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于2010年7~9月对珠江水产研究所内养殖池塘的水质进行调查,分析探讨了池塘夏季氮的昼夜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氨氮(NH(4)(+)-N )、无机氮(DIN)、总氮(TN)均存在明显的昼夜变化.水体NH(4)(+)-N与DIN浓度在14:00~18:00时段处于一天中的最低值,而在20:00后浓度逐步上升.3个池塘中,NH(4)(+)-N是DIN的主要形式.二者呈极显著正相关.单养罗非鱼的池塘水中NH(4)(+)-N和DIN浓度值显著高于其他两个混养鱼类池塘.TN浓度平均值在1.473~1.907 mg/L之间,其中DIN含量在TN中所占的比例不高.相关分析表明:水体NH(4)(+)-N、DIN含量较高的池塘,NH(4)(+)-N、DIN含量均与DO、pH、水温(T)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电导率、溶解性总固体呈显著正相关.TN含量与DO、pH、T等环境因子之间无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2.
对中华鳖池塘夏季主要水质因子进行昼夜连续监测,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气温与水温、气温与pH、气温与溶解氧(DO)、气温与氨氮(NH_4~+-N)、水温与pH、水温与DO、水温与NH_4~+-N、透明度与pH、pH与DO、pH与NH_4~+-N、DO与NH_4~+-N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气温与透明度、NH_4~+-N与亚硝酸氮(NO_2~--N)在0.05水平上显著相关。通过回归分析发现,气温(A)与DO(D)函数关系为D=0.649A-12.729(R~2=0.900,P<0.01),一元回归关系达到极显著水平;pH(H)与DO(D)函数关系为H=0.015D~2-0.021D+6.59(R~2=0.900,P<0.01),二元回归关系达到极显著水平,该研究结果可为指导中华鳖池塘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半亚硝化的快速实现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全程自养脱氮(CANON)反应器对高氨氮模拟废水进行半亚硝化反应的研究,主要研究了进水NH4+-N和DO浓度以及pH的变化对半亚硝化反应的影响。[结果]控制试验条件在进水NH4+-N浓度为200 mg/L,pH为7.5~8.5,HRT=1.25 d,DO为1.5 mg/L,室温(25~27℃)的条件下,连续运行40 d,NH4+-N转化为NO2--N的比率接近57%,NO2--N积累率(即NO2--N/NOx--N)在95%以上,NO2--N与NH4+-N比值基本稳定在1.06~1.21。[结论]CANON反应器实现了半亚硝化反应,为后续Anammox菌的富集和CANON反应器的启动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4.
旱作水稻根际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的时空变异   总被引:36,自引:3,他引:36  
 应用根际培养箱 (三室法 )研究半腐解秸秆覆盖后 ,旱作水稻在不同尿素态氮肥用量 0mg/kg(N0 )、6 7mg/kg(N10 )、93mg/kg(N14 )、12 0mg/kg(N18)施用下 ,根际土壤中NH+ 4 -N和NO-3 -N的动态变化、根际土壤硝化活性、土壤 pH以及水稻生长后期根部和叶部NO-3 -N和硝酸还原酶 (NR)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 ,在水稻移栽前 2 0d内 ,根际NH+ 4 -N和NO-3 -N含量基本接近 ,以NH+ 4 -N为主 ;其后在水稻全生育期内 ,各施氮处理土体中NH+ 4 -N都低于 5mg/kg ,而NO-3 -N均在 15mg/kg以上。土壤的硝化活性随据根区的距离增加而降低 ,水稻植株根部NO-3 -N含量大于叶部而NR的活性却相反。  相似文献   

