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目的】探究5个玉米品种完熟期秸秆体外发酵及营养成分瘤胃原位降解特性,为其在草食畜中的利用提供营养技术参数。【方法】选用普通玉米(科湘玉11号,CM)、高油玉米(高油115,HOM)、糯玉米(科湘糯玉1号,WM)、饲用玉米(沪青1号,FM)和甜玉米(科湘甜玉1号,SM)等5个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于抽穗后第50天(完熟期)采集秸秆样品,利用体外产气试验及瘤胃原位降解试验测定其体外发酵特性及干物质(DM)、粗蛋白(CP)和中性洗涤纤维(NDF)降解率,研究其瘤胃降解动力学参数变化规律。【结果】饲用玉米的产气速度(k)显著高于糯玉米和普通玉米(P<0.05);初始发酵速率(FRD0) 显著高于糯玉米(P<0.05),极显著高于普通玉米(P<0.01)。甜玉米的体外干物质消化率(DMD)显著高于糯玉米、普通玉米和高油玉米(P<0.05)。普通玉米秸秆发酵液中氨态氮浓度极显著高于其他4种玉米(P<0.01)。高油玉米秸秆体外发酵液中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浓度极显著高于除普通玉米外的其他3种玉米(P<0.01),而普通玉米则显著高于糯玉米和甜玉米(P<0.05)。甜玉米秸秆发酵液乙酸及高油玉米秸秆异丁酸物质的量比例显著高于饲用玉米;饲用玉米秸秆丁酸物质的量比例极显著高于其他4种秸秆。饲用玉米、高油玉米秸秆的干物质有效降解率均显著高于甜玉米(P<0.05);饲用玉米秸秆粗蛋白的有效降解率显著高于其他3个品种(P<0.001),普通玉米秸秆粗蛋白的有效降解率极显著高于糯玉米和高油玉米;饲用玉米和高油玉米秸秆中性洗涤纤维有效降解率分别显著和极显著高于甜玉米。【结论】不同玉米品种秸秆体外发酵及体内降解特性存在差异,饲用玉米和高油玉米等新型玉米品种秸秆具有与普通玉米相近甚至更高的营养消化率。  相似文献   

2.
单倍体诱导系在玉米育种研究中的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3个单倍体诱导系与8个不同基因型母本(普通玉米、甜玉米、糯玉米和甜糯玉米)杂交诱导,根据籽粒颜色、根尖染色体压片、气孔密度并结合田间植株表现鉴定单倍体,并利用秋水仙素处理加倍.结果表明,不同诱导系间诱导率存在差异,MT041 平均单倍体诱导率显著高于其他 2个诱导系,诱导率为4.17%;不同基因型母本间也存在显著差异,糯玉米和普通玉米材料单倍体率显著高于甜玉米,甜糯玉米杂交种对甜玉米单倍体提高有利.0.06%秋水仙素溶液浸根加倍效果显著高于0.02%浓度,但高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成苗率不高,结果表明加倍技术仍然是制约DH育种技术广泛应用的瓶颈.  相似文献   

3.
不同类型玉米光合特性日变化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不同类型玉米光合特性的差异,以普通玉米、超甜玉米和糯玉米为材料,在拔节期进行了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和胞间CO2浓度(Ci)等光合性能指标日变化的测定。结果表明:普通玉米、超甜玉米、糯玉米的净光合速率的最高值出现在9:00,10:00,12:00,气孔导度的最高值出现在10:00~12:00,蒸腾速率的最高值出现在10:00~12:00,在其他时间点3种类型玉米的日变化曲线大体趋势一致,呈单峰型,胞间CO2浓度的日变化曲线呈现出"高—低—高"的变化趋势。糯玉米的净光合速率普遍高于超甜玉米,超甜玉米的净光合速率普遍高于普通玉米。叶片的净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胞间CO2浓度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4.
种质资源是育种工作的物质基础。甜玉米、糯玉米互为种源可扩展二者的种质资源,为甜玉米、糯玉米育种开拓了新思路。文章针对甜玉米与糯玉米互为种源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甜玉米和糯玉米是我国(尤为阳春市)近年来推广种植的水果型粮食作物,阳春市每年种植面积在0.33万hm2以上。指导农户采用甜玉米、糯玉米高产配套栽培技术,提高甜玉米、糯玉米单产能力,提升甜玉米、糯玉米产品品质,提高种植甜玉米、糯玉米的经济效益,实现增产增收增效。  相似文献   

