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5 毫秒
1.
从城市外部性理论和增长理论对城市最优规模的内在原理研究和城市规模与城市效率的实证研究方面梳理了城市规模与城市效率的研究进展。实证研究显示,人口数量、土地面积、首位度和基尼系数等是从不同方面反映城市规模的有效指标;DEA法、能值法和生态足迹法是从经济视域和生态视域测度城市效率的常用方法;城市效率和城市规模之间普遍存在"U形"关系和门槛关系。最后,总结了目前研究成果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未来研究的主导方向,以期为国家调整城市发展战略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以中部地区为研究对象,利用变差系数和泰尔指数分析了中部地区2010~2016年城市土地经济密度的区域差异特征,运用GeoDa空间分析软件、地理探测器和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研究了其时空演变趋势及驱动因素,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以提高城市土地经济密度和土地利用效率。研究表明:(1)中部地区城市土地经济密度总体差异在不断扩大,但群组间差距在不断缩小;(2)中部城市土地经济密度在空间上呈现显著的时空异质性,高值聚集主要在长株潭城市群周边,低值聚集主要在安徽省和河南省交界处以及江西省与安徽省交界处;(3)土地投入、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政策因素对城市土地经济密度的空间分异最为显著,科技和基础设施水平对城市土地经济密度空间分异的解释力较弱。在研究期内中部地区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呈上升趋势,但其土地经济密度和利用效率整体偏低;人口流失和科技水平滞后是制约城市土地经济密度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根据旅游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构建二者协调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计算各个指标权重,进而计算出旅游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综合评价值。依据耦合协调模型计算各地区旅游业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值,构建以旅游业发展为投入、区域经济发展为产出的旅游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效率评级DEA模型,对2016年长江经济带36个主要城市的旅游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效率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上海、鄂州为DEA有效,其他城市均小于1。长江经济带大部分城市为非DEA有效,旅游业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效率水平低,旅游业发展方式和水平尚未发展到成熟阶段。长江经济带地区城市间东部发达,中西部发展相对落后的局面已然存在,中西部旅游资源丰富,可借助旅游业的完善发展带动区域经济,缩小地域经济差异。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对江苏省农业生产效率进行测算,结合聚类分析方法把江苏省所有城市生产效率分为二种类型.对比第一阶段与第三阶段聚类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外部环境因素和随机因素对农业生产效率产生一定的影响.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法(SFA)得出如下结论:城市化水平、净出口贸易、交通便利性的提高有利于改善农业生产效率;财政支农不利于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江苏省各地区应该结合当地的经济水平和资源禀赋,通过提高管理水平或调整农业生产规模,从而改善农业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5.
江苏省城市效率差异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舒强  王秀云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1):6658-6661
定量分析了江苏省1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综合效率差异,并探讨了这种差异存在的主要原因。江苏省主要城市所处的区位条件差异是城市效率差异的主要驱动因素。对江苏省未来城市的发展提出建议,江苏省未来城市的发展应该正视区域差异、重视城市发展的综合效率;意识到城市发展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要优化城市系统结构,促进城市高效发展;以三大都市圈为依托,进行点轴式发展,提高区域中心城市的辐射力和吸引力,引领江苏经济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在考虑经济社会影响的基础上,综合测算广东省22个大型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的技术经济效率,为提升广东农业现代化示范区运行效率提出政策建议.[方法]针对各示范区所在区域经济社会环境差异较大的特点,构建SFA模型,对产出变量进行影响因素剔除,对广东省22个大型农业现代化示范区技术经济效率进行实证测算研究.[结果]广东省内经济发达地区有40%的农业现代化示范区技术经济效率比原来有所下降,且下降幅度较大,个别城市下降在0.5左右.经济次发达和欠发达地区技术经济效率有所上升,其中,次发达地区主要是纯技术效率上升导致综合技术经济效率上升,经济欠发达地区则是(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共同上升导致综合技术经济效率上升.[建议]广东农业现代化示范区技术经济效率差异明显,经济社会因素对示范区效率有较大影响,今后需创新经营机制,加强财政资金投入,调整各要素投入,加强示范区管理并构建分类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7.
基于DEA的河南省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效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城市循环经济的内涵和特点,构建了一套合理的城市循环经济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应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简称DEA)对河南省17个城市2007年的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效率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有8个城市的循环经济是有效的,9个城市则相对无效.最后对循环经济相对无效的城市利用投影方法做了优化路径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唐瑭  谭静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6):14723-14724,14727
建立了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与城市环境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法,借鉴物理学中的耦合度函数,测算了1998~2008年四川省地级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与环境之间的耦合协调程度。结果表明,四川省地级城市环境与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协调程度虽然逐步提高,但是总体上水平不高;只有改善环境与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并举,才能提高二者的协调度。  相似文献   

9.
李颜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7):174-174
随着社会经济与城市的发展,城市中的高大建筑物也与日俱增.本文主要介绍了城市高大建筑物的垂直位移观测.  相似文献   

