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上海地方分离株的RT—PCR快速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已报道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基因序列设计了1对可用于扩增不同病毒株N基因片段的引物,得到了预期的438bp长的产物,并将此RT-PCR方法与鸡胚盲传法结合用于分离、检测IBV。分离病毒的扩增条带经纯化和回收以后,克隆到pMD18-T质粒载体中。在对插入片段进行序列测定后,我们将测序结果与已发表的IBV N基因序列进行了比较,证实具有极高的同源性,表明分离的是IBV。据此建立起一种更加快速、有效的分离、鉴定IBV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根据IBV病毒的已报道基因序列设计了用于扩增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M41株S1基因和T株核衣壳蛋白基因(N)的引物。经RT-PCR得到了预期大小的扩增产物;将目的条带纯化并回收以后,克隆到pMD18-T质粒载体中,对插入片段进行序列测定。并与已发表的IBV S1、N基因序列进行了比较和分析,表明具有高度同源性。证明我们克隆了IBV S1和N结构蛋白基因。  相似文献   

3.
根据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IBV)的已报道基因序列设计了 1对可扩增 N基因片段的引物 ,并得到了预期的 438bp扩增产物 ;将目的条带纯化并回收后 ,克隆到 PMD18- T质粒载体中 ,对插入片段进行序列测定 ,并与已发表的 IBV N基因序列进行了比较 ,证实扩增和克隆的产物是正确的 ;根据扩增的 N基因的序列 ,选择了 Bst X 酶对 IBV进行分析 ,发现 M41和澳大利亚 T株 Bst X 酶切图谱存在明显的差异 ,从而建立了一种新的鉴定 IBV病毒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N基因片段的RT-PCR扩增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IBV病毒的已报道基因序列设计了一对可扩增N基因片段的引物,并得到了预期的438 bp长的扩增产物;将目的条带纯化并回收以后,克隆到pMD18-T质粒载体中,对插入片段进行序列测定,并与已发表的IBV N基因序列进行了比较和分析,证明扩增产物是正确的,从而建立起了一种准确、实用的检测、鉴定IBV方法.  相似文献   

5.
根据GenBank上发表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基因序列,针对IBVM基因全序列设计合成了一对引物,以IBV疫苗株为模板,建立了检测IBV的RT-PCR方法.应用该方法对IBV疫苗株RNA进行扩增,获得与预期大小相符,长度为1105 bp的特异性目的片段;敏感性测定该RT-PCR可扩增到18pg的IBV-M-cDNA.结果表明建立的RT-PCR方法对IBV的检测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可用于IBV感染的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6.
免疫鸡群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鉴定免疫鸡群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方法]以接种IBV的鸡胚尿囊液为模板,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IBV的N基因序列设计引物,通过RT-PCR扩增出目的片段,经酶切鉴定后对其进行测序鉴定。[结果]PCR扩增片段长度为409bp,将其Ⅳ基因核苷酸序列与不同地区分离株(山东、黑龙江等)以及欧洲呼吸型疫苗株(M41)的IBV核苷酸序列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毒株的核苷酸同源性在85.6%~100.0%,此次分离所得IBV的N基因与IBVSD0708株(EU352625)N基因的核苷酸同源性高达99.3%,而与呼吸型疫苗株M41(M28566)的同源性仅为87.3%。测序结果及序列分析可以证实分离到的病毒为IBV,命名为HN/HL株。[结论]该研究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控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N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GenBank上已公布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N基因序列经多重比较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扩增大庆分离株DQ1株的N基因,RT-PCR产物经纯化回收后,克隆到pMD18-T载体上,转化大肠杆菌TG1感受态细胞,筛选出阳性质粒进行序列测定,经与已发表的IBV N基因序列进行序列比较与分析,表明DQ1株的N基因与现有疫苗株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8.
核衣壳蛋白(N)是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的重要结构蛋白。根据已报道的IBV基因序列扩增IBVN基因,割胶回收扩增产物并将其克隆到pET-28a( )载体中,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经IPTG诱导,目的蛋白得到高效表达。分离纯化重组N蛋白并用其作为抗原建立ELISA检测抗体方法,研究了IBVM41攻毒后雏鸡血清特异性抗体消涨规律。  相似文献   