6.
甜、糯玉米鲜食期品质变化及保鲜技术研究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通过对2个普甜玉米、2个加强甜玉米、2个糯玉米灌浆期子粒含水率、含糖量、呼吸强度、风味食味的测定,探讨鲜食甜、糯玉米的适采期和采后保鲜技术。结果表明:普甜、加强甜玉米适采期为授粉后24~27天,糯玉米为授粉后23~25天。收获后贮存期间甜玉米可溶性糖含量与贮存温度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r=0.9804**;与呼吸强度显著相关,相关系数r=0.942*。贮存温度与呼吸强度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r=0.9963**。常温下呼吸强度最大,达到76.7CO2mg/kg(鲜重)·h,是-30℃冷冻贮存的12倍。生产上可以通过控制贮存温度和时间,达到降低呼吸强度和糖分分解速率,保证鲜玉米品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正本文以甜玉米与糯玉米为研究对象,并对甜玉米与糯玉米的栽培与育种技术展开研究。为此,本文首先对甜玉米与糯玉米的育种进行了研究与探讨。其次,研究了甜玉米与糯玉米的3种栽培模式,主要包括大棚栽培、露地栽培、覆盖栽培,以期为研究甜玉米与糯玉米给予一定的参考建议。在甜糯玉米当中含有一定的纤维素,能够有效的帮助人们预防多种类型疾病的发生。人们在日常中所食用的甜糯玉米可有效预防人体内多种疾病。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会使用甜糯玉米  相似文献   

8.
鲜食玉米栽培密度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播种密度的加大,甜玉米及糯玉米的穗长、穗粒数、穗鲜重逐渐降低。当追求最大产量时,最佳密度糯玉米为76980株/hm^2、甜玉米为73185株/hm^2;当追求最大产值时,最佳密度糯玉米为83910株/hm^2、甜玉米为79740株/hm^2。  相似文献   

9.
甜玉米与糯玉米引种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8个甜玉米5、个糯玉米品种进行引种试验,结果表明:超甜玉米“绿色超人”、加强甜玉米“C64×23”、糯玉米“山西白糯”生长良好,产量较突出,品质佳,适合在河南地区示范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0.
鲜食玉米是糯玉米和甜玉米的统称。其中糯玉米又称粘玉米,因品种和颜色不同可分为五彩粘玉米、黑珍珠粘玉米、脆皮粘玉米等。甜玉米又叫水果玉米,包括普通甜玉米、超甜玉米和加强型甜玉米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11.
延庆县鲜食玉米品种的评价与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2个鲜食玉米品种的生育特性、产量和品质性状进行评价,以确定适宜延庆地区种植的鲜食玉米品种。结果表明:糯玉米品种中京科糯2000的鲜穗采摘期为97d,鲜果穗产量每667m2为1 208kg,比对照增加了51.47%,鲜果穗产量和鲜籽粒产量与对照品种达到极显著水平。京紫糯218、京科糯120的鲜果穗产量与对照品种间达到显著水平。甜科脆1、京科甜2000的鲜果穗产量比对照分别高出15..18%和14.08%。科甜脆1、京科甜2000、京科甜126的鲜籽粒产量与对照间达到显著水平。感官性状评价分数≥90的糯玉米品种为京科糯2000,甜玉米为甜单21。  相似文献   

12.
以2个糯玉米品种和2个普通玉米品种为试材,研究了两种玉米类型生育后期光合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从灌浆前期到蜡熟期,普通玉米叶片的光合速率都高于糯玉米,尤其是在灌浆后期和乳熟期;普通玉米叶片叶绿素a含量均高于糯玉米,蜡熟期糯玉米叶片已经死亡时普通玉米叶片叶绿素a含量仍维持在一定数值;糯玉米叶片光合速率最大值出现的时间和下降进程都早于普通玉米;乳熟期之后,糯玉米叶片的绿叶面积明显小于普通玉米。  相似文献   

13.
对引进种植的14个国内甜、糯玉米调查分析,综合产量、外观品质和适口性评价,筛选适合于新疆气候条件下种植利用的甜、糯玉米品种.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开发甜玉米汁酸奶产品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全脂奶粉、白砂糖和甜玉米汁为原料制备甜玉米汁酸奶,研究甜玉米汁对酸奶发酵及贮藏过程中pH、滴定酸度、双乙酰含量和乳酸菌总数的影响。[结果]添加玉米汁的酸奶凝乳时间较短,凝乳效果较好,滴定酸度增加较快,且甜玉米汁添加量越多,酸奶凝乳时间越短。在发酵过程中,添加甜玉米汁的酸奶双乙酰含量低于未添加组,而在贮藏过程中,添加甜玉米汁的酸奶滴定酸度增加较慢,乳酸菌总数下降较少。[结论]添加甜玉米汁可促进乳酸菌生长,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酸奶的后酸化现象。  相似文献   

