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通过对昆明市区红粘土进行了野外勘察,确定了昆明市区红粘土的分布特征及形成条件。利用X-荧光光谱仪、激光粒度分析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昆明市区50多个红粘土土样进行了分析,从土样的化学成分、粒度分布和表面形貌上研究了它们的基本物理特征。同时研究了昆明市区红粘土的力学特性,并与黔桂地区红粘土的力学性质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2.
对重庆武隆岩溶区五个土壤剖面的粒度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将其粒度参数、粒度曲线、结构参数散点图等与各种沉积环境下的沉积物粒度特征进行对比,发现研究区样品的粒度特征与河流相沉积物、湖泊沉积物、坡积物等物质的粒度特征差异较大;与黄土高原红粘土、黄土古土壤、镇江下蜀土的粒度特征存在相似性,但仍有一定差异;与贵州碳酸盐岩上覆堆积物的粒度特征有较为一致的特性.根据五个土壤剖面的粒度特征推测,其沉积过程中溶蚀作用占主导,与先前风化形成该土层的原岩层性质有关,并有一定风成成因,同时还与坡面流水有一定关联.  相似文献   

3.
面向国土空间规划的昆明市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科学合理的确定生态保护红线并有效识别影响昆明市生态保护重要性的关键指标,本研究在分析昆明市自然禀赋特征的基础上,通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和生态脆弱性评价,构建昆明市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估指标体系,并通过要素空间叠置制图和极大值法对昆明市2017年生态保护重要性进行分类定量评价及分等定级。结果表明:1)昆明市生态保护重要性等级高和较高的面积为6 324.96km2,所占比例30.1%,重要性等级中的面积为9 962.04km2,所占比例47.41%,重要性等级较低的面积为4 690km2,所占比例22.32%;2)昆明市生态保护重要性空间分异明显表现在:高和较高重要性区主要分布在北部山区、滇池流域和石林石漠化地区,较低重要性区主要分布于安宁市、呈贡区和晋宁区等南部地区;3)生物多样性维护功能重要性是构成昆明市生态重要性贡献最大的因子,说明生物多样性维护功能重要性保护在昆明市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结果可为昆明市优化生态保护红线,开展分区分类生态保护,构建绿色生态环境保护屏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红壤地区土壤母质发育程度对红壤持水供水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同一种土壤母质(玄武岩)的红粘土和棕泥土的持水和供水能力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红粘土和棕泥土由于风化和淋溶程度不同对土壤质地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进而对土壤的持水供水特性产生明显影响,这种影响要明显大于同一种土壤如棕泥土或红粘土由于利用方式和耕作制度不同所引起的土壤持水能力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明阿拉山口大风对地表土壤粒度分布的影响,本文选取阿拉山口风向影响下的阿拉山口地区(A区域),博河、精河下游河岸带(B区域),阿奇克苏河下游河岸带(C区域)作为研究区,三个区域的表层土壤作为研究对象,以艾比湖湿地表层土壤粒度测试实验为基础,分析土壤粒度及空间分布的特征。平均粒径结果表明:阿拉山口区、博河,精河下游河岸带、阿奇克苏河下游河岸带粒径分别为101.49 μm、77.54 μm、49.82 μm;偏度特征为:三个区域的偏度均值结果显示为正偏态,分别为为4.01(阿拉山口区域)、3.71(博、精河区域)、2.77(阿其克苏河区域)。土壤质地分级结果为:阿拉山口区土壤质地以粗砂为主,博河,精河下游河岸带以沙砾和粉砂为主,阿奇克苏河下游河岸带以粉砂为主。上述结果定量地揭示了阿拉山口常年的风力侵蚀作用及其人类活动对该区域表层土壤粒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定量方法全面判断土壤颗粒分布(PSD)的内在结构,以提高利用土壤PSD函数估测土壤水动力参数的精度。【方法】利用激光粒度仪测定红胶土、土娄土、黑垆土和砂黄土4种黄土体积PSD,计算得出土壤颗粒数量PSD,然后基于分形理论研究了粒度的幂定律适用范围及相应的分形维数;在符合幂定律的粒度范围内进行多重分形计算,获得了土壤数量PSD的多重分形参数。【结果】分形分析结果表明,红胶土、土娄土、黑垆土和砂黄土4种土壤符合幂定律的颗粒半径的下限均接近0.5μm,而上限依不同土壤差别很大,相应的分形维数为2.17~3.43;多重分形分析表明,红胶土广义分形维数Dq值在整个q区间上变化最明显,显示出比其他土壤更强的颗粒分布不均匀性;4种土壤的τ(q)-q曲线均明显异于直线,表明4种土壤均具有多重分形分布特征。红胶土、土娄土、黑垆土和砂黄土的f(α)谱宽分别为4.30,1.96,1.74和1.25,谱的不对称系数分别为-0.924,0.516,0.141和0.490,表明红胶土的多重分形结构较其他3种土壤更明显,其不对称程度最大。【结论】多重分形理论能更细致地刻画土壤颗粒的数量分布特征;将分形和多重分形理论相结合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土壤颗粒分布的内在结构。  相似文献   

