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以半紧凑型玉米品种鲁单6003和紧凑型玉米品种聊玉18为高产攻关材料,研究夏玉米高产栽培措施。结果表明:通过栽培措施的完善和土壤的培肥改良等,完全可以实现13500kg/hm2以上高产攻关目标。  相似文献   

2.
夏玉米规范化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进一步加快玉米生产发展步伐,提高效益,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近几年来长葛市在组织实施夏玉米高产攻关过程中摸索、研究出夏玉米配套高产栽培技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根据商丘市夏玉米高产栽培科技攻关的实践,提出了商丘市夏玉米高产(13 500 kg/hm2以上)栽培的技术路线和土壤肥力、全生育期施肥量、熟相、产量结构等指标,集成了商丘市夏玉米高产(13 500 kg/hm2以上)栽培技术,可为豫东平原及生态条件类似区夏玉米高产创建和高产攻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夏玉米超高产攻关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2006年夏玉米超高产攻关研究表明,通过选用夏玉米高产新品种,并对其相应栽培技术组装配套,能够达到666.7m2产量超过900 kg的超高产水平。  相似文献   

5.
为实现玉米产量潜力的进一步提高,结合玉米科研和高产开发实践就中国各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研发阶段的具体技术、技术实质、技术创新点、高产攻关途径进行了分析探讨,明确了今后实现进一步玉米高产栽培攻关目标的技术途径。结果表明:在对玉米进行遗传改良的同时对玉米进行密植和营养(群体冠层的和土体的)同步改良是当代玉米高产开发中实现玉米产量潜力持续增进、实现玉米高产栽培攻关目标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6.
按照国家农业部和山东省农业厅高产创建要求,阳谷县于2009年开始在夏玉米上安排高产攻关试验示范,通过专家组实打验收每667平方米(1亩)产夏玉米800千克以上。主要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7.
河南省虞城县是全国玉米种植大县,常年夏玉米种植面积在5.33万hm2以上。笔者曾多次主持或参与夏玉米高产攻关试验,其中,在2017年、2019年创下了夏玉米每667 m2超800 kg的产量水平,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如下:一、选择竖叶型品种,抢时早播从夏玉米高产试验的经验来看,在品种选择上必须使用具有高产潜力而且稳产性能好、抗病抗倒、适合高密度种植、株型紧凑的玉米单交种。种子质量必须达到或超过国标一级标准,种子纯度在98%以上.  相似文献   

8.
舞钢市自2009年实施小麦、玉米百千万高产创建示范方建设,扎实推进粮食高产创建工作,从夏玉米品种选择、机械播种、合理密植、科学施肥、病虫草害综合防治、适时晚收等环节,提升了我市夏玉米生产科技水平、促进了夏玉米生产由单纯高产技术向高效技术跨越,实现了夏玉米高产、优质、生态、高效。经过多年努力工作与探索,总结出夏玉米从选种到收获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
阜阳市农业科学院、安徽科技学院、临泉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实施安徽省玉米"振兴计划"和农业部玉米整建制高产创建项目的基础上,实行产学研相结合,合作开展"夏玉米优化栽培技术研究及整建制高产创建"研发项目。该项目运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和计算机模拟选优的方法,研究了玉米高产栽培中的关键因子——密度、氮、钾肥与产量的回归关系,集成研究夏玉米优化栽培技术。该研究制定了主要技术路线、技术总体构思及攻关内容和技术方案,提出了主要技术研究成果和技术创新点(指标),同时,探讨了一条农业产学研相结合的组织措施。该技术整建制地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提高玉米总产量对于中国粮食安全至关重要,解决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根本出路是提高粮食单产水平。2004年起,鹤壁市农业科学院开始开展超高产研究。先后创造了一系列我国夏玉米高产纪录:15亩高产攻关田平均亩产达1 064.78 kg,万亩平均产量858.0 kg,并研究总结了一套"超高产栽培管理技术体系",提炼形成了"小面积攻关、核心区示范、大面积推广、整建制推进"粮食高产工作思路。笔者回顾总结了鹤壁市玉米高产创建的经验做法,为我国其他地区玉米的高产高效种植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黄淮海夏玉米区是典型的一年两熟制种植制度区,统筹研究冬小麦和夏玉米播前耕作对夏玉米产量形成的影响,为冬小麦夏玉米周年高产高效生产耕作模式的改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郑单958(ZD958)为试验材料,设置冬小麦播前旋耕夏玉米播前免耕(RN)、冬小麦播前翻耕夏玉米播前免耕(MN)与冬小麦播前翻耕夏玉米播前旋耕(MR)3个试验处理,其中RN作为对照(CK),研究冬小麦和夏玉米播前耕作对夏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和籽粒灌浆特性等的影响。【结果】冬小麦与夏玉米播前耕作均对夏玉米产量影响显著。与RN相比,MN和MR处理夏玉米的叶面积指数、花后干物质积累量、花后干物质积累所占比例、籽粒最大灌浆速率分别提高15.01%、21.14%、3.21%、15.00%和16.44%、24.92%、4.49%、12.60%,即冬小麦播前翻耕提高了夏玉米叶面积指数、花后干物质积累及其向籽粒分配比例和籽粒最大灌浆速率,进而提高穗粒数与粒重,有利于产量提高。与RN相比,MN和MR处理的产量分别提高24.03%和30.61%。夏玉米播前旋耕对干物质向籽粒分配比例,籽粒灌浆速率无显著影响,但显著提高了出苗率,进而增加群体数量,提高产量;与MN相比,MR处理的出苗率提高6.29%,这是其产量较MN提高5.23%的主要原因。【结论】与冬小麦播前旋耕夏玉米播前免耕(RN)相比,冬小麦播前翻耕夏玉米播前旋耕(MR)与冬小麦播前翻耕和夏玉米免耕(MN)均显著提高夏玉米的产量。尽管冬小麦播前翻耕夏玉米播前旋耕(MR)的产量较冬小麦播前翻耕和夏玉米免耕(MN)高5.23%,但结合生产实际,冬小麦播前翻耕和夏玉米免耕播种(MN)更有利于该区域夏玉米的高产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12.
总结了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选用高产优质品种、适时播种、合理密植、田间管理、肥水运筹、病虫草害防治、适时收获等,以促进夏玉米高产。  相似文献   

