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结果的影响因素,试验分析了ELISA法检测饲料中莱克多巴胺的不确定度.依据JF 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和CNAS-GL06《化学分析中不确定度的评估指南》规定的测量不确定度的基本方法,分析不确定度来源并进行量化,找出主要影响因素.结果显示,ELISA法检测饲料中莱克多巴胺含量为43.75 ng/kg时,其扩展不确定度为6.77 ng/kg,k=2.影响不确定度的主要因素为样品称量、测量重复性和标准曲线拟合.  相似文献   

2.
ELISA检测饲料中莱克多巴胺的不确定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结果的影响因素,试验分析了ELISA法检测饲料中莱克多巴胺的不确定度。依据JJF 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和CNAS-GL06《化学分析中不确定度的评估指南》规定的测量不确定度的基本方法,分析不确定度来源并进行量化,找出主要影响因素。结果显示,ELISA法检测饲料中莱克多巴胺含量为43.75 ng/kg时,其扩展不确定度为6.77 ng/kg,k=2。影响不确定度的主要因素为样品称量、测量重复性和标准曲线拟合。  相似文献   

3.
通过数学建模,对GB/T20361-2006 HPLC法荧光检测鱼肉中孔雀石绿残留量的不确定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X)=0.048,测量鱼肉中孔雀石绿残留量的不确定度为(2.00±0.19)μg/kg。  相似文献   

4.
以市售β_2–受体激动剂酶联免疫检测试剂盒为基础,对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测定猪、鸡粪便中11种β_2–受体激动剂残留的不确定度进行评估,找到影响不确定度的主要因素,为控制实验过程和评价检测结果可靠性提供依据。本研究对标准溶液配制、样品称量、样品前处理过程、样品添加回收率、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测试程序、酶标仪吸光度示值误差等测量不确定度来源进行了分析,通过评定各不确定度分量与不确定度大小,得到猪、鸡粪便中11种β_2–受体激动剂扩展不确定度的范围分别在0.25~2.4 ng/g和0.42~1.7 ng/g范围内。由各因素对合成不确定度贡献比的分析可知,标准溶液配制、样品前处理过程、样品添加回收率、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测试程序、酶标仪吸光度示值误差是主要的影响因素。通过合理地控制各影响因素有利于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研究旨在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optical emission spectroscopy,ICP-OES)测定饲料中锰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样品经微波消解,将一定量的样品消解液注入ICP-OES仪器中,采用标准曲线法定量。分析了测定过程中的不确定度来源,对不确定度的组成进行评定和量化。根据数学模型计算了样品中锰的含量,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结果表明,ICP-OES测定饲料中锰的含量为508 mg/kg,扩展不确定度为46 mg/kg(k=2),结果表达为(508±46) mg/kg(k=2)。分析过程显示,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是加标回收试验,其次是样品溶液中锰浓度的测定和重复试验,其他因素引起的不确定度可以忽略。  相似文献   

6.
建立微生物法测定婴幼儿配方乳粉中生物素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以进行检测结果的质量控制,提高检测数据的准确性。按照GB 5009.259—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生物素的测定》进行婴幼儿配方乳粉中生物素含量的检测,根据JJF 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和GB/T 27418—2017《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和表示》等要求,对检测过程中产生的各不确定度分量进行评定,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结果表明:标准曲线拟合和重复性检测产生的不确定度最大;婴幼儿配方乳粉中3个含量生物素的不确定度报告:样品A(19.87±2.84)μg/100 g,样品B(30.35±4.41)μg/100 g,样品C(53.15±7.15)μg/100 g(置信区间95%,包含因子k=2);随着样品中生物素含量的增高,检测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也随之增大。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定饲料中总砷的含量,并分析检测过程中主要的测量不确定度来源。本试验主要的不确定度来源有测量结果重复性所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样品质量所引入标准不确定度、样品定容体积所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标准溶液配制所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标准曲线拟合过程中所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和样品空白所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经计算所得结果为(0.023 5±0.005 8) mg/kg。  相似文献   

