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正> 一、地理分布概况柑桔根粉蚧Rhizoecus kondonis Kuwana和柑桔地粉蚧Geococcus citrinus Kuwana,为害柑桔细根,导致植株衰亡,是新发现的我国两种柑桔危险性害虫。世界上已知柑桔根粉蚧分布于日本,是日本一种重要的柑桔害虫;柑桔地粉蚧在日本亦为害柑桔树,也分布于印度(为害胡椒根部)。这两种粉蚧在我国迄今已知主要分布于福建。柑桔根粉蚧在江西南丰也有记录,有迹象也分布于浙江黄岩(根据浙江农业大学李学骝教授、林  相似文献   

2.
 本文详细记述了柑桔蚧虫的2种重要的寄生蜂:蜡蚧刷盾短缘跳小蜂Encyrtuslecaniorum(Mayr),中国新记录,和柑桔粉蚧广腹细蜂Allotropa citri Muesebeck。它们分别寄生于褐软蚧和柑桔粉蚧,寄生率甚高。  相似文献   

3.
根据柑桔蚧类在年周期的发生流行与柑桔生长发育物候期相适应的规律,蚧类的防治应以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物理及机械防治相配合,以提高防治效果,减少喷药次数,增加经济效益及减少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4.
一、柑桔蚧壳虫为害柑桔的蚧壳虫种类很多,主要有26种。其中矢尖蚧是为害柑桔的重要种群,也是防治的重点对象。1.矢尖蚧发生和为害特点矢尖蚧是国内各柑桔产区普遍发生危害严重的蚧壳虫。矢尖蚧在四川柑桔区每年发生2~3代,主要以雌成蚧越冬,2龄期若蚧越冬的数量占少数。越冬代  相似文献   

5.
为搞清黔西南州柑桔蚧虫及主要天敌的种类、发生危害情况,在制定相应的防治对策,1987~1995年对分布在全州有代表性的11个柑桔园进行了调查,并在黔西南州柑桔园基地进行定点观察和防治试验。通过调查和试验得出,黔西南州有柑桔蚧壳虫17种,发生危害严重的有3种,重要天敌6种。蚧虫的发生危害程度主要与当地生态环境、天敌、栽培管理及防治水平有极大关系。防治对策上应以植物检疫、农业防治为基础,关键注重生态环  相似文献   

6.
柑桔臀纹粉蚧在上海地区常规栽培管理的十字景天上一年发生3代,以受精雌成虫或产卵雌成虫越冬。本文报导了此虫的年生活史及各虫态的生活习性、发育进程与历期,并测得其卵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1.49±0.53℃;有效积温为73.11±3.39日度。以15%铁灭克颗粒剂根施;40%氧化乐果10O倍液浇灌,防治效果在97%以上.  相似文献   

7.
闫强 《农业与技术》2007,27(6):121-122
大豆根绒粉蚧以成虫、若虫刺吸大豆茎部及叶片,严重影响大豆植株的生长发育。此文根据大豆根绒粉蚧发生情况,设计了防治大豆根绒粉蚧的不同药剂的混配对比试验和不同药剂的单剂对比试验,从而为科学防治大豆根绒粉蚧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8.
大豆根绒粉蚧属同翅目蚧总科绒粉蚧属,主要危害大豆。发生危害后,如果不防治或防治方法不当,可减产40%~70%。近年来,该虫在黑龙江省有逐年加重的趋势。自2005年发现危害以来,黑龙江省农垦总局九三分局发生面积已达到67hm^2。  相似文献   

9.
对柑桔煤烟病发生特点、流行原因、防治措施等进行了深入细致地调查研究。柑桔煤烟病在湘西自治州柑桔产区普遍发生,每年发生面积45000hm^2左右,每年损失柑桔产量30000t左右。2月下旬至12月下旬都可发病,以5—6月和9—10月发病最烈。种植过密、管理粗放和柑桔粉虱、蚜虫、蚧类等害虫发生严重是导致柑桔煤烟病暴发流行的主要因素。防治柑桔煤烟病应以修剪、保护利用自然天敌、控制柑桔粉虱、蚜虫、蚧类等害虫发生为害为主,必要时选用对口农药予以清除。  相似文献   

