105
2011年8月7日夜间到8月8日中午,第9号台风"梅花",影响山东烟台沿海地区,带来大风和暴雨天气,日本、欧洲中心、T639、MM5和GRAPES都对"梅花"进行了预报,通过对"梅花"的数值预报产品和实况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梅花"减弱为强热带风暴进入烟台附近沿海后,日本、欧洲中心和T639的预报准确可信,MM5和GRAPES预报误差偏大。  相似文献   

18.
刘瑞芳  高蓓  袁媛 《安徽农业科学》2013,(29):11769-11770,11797
基于T639数值模式建立了陕西花期冻害温度预报模型,将冻害温度预报精细到乡镇;实现了基于ECMWF数值模式及温度产品的苹果花期冻害的自动预警,结果可为实际生产中苹果花期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