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赵永峰 《现代农业科技》2011,(13):360-361,372
旅游环境管理作为旅游景区经营管理的微观管理活动,直接关系到景区利润的获取、旅游者旅游体验的质量以及新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深入分析新疆绿洲旅游环境管理现状,并由此提出新疆绿洲旅游环境优化对策,力求为新疆绿洲旅游环境管理创新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新疆绿洲旅游环境管理模式的局限性,以及末端治理型、清洁生产型、全过程型环境管理模式的缺陷,指出随着时代的发展,景区在环境问题上逐渐从消极应对走向主动回应,并且有必要将这种"主动性"拓展到景区的外部环境中。依据环境管理学及利益主体理论,指出只有实行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的战略性旅游环境管理模式,建立旅游环境管理与利益相关者良好的双向互动机制,实现旅游环境管理外部环境的内部化,才能够高效、全方位地开展旅游环境管理工作,最终实现旅游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新疆绿洲干旱区不同棉种主要综合性状,综合评价南疆生产上推广应用的棉花品种,为南疆品种选择和提质增效栽培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以新疆南疆棉区历来选育的有代表性的16个品种为材料,分析新疆干旱绿洲区栽培下棉花农艺形状、品质、根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等主要性状相关性和聚类分析.[结果]各品种铃重为4.5~6...  相似文献   

4.
基于AHP法的新疆石河子地区旅游资源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建红  马磊  刘杰  张璐  年荣 《江西农业学报》2008,20(1):152-153,156
旅游资源评价是一个综合的、多准则的、多因素的复杂问题,它对于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合理利用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旅游资源评价体系,对新疆石河子地区旅游资源进行了评价。该评价体系较全面地反映了石河子地区旅游资源的基本概况,为石河子地区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新疆绿洲可持续发展评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充分分析新疆绿洲发生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参考国际、国内有关可持续发展的评估研究,提出了新疆绿洲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体系,即由目标层、控制层、状态层与指标层组成。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与区位条件是制约新疆绿洲发展能否持续的重要因素,构成了评估指标体系的控制层。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值,并通过线性加权法对新疆绿洲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综合评估。评估结果表明,新疆绿洲目前处在弱可持续发展水平,社会发展处于中等可持续发展水平,生态环境处于不可持续发展水平,区位条件很差。  相似文献   

6.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环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实地调查和专家问卷的基础上,运用定量方法对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进行旅游环境质量评价。运用层次分析法、Delphi法及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建立了旅游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模型,对张家界旅游环境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张家界旅游环境质量总体上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对旅游环境质量影响最大。为了遏制环境质量的进一步下降,给出了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措施。  相似文献   

7.
新疆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评价新疆区域旅游竞争力可以明确竞争实力、自身优势及弱势,从而通过找到自身与旅游发达地区的差距,挖掘隐性发展潜力,释放显性竞争优势.以竞争优势理论、区域旅游系统理论、核心竞争力理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等为基础,构建了新疆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AHP法对核心竞争力、基础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以及各因子权重的重要性进行比较.得出新疆旅游产业竞争力具有很大的发展能力和竞争力,应着重以挖掘和提升新疆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为重点,为实现建设旅游强区的最终目标提供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8.
尝试运用定量方法对山岳型旅游地旅游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在确定旅游环境的概念及其质量评价原则的基础上,构建了山岳型旅游地旅游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其结构模型,建立了一套确定评价因子权重,评分以及旅游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值的方法,并对安徽的黄山和天柱山的旅游环境质量进行了实际评价与比较。  相似文献   

