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最主要的实现形式,教师通过课堂教学来实现教学计划和预期的教学目标。毫无疑义,课堂教学能力是教师的基本功之一。在倡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育教学理念的背景下,实施研究性教学等现代教育教学模式已成为当今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现代教育教学模式比之于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而言,更加注重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学生建构知识能力的培养,教学形式更加生动活泼,也更加注重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因此,实施研究性教学模式对于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要求更高。  相似文献   

2.
在"新农科"建设契机下,水族科学与技术专业需要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引领未来水族行业发展需要的新型复合型人才.针对河南科技大学水族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现状,提出优化课程设置、改革学分制、构建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培养高水平创新创业师资团队、加大创新创业项目和专业技能大赛的宣传、推广和实施、加强校企深度融合和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深化以学生为主体的导师制改革等建议,以期为水族科学与技术专业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构建农业类高职院校"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对学校培养出高端技能型人才和促进农业现代化,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农业类高职院校"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应从"双主体"培养理念的树立、高水平合作办学企业的选择、培养机制的形成、"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立等方面着手进行构建,并从创新办学体制和校企合作机制、加强教学模式和运行机制改革、推进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增强社会服务能力、营造发展环境等方面进一步深化改革。  相似文献   

4.
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逐渐推进,培养学生创新和动手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实验室开放打破了单一的理论教学模式,培养了学生科研和团队协作的能力,为将来的工作和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农药检测室开放实验平台建设包括开设选修课、设立公选和自选题、建立有效的考评机制,以及严谨的实验项目实施流程。开放实验实施过程中的管理问题受到高校关注,文章详细论述了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管理问题,包括经费管理、日常管理和建立激励制度,并提出了合理的建设意见。开放实验平台建设实施取得了可喜成绩,自2009年开放至今获得国家发明专利8项,发表有价值的学术论文50余篇,包括SCI文章6篇,这些成果对创建高水平的开放实验项目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当代农村》2004,(5):1-1
2004年10月29曰,社论,市委二届六次全委会胜利闭幕。这次会议认真学习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以《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为指导,全面回顾和总结了我市各级党组织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做法和基本经验,审议通过了《中共重庆市委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的意见》,系统地提出了我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对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提出了新要求。以市委全委会的方式专题研究和部署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在我市还是第一次。这对于我市实施富民兴渝、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任务,无疑具有非常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4,(4):190-192
提升专业实践教学能力是新时期高校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的重要手段。针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普遍流于形式的问题,对"专业实践教学能力建设"的内涵、动力和内容构成进行探讨,以山西财经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为例,提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面临的问题和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章丘市先后以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和全国农技推广示范县项目实施为依托,对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农技推广能力建设进行了积极探索与创新,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根据笔者多年来的农技推广工作实践,进行了系统阐述,并对有关问题进行了认真思考和分析,为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农技推广能力建设、不断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农技推广事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单证实务"是一门实践性、涉外性、操作性极强的课程,为遵循高职教育"以岗位为基础,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目标,加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适应和满足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高职院校外贸单证人才的要求,提出以职业能力视角的教学改革思路:设计以单证员职业岗位为导向的课程体系;采取教学做一体化、项目教学法、双语教学模式等多种教学方法,突出其操作性、实用性的特点;并通过参加技能大赛,考取职业能力证书,改革课程考核方式等一系列教学改革,来实现单证实务课程在教学改革中重点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双体系"教学模式是以"课程体系"和"项目体系"并行融通为主要特征,以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利用课程和项目两种不同的学习形式,共同实现学生知识学习与职业能力的培养一种现代教学模式。是实现"工学结合"、"做中学"和"做中教"等现代职教理念的有效途径。文章就"双体系"教学模式的内涵、组织实施过程及改革实践效果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团队是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和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新平台。通过建设电工电子系列课程教学团队,提高了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形成了以科研推动教学,教学促进科研的有效机制;进行了教学改革和创新,通过开展科技创新、创业基金和学科竞赛活动,促进了"创新意识突出、创业能力强"的双创性专业技术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1.
潘伟  张爽  卞勇  王海峰  田雪萍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6):2798-2799,2807
以"项目为载体,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模式在结构上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转变,在理论和实践相互融合联系企业实际需要方面体现了创新性,在推行项目与任务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方面突出实践性,在结合实际应用,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体现科学性,有助于学生职业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使人才培养与企业岗位需求相适应。  相似文献   

12.
实践教学是提高"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实效性的一个突破口。"概论"课教师要从增强课程的实效性、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创新能力以及课程建设方面,深刻认识到加强实践教学的重要意义;同时需要结合新形势的要求,遵循相应的原则,探索新的实践教学模式以及合理的考核机制。  相似文献   

13.
通过从专业培养目标、岗位适应能力等方面分析了应用型园林专业人才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现状及发展趋势,提出了通过构建突出职业岗位能力的实践教学模式、提升岗位适应能力的课程群的开发建设以及构建以职业岗位为核心的人才质量评价考核体系等措施,来培养适应园林行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园林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4.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灵魂。为了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在研究生教育中应加强学校学科建设和导师队伍建设,激发和强化研究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创新教育的环境条件水准。河北农业大学根据自身情况,通过设立创新基金激发了研究生的创新能力;通过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和教学环节的改革,构建了研究生具有创新能力的知识体系;通过开设《创新学》课程和设立创新实践基地,培养和提高了研究生创新的思维方式和技术。  相似文献   

15.
培养高素质、具有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是当前高等院校实施质量工程的重点。本文通过吉首大学食品专业实验教学,结合地方特色传统食品优势,开展综合型实验,着重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和综合素质,以项目为导向,将课程设置模块化、层次化,建立与学生合作式学习关系,优化学生学习效能,搭建思维的空间与平台,实施基于问题及探究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证明,实验教学模式的优化改革,对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建设的重要任务。作为应用型专业,食品科学工程专业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然而长期以来,专业教育存在教学主体地位倒置、协同能力培养不足和实践模式单一的问题,对创新能力培养缺乏有效支撑。因此,有必要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基于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s-based Education,OBE),以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倒逼传统教育模式改革,从专业知识和软实力培养角度提高创新能力培育的载体支撑度和目标达成度,为一流人才培养寻求有效保障。这也成为食品专业发展不容忽视的议题。  相似文献   

17.
论食品学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晓燕  朱伟  张小全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8):13969-13970
针对当前我国高校食品学科研究生培养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从搭建学术交流平台、探索研究生教学新模式、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和加强实验室建设4个方面建立了食品学科研究生培养体系,以期为增强我国食品学科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开展创新性实验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开设的生物化学实验课程一般采用教师给定的实验方案,学生按既定的实验步骤进行,该种方式不利于当前"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学培养目标的实现。本文在分析生物化学实验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总结了我校通过教改,开展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最终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实践体会。  相似文献   

19.
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晓红  曾驰  缪礼鸿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4):8394-8396
针对传统微生物实验课程教学的不足,提出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为实验课程的中心目标入手,就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内容的组织与更新、实验条件建设、实验过程与结果的评价、实验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等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实践,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和实验思维能力,提高微生物学实验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20.
在教学质量工程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背景下,根据学科建设及专业发展的需要,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实践及考核方法等改革方面探讨生物工程特色专业建设的思路,明确高校的改革始终以社会发展需要为导向,特色专业建设将为行业输送更加优秀的生物工程技术人才。并由高校和企业共同承担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工程应用能力强的大学本科毕业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