7.
昆明市公园绿地应急避难能力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昆明市2008年人口数量、公园面积等数据全面详细的调查,应用GIS的空间插值技术对昆明市区城市人口统计数据进行了空间分布化分析;运用人口密度分布与公园绿地缓冲区的叠加分析,对城市公园绿地的应急避难能力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改造公园绿地使其具有防灾功能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根据近年来采集标本、查看标本和查阅资料,对昆明市蝽科昆虫进行了统计和区系分析。结果表明,昆明市蝽科昆虫有44属70种(亚种),其中以菜蝽属种类最多,有4种;其次是岱蝽属、二星蝽属、曼蝽属、益蝽属和稻绿蝽属,各有3种(亚种)。蝽科昆虫东洋区特征极显著,仅在东洋区分布就有38种(亚种),占54.3%,但有较多古北区成分,东洋-古北区共有24种,占34.3%,并含有其他区系成分;在中国动物区系中,均在西南区有分布,但与华中区、华南区和青藏区共有成分较多,分别占74.3%、62.9%和47.1%,同时该区域特有成分较多,有9种,占12.9%,其他区也有一定分布。表明昆明市蝽科昆虫具有显著的东洋区特征和本区域特点。  相似文献   

9.
郑文娜  赵林森  王锦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1):6610-6611,6642
昆明市五华区和盘龙区是昆明的两大主要城区,近年来对两城区的公共绿地进行了大量的建设与改造,并取得了一定的绿化效果。该研究抽样调查了昆明市盘龙区和五华区的主要公共绿地,在建立植物景观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对二者的公共绿地植物景观进行评价与比较,得出了昆明市公共绿地植物景观模式的主要特征及两区在公共绿地的建设上存在的问题,以期能为昆明公共绿地的景观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盐定地区延长组长8油层组沉积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沉积背景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岩性和粒度的分布特征,对盐定地区长8油组沉积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在盐定区长8油组发育中粗砂岩,在盐定区南部和东部发育煤线或煤层;在盐定南东部,发育三角洲前缘,大犬扩大了前人认为的砂岩分布区域,对油气勘探领的拓展布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郑文  唐文浩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8):2370-2371,2374
通过模拟自然土壤条件,比较不同土壤类型、粒度与含水量对太阳光降解百草枯的影响.结果表明,百草枯在花岗岩砖红壤中比在玄武岩砖红壤中易被太阳光降解.同时,得出了在同一土壤类型不同粒度大小、不同土壤含水量下将得出太阳光降解百草枯后残留量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了评价棉花长期连作土壤的物理性质即属性.[方法]利用棉花长期连作区试验,研究不同连作区棉田土壤粒度特征以及不同土壤层粒度特征的动态变化.[结果]库车县土壤多以细粉沙-中粉沙-极细粉沙-黏土为主的颗粒组成,属黏质壤土;沙雅县土壤多以粉沙-粗粉沙-细粉沙-极细粉沙为主的颗粒组成,属沙质壤土;新和县土壤多以中粉沙-粗粉沙-极细沙-细粉沙质地为主的颗粒组成,属粉沙质壤土.[结论]不同土壤剖面质地的粒度参数(X)、σ、SK与KG值与值存在差异,反映不同样地及不同土壤层的粒度特征.这为当地农业因地制宜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应用穆斯堡尔谱技术鉴别福建中亚热带黄壤,黄红壤及红壤的诊断层粘粒中氧化铁矿物。结果表明,黄壤与红壤粘粒中氧化铁矿物组成主要差别在于红壤既含针铁矿又含赤铁矿,而黄壤只含针铁矿。此外,黄壤粘粒中铝硅酸盐矿物结构中含有较多的Fe~(2+)。黄红壤粘粒中氧化铁以针铁矿占优势,含有少量赤铁矿和Fe~(2+)。土壤剖面颜色呈黑-黄-红变化的次生黄红壤的黄色土层(B_1)粘粒只含针铁矿,红土层(B_2)含有针铁矿和赤铁矿。根据研究结果认为,这种土壤的土体上部黄化是由于古红土中赤铁矿转化为针铁矿引起的。  相似文献   