9.
新疆绿洲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为其农业发展提供突出优势的同时,也使其面临严峻考验。为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发展绿洲高效生态农业,本文利用耗散结构理论对新疆绿洲生态农业系统进行了耗散结构特性及熵流分析,得出其熵流状况,并提出完善新疆绿洲生态农业系统耗散结构特性,不断向系统输入负熵流,增强系统负熵流利用效率,从而促使其远离平衡态,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协调运作的高效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新疆绿洲农业耕作制度演变及驱动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方法]依据新疆农业统计资料.[结果]60年来新疆绿洲农业耕作制度的不断演变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结论]国家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发展政策是驱动耕作制度演变的直接动力;科学技术进步和农田大量物质投入提高了农田生产力水平,而较高的生产力水平为耕作制度的改革提供了保证和条件.新疆绿洲农业耕作制度已由最早追求粮食增长为中心逐渐演变为以粮为主、经济作物为辅过渡到90年代的粮、经并重,又进一步发展到目前粮、经并重、林果快速发展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1.
运用层次分析法定量评价新疆旅游资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介绍层次分析法的特点及思路的基础上,建立了新疆旅游资源定量评价的层次结构模型,并用该方法分析其旅游品质、影响因子等,提出该地区旅游开发重点、开发方向以及存在问题,为开发该地区旅游资源提供可行性结论和参考措施。  相似文献   

12.
层次分析法在南疆旅游资源评价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谨慎的旅游资源评价是旅游资源开发的前提。本文在介绍层次分析法的特点及思路的基础上,建立了南疆旅游资源定量评价的层次结构模型,并用该方法分析其旅游品质、主次因子和旅游潜力等,提出了该地区旅游开发重点和开发方向。  相似文献   

13.
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在对新疆罗布人村寨与塔西河乡两个旅游社区参与旅游状况和增权状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旅游社区增权评价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对罗布人村寨和塔西河乡两个社区的增权状况进行对比分析,以期为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社区增权研究提供现实案例。  相似文献   

14.
陆地干旱地区新疆自然生态主要为草原生态和荒漠生态以及河流生态系统,长期以来的新疆经济社会发展,推进了以水利为主体的人工绿洲生态建造速度快于自然生态系统,基于人水和谐生态水利经济社会自然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理念,干旱区新疆过去那种只注重工程经济效益忽略自然环境水利发展观面临挑战,本文基于生态水利理念,结合干旱区新疆脆弱的自然生态环境特征,就注重水利生态坚持科学发展观、遵循因地制宜的科学理念、水利与河流共生系统、把握生态水利系统设计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5.
区域旅游经济时空分布特征是旅游规划编制与实施的基础,不同的数据处理方法可以获取不同角度的分析结论,进而可以协助人们更准确地认识旅游经济时空特征,对科学编制旅游规划具有积极意义。以新疆14个地州(市)统计资料为基础,运用分形理论对2005—2012年的新疆旅游经济聚集维数和关联维数分别进行测算。结果表明,新疆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可以划分为较发达区域,如乌鲁木齐市、伊犁直属县(市)等,以及较滞后区域,如和田地区、博州等,并呈现由较滞后区域向较发达区域靠近的趋势;同时,乌鲁木齐市作为新疆旅游中心城市,具有较强的集聚作用。据此,新疆旅游经济优化的重点在于建立一个完善的旅游优化圈,通过旅游优化圈的层层辐射作用,使新疆旅游经济的发展水平突破原有状态,达到更高层次。  相似文献   

16.
基于AHP和RS的绿洲-荒漠交错带生态安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河流为主线,以流域为单元,根据生态系统内部诸因子的相关性以及绿洲与荒漠两大生态系统间的耦合机理,对交错带生态环境通过利用层次分析法对指标进行定量分析确定其权重,得出了该带生态环境的危险程度定量结果.层次分析法对于田绿洲生态环境安全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结果基本符合实际,可以为解决生态安全评价中分配各个评价因子的权重提供行之有效的技术方法,同时为生态安全综合评价和推广提供一种有效的判断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了给分布在新疆的白刺科植物的防风固沙、改良盐碱地、改善生态环境和综合开发应用方面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笔者从白刺科植物的分类、生态效益、综合开发利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阐述了在新疆分布的白刺科植物的生物治理措施,最终达到防风固沙、改良盐碱地及保护绿洲等生态效益,同时,药用和营养保健品等方面的综合开发应用。其研究结果为新疆白刺科植物的分类、修复受损生态系统功能、经济和药用价值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