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农杆菌介导外源基因是目前研究最多,应用最广的植物转基因方法。本文对农杆菌介导的植物遗传转化机理,以及T-DNA介导在植物基因组中的加工、转移、整合的分子机理和桑树遗传转化的近几年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桑树基因工程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提高植物农杆菌转化效率辅助策略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杆菌介导是目前转基因植物研究采用的主要方法,不同植物间利用农杆菌转化的转化效率差异很大,高效农杆菌转化体系对于转基因植物产业化和功能基因组学等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总体而言,影响农杆菌转化效率的因素主要包括基因型、外植体及其生理状态、农杆菌菌株、培养基成分、共培养条件等。对于一些难转化的植物来说,辅助因素对转化效率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影响农杆菌转化效率的一些辅助因素及其作用,包括植物材料微创伤处理和干燥处理、培养基中抗氧化剂和表面活性剂使用、农杆菌中额外拷贝Vir和植物细胞中VIP(VirE2 interacting protein)过表达、载体上核基质附着序列引入等,以期为进一步改进难转化作物如小麦、大豆等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效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植物遗传转化是现代分子育种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农杆菌转化法具有外植体基因型依赖性,使得一些顽抗物种很难获得转化植株,有效利用参与转化过程的植物基因是进一步提高转化效率的可能路径。VIP1是一种bZIP转录因子,参与植物的免疫应答反应,但最近研究发现激活VIP1蛋白会促进农杆菌介导的转化过程,通过优化植物组织培养条件,增加植物体内VIP1的表达量可以提高遗传转化效率。总结植物与农杆菌之间相互作用的分子生物学过程,将为提高植物转化效率提供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最近根癌农杆菌介导不同宿主遗传转化的转化机理和T-DNA的整合方式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及目前对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中植物、真菌以及人类细胞宿主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超声波辅助农杆菌介导法转化鱼腥草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应用超声波直接转化法、农杆菌介导转化法、恒定频率的超声波仪处理植物15 min后再用农杆菌介导法侵染植物和在农杆菌侵染过程中辅助以超声波处理10 s 4种方法对鱼腥草进行转基因研究,结果显示:上述4种转化法对gus基因最大瞬时表达率依次为47%、60%、80%和75%。结论:用恒定频率的超声波仪处理植物15 min后再用农杆菌介导法侵染植物和在农杆菌侵染过程中辅助以超声波处理10 s两种转化法gus基因的瞬时表达率最高,说明超声波辅助农杆菌介导遗传转化方法是一种高效的鱼腥草转基因方法,它实现了外源基因在植物中的高效表达。  相似文献   

6.
分子生物学与植物基因工程的迅速发展,使得通过基因工程手段改良作物品质、改善作物耐胁迫能力、提高作物产量成为培育作物新品种的一种有效手段.为此,综述了农杆菌介导遗传转化的分子机制、标记基因的应用、作物转化研究进展和转基因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植物安全转基因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转基因技术是进行基因功能研究和作物遗传改良的重要工具。根癌农杆菌介导转化法和基因枪轰击法是两种主要的遗传转化方法。从1996年首例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种植以来,2012年全球有28个国家和地区种植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已达1.7亿公顷。随着全球转基因作物的大面积商业化种植,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越来越多地受到公众关注。安全转基因技术的研发对于转基因植物的商业化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详细介绍了目前已报道的安全转基因技术原理及其应用现状。按其作用原理和目的将其分为4类:安全选择标记、标记基因删除及基因叠加、基因漂移防控法和基因定点编辑整合技术。其中,安全选择标记按其筛选原理分为糖代谢相关标记、氨基酸代谢相关标记、激素相关标记和抗逆相关标记。与抗生素和除草剂抗性标记相比,这类标记基因及其表达产物对人和其他生物更安全。标记基因删除及基因叠加技术包括共转化法、位点特异性重组法、转座子法、同源重组法以及基于位点特异性重组的基因叠加技术,其中共转化法又包括农杆菌介导的共转化法和基因枪介导的表达盒共转化法。基因叠加技术为复合性状转基因植物研发奠定了基础,有望成为未来多性状转基因植物研发的重要技术之一。基因漂流防控法包括叶绿体转化法和基因拆分法。基因定点编辑和整合技术包括锌指核酸酶、TALEN和CRISPR/Cas9系统介导的基因定点编辑和整合技术。其中,TALEN和CRISPR/Cas9技术,设计简单,成本低,易操作,靶点分布广泛,有望成为安全转基因研发和应用的重要技术。文章对这些技术原理及其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讨论了其优缺点,并展望了安全转基因技术研发重点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朱学静  殷鸣放  金华  阮成江  姜国斌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2):5772-5773,5797
分析了影响农杆菌介导杨树转化效率的因素,如植物基因型、农杆菌类型、菌液浓度、侵染时间、共培养时间、Vir基因的活化、选择标记基因等,同时指出转化受体也是影响转化效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王娟  陈佳宁  李立芹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9):10021-10023
植物基因工程是马铃薯遗传改良的重要技术之一。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马铃薯遗传转化法是目前广泛采用的转基因方法,具有操作简便、低拷贝等优点。该研究综述了根癌农杆菌介导马铃薯遗传转化的分子机制及过程、再生体系、影响因素等,并对进一步的研究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植物多基因转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植物基因工程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深入,植物遗传改良手段不断创新。在植物转基因方面,单个目的基因的转化已经不足以满足植物改良的需要,尤其是对一些代谢途径或数量性状的遗传修饰,多基因转化研究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以烟草、水稻、玉米 等几种高等植物为例,概述了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和基因枪介导法开展多基因转化的进展,以及存在的问题,展望了今后的发展方向,可为小麦等主要农作物多基因转化提供参考,促进转基因作物新品种培育。  相似文献   