5.
河蟹生态养殖池塘不同水层水质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河蟹生态养殖池塘不同水层水质因子昼夜变化规律,于2014年8月选择3个连续的晴天天气对上海松江泖港地区3个河蟹生态养殖池塘上层、中层和下层的水质因子进行昼夜监测。结果表明:水质因子均存在昼夜变化和分层现象,3个水层的水温、pH、COD_(Mn)浓度和PO_4~(3-)-P浓度昼夜变化差异不显著;上层和下层水体的DO浓度和NO_2~--N浓度差异显著;3个水层的NH_4~+-N浓度和NO_3~--N浓度均表现出显著差异。一天中,水温、DO浓度、pH和NO_3~--N浓度在5:00最低,NH_4~+-N、NO_2~--N浓度在5:00最高,COD_(Mn)浓度在1:00最高,PO_4~(3-)-P浓度较稳定;NH_4~+-N浓度和DO浓度的昼夜变化表现出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
于2007年10月至2008年3月,对辽宁省盘锦、营口地区部分海参、贝类、种蟹越冬池塘的水温(T)、溶解氧(DO)、透明度(SD)、冰下照度、pH、总氨氮(TNH~+_4-N)、亚硝酸盐氮(NO~_-2-N)、硝酸盐氮(NO~_-3-N)、有效磷(PO_4-P)和化学耗氧量(COD)等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调查,并对添加淡水对海水越冬池保温、增温效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添加淡水对越冬池塘中、下层水有明显的保温增温作用,水温在3 ℃以上,而不添加淡水的池塘越冬期间水温为-1.6~3.7 ℃,最低温度出现在1月底至2月初,平均为-1.2 ℃;冰下照度呈现先降低后而升高的趋势,最低点出现在冬至前后,冬至当天9: 00左右的冰面照度为16.56 klx,全天光照大于1 klx的时间一般为6~7 h以上;透明度呈现先增加而后降低的趋势,最大为(1.24±0.25)m,最小为(0.68±0.13)m;DO一般较高,最大为(22.09±4.25)mg/L,最小为(7.81±5.42)mg/L;pH值则一般为8.5~9.0,最低为8.33±0.34,最高为9.27±0.27;COD含量为(8.18±1.47)mg/L,最低为(5.35±2.21)mg/L,最高为(10.80±1.46)mg/L;TNH~_+4-N含量为(0.358±0.260)mg/L,最低为(0.047±0.048)mg/L,最高为(0.785±0.162)mg/L;NO~_-3-N含量为(0.045±0.059)mg/L,最低为(0.002±0.002)mg/L,最高为(0.215±0.077)mg/L;NO~_-2-N含量为(0.017±0.016)mg/L,最低为(0.001±0.001)mg/L,最高为(0.055±0.051)mg/L; PO_4-P含量为(0.009±0.003)mg/L,最低为(0.003±0.002)mg/L,最高为(0.013±0.012)mg/L.研究表明,添加淡水对池塘DO、pH、COD以及营养盐的垂直分布有显著影响,但对透明度、冰下照度等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胭脂鱼(Myxocyprinus asiaticus)苗种培育池水质变化的特点,加强苗种池水质的管理,提高胭脂鱼苗种培育的水平,2010年4~5月对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宜宾科研基地的两口胭脂鱼苗培育池(11#和14#池塘)的水温(T)、溶解氧(DO)、pH、铵氮(NH4+-N)、亚硝酸氮(NO2--N)、硝酸氮(NO3--N)、有效磷(PO43--P)和化学耗氧量(COD)等指标在苗种培育期间的变化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胭脂鱼苗种培育池水温随环境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升高(16.00~27.08℃);pH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7.62~9.31);DO、COD、NH4+-N、PO43--P、NO3--N、NO2--N等均在合理范围内,且NO3--N和NO2--N含量相对较低。在本试验采取的养殖方式下,胭脂鱼苗种培育池的水质较好,但也必须注意其肥度控制,同时适时补注新水,保持其水质良好。  相似文献   

8.
在不同pH值高氮营养液条件下,研究了外源GABA对小白菜‘五月慢’(Brassica campestris ssp.Chinensis)叶片无机氮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 6.5条件下,与正常营养液处理相比,高氮营养液(pH6.5+N)培养6和12d后,小白菜叶片NR、NiR活性以及NO-3-N、NO-2-N、NH+4-N、游离氨基酸含量显著增加,但是GAD活性变化不显著。与pH 6.5+N处理相比,2.5mmol/L GABA处理加速了小白菜叶片硝酸盐的代谢,表现为NR、NiR、GAD活性和NH+4-N、游离氨基酸含量显著增加,NO-3-N、NO-2-N含量显著降低。但GABA对小白菜叶片硝酸盐的代谢受pH值的影响较大,以pH 6.5+N条件下GABA处理效果最好,其次为pH 4.5+N处理,而pH 8.5+N条件下GABA处理效果最差;不同pH处理12d的效果较明显。结果证明外源GABA对小白菜叶片无机氮代谢的诱导受pH值的影响,其中pH 6.5是GABA降低高氮条件下小白菜叶片硝态氮含量的适宜酸碱环境,且GABA最佳添加时期为采收前12d。  相似文献   

9.
氮素形态对紫花苜蓿不同生育期生长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完全营养液条件下,采用砂培法,研究了3种氮素形态配比(NO-3-N,NH+4-N以及NO-3-N∶NH+4-N为1∶1)和3个氮素水平(0、105、210mg/L)对‘甘农3号’紫花苜蓿整个生育期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形态氮素处理下紫花苜蓿的株高、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根瘤数、根瘤质量均显著高于CK,表现为:NO-3-N和NH+4-N混合培养下效果最好,NH+4-N培养下次之,NO-3-N培养下最低.随着氮素水平的增加,各形态配比下紫花苜蓿的株高、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根瘤数、根瘤质量均呈现增加的变化趋势.紫花苜蓿的株高、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根瘤数、根瘤质量均在NO-3-N+NH+4-N的质量浓度为210mg/L时,达到最大值.各处理下紫花苜蓿的各指标均在苗期、现蕾期、盛花期差异比较明显,结荚期和鼓粒期差异不显著.整个生育期,紫花苜蓿的各生长指标之间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溶解氧(DO)浓度和p H对沼液废水短程硝化反应的影响。[方法]采用自制的SBR反应器,针对DO浓度和p H 2个影响因子进行单因素试验,考察其对亚硝酸盐积累的影响。[结果]在温度(25±2)℃,进水氨氮(NH_4~+-N)浓度550~600 mg/L、化学需氧量(COD)1 600~1 700 mg/L、p H 7.5,水力停留时间(HRT)为1 d的条件下,DO浓度在1.1~1.5 mg/L时,出水亚硝氮(NO_2~--N)/总硝氮(NO_x~--N)可达到0.85,NO_2~--N/NH_4~+-N接近于1。在温度为(25±2)℃、DO为1.3 mg/L和进水NH_4~+-N浓度为600 mg/L时,将p H控制在7.3~7.8,亚硝酸菌整体活性最高。[结论]DO浓度会显著影响亚硝酸盐的积累和转化,p H直接影响亚硝酸菌的生长,过高的p H会导致高NH_4~+-N沼液废水中游离氨的浓度升高,从而抑制亚硝酸菌的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