8.
本篇文章主要提出用三种方法:试剂条法、ELISA法、液相串联质谱法做为检测克伦特罗的重要手段。我们利用6个尿样和6个组织样品分别做了添加回收。用试剂条法检测6份添加浓度分别是3μg/L、6μg/L猪尿样品,其结果显示是阳性。用ELISA法对添加浓度分别是100ng/kg、300ng/kg的6份组织样品进行检测,回收率是98.9%~99.4%,液相串联质谱法检测猪肉组织中添加浓度为50ng/kg,100ng/kg,300ng/kg,500ng/kg的组织样品,检测回收率为99.4%~103.4%,验证结果证明三种方法均能满足实际检测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饲料中盐酸克伦特罗测定过程中样品的称重、提取、标准溶液的配制、内标的配制和添加、标准曲线的建立等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并建立了数学模型。结果表明:标准溶液和内标的配制、样品的处理、标准曲线等对检测的不确定度贡献最大,而电子天平称重影响较小。分析得出被测量(饲料中盐酸克伦特罗)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cx)=0.229mg/kg,取包含因子k=2,则扩展不确定度分别为0.459mg/kg,测量结果的表述为(130.07+0.459)mg/kg,真实的反映了测量的置信度和准确度。  相似文献   

10.
评定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猪肉中可的松和氢化可的松残留量的不确定度。以本单位自建方法XCZY-051《动物源食品中克仑特罗等51种兴奋剂的检测方法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为基础,结合CNAS-GL006《化学分析中的不确定度评估指南》,建立数学模型,以猪肉中检出率最高的内源性兴奋剂可的松和氢化可的松为例分析不确定度来源并计算各不确定度得到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当样品中可的松含量为3.386μg/kg时,其扩展不确定度为0.4374μg/kg(k=2);当氢化可的松含量为7.866μg/kg时,其扩展不确定度为0.9690μg/kg(k=2)。本方法的不确定度来源主要来自样品回收率、重复性、标准溶液配制和曲线拟合。  相似文献   

11.
本文描述了阿维菌素长效注射液与阿维菌素普通注射液(阿福丁注射液)药物动力学的比较研究。绵羊血浆经提取、纯化、真空干燥和荧光衍生化后,用荧光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检测。用3P87药代动力学分析软件对所测得的结果进行分析,得出以下药代动力学结果;阿维菌素长效注射液和阿福丁注射液在绵羊体内均呈二室代谢模型。长效注射液以1mg/kg体重进行颈部皮下注射得到以下药动学参数;吸收半衰期t_(1 2α)=9.59h,消除半衰期t_(1 2β)=292.97h,达峰时间t_(max)=47.46h,最大血药浓度C_(max)=13.91ng/mL,曲线下面积AUC=6235.48ng/(mL·h),消除率CLB=(0.034L/(kg·h),表观分布容积V_d=13.7L/kg。将阿福丁注射液以0.2mg/kg体重进行颈部皮下注射得到以下药动学参数:吸收半衰期t_(1 2α)=9.05h,消除半衰期t_(1 2β)=144.34h,达峰时间t_(max)=12.63h,最大血药浓度C_(max)=8.52ng/mL,曲线下面积AUC=1017.35ng/(mL·h),消除率CL_B=0.22L/(kg·h),表现分布容积V_d=14.5L/kg。研究结果表明:阿维菌素长效注射液比普通注射液吸收慢、消除慢,在体内维持有效血药浓度的时间长,长效注射液维持有效血药浓度(0.5ng/mL血浆)的时间长于49d,而阿福丁注射液不足21d。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液相色谱法对饲料中巴氯芬残留量的不确定度进行评估,根据《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等有关规定,建立数学模型,对试样的称量、标准溶液的配制、样品浓缩、标准品和样品的峰面积以及样品回收率等影响因素进行了评定,并对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来源进行量化,计算合成不确定度,得出本次含量测定的扩展不确定度为0.099mg/kg。  相似文献   

13.
利用火焰原子吸收法对测定小麦粉中铜含量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建立了测量过程中各分量的数学模型,并识别了测量过程中不确定度来源,估算了各不确定度分量对总不确定度的影响,确定了测量结果的置信区间,给出了小麦中铜的含量及置信区间为(2.80±0.15)mg/kg,k=2。  相似文献   

14.
按照美国环保局EPA-1613B:1997方法,利用同位素稀释内标法对人工合成饲料用维生素E样品中二噁英质量浓度进行分析,通过建立相关的数学模型,对测量结果中的不确定度来源,如样品前处理、检测精度及标准曲线等的不确定度分量进行分析和评定,并得到量化结果,最终计算出维生素E中二噁英的质量浓度为0.79 pg WHO-TEQ/g时,方法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0.10 pg WHO-TEQ/g,扩展不确定度为0.20 pg WHO-TEQ/g。最终结果中不确定度来源主要为样品峰的检测和标准溶液峰的检测。  相似文献   