14.
湘南红壤区三种土壤水热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对同一地形和同一气候条件下湘南三种典型红壤的水热状况及它们的持水和渗透性质进行了研究。这三种土壤是:花岗岩母质发育的红壤、第四纪红土发育的红壤和紫色土。试验结果表明:第四纪红土发育的红壤持水性好,团聚度高,整个土体水分含量高,然而水分有效性低,渗透性好;花岗岩母质红壤则相反;紫色土则由于含有较多的块状物,因此渗透性也比较好。三种土壤的热量状况有很大的区别,紫色土在整个测定期间始终保持着较高的温度,而且温度的变幅大,花岗岩母质红壤的土体温度是三种土壤中最低的。植被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而水热状况又反过来影响作物的生长。  相似文献   

15.
应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95Zr在小粉土,黄红壤,青紫泥和海泥中的吸附和解吸,结果表明,95Zr进入淹水土壤之后,迅速地被土壤吸附而达到吸附平衡,不易解吸,吸附率和分配系数大小排列顺序均为:海泥,青紫泥,小粉土,黄红壤,解吸因数的大小排列顺序为:黄红壤,小粉土,青紫泥,海泥,95Zr在土壤中的动态变化可用封闭二分室进行描述,其动态变化规律为:小粉土C1=1474.7(1-e^-3.5275t),黄红壤C2=1481.6(1-e^-2.7535t),青紫泥C3=(1-e^-5.4104t),海泥C4=1750.8(1-e^-9.7195t)。  相似文献   

16.
采用灰色关联度法对红层软岩的粒度分形特征以及矿物、化学成分试验数据与其崩解性进行了关联分析.分析发现,与成分相比,红层软岩的粒度分布分形特征参数与崩解特性具有更高的关联度,表明沉积形成时的环境决定了成岩后的红层软岩崩解性强弱.因为红层软岩中蒙脱石含量少,因此在各种成分中伊利石含量对红层软岩崩解性影响最大,说明水理特性不稳定的矿物含量始终是影响软岩崩解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以宁夏盐池县3种典型土壤灰钙土、红黏土和风沙土为对象,研究柠条根际及非根际土壤的养分、颗粒组成及分布特征,并探讨土壤养分与土壤颗粒组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土壤类型柠条根际土壤的颗粒组成差异明显,灰钙土中粉粒含量最高为45.95%,红黏土、风沙土依次递减,风沙土中细砂含量最高为61%,红黏土、灰钙土依次递减;土壤pH值在不同土壤类型中差异不显著(P>0.05),红黏土根际中有机碳含量分别比灰钙土和风沙土高1.29、2.12g·kg-1,灰钙土中全氮含量分别比红黏土、风沙土高0.07、0.19g·kg-1,差异显著(P<0.05),柠条在不同土壤类型中对土壤养分的富集率不同,风沙土中有机碳、全氮的富集率分别是红黏土的6.82、1.00倍,红黏土中速效磷的富集率分别是灰钙土和风沙土的2.69、10.38倍。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碱解氮与黏、粉粒含量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细砂、中砂含量极显著负相关(P<0.01)。由此可见,不同土壤类型影响柠条根际养分的富集率,风沙土中能够富集更多的养分,红黏土对速效养分的富集作用更强,土壤中的粉粒、细砂含量与土壤养分含量的相关性最大。  相似文献   

18.
西南红、黄壤粘粒组成及土壤保肥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西南红、黄壤粘粒组成及土壤保肥力。结果表明红、黄壤粘粒矿物组成不相同,红壤的酸度及游离Fe2O3高于黄壤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当红壤粘土矿物为三水铝石时,不存在永久负电荷,胶体可带正电荷,正电荷来源于游离Fe2O3。阳离子交换量黄壤高于红壤,二者间差异达极显著。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卧佛寺地区上层中红色粘土进行形态特征、微形态特征、粘粒含量、一般化学性质和粘土矿物x衍射曲线等研究结果,证实该地区土层中的红色粘土系湿热气候条件下的强烈风化产物,属古土壤,不是现代土壤发生过程的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