11.
植物的耐盐性是一个多基因控制的复杂性状,将多个耐盐相关基因导入同一植物更有助于提高植物的耐盐能力.以玉米自交系H99、丹988的胚性愈伤组织为受体材料,通过愈伤组织对NaCl的敏感性试验,确定转化愈伤组织的适宜选择压,适宜愈伤组织转化的盐浓度为225 mmol/L.并对农杆菌遗传转化系统的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用带有pCAMBIA-1301-CMO-BADH质粒的根癌农杆菌转化玉米愈伤组织,结果表明:采用EHA105的菌株振荡20h后,菌液OD值为0.5~0.6时侵染25 min为农杆菌转化的适宜条件.对移栽成活的36棵抗盐植株经PCR检测有2株呈阳性,阳性株率最高达到5.6%,初步证明目的基因已整合到玉米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12.
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 transfers part of its Ti plasmid, the transferred DNA (T-DNA), to plant cells during tumor induction. Expression of this T-DNA in plant cells results in their transformation into tumor cells. There are similarities between the process of T-DNA transfer to plants and the process of bacterial conjugation. Here, the T-DNA transfer machinery mediated conjugation between bacteria. Thus, products of the Vir region of the Ti plasmid of 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 normally involved in transfer of DNA from bacteria to plants, can direct the conjugative transfer of an IncQ plasmid between agrobacteria.  相似文献   

13.
14.
影响拟南芥转化效率和激活标签丢失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激活标签载体pSK I015和农杆菌介导的浸花转化法创建拟南芥激活标签突变体,优化了浸花法转化方案,采取原地转化的措施,减少了工作量,又保证了植株在转化期间的正常生长,转化效率高达1.434%.突变体分析表明,57.5%含单拷贝T-DNA插入,100%整合了Bar基因,87%含有CaMV 35S增强子,进一步分析发现CaMV 35S增强子丢失机率与农杆菌继代次数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利用花粉管结合农杆菌介导方法将iaaM基因导入玉米自交系。[方法]利用电击转化法将iaaM基因的表达载体转入农杆菌LBA4404菌株中,通过花粉管通道法将验证正确的菌株直接转化京24玉米自交系,最后通过除草剂筛选及PCR检测得到阳性植株。[结果]试验共得到12株抗性植株,其中10株为阳性植株。[结论]该研究成功建立了一种无需组织培养体系,直接利用花粉管通道进行农杆菌介导的玉米转化方法。  相似文献   

16.
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 induces tumors in plants by transferring and integrating oncogenes (T-DNA) into the chromosomes of host plant cells. Agrobacterium strains were used to transfer complementary DNA copies of a potato spindle tuber viroid (PSTV) to plant cells at a wound site on tomato plant stems. Subsequently, infectious viroid RNA was found in the leaves of these plants, indicating systemic PSTV infection. This process utilized the T-DNA transfer mechanisms of Agrobacterium since PSTV infection required most virulence genes (vir) as well as one of the DNA sequences that flank either side of the Agrobacterium T-DNA. However, transfer still occurred from virE mutants of Agrobacterium, strains that fail to induce tumors even though a completely functional T-DNA is present. The virE gene seems to be directly involved in the integration of foreign DNA into plant chromosomes.  相似文献   

17.
构建了包含水稻草矮病毒(Ricegrassystuntvirus,RGSV)NS3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pCBTNSv3,应用农杆菌介导法,将NS3基因导入水稻愈伤组织中,获得了转RGSVNS3的水稻转基因植株,总DNA经PCR、Southern点杂交鉴定,初步证实NS3基因已整合到水稻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18.
对根癌农杆菌介导的玉米基因转化中包括外植体、基本培养基及其附加物、共培养温度、信号分子与vir基因的活化的几个关键因素研究进展作了论述。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大小为1~2mm的幼胚是较为理想的转化外植体,在外植体培养基本培养基一般多选用MS和N6,在基本培养基上附加有机氮和氨基酸、金属离子均有利于转化效率的提高。转化中的共培养温度一般在200C~250C之间。研究认为根癌农杆菌转化禾本科植物的困难在于禾本科植物缺乏酚类物质,难以诱导Vir基因活化表达,因此在转化中多采用加入外源的酚类物质如乙酰丁香酮来提高玉米转化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OsWAX2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构建及遗传转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拟南芥的WAX2基因序列,BLAST检索出3个水稻同源基因,分别命名为OsWAX2-1,OsWAX2-2,OsWAX2-3,与拟南芥WAX2基因的同源性分别为56.0%,55.2%,52.0%;其预测的编码蛋白与WAX2蛋白的同源性分别为61.5%,60.5%,64.7%.这3个蛋白都存在4个跨膜结构和2个固醇去饱和酶的保守区,说明这3个蛋白质都属于跨膜蛋白,并可能与角质层的蜡质合成有关.从全长cDNA数据库检索获得了3个OsWAX2的全长cDNA.以pCAMBIA-1300-multi为载体,构建了CaMV35S启动子驱动的3个OsWAX2的过表达载体pOEOSW2-1,pOEOSW2-2,pOEOSW2-3及3个RNAi表达载体pCROSW2-1,pCROSW2-2,pCROSW2-3,并通过冻融法将6个表达载体转化到根癌农杆菌EHA105,LBA4404和GV3101中,采用农杆菌介导法进行水稻日本晴品种的遗传转化,得到了具有Hyg抗性的水稻转基因苗,PCR检测到阳性植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