13.
近35年吴桥县夏玉米水分亏缺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探讨自然降雨和有限灌溉条件下提高夏玉米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本研究利用1981—2015年吴桥气象数据和SIMETAW模型,分析黑龙港流域夏玉米全生育期及播种-出苗、出苗-拔节期、拔节-吐丝期和吐丝-成熟期4个生育阶段的有效降水量、需水量、降水耦合度和水分亏缺指数(CWDI)的变化趋势,同时分析水分亏缺对夏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近35年来夏玉米全生育期水分亏缺指数呈不显著下降趋势;降水耦合度呈不显著上升趋势;需水量呈显著上升趋势。生育期延长是夏玉米需水量上升的主导因素,30年来生育期延长20多天;2)夏玉米全生育期干旱程度主要为无旱和轻旱,概率分别为51.43%和45.71%,播种-苗期和吐丝-成熟期水分亏缺指数最高;3)一般年份,夏玉米需水量与降水耦合度高,降水基本能满足夏玉米生产;水分亏缺严重的年份,应在吐丝-成熟期补灌1次。  相似文献   

14.
利用莱阳市1951—2015年夏玉米生育期(6月下旬—9月下旬)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资料以及产量资料,采用一元线性回归、积分回归分析、逐步回归等方法,分析了莱阳市夏玉米全生育期光、温、水的气候倾向率,以及夏玉米生育期各旬光、温、水与玉米产量的相关关系,并确定夏玉米的适宜播种时期。结果表明,1983—2013年是气候变化最剧烈的时段,其气候特点是气温高、降水少、日照少;气象要素与夏玉米产量有一定的相关;1980—2015年因雨水减少,大部分年份气象要素不能满足夏玉米生长需求。夏玉米最适播种时期是6月7—13日。  相似文献   

15.
【研究目的】以高产夏玉米新品种鲁单9006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肥料运筹对夏玉米产量、籽粒品质和土壤性状的影响。【方法】大田试验结合室内分析试验比较分析了不同肥料运筹的生产效应。【结果】与施用普通化肥相比,施用包膜化学肥料特别是控释肥料在玉米增产、肥料利用效率与经济效益提高等方面的效果明显要好,并可部分地改善玉米籽粒品质和耕层土壤性状;不同肥料运筹的玉米生产效益分析结果表明:施用等养分量控释肥的经济效益显著高于普通化肥,减量控释肥施用的经济效益要优于全量控释肥,普通化肥一次施用优于分次施用。【结论】施用包膜化学肥料特别是控释肥料对夏玉米的生产效应明显好于施用普通化肥;在提高玉米产量的同时,减少肥料成本投入也是提高玉米生产效益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试验表明 ,极早单 2号、极早单 4号抗病、丰产 ,产量超过 6 0 0 0kg/hm2 ,为太原地区夏播玉米优良品种。其中 ,极早单 2号植株高大粗壮 ,叶片宽阔浓绿 ,穗粗而长 ,产量为 6 372 .15kg/hm2 ,是目前太原地区夏播玉米最高产量。地膜覆盖、玉米磁衣处理可缩短夏玉米生育期 ,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7.
根据陕西省80年代初以来夏玉米中熟组、紧凑型组和春玉米组区域试验的资料,对已审(认)定的20个杂交种的丰产性、稳产性、产量构成因素、株高、生育期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掖单4号、掖单12号、西单2号、户单4号、陕单902、陕单891和西玉3号等都是较好的夏玉米杂交种;掖单13号、沈单7号和农大60等都是较好的春玉米杂交种。这些杂交种的共同特点是植株较矮、穗行数较多,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18.
为给太原地区麦茬夏播玉米适宜播期和适宜栽培的品种提供理论依据,以早、中、晚3个熟期极早熟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分3个播期处理研究了播期对夏玉米生长发育、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期推迟,夏玉米生育期从早熟到晚熟表现延长加剧的趋势.品种间、播期间以及品种与播期互作间玉米产量差异均达极显著,品种间表现为‘九玉5号’>‘并单6号’>‘冀承单3号’>‘九玉早熟1号’,播期间表现为6月25日>6月30日>7月5日,播期与品种互作表现为6月25日夏播‘并单6号’产量最高,6月30日夏播‘九玉5号’和7月5日夏播‘九玉早熟1号’品种均可获得较高玉米产量.播期推迟,百粒重减轻,穗行粒数减少,产量降低.因此,在太原地区冬小麦收获后,6月25日—7月5日可以选择不同熟期极早熟玉米品种进行夏播,早播对实现玉米高产有利,为获得不同播期条件下较高玉米产量必须注重品种熟期的选择.  相似文献   

19.
对2006年-2008年年陕西省夏玉米区试150个杂交种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相关和通径分析,得出在不同产量水平下影响玉米产量的主要农艺性状,并提出了高产水平下玉米育种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