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针对现有随焊锤击装置电磁锤锤击频率低(1~3Hz),难以满足生产要求的现状,该文开发了双电磁机构锤击系统。以电磁理论为基础,设计了双电磁锤击装置;以AT89C52单片机为控制核心,设计了高频锤击控制电路、键盘输入及显示电路,并对程序进行调试、试验。试验表明:锤击装置可实现6~8Hz的高频锤击;与对照组相比,当锤击频率为3Hz时,魏氏组织晶粒视场面积为原来的23.9%,晶粒仍较大,组织性能改善不太明显;当频率为7Hz时,魏氏组织晶粒视场面积为原来的3.8%,组织明显得到细化,晶粒细小,组织的塑性韧性提高,改善了焊缝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2.
小麦双线精播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避免地轮打滑对播种均匀性产生的不利影响,保证较好的播种质量,该研究设计了一种播种机的自动控制系统,利用步进电机驱动排种器。系统以AT89C55单片机为控制核心,采用旋转编码器实时采集播种机作业时前进速度信息,微处理器(CPU)进行速度判断,并结合对种子粒距(或播量)的设置,实时调节步进电机的转速,以带动排种器按需播种。另外,该系统还能实现液晶显示、声光报警等辅助功能。试验结果表明,系统工作性能稳定可靠,能够满足播种时设定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自动补苗装置精准定位自适应模糊PID控制   总被引:7,自引:7,他引:0  
为实现补苗装置精准定位控制,解决自动移栽作业过程中因穴盘缺苗和取苗投苗失败而导致的漏栽问题,采用自适应Fuzzy-PID控制算法来实现钵苗输送的步进定位控制。构建了步进电机角速度控制传递函数的数学模型,设计了自适应Fuzzy-PID控制器及其模糊规则,通过MATLAB的Simulink模块建立了基于模糊PID控制器的步进电机系统角速度控制模型,以阶跃信号作为激励信号,自适应模糊PID控制和PID控制的仿真试验表明:PID控制的响应时间为7 s,出现超调量为0.1的振荡,通过调整PID控制器参数增大比例系数,系统响应时间缩短为2.2 s,系统响应速度明显加快,且未出现振荡环节;自适应模糊PID的响应时间为0.12 s,步进电机系统快速到达阶跃响应的稳态值,步进电机角速度控制稳定,角速度响应快,满足钵苗输送的定位要求。自动补苗试验结果表明:在植苗频率为40、50与60株/min时,补苗成功率分别为100%,100%、95.8%,且只要光纤传感器检测到漏苗信号,基于自适应Fuzzy-PID控制的步进电机系统快速响应,补苗控制系统都能准确及时地进行自动补苗。该研究可为解决自动移栽机田间作业的漏栽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在精准农业生产过程中,传感器实时采集作物信息或环境状态,传感器与作物的相对位置,直接影响到采集数据的准确性,及后期处理的效率,甚至影响到作业的效果。而田间道路、垄间颠簸,会影响传感器与作物相对位置,造成信息失真和不准确,为了减少地面不平整干扰对传感器位置的影响,该文提出了基于MEMS传感器步进电机驱动的两轴姿态调整系统。该研究分析了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控制方法,以陀螺仪、重力加速度计为姿态测量元件,步进电机为驱动部件,设计基于单片机控制的两轴姿态调整系统平台软硬件结构。系统采用单片机对陀螺仪和加速度计信息的实时采样,建立了多传感信息的融合算法和姿态判定模型,可以实时分析检测对象姿态,并输出控制步进电机,对平台姿态进行补偿调整,保持控制对象的相对惯性空间方位不变,实现了平台姿态平衡的快速控制。同时系统加入了绝对位置传感器,实现初始工作状态的自动复位。测试试验结果表明,系统运行稳定,单轴姿态调整精度在平整坡路状态下最大误差在0.5°以内,在田间颠簸路况运行下最大误差在3.0°以内,能够满足信息采集和检测过程中姿态自动调整、保持相对位置的控制要求。利用该控制系统,能够提高信息采集的准确性,在精准农业生产中具有应用作用。  相似文献   

