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为充分合理利用耕地资源,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从耕地利用程度、耕地投入水平、耕地产出水平及可持续性指标方面选取16个指标构建内蒙古耕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体系。采用熵值法和综合指数法对内蒙古自治区12个盟市耕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测算,并借助arcGIS对耕地集约利用得分进行分级和空间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耕地可持续水平和耕地投入水平对耕地集约利用影响较大;内蒙古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空间差异较大,耕地集约利用具有空间集聚性。  相似文献   

2.
中国耕地质量状况分析   总被引:55,自引:2,他引:53  
 耕地质量是耕地土壤质量、耕地环境质量、耕地管理质量和耕地经济质量的总和。中国耕地质量总体偏低,中等和低等地共占耕地总面积的2/3以上。中国耕地质量变化态势如何,目前没有统一的认识,较为普遍的看法是中国耕地质量总体水平趋于下降,但农田土壤监测结果表明中国耕地土壤肥力指标总体上呈稳中有升的趋势。论文的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耕地质量总体上向好的方向发展,但耕地部分质量要素和局部区域耕地质量恶化问题突出。  相似文献   

3.
申俊鹏  秦明周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1):4599-4602
综合运用耕地动态平衡指数、耕地产出效益系数、耕地消耗回报系数、耕地污染替代系数和耕地利用集约化系数等一系列评价指标,定量分析了河南省目前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状况和耕地利用效益,定性提出了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以及提高资源利用效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耕地质量是耕地土壤质量、耕地环境质量、耕地管理质量和耕地经济质量的总和。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加快农业基层建设,切实提高耕地质量,表明在重视耕地数量的同时,要更加关注耕地质量,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此,笔者最近对泸州市江阳区耕地质量现状和保护工作进行了调查。一、江阳区耕地质量现状及存在问题1.耕地区域分布及特点江阳区耕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切实加强耕地保护,全力提升耕地质量,稳步拓展农业生产空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这既有耕地数量问题,又有耕地质量问题,而加强耕地科技创新是贯彻耕地数量、质量和生态“三位一体”保护理念的重要实施路径。耕地科技创新势重点是理论创新和技术攻关,基于对我国耕地现状、耕地质量问题、国内外耕地科技发展趋势及差距的综合考量,笔者团队所在的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以耕地科技的理论创新和技术攻关为重点,以耕地保护与利用为核心,在全国六大不同区域开展耕地监测、耕地改良、耕地培肥、耕地利用创新等系列研究,成效颇丰。  相似文献   

6.
基于可持续发展观的耕地分等定级指标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崔茜  吴郁玲  李清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674-19676
为客观合理地评估耕地实际和潜在的利用价值,基于可持续发展观,在考虑耕地自然和经济价值的基础上,探讨了将社会和生态价值融入耕地分等定级指标体系的理论与方法。可持续利用耕地指标体系构建应遵循经济可行性、社会可接受性、生态保护原则,在考虑耕地的基础地力进行耕地分等的基础上,再从耕地的现实生产力(或潜在生产力)角度对耕地同等别内的级别进行评价和划分。根据现有的耕地分等指标体系,对平原和山地丘陵地区耕地分等指标体系中的土壤自然和环境因素进行了修正,分别制定了平原和山地丘陵地区耕地分等的指标体系;基于耕地的经济可行性(经济价值)、社会可接受性(社会价值)和耕地质量的保护性(生态价值),构建了耕地定级指标体系,并对耕地定级指标进行了定量表达。  相似文献   

7.
我国耕地质量与监控研究综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对耕地质量与监控研究进展的系统总结和梳理,提出耕地质量与监控未来重点研究方向,为我国耕地质量提升与管理提供支撑。研究采用文献综合法和总结归纳法。结果表明:耕地质量与监控研究必须加强与耕地资源多功能需求、耕地生产能力、耕地生态效应和现代信息技术等学科的融合;围绕耕地质量因素与过程、耕地质量调查与监测、耕地多功能诊断与评价、耕地质量与产能提升及基本农田质量保护与管理等方面进行重点研究。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新疆耕地利用结构、耕地危害占补、耕地资源开发和耕地资源保护四方面现状,分析了耕地侵占、人地供需、耕地质量和耕地环境四方面存在主要问题,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研究了耕地利用过程中的经济因素,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湖南省耕地土壤退化现状·原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分析了湖南省耕地土壤退化现状与产生的原因 ;并从耕地保养管理的角度提出了依法治土 ,建立耕地保养投入长效机制 ,加强耕地质量监控和加大耕地整理复垦力度等方面防治耕地土壤退化和加强耕地质量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张丽  侯敬丽 《甘肃农业》2014,(15):49-51
农民作为耕地的直接使用者,在耕地保护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采用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对农户的耕地利用行为和保护意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前农户保护耕地的积极性并不高,基本处于被动保护状态;农户的耕地保护意识是决定其耕地保护行为的关键因素之一,其耕地保护行为主要体现在对耕地的利用上;耕地资源少、地块破碎、分布零散和农业收益低下是农户保护耕地积极性不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科学的耕地评价是耕地合理开发、利用、保护的前提,耕地资源认知的深化引领耕地评价研究发展。为明晰耕地评价研究的发展历程、热点动态和未来前景,系统梳理1949—2023年引领耕地资源认知变化的理念、事件和政策,探讨耕地资源认知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借助文献调查、文献计量分析、理论分析等方法,对不同阶段耕地评价研究的主要内容、政策支撑、技术方法与代表成果等进行总结,并提出面向新时期社会发展需求的耕地评价研究展望与关键问题。研究表明:1)耕地资源认知按时间顺序可划分为资源本体、资源平衡体和资源综合体3个阶段,认知对象由耕地数量单一维度向耕地数量与质量、数量-质量-生态、实体耕地与虚拟耕地等多维度转变,研究范围也由宜耕地、耕地等实体资源向近远程耦合框架下的全球虚拟耕地拓展;2)各阶段耕地评价的研究重点围绕耕地数量、耕地质量和耕地综合利用展开。在资源本体阶段,侧重土地开发适宜性评价,关注本底要素宜耕性;在资源平衡体阶段,注重耕地质量提升,对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潜力进行评价。在资源综合体阶段,评价对象向全球粮食贸易中的虚拟耕地拓展,评价内容关注耕地多功能及功能间权衡与协同关系。因此,未来耕地评价的研究内容需适应新时代发展的现实需求,耕地本体评价需兼顾实体和价值量,耕地质量评价需匹配人类福祉需求,耕地综合评价需考虑多元对象和指标。在评价理论与方法层面应加强学科交叉融合,充分利用新调查监测手段,丰富精细化耕地资源数据,为进一步拓展资源认知、丰富评价范式、优化耕地保护制度等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2.
耕地保护补偿资金运行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建立耕地保护补偿机制是我国切实实现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战略的必然选择。其中,实现耕地保护补偿资金的良性循环是建立耕地保护补偿机制的核心。采用文献综述和逻辑归纳法,对耕地保护补偿资金的运行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耕地保护补偿资金来源渠道包括政府耕地保护补偿财政专项资金、新增占用耕地的组织缴纳的耕地保护补偿资金、城镇居民缴纳的耕地保护补偿资金和社会各界缴纳的耕地保护补偿捐助资金等;耕地保护补偿资金应按照国家级、省级和县级三级筹集和运行,并将其账户设立在相应级别的财政部门下,实行专户缴纳、专款专用;耕地保护补偿资金的监督机制包括法律制度约束机制、区域间监督机制、区域内部监督机制、动态监测机制、公众参与机制和违法违规惩处机制。  相似文献   