9.
 从发病鸡场中收集的腺胃肿大病料(编号为2/97、3/97和1/98),经匀浆和无菌处理后在SPF鸡胚中传代、分离和鉴定。结果显示,接种病料培养的鸡胚可干扰新城疫病毒的复制;这些分离毒株可与阳性标准参考株IBV抗血清反应,但表现出较低的中和反应能力。在理化和血凝特性等鉴定的基础上,参照已发表的IBV Beaudette毒株S1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1对含有EcoRⅠ和BamHⅠ酶切位点的特异性引物,利用RT-PCR技术扩增到分离毒株3/97、2/97、1/98长度为1.93kb的cDNA片段,并将其cDNA片段插入到克隆载体pBlueScript-SK(+)中,进行核苷酸序列的测定,确证所扩增和克隆的cDNA片段由1930个碱基组成,并编码1条由620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与GenBank中其它IBV S1基因序列进行比较,发现3/97、2/97和1/98毒株与所比较的IBV毒株核苷酸的一致性为73.6%~99.7%,氨基酸的一致性为78.4%~99.7%。  相似文献   

10.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杨帆  李淑梅  汤波  刘平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8):3226-3228
[目的]为研究传染性支气管炎(IBV)的流行变异及其防治奠定基础。[方法]从辉县某大型养鸡场疑似IBV的发病鸡群中采集病料,进行病毒分离和鉴定,并对分离病毒的M基因进行RT!PCR扩增。[结果]从鸡病料中分离到1株IBV,命名为IBV!HN05。经浓度1%胰酶、卵磷脂酶C和10%乙醚处理后,该病毒尿囊液可以凝集鸡、绵羊、人、小鼠和兔的红细胞,而未处理的病毒尿囊液则无此凝集活性。该分离株IBV-HN05和标准毒株IBVM41对NDVLaSota都有抑制作用。该病毒对9日龄鸡胚的致病变率达100%。通过鸡胚矮小试验和动物回归试验,发现该分离株能引起鸡胚和病鸡典型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PCR扩增结果进一步证实了该分离株为IBV病毒。[结论]该研究为SARS病毒的研究提供了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1.
用2对已发表的引物和1对自行设计的引物对同一IBVH120株进行RT-PCR,分别获得了S1基因上与引物设计相一致的1720bp,228bp,602bp,的扩增片段。用自行设计的引物对7个毒株(H120,H52,M41,Conn,Gray,T,Holte)和5个分离株(宜毒,上毒,云毒,HK,118)的含毒尿囊液或纯化病毒进行RT-PCR。结果除Holte株,2个分离株(宜毒,云毒)外,其余均被成功地扩增出602bp的片段。将IBVH120株06kbPCR产物用Digoxigenin标记为探针,分别与上述各IBV毒株的核酸及其扩增产物进行核酸杂交,均呈现阳性反应,而该探针不与IBDV和NDV的DNA,EDS-76病毒的DNA及正常鸡胚尿囊液抽提物反应。RT-PCR和核酸杂交技术提供了直接从尿囊液中快速检测出病毒,作为诊断IBV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
根据IBV Beaudette株全基因组序列,借助基因分析软件自行设计合成了3个引物(youl,you2-youM ),引物you1 和you2-在S1基因两则,跨幅为1611bp,引物you2-和youM 在S1基因的3‘端,跨幅为535bp,用引物you1 和you2-对5个IBV地方分离株(HN2、HN4、JX1、SC2和SC4)进行RT-PCR,均成功地扩增出预期大小的目的片段,对RT-PCR的产物用限制性内切酶PstI进行酶切分析,结果酶切产物中得到2条条带,大小分别为560和1050bp,与GeneBank中11株已发表的S1基因分析结果一致,初步鉴定结果显示,已经成功分离得到了IBV-S1基因。  相似文献   