10.
安徽省扶桑绵粉蚧疫情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记述了安徽省2011年发现的新入侵害虫——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 Tinsley的发生及防治情况。目前扶桑绵粉蚧在安徽省的阜阳市颍州区、安庆市大观区、迎江区有发生,在行道树及棉花上发现扶桑绵粉蚧的为害。论文介绍了扶桑绵粉蚧在安徽省的发生分布情况及采取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桔园昆虫群落研究现状及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桔园昆虫群落研究是桔园害虫综合治理的基础。本文概述了国外桔园昆虫群落研究的现状,重点介绍了我们近几年的研究内容及进展,探论了昆虫群落研究的方向、任务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了柑桔蚧类及凤蝶的寄生性天敌昆虫10种,分属膜翅目的4个科,分别记述了它们的形态特征、简要生活习性,采集时间及地理分布。  相似文献   

13.
同型巴蜗牛在上海地区一年发生1代,以成贝或幼贝越冬。越冬后的成贝在4月上旬开始交配产卵,每头成贝产卵10~56粒,平均约22粒.卵期平均约18天,卵的孵化率为67.80%~69.50%.秋季发生量大于春季.在一平方米范围的桔园内越冬死亡率可达38.43%~90.23%,幼贝的越冬死亡率明显高于成贝.  相似文献   

14.
对贵州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地区3个杂柑果园0~30 cm土层的pH值、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硼、速效磷、速效钾、有效锌等营养成分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3个果园除土壤有机质及pH值较适宜外.试验点土壤缺素现象较为严重.土壤综合务件较好的罗甸试点,其杂柑品种的长势较好,其次为天柱,榕江最差.说明,土壤营养成分的高低是影响柑橘生长、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柑桔木虱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柑桔木虱在浙南平阳一年发生6~7代,以成虫在寄主叶背越冬,翌年3月中、下旬产卵于芽缝间,4月上、中旬出现若虫;第一代成虫始见于5月上旬.世代重叠,7~8月柑桔秋稍期为成虫发生高峰期.卵期2~11天;若虫5龄,若虫期11~36天;世代历或共20~67天.成虫寿命13~246天,产卵前期6~30天.产卵期1~72天,一般连续一个月左右;每雌产卵量3~762粒,每代平均172~277粒.性比为1.06:1.  相似文献   

16.
柑橘、龙眼园土壤有机质与有效性养分质量分数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福建省 781个柑橘园和 315个龙眼园的土壤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这 2种果园多数的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处于良好水平 ;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与有效性养分质量分数关系密切 ;土壤有效性养分质量分数随有机质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增加 ;柑橘园与龙眼园土壤的有机质质量分数分别为 15- 35和 10 - 30 g· kg-1,其土壤有效性养分质量分数较为适宜 .因此 ,上述 2种果园的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可作为较为适宜范围 .  相似文献   

17.
束管食螨瓢虫(StethoruschengiSaSaji)和枯金爪螨(PanonychuscilriMcGregor)两种群的空间格局均为聚集分布.根据Iwao等(1968)的最适理论抽样方法和Mowery等(1980)的二阶抽样法分别对束管食螨瓢虫和枯全爪螨的抽样技术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两种种群抽样技术进行配合,提出了混合种群抽样技术,得出了两物种混合抽样模型.  相似文献   

18.
陈桂芬  黃玉溢  刘斌  熊柳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293-15294
[目的]研究广西柑橘主产区耕层土壤、叶片和侧根中的钙含量现状及其之间的相关关系,为钙肥的合理施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集不同树龄的土壤、叶片和侧根样品,分析钙元素含量状况,并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柑橘园土壤交换性钙含量范围为162~7 550 mg/kg,平均1 343 mg/kg,叶片钙含量范围为1.35%~5.29%,平均3.15%,侧根钙含量范围为0.45%~2.67%,平均1.28%;柑橘侧根钙含量随树龄的增长而增加,二者呈0.01水平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果园耕作层土壤交换性钙、柑橘叶片钙含量与树龄之间相关性不显著,但与土壤pH的相关性在0.01水平显著;柑橘园耕作层土壤交换性钙、柑橘叶片及侧根钙的含量之间存在0.01水平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结论]柑橘园土壤、叶片和侧根中的钙含量差异较大,大部分的土壤和叶片样品钙含量低于临界值。在柑橘生产中,应因地制宜合理施用钙肥。  相似文献   

19.
矿物油在柑桔主要害虫无公害防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测定矿物油对桔全爪螨、锈壁虱、矢尖蚧、蚜虫和潜叶蛾防效均好。但嫩梢期、现蕾至开花期及果实采收前100d内不能使用。建议花后用于防治桔全爪螨和第1代矢尖蚧。用于加工的品种可1a使用1~2次矿物油,多使用几年即可增加天敌的数量,控制主要害虫(螨)的为害。由于其特殊的杀虫机理及对环境和人畜天敌的安全性,可以作为柑桔固无公害防治的首选药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