10.
城市土地扩张效率评价对于制定科学的用地调控政策、促进城市土地合理高效扩张及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山东省县级城市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城市土地扩张效率评价模型,对城市土地扩张效率进行测度并分析其时空差异。结果表明:2005—2017年山东省县级城市土地扩张效率总体呈下降趋势,扩张效率低值区和中值区城市数量不断增加,高值区城市数量不断减少,中高值区城市数量相对稳定,不同时段不同扩张效率级别城市空间分布差异明显。从空间上看扩张效率显著升高型和低效扩张稳定型城市主要分布在鲁西南、鲁东和鲁北地区;高效扩张稳定型城市主要分布在鲁中和鲁南地区;扩张效率显著降低型城市呈集团式分布特征,主要分布在莒县、平度市、鄄城县及泰安市辖区及周边区域。针对不同土地扩张效率类型城市,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土地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以江西省为研究区域,在人口增长和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采用了数理统计和空间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城市化发展战略对人口再分布的影响。结果显示:江西省城市化水平的区域发展不平衡,空间差异明显,赣北人口多而密,赣南人口少而稀,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明显,人口发展、流动、分布特征与城市发展格局之间的矛盾突出。鉴于此,提出了人口合理再分布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全要素相对生产率(TFRP)是测算在有效生产前沿面上的资源配置效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和LINGO软件,测算了1993~2003年宜春市食物生产全要素相对生产率,以探求该市食物生产效率与规模效益。结果表明,宜春市食物生产(纵向比较)基本上呈现常数规模效益与规模效益递增交替波动现象,食物生产TFRP较高,生产状况较好,有一定的增产潜力,可以继续增加生产要素投入。而与江西其他10个市横向比较,宜春市食物生产呈常数规模效益现象,表明该市在江西食物生产效率上具有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13.
在阐述梅州市城市化历史进程的基础上,分析了梅州市域空间结构存在的城镇规模小,等级结构不完善;中心城市集聚力不足,区域空间比例失衡;城镇空间无序发展;空间竞争激烈四大问题。从优化空间等级结构,超前策划,建设百万人口的中心城市;打造粤闽赣交通中心(枢纽);优化布局,调整产业空间结构3方面探讨了梅州市域空间结构重组问题。以期对探讨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和谐人"是和谐社会的主体,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和谐人"的效益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管理效益和生态效益。个体自律和社会他律是实现其效益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5.
陈晓刚  林辉  林想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1):2401-2404
伴随经济增长的同时环境污染也在日趋严重,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又反过来制约经济增长,为使二者能协调发展,以江西省为例,通过深入调研,找出了江西省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策建议,旨在更好地促进经济的良性增长.  相似文献   

16.
不同水肥组合对玉米水分利用效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不同肥水组合的玉米水分利用效率及经济效益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肥低水的水分利用效率最低,经济效益差;高肥中水、低肥高水组合的水分利用效率较高,其中低肥高水经济效益最高;中肥中水条件下可获得较低投入的最佳效益,但产量较低;高肥中水的水分利用效率最高,是高产节水的最佳组合,经济效益大,是实现玉米节水高产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7.
该文引用经济学投入产出理念构建城乡统筹发展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运用TOPSIS法构建评价模型,对2000~2009年江西省城乡统筹发展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2000~2009年,江西省城乡统筹度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特征,全省城乡统筹度位于0.43~0.57之间,处于基本不统筹等级。江西省城乡统筹发展投入分为政府投入和市场配置两方面,其中政府投入对城乡统筹发展作用明显,是当前江西省城乡统筹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但江西省未来城乡统筹发展更需要市场这个源动力。  相似文献   

18.
红小豆不同品种养分效率的差异及其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田间、盆栽及沙培的实验方法,研究了在北京地区育成并推广的3个红小豆品种产量、养分效率的差异及其机理。结果表明:(1)京农6号(JN6)的生物产量、经济产量、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显著高于京农4号(JN4)和京农5号(JN5);施肥对其产生一定影响。(2)氮、钾的吸收和利用效率品种间差异极显著,JN6的氮和钾素吸收效率和利用效率最高。(3)低肥水平下3个品种的氮素和磷素吸收效率和利用效率均最高。(4)施肥可以提高各品种钾的吸收效率和利用效率,JN6品种钾的利用效率随施肥的增加提高极为显著。  相似文献   

19.
郝彩环  尚海庆  王凤华 《农技服务》2009,26(7):70-70,82
为了防治白菜根蛆等地下害虫和菜青虫等食叶害虫,间接防治软腐病和病毒病等病害所造成的损失,采用40%辛硫磷EC 1 000倍液灌根,以及用40%辛硫磷EC 800倍液喷雾,从而达到防治病虫和增产的目的。根据2008年吉林市白菜平均价格计算出经济效益,单纯灌根与喷雾分别获得2 900.0元/hm2和1 200.0元/hm2的经济效益,同时进行可获取4 820.0元/hm2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江苏省城市用地效益水平综合测度及障碍诊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法,对江苏省13个市2004年城市土地利用效益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和障碍度诊断。结果表明,江苏省城市土地利用效益整体水平较低,区域差异显著,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土地利用效益水平的主导障碍,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亟待提高,区域经济障碍因子各具特色。因此,在大力发展城市经济的基础上提出了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科学规划与管理、提高城市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重视城市环境建设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