13.
我国耕地保护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近年来,耕地保护逐渐成为国家和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热点问题,一些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对耕地保护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研究。该文在纵观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从耕地数量保护、耕地质量保护以及耕地生态保护方面对耕地保护进行了回顾,对我国今后耕地保护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以耕地质量等级监测工作为基础,从耕地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属性出发,选取新疆阿勒泰市为研究示例,参照农用地分等定级和土壤监测评价方法,建立指标体系分析影响区域耕地质量变化因素,结合地理信息系统空间模型评价耕地质量等别和综合水平,同时描述多时段内区域耕地质量动态变化情况,揭示耕地质量在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的变化趋势和规律。耕地质量等别评价结果表明阿勒泰市耕地整体质量呈上升趋势,其中自然等别变化平缓,利用和经济等别波动性较大;耕地质量综合评价结果得出区域耕地质量综合指数波动幅度较小,变化趋势与耕地质量等别评价结果相近。  相似文献   

15.
耕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耕地质量是农业生产的保障,它包括耕地土壤质量、耕地环境质量、耕地管理质量和耕地经济质量。在坚守好耕地数量红线的同时,更要守好耕地质量的底线。多年来,随着化肥投入量和作物产量的持续增长,连云港市耕地土壤氮磷养分供应状况虽然有较大改进,但是部分质量要素和局部区域耕地质量恶化问题突出,特别是“低(基础地力低)、费(使用肥料过量)、污(耕地土壤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全市耕地质量新一轮的核心问题,不仅对农业,而且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了严重威胁。该文主要对连云港赣榆区塔山镇土城村的耕地环境质量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耕地环境质量整治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6.
耕地质量、等级与价格刍议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阐述了耕地质量的概念 ,指出影响耕地综合质量的三要素 :耕地适宜性、耕地生产潜力和耕地现实生产力 ;探讨了耕地质量等级划分的基本依据与思路 ;在分析了耕地价格的实质内涵后 ,提出了耕地价格评估的四种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7.
以常州市新北区为例,从耕地保护角度出发,通过对耕地综合质量的评价来划定耕地空间红线。针对耕地红线划定要求,从耕地土壤质量、基础设施条件、区位条件和空间形态4个方面选取耕地综合质量评价的相关指标,构建耕地质量评价体系,分别评价了耕地质量各准则层,并利用指数法计算了耕地综合质量分值。在此基础上,根据最大相似原理将常州市新北区现有耕地划分为4个等级,通过分析各类耕地的综合质量特征,确定将一、二和三等耕地划入到耕地红线范围内。  相似文献   

18.
以常州市新北区为例,从耕地保护角度出发,通过对耕地综合质量的评价来划定耕地空间红线。针对耕地红线划定要求,从耕地土壤质量、基础设施条件、区位条件和空间形态4个方面选取耕地综合质量评价的相关指标,构建耕地质量评价体系,分别评价了耕地质量各准则层,并利用指数法计算了耕地综合质量分值。在此基础上,根据最大相似原理将常州市新北区现有耕地划分为4个等级,通过分析各类耕地的综合质量特征,确定将一、二和三等耕地划入到耕地红线范围内。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遵义市耕地利用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了解耕地数量与质量发生的变化,深入研究耕地利用程度,为进一步合理利用耕地提出相应耕地保护对策,以提高耕地质量,确保遵义市耕地可持续利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耕地利用效益体系与耕地保护的经济补偿机制重构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基于耕地功能的多样性以及在社会经济整体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重构了耕地利用的效益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耕地利用生态社会效益外部性下的耕地非农化机制.分析表明,耕地利用生态社会效益的外部性是耕地非农化的根本原因,而构建耕地保护的经济补偿机制则是抑制耕地非农化的根本途径.最后提出了耕地保护的区内经济补偿和区际经济补偿运行机制、补偿体系和实施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