13.
根据GenBank中已经发表的IBV N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合成一对引物,利用RT-PCR技术扩增IBVN基因的582 bp的核酸片段,并制备出地高辛标记的IBV核酸探针。特异性检测结果表明,该探针能与不同毒株的IBV核酸发生特异性杂交,而与对照的NDV、鹅副粘病毒的核酸杂交反应为阴性;敏感性检测结果表明,该探针对IBV的最低检出量为10 pg,显示所制备的核酸探针用于IBV的检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探究鸟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的感染和复制过程及其防治提供信息和途径。[方法]以鸟IBV的cDNA为模板,利用PCR技术克隆IBV类木瓜蛋白酶基因。将回收片段与pGEX-6p-1载体连接并转入大肠杆菌DH5α中。在IPTG诱导下将克隆的重组质粒在大肠杆菌BL21中进行表达,经纯化获得目标蛋白。[结果]克隆的类木瓜蛋白酶基因全长为924 bp,编码308个氨基酸的完整开放读码框。它与Genbank中IBV M41毒株类木瓜蛋白酶基因的序列完全一致,证实该基因为IBV的类木瓜蛋白酶基因。在IPTG诱导下,BL21菌株成功表达目标基因和GST融合蛋白,融合蛋白约为60 kD。经纯化和酶切后所得蛋白产物的分子量约为34 kD。[结论]该基因的成功克隆和表达为有关蛋白结构与功能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根据GenBank中已发表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N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1对特异性引物,用RT-PCR方法扩增IBVHN99株的N基因,并将其克隆入pMD18-T载体,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Top10,提取pMD18-T-N重组质粒,进行酶切和PCR鉴定,并对阳性质粒进行测序,将测序结果与H52,Ark99,BJ等参考毒株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N基因全长为1230bp,编码1条409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其核苷酸与H52,Ark99和BJ等毒株的同源性为88.4%~90.7%,氨基酸同源性为91.7%~94.4%;HN99株与H52,Ark99和BJ等其他各毒株的亲缘关系均较远,是1株新的IBV变异株。  相似文献   

16.
根据GenBank上公布的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血清型1型和血清型3型ApxⅣA基因全序列,设计了7对引物,对APP血清5a型毒株263株ApxⅣA基因全序列进行了分段PCR扩增和克隆。序列测定结果表明:该基因核酸序列全长5856 bp,比GenBank上公布的血清1型和3型的相应基因核酸序列分别长438 bp和1287 bp,与其核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率均分别为95.5%和87.6%;与GenBank刚公布的血清5b型毒株L20株的核酸和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均为98.2%。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该基因编码的蛋白具有较强的亲水性,共有66个抗原决定簇,存在较多的可能性功能位点。  相似文献   

17.
利用IBVS1基因特异性引物对30株IBV毒株进行RT-PCR扩增,产物经纯化后进行测序,并利用DNAstar MegAlign软件分析S1基因核苷酸序列及推导的氨基酸序列。结果表明,广西分离株GXIB/02与Mass41、Conn、Ark、PA、Del、JMK、H52参考株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均较低,与美国80年代分离的毒株MW34、hotle、cal15、AustT株的序列同源性也很低。这一结果与血清学试验结果相吻合,说明广西分离株GXIB/02与当今流行的标准株以及过去流行的毒株都不相同,是一个新的变异株,由此推断广西已有不同血清型IBV毒株存在,可能导致新的变异株流行。  相似文献   

18.
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选择禽流感病毒的M基因、新城疫病毒的F基因以及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N基因,分别在基因序列的保守区域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利用所合成的3对引物对相应靶基因进行RT-PCR扩增,在优化单项RT-PCR条件的基础上,建立禽流感、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多联RT-PCR的检测方法,同时对该检测方法进行敏感性及特异性试验。结果表明:这3对引物分别能特异性地扩增出禽流感病毒的M基因片段、新城疫病毒的F基因片段及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N基因片段,大小分别为385 bp、520 bp和748 bp,初步建立了快速、敏感、特异鉴别检测禽流感、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分子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