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为探讨益生真菌对大花蕙兰组培苗生长的促进效应,从野生兰科植物根系分离的内生真菌中筛选出2株真菌菌株C2y1和S1g1,对其进行形态特征和ITS序列鉴定,分析2株真菌共生对大花蕙兰幼苗营养生长、矿质元素吸收以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并检测了真菌在兰花根系中的定殖特点。结果表明:2株真菌能促进大花蕙兰植株根系生长、总生物量增长和叶绿素含量增加;C2y1相比于对照能显著促进大花蕙兰幼苗对N、P、K、Fe等矿质元素的吸收,尤其是菌根化苗Fe元素含量高出对照163.24%;菌株S1g1则显著促进植株对Ca、Mn、Zn的吸收,处理植株的Ca和Zn含量高出对照62.00%和68.09%;形态结构和ITS序列分析鉴定表明C2y1为兰科丝核菌类瘤菌根菌属(Epulorhizasp.)真菌,S1g1为黄丝菌科Cephalotheca属真菌。显微结构分析表明,C2y1菌丝可侵入兰根皮层细胞,并形成典型的菌丝结,而S1g1仅在兰根的根被组织聚集。菌根化可有效促进大花蕙兰组培苗的营养生长和矿质元素吸收,而不同种类的真菌对其促进效应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互补性。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施用城市排水污泥对竹柳扦插苗生理特性的影响,在平原沙地苗圃环境下,设置3、6、9 kg·m~(-2)共3个污泥施用量梯度,分别设为T1、T2、T3处理,以不施污泥为对照(CK),测定各处理扦插苗的成活率,定期监测叶片叶绿素、可溶性蛋白、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含量的动态变化,并在生长季末测定各器官全氮(N)、全磷(P)、全钾(K)含量.结果表明:随着污泥施用量的增加,叶绿素含量总体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扦插35、50、65 d后,T1处理的叶绿素含量均达到最大值,且与CK的差异显著;可溶性蛋白含量总体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少再增加的趋势,T1处理在整个测试期间始终处于最高水平;T1、T2、T3处理对NSC的积累均存在明显的促进作用;施入污泥后,N、P、K在根的分配率和含量均高于CK,T1处理显著提高了茎及全株的K含量,各处理间的全株N、P含量均差别不大.综合考虑施入污泥后竹柳扦插苗各生理指标的响应情况以及本研究中的污泥施用量,认为3 kg·m~(-2)为较适宜的施用量.  相似文献   

3.
叶片自然凋落与插穗营养状况对桃扦插生根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桃树硬枝扦插繁殖过程中,插穗叶片自然凋落率超过80%,较插穗叶片自然凋落率在40%~75%之间的繁殖材料生根率更低,插穗叶片自然凋落率高低与生根率高低呈反比。另外,研究发现插穗树皮、根系中Fe、N矿质元素含量与生根有一定的联系。Fe元素含量高的插穗生根率也高;相反,N元素含量高的插穗生根率最低。插穗P、K、Ca、Mg、Mn和Zn元素含量对桃树扦插生根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4.
优良共生真菌对铁皮石斛的促生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共生真菌对铁皮石斛促生效果的基础上,研究共生真菌对铁皮石斛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矿质元素吸收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优良共生真菌JSNL004、JSNL003对铁皮石斛的苗高、鲜质量促生作用显著;接种共生真菌JSNL003、JSNL004能够提高植株对磷(P)、钾(K)等大量元素以及硼(B)、硫(S)、锌(Zn)、钙(Ca)等微量元素的吸收能力,并能够提高植株的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进而提高植株的生长速度。  相似文献   

5.
研究目的利用AM真菌进行柑桔菌根化育苗是培育壮苗和提高果品品质的新趋势,在对枳壳菌根苗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找到一个较好的优势菌种作为育苗菌剂。方法盆栽条件下研究了AM真菌Gigasporamargarita、Glomusmosseae和Glomusversiforme对枳壳实生苗营养生长及矿质含量的影响,并比较了种间差异的效应。结果接种AM真菌的枳壳幼苗根系均有效地被侵染,与对照相比,能显著促进植株根系和茎叶的生长,对须根的生长促进作用尤为突出;提高了叶片矿质元素N、P、K、Ca、Mg、Zn、Cu和Mn的含量,与对照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3种AM真菌种间比较,其效应排序为Glomusmosseae>Gigasporamargarita>Glomusversiforme,但叶片矿质元素的含量与生长趋势并不完全一致。结论接种Glomusmosseae处理生长最好,矿质元素N、P、Mg和Cu的含量最高,菌根依赖性最大,且差异显著。AM真菌G.mosseae是参试3个菌种中培养枳壳菌根化壮苗的最佳菌种。  相似文献   

