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方斑东风螺(Babylonia aerolata Link)是我国南方海产腹足纲的重要经济种类,分类上属腹足纲新腹足目蛾螺科.方斑东风螺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人工养殖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目前,我省闽南地区东风螺人工养殖还处在试验、摸索阶段.  相似文献   

2.
方斑东风螺(Babylonia areolata)俗称香螺、花螺,隶属于软体动物的腹足纲,前鳃亚纲,新腹足目,蛾螺科,东风螺属,在我国东南方沿海广泛发布,其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是名贵的海珍品和经济贝类,在海鲜市场上供不应求。由于多年的捕捞生产,海区资源日益枯竭,面对强劲的市场需求,开展方斑东风螺人工养殖生产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为此近年来不少学者和有关单位对方斑东风螺进行了有关养殖研究和开发工作,室内水泥池养殖生产作为方斑东风螺一种重要的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3.
郑养福 《福建水产》2007,(2):48-48,51
方斑东风螺(Babylonia. aerolata.)福建俗称旺螺.隶属腹足纲、新腹足目、蛾螺科.方斑东风螺不但味道鲜美且价格好,人工养殖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近年来养殖规模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4.
方斑东风螺Babylonia areolatea(Lamarck)属腹足纲,新腹足目,蛾螺科。其肉质鲜美,嫩脆爽口,营养丰富,是一种优质经济海产贝类。方斑东风螺以鱼、虾、贝肉为食,适于在沙质或沙泥质、石头缝等处生长。由于其生长快、抗病能力极强、存活率高,很适合海南省的沿海地区养殖。笔者进行了杂交方斑东风螺水泥池微流水木栅板网片铺砂养殖试验,经过135天的养殖,获得单产9.9kg/m^2。  相似文献   

5.
林清海 《水产养殖》2012,33(5):23-24
方斑东风螺(Babylonia areolata)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处于热带、亚热带的福建、广东、广西和海南沿海,是在我国分布的几种东风螺中个体较大、生长速度较快品种[1],其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深受人们的喜爱.但过度捕捞使方斑东风螺的自然资源大大减少,需要对方斑东风螺进行人工养殖以满足人们的需要.笔者于2009年8月-2010年12月利用原有的露天鲍鱼育苗池进行了方斑东风螺养殖技术探讨,以便为方斑东风螺的人工养殖提供技术示范,增加养殖新品种和养殖场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方斑东风螺又名香螺,属腹足纲、新腹足目、娥螺科,是热带、亚热带种类,在我国主要分布在福建、广东和广西沿海,是名贵贝类,其肉质细嫩、口味鲜美、营养丰富,经济价值高,现市场售价100~120元/kg,产品畅销国内外及港澳市场,供不应求,是创汇率高的鲜活海产品。因此,近几年来,广西、广东、海南等地,人工养殖东风螺日渐升温。在对虾养殖经济效益不佳的情况下,许多养殖户开始尝试方斑东风螺与对虾混养。取得较好的效益。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方斑东风螺(Babylonia areolata Link)人工育苗技术取得了突破,南方沿海方斑东风螺养殖规模不断扩大,每年需要大量的苗种以满足养殖生产的需求。在方斑东风螺规模化人工育苗中,由于幼虫摄饵量大,人工培养单胞藻远远满足不了生产的需求,代用饵料的广泛应用,致使育苗水质恶化,纤毛虫大量繁殖,方斑东风螺幼虫的外壳和面盘寄生大量纤毛虫,影响幼虫的活动和摄食,  相似文献   

8.
方斑东风螺在广东俗称“花螺”,属腹足纲,新腹足目,蛾螺科。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处于亚热带、热带的东南沿海地区,如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等。方斑东风螺以其鲜美的肉质、爽滑的口感、丰富的营养在市场上大受欢迎,方斑东风螺的养殖业在近年来发展迅猛,市场潜力巨大。笔者所在的东风螺养殖场近两年也取得不错的成绩,现将方斑东风螺的培育及养成技术略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方斑东风螺配合饲料养殖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9种不同营养水平的配合饲料饲养体重1.15-1.39 g的方斑东风螺幼螺,以增重率、壳增长率、饲料系数、成活率为主要评价指标,结合腹足肌肉营养成分,对养殖效果进行评价.经过60 d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粗蛋白含量45%、粗脂肪含量9.76%的饲料,其养殖效果最好,方斑东风螺的生长速度显著快于其它试验组(P<0.01),其腹足肌肉的营养成分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0.
为营造东风螺水泥池养殖经济、高效的底质环境,进行了水泥池两种铺沙方式东风螺养殖效果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年份的相同季节,养殖水温无明显差异,养殖密度大致相同的情况下,同一铺沙方式方斑东风螺(B.aerolataLink)和波部东风螺(B.formosaehabei)的生长无明显差异。而离底铺沙,方斑东风螺和波部东...  相似文献   