15.
为填补测量不确定度在兽医领域病原学检测的空白,建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试剂盒测量不确定度评估模型,对市售的3种美洲型PRRSV实时荧光RT-PCR检测试剂盒进行了测量不确定度评估,评估了移液器、温度、重复性测量因素对试验结果产生的不确定度影响。研究数据表明:移液器与重复性测量对试验结果产生的不确定度影响较大,应予以重视,需规范操作;建立的3种试剂盒测量不确定度模型缩小了试剂盒对可疑样品的判定区域,对样品临界参考值的检测结果判定具有实际意义。通过比对4个厂家的核酸提取试剂,筛选出了提取效率最高的试剂盒。本研究建立的PRRSV实时荧光RT-PCR定量检测试剂盒测量不确定度模型为兽医实验室检测结果不确定度评估及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生物统计附试验设计是高等农业院校动物科学与医学专业的重要通选课程。本文通过利用两种假设检验方法 x2检验与u检验对生物统计附试验设计教材中同一样本数据进行假设检验,结果显示两种方法得出的结论完全相反。进而引入效力分析(Power Analysis)比较了两种检测方法的可靠性。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对教材中例题的检测效力都不高,分别为power (x2)=0.5173613,power (u)=0.1396603,均没能达到0.8。该结果说明,有必要将效力分析引入生物统计附试验设计这门课中,让各种统计检验可以被评价,使试验设计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17.
根据JJG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结果表示>,使用SN/T0212.1-93方法对鸡肉中二氯二甲吡啶酚残留量的测定结果作出了不确定度的评定.分析了影响鸡肉中二氯二甲吡啶酚残留量测量不确定度的因素,包括标准物质、标准曲线的拟和、样品峰面积的测量、试样称量、定容体积及样品处理过程等几个方面.当包含因子k=2时,测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为0.150 mg/kg.  相似文献   

18.
评定了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鸡蛋中多西环素残留量的不确定度,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鸡蛋中多西环素残留量进行不确定度评定,分析不确定度来源,评价其对测定结果不确定度的相对贡献,并计算合成不确定度,最终得到鸡蛋中多西环素残留量的扩展不确定度。结果显示,鸡蛋中多西环素残留量为9.18μg/kg,在95%的置信区间下,合成不确定度0.0603,扩展不确定度为0.1206(k=2),最终结果应表示为9.18±1.11μg/kg,实验过程中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工作曲线的配制过程,测量重复性和回收率。本研究可为以后的检测工作提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为了建立比较间接竞争化学发光酶联免疫分析法(ic-CLEIA)与直接竞争化学发光酶联免疫分析法(dc-CLEIA)检测家禽饲料中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N)的方法,采用二因子交叉试验优化确定最佳包被原浓度和抗体稀释度,建立ic-CLEIA和dc-CLEIA。结果显示:icCLEIA在0.05~5 ng/m 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回归方程为y=-0.383 5x+0.417 9(R2=0.994 6),灵敏度(IC50)为0.611 ng/m L,检出限(LOD)为15 pg/m L,平均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为1.79%和1.02%,家禽饲料添加样品回收率为91.9%~112.1%,变异系数小于10.5%;dcCLEIA在0.025~5 ng/m 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回归方程为y=-0.386 5x+0.334 1(R2=0.991 8),灵敏度(IC50)为0.372 ng/m L,检出限(LOD)为3 pg/m L,平均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为1.16%和1.20%,添加样品回收率为87.3%~119.3%,变异系数小于9.8%。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精确,灵敏度高,均可作为定量检测ZEN的有效手段;与ic-CLEIA相比,dc-CLEIA更适用于检测家禽饲料中的ZEN。  相似文献   

20.
对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测定猪肝中盐酸克仑特罗残留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通过对测定过程中各变量的分析,确定了不确定度来源,建立了数学模型,计算出了各变量的不确定度,最后计算出合成不确定度.当猪肝中盐酸克仑特罗残留量为5.10 μg/kg时,测定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为0.15 μg/kg(k=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