5.
果树施药仿形喷雾的位置控制系统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按照仿形喷雾的原理,研制了一种以单片机为核心的非接触式仿形喷雾位置控制系统,即采用超声波位置传感器检测果树的位置和实际形状,由系统控制步进电机带动喷头组运动,使喷头在理想的喷雾距离下工作。为了适应喷雾对象和环境的不确定性,设计了自适应模糊控制程序,带动喷头的步进电机则采用数字脉宽调制方式(DPWM)控制。试验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满足仿形喷雾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6.
基于MEMS传感器的两轴姿态调整系统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在精准农业生产过程中,传感器实时采集作物信息或环境状态,传感器与作物的相对位置,直接影响到采集数据的准确性,及后期处理的效率,甚至影响到作业的效果。而田间道路、垄间颠簸,会影响传感器与作物相对位置,造成信息失真和不准确,为了减少地面不平整干扰对传感器位置的影响,该文提出了基于MEMS传感器步进电机驱动的两轴姿态调整系统。本研究分析了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控制方法,以陀螺仪、重力加速度计为姿态测量元件,步进电机为驱动部件,设计基于单片机控制的两轴姿态调整系统平台软硬件结构。系统采用单片机对陀螺仪和加速度计信息的实时采样,建立了多传感信息的融合算法和姿态判定模型,可以实时分析检测对象姿态,并输出控制步进电机,对平台姿态进行补偿调整,保持控制对象的相对惯性空间方位不变,实现了平台姿态平衡的快速控制。同时系统加入了绝对位置传感器,实现初始工作状态的自动复位。测试试验结果表明,系统运行稳定,单轴姿态调整精度在平整坡路状态下最大误差在0.5°以内,在田间颠簸路况运行下最大误差在3.0°以内,能够满足信息采集和检测过程中姿态自动调整、保持相对位置的控制要求。利用该控制系统,能够提高信息采集的准确性,在精准农业生产中具有应用作用。  相似文献   

7.
基于触觉感知的家禽净膛机械手及其控制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机械手净膛过程中家禽内脏易破损的问题,该文设计了基于触觉感知的机械手及其控制系统。利用STM32单片机产生脉冲宽度调制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信号控制机械臂在X,Y,Z轴方向上的运动,同时控制机械手爪步进电机正转,实现机械手爪的闭合。利用单片机的模数转换器ADC(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模块实时采集安装在手指内侧的压阻式薄膜传感器上的压力,将采集的压力值与试验得到的7.7 N压力阈值进行分析比较,控制机械手爪步进电机反转,从而控制机械手爪的抓紧力度,保证内脏不至于受力太大而破损,也不至于闭合不够内脏脱落。利用Qt Creator开发净膛机械手的控制界面,包括点动和自动两种控制模式。试验结果表明:带触觉系统的机械手爪能明显减小内脏的破损,内脏破损平均得分由4.75分减小到4分,且净膛率为87.4%。该机械手的性能稳定、对内脏的破损小、自动化程度高、人机交互界面友好且易控制,可为后续净膛机械手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精确农业自动变量施肥机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设计制造了一个以AT89C52单片机为中心的自动变量施肥控制系统.该系统接收GPS位置信号,以此判断施肥机所在的操作单元,通过监测施肥机的前进速度和读取存储在IC卡上的施肥量来控制施肥机上的排肥轴的转速,实现实时自动变量施肥.试验结果证明:该系统可将GPS、GIS、传感器信息和决策数据等信息综合处理,在施肥机前进速度为4.5~5.5 km/h,施肥量在200 kg/hm2以上时,能够使步进电机工作转速在33~91 r/min范围内,施肥机排肥平均误差为 4.22%.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决采用串联型液压混合动力系统车辆节能控制问题,该文在对串联型液压混合动力系统工作原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考虑到系统的动态特性和液压储能器气体温度与热传递对储能器工作状态的影响,建立了系统数学模型。根据车辆行驶理论,考虑到车辆制动能的回收与再利用和串联型液压混合动力系统与发动机的匹配问题,设计了一种串联型液压混合动力系统综合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通过主控制单元、液压泵控制单元、二次元件控制单元和发动机控制单元相互配合实现。运用Matlab/Simulink进行了控制系统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策略能准确实现驾驶员行驶车速要求,液压储能器能有效回收车辆制动能,在减速结束时能及时释放储能器能量以节约发动机所消耗的燃油,并能够使储能器能量耗尽时发动机及时介入保证车辆正常行驶。研究结果可为静液压传动车辆节能减排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智能烟草打顶抑芽机控制系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实现烟草打顶抑芽同步进行以及对烟草高度的精确仿形,改善人工打顶抑芽及“一刀切”打顶的状况,研制了智能烟草打顶抑芽机,烟草打顶和抑芽剂精量喷施同步进行,其控制系统中的烟草智能打顶系统由15个红外光电传感器对烟草高度精确仿形,由单片机系统对步进电机的转动方向和转角的大小进行控制,步进电机带动刀架提升或降低,在烟草合适的高度实现烟草打顶;抑芽剂喷施系统由红外光电传感器对烟草进行检测,当检测到烟草时就喷施不少于 15 mL的抑芽剂,反之就不会喷施抑芽剂,从而实现了抑芽剂的准时精量喷施。试验结果表明:烟草高度识别系统识别精度达到98%,抑芽剂喷施系统给每棵烟草的抑芽剂喷施量达到15 mL以上,控制系统能实现烟草打顶高度的精确控制以及打顶后抑芽剂的准时精量喷施。  相似文献   