15.
刘月英  代莹  贾丽军  霍卫宁 《安徽农业科学》2014,(24):8353-8355,8357
[目的]优化白粒糯玉米浊汁饮料的加工工艺.[方法]以白粒糯玉米全籽粒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结果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影响白粒糯玉米浊汁饮料感官品质各因素的主次顺序及较优组合.[结果]试验表明,绵白糖的适宜添加量为4%;影响白粒糯玉米浊汁饮料沉淀率各因素的主次顺序为吐温-80> CMC-Na>卡拉胶>黄原胶;影响白粒糯玉米汁饮料感官各因素的主次顺序为吐温-80>黄原胶>CMC-Na>卡拉胶,较优组合均为黄原胶0.25%、CMC-Na0.15%、卡拉胶0.10%、吐温-800.15%.[结论]研究制得的饮料产品甜度适中,色泽洁白,糯玉米香味浓郁,稳定性极好,是一种适合各种人群的健康食品.  相似文献   

16.
不同类型玉米对穗粒腐病的感病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鉴定了1216份不同类型玉米材料对穗粒腐病的感病性。结果表明,粉质高赖氨酸的玉米、甜玉米比普通玉米、糯玉米、爆裂玉米、优质蛋白玉米(QP.M.)和高油玉米更易感病。  相似文献   

17.
特用玉米品种筛选与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从全国各地引入144个特用甜、糯玉米品种,在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实训园进行种植,进行物候期观察及地区适应性的鉴定,从中筛选出适应北京种植的甜玉米2个、花糯玉米2个、白糯玉米3个。1999年对7个品种进一步进行品比试验,筛选出产量高、品质好的优良玉米品种秦龙甜一号和花香糯一号。2010年进一步对花香糯一号进行密度及肥料试验,确定最佳种植密度为52 500株/hm2、最佳底肥施用量为187.5 kg/hm2。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创制甜糯基因双隐性玉米自交系,了解甜糯基因双隐性对品质性状的影响,为甜糯玉米育种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以1份甜玉米Zea mays ssp. saccharata骨干自交系(M01)和3份糯玉米Z. mays var. ceratina自交系(L33、L35和L38)为材料,用与糯玉米隐性基因wx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辅助筛选,F2代得到甜糯双隐性玉米材料,连续自交,F4代得到11个纯合甜糯双隐性玉米自交系,检测其可溶性糖含量、淀粉含量及乳熟期籽粒果皮厚度,并与对应的甜、糯玉米亲本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wx基因紧密连锁的引物phi061在甜、糯玉米亲本间扩增出清晰且呈共显性的条带,可在F2代作为糯质基因的前景选择标记。11份甜糯双隐性自交系材料的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平均为12.27%,比甜玉米亲本高2.55%,远高于糯玉米亲本;淀粉质量分数平均为19.73%,比甜玉米亲本低3.77%,远低于糯玉米亲本;乳熟期籽粒冠部和背胚部果皮厚度均介于对应的杂交亲本之间。【结论】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可快速创制甜糯纯合双隐性玉米材料,其可溶性糖含量高于甜质亲本,淀粉含量低于甜质亲本,果皮厚度介于双亲之间。  相似文献   

19.
The sugar components and their dynamic variation in the developing grains of sweet corn(Zeamays L. seccharata Sturt)and normal corn (Zea mays L. indentata Sturt) were compared. There are WSP(water-soluble polysaccharides), sucrose, fructose, glucose, mannitol and sorbitol in both sweet corn and nor-mal corn, but no maltose. Two components with different degrees of polymerization (D. P. N) were detected inthe sweet corn; only one of them was detected in the normal corn 20 days after pollinatio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grains, the total soluble sugar content(TSS)in sweet corn increased, but in normal corn it decreased.The dynamic variation of WSP, sucrose, glucose, fructose, mannitol and sorbitol in sweet and normal corngrains are different. The contents of sugar components in the sweet corn grains are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nor-mal corn. Sweet corn accumulates less starch than normal cor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