11.
根据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黄先生等研究方斑东风螺养殖技术结果表明,方斑东风螺具有生长快、饵料系数低、养殖周期短、可适应集约化高密养殖的特点。要想达到方斑东风螺育苗和养殖产业化水平,需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东风螺生物学及养殖生态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尹绍武  廖经球  黄海  高磊 《水产科学》2007,26(11):632-636
东风螺(Babyloniasp.)属软体动物的腹足纲、新腹足目、蛾螺科、东风螺属[1-3]。我国的主要经济种类有方斑东风螺(B.areolata)、泥东风螺(B.lutosa)和台湾东风螺(B.form osae)3种[4-5],分布于我国东南沿海、东南亚及日本。东风螺肉质鲜美、酥脆爽口、经济价值高,是近年国内外市场十分畅销的优质海产贝类,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研究就东风螺的生物学及其养殖生态学研究进展作了概述,为东风螺的人工增养殖提供参考。1生物学特性1.1栖息环境东风螺一般分布于潮下带数米至数十米水深的海区,不同种类对底质的要求不同。方斑东风螺和台湾东风螺…  相似文献   

13.
叶翚 《中国水产》2009,404(7):37-39
方斑东风螺(BabyloniaareolateLink)俗称花螺、香螺,隶属于腹足纲,新腹足目,蛾螺科,东风螺属,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海南、广东、广西和福建南部沿海一带,(福建省北部沿海也有东风螺分布,  相似文献   

14.
东风螺水泥池养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风螺学名方斑东风螺(BabyloniaareolateLink),别名小风螺、海猪螺、花螺,属腹足纲、新腹足目、蛾螺科,以鱼、虾、贝肉为食,适宜于沙质或沙泥质、石头缝等处生长,平时潜伏于沙泥层中,摄食时爬出沙面,适合海南沿海地区养殖。近年来,海南省东风螺养殖业发展较快,产量高,效益好,给当地的养殖业注入新的生机,同时,通过引进新品种,创新养殖技术,使今天的东风螺养殖  相似文献   

15.
方斑东风螺对海水温度、条件比重适应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永  余祥勇 《水产养殖》2005,26(5):23-24
进行了方斑东风螺对海水温度、条件比重适应性试验。结果表明:方斑东风螺所适应的海水的条件比重为1.014以上;其适应的水温为14℃以上,当养殖水温在24℃以上时,方斑东风螺可获得较快的生长速度。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方斑东风螺从亲螺选购、暂养、浮游幼虫培育、幼稚螺培育、东风螺工厂化养殖、育苗养殖饲料的选择、人工诱导、东风螺异常脱壳等生产操作技术和问题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7.
方斑东风螺(Babylonia aerolata)因其独特的鲜味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市场价格居高不下,促成了方斑东风螺工厂化养殖的发展。近年来,笔者连续跟踪20多个方斑东风螺养殖场点的生产情况,并在5个条件比较好的养殖场点进行无公害标准化养殖示范,现将我们进行的方斑东风螺无公害工厂化养殖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方斑东风螺是国内近年来新兴的一个养殖品种,市场消费潜力巨大,但产量有限,市场上供不应求,为发展方斑东风螺养殖业,对其生物学特性和养殖技术进行了研究.生物学特性研究主要包括形态特征、生活习性、食性与生长等;养殖技术研究包括苗种繁育技术和成螺养殖技术,目前方斑东方螺成螺养殖方式主要有池塘养殖、对虾高位池养殖、自然海区砂滩养殖、海区沉箱养殖、鲍笼养殖等;另外,还探讨了方斑东风螺的病害防治对策,认为应以预防为主,采用防治相结合的原则.鉴于方斑东风螺市场消费潜力大、养殖适应性广等特点,对其养殖前景十分看好.  相似文献   

19.
<正>方斑东风螺"海泰1号"(品种登记号:GS-01-008-2018)是厦门大学和海南省海洋与渔业科学院以海南省文昌市的方斑东风螺养殖群体为基础群体,以生长快为目标性状,采用群体选育技术,经连续4代选育而成。连续两年的生产性对比试验表明,方斑东风螺"海泰1号"生长速度提高明显,优良性状稳定。在相同的养殖条件下,  相似文献   

20.
方斑东风螺的产卵及幼贝培育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方斑东风螺Babyloniaareolata,广泛分布于泰国沿海区域。在我国东、南海沿海、台湾海峡、日本均有分布。其肉肥美可食,是泰国重要的商业性海洋资源。近几年来,由于捕捞过度,自然资源衰减,捕获量日益下降,致使需求量和价格上升。5.0-6.scm壳长的东风螺回kg售价达10美元。这些因素将促使方斑东风螺养殖的兴起,而有关方斑东风螺的资料却极其有限。泰国水产工作者对方斑东风螺的产卵习性、幼贝培育进行了观察试验。本文根据他们的观察结果介绍方斑东风螺的产卵习性、幼贝发育以及不同底质和放养密度对方斑东风螺的生长和存活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