11.
研制了一种AT89S52单片机控制的磁控报警系统。该报警系统设置了密码电路,能够做到正确报警,实用性强,保密性好,可以应用在防盗门、窗、保险箱柜等家庭及办公场所。详细介绍了系统工作原理、硬件设计方法以及程序编写。  相似文献   

12.
以AT89S52单片机为主控制器,通过键盘来设置直流电源的输出电压,设置步进等级可达0.1V,输出电压范围为0-12V,并可以显示电压的输出值。系统由单片机控制ADC0832输出所需的模拟量,再经过运算放大器进行放大,控制输出功率管的基极,随着功率管的基极电压的变化而输出不同的电压。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一种基于AT89S52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使用单总线温度传感器DS18B20检测温度,采用PID控制算法,分析系统原理,给出了系统的整体结构以及软件设计。实验结果表明,系统的稳定性比较好,精确度高。  相似文献   

14.
针对花生小区播种机播种尺寸差异较大种子时存在适应性差、单粒精播粒距合格率低等问题,该研究设计了一种基于STM32单片机控制的勺夹式花生小区单粒精量播种单体。采用先充种后投种的模式,利用夹持空间可调节的勺夹式排种器向双格盘播种总成内单粒排种,由STM32单片机控制光电传感器、增量式编码器以及步进电机等元件,实现有序充种和投种。根据播种时花生种子的运动轨迹,确定影响机具作业性能的主要参数为机具作业速度和投种口离地高度。以提高单粒精播粒距合格率,降低播种漏播率、重播率、破损率为目标,对机具作业参数进行单因素与双因素数值模拟分析,探究了机具作业速度、投种口离地高度以及二者交互作用对播种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机具作业速度0.9 m/s、投种口离地高度15 cm时的播种效果最佳:粒距合格率为96.20%、重播率为2.97%、破损率为0.50%、漏播率为0.33%,整机通过性和适用性良好,能够满足小区育种试验要求。该研究可为花生小区精量播种技术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播种机自动补播式监控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7,他引:1  
为减少播种机的漏播现象,提高播种机械作业质量和自动化水平,研制了基于单片机的播种机工况自动补播式监控系统.该系统以AT89C51单片机为核心,采用汇编语言编制了系统监控程序,设计了相应的处理电路和补播排种机构.当监测到由于排种器故障或种子箱排空而造成"断条性"漏播时,在声光报警的同时,系统自动启动微型步进电机,带动补播排种器继续排种,直到停车检修.试验结果表明,0.3s的系统灵敏度可将播种机漏播断条长度减小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16.
菠萝采摘机械手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摘要:为实现菠萝自动化收获,以减轻劳动负担、降低收获成本、提高收获效率,该文根据菠萝的生长特性,确定采用2个步骤将菠萝摘取的方案:首先,手爪从水平方向将菠萝抓稳,然后通过旋转将菠萝掰断。按照本方案,设计的菠萝自动采摘手爪包括手部抓取机构,手部驱动机构和手部旋转机构3部分,分别实现对菠萝的抓取和掰断功能,并设计了以AT89C51单片机为核心的控制系统,控制2个步进电机。通过采摘试验,表明该机构和控制系统能够实现对菠萝的采摘,确定手部旋转机构的旋转角度为180°,抓取时间为21~24 s。该研究可为田间菠萝采摘机器人关键部件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