6.
以砀山酥梨为材料,研究了果实发育过程中,果实、叶片以及一年生枝条内各主要矿质元素含量的变化规律及其在各器官间的相关性,以期为砀山酥梨合理适时施肥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果实发育过程中,叶片内N、P、K、Zn、Cu、B含量呈下降趋势,Ca、Fe和Mn含量呈上升趋势,而Mg、S含量变化不显著;一年生枝条内N、P、K、Mg、S、Cu、Zn和B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Ca和Mn含量呈上升趋势,Fe含量呈波动性变化;果实内N、P、K、Ca、Mg、S、Mn、Cu、Zn和B含量呈先下降后稳定的趋势,Fe含量先显著下降,后呈现出波动性变化。叶片中N、P、K、Cu、Zn、B含量间均表现出极显著的正相关,Ca含量与K、B呈极显著负相关,Mn和N、P、K呈极显著负相关;1年生枝条中N、P、K、Cu、Zn含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Ca与Fe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Mn和K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果实中Fe含量与B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其余各元素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叶片中N、P、K、Zn、B和果实、一年生枝条中对应的矿质元素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砀山酥梨植株中营养元素的分配,随着生长中心的转移而变化,施肥时要根据矿质元素的变化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前施入。  相似文献   

7.
盐碱条件下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对甘草种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对甘草生长和矿质元素吸收的影响.[方法]测定丛枝菌根侵染率和幼苗干重及N、P、K和Na的含量变化,研究菌根真菌与对甘草生长的作用.[结果]接种丛枝菌根真菌提高了甘草的生物量,提高了对N、P和K的吸收,但降低对Na的吸收.[结论]接种菌根真菌,增强了甘草的生长和抗盐碱能力,其机制可能与对元素的选择性吸收有关.  相似文献   

8.
大花萱草不同发育阶段矿质营养及水分含量的动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测定大花萱草不同品种及同一品种在不同发育阶段的矿质营养及水分的含量的动态变化。表明大花萱草在不同发育阶段对矿质营养及水分的需求不同。大花萱草不同品种在不同发育阶段对大量元素的吸收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营养生长阶段养分吸收浓度顺序为K>N>Ca>Mg>P;生殖生长阶段为N>K>Ca>Mg;枯黄期为N>Ca>K>P>Mg或N>K>Ca>Mg。不同发育阶段水分的吸收差异显著,在营养生长阶段水分含量较高,进入生殖生长阶段水分含量降低。研究结果可以为合理制定大花萱草的施肥、浇水等栽培技术流程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山核桃幼苗矿质养分吸收对酸胁迫的响应机制,本研究以2年生山核桃实生苗为试验材料,进行不同pH处理盆栽砂培试验,测定了不同营养液pH(4.5、5.0、5.5、6.0和6.5)环境下山核桃幼苗各组织的矿质养分含量。结果表明,矿质养分在山核桃植株各组织内含量存在一定差异,N、P、K、Ca、Mg、Mn、Zn主要集中于地上部分的叶片和茎中,在根系中的含量较少;而Fe、Cu则在根系中富集,地上部位组织含量较少。营养液pH值在弱酸性范围内(pH≥5.5),对山核桃苗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差异不大,当营养液酸度进一步下降(pH<5.5)时,最新成熟叶N、P、K含量显著降低,Ca含量显著增加,而老叶N、P、K含量明显增加,Ca含量明显降低。最新成熟叶Fe含量随着pH的下降呈现倒“N”型变化规律,在营养液pH值为5.0时达到最大值,根部Cu含量随营养液pH值降低呈增加趋势。Mg、Mn、Zn及茎中矿质元素含量与营养液pH无明显相关性。可见,酸胁迫水平与山核桃苗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密切相关,且影响了矿质元素在植物体内的转运,营养液pH值降低到一定范围(pH<5.5)时,山核桃苗最新成熟叶N、P、K的吸收积累受到抑制,导致新叶生长发育不良,并且Fe、Mn、Cu等不可再利用元素在根系大量积累无法向新叶运输,为山核桃养分精准化管理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渭北旱塬葡萄根际解磷细菌的筛选及其对葡萄的促生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渭北旱塬50年生葡萄园解磷细菌进行了筛选,并对两个菌株的促生效应进行了研究.通过NBRIP平板,从葡萄根际土壤中分离得到29株解磷细菌.通过NBRIP液体摇瓶试验,培养7 d后得到两株解磷效果突出的菌株:JYR-12菌株培养液中有效磷含量高达673.99 mg/L,约有13.17%的磷酸钙被溶解出来;JYR-7菌株培养液中有效磷浓度为671.64 mg/L.在盆栽条件下,研究解磷细菌JYR-12和JYR-7对酿酒葡萄赤霞珠扦插苗生长及光合能力的影响.盆栽试验表明,接种解磷细菌处理的赤霞珠扦插苗株高、茎粗、地下干质量和地上干质量显著高于对照.葡萄扦插苗的光合指标及接种解磷细菌的均显著高于对照.可见,与对照相比,接种解磷细菌可以显著促进赤霞珠扦插苗生长,其中以菌株JYR-12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