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巨峰”葡萄施氮、磷、钾肥的效应及其对果品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灰泥田施用氮、磷、钾肥分别增产51.3%、19.5%、26.2%,产投比则分别为14.6,5.6,15.1;适量增施氮、磷、钾肥,配比适宜,可明显提高葡萄可溶性固形物、降低酸度、改善其农艺性状;在本试验肥力条件下,氮,磷,钾肥最佳用量分别为N 230.5kg/hm^2、P2O5 134.1kg/hm^2、K2O 271.3kg/hm^2.三要素最佳比例为1:0.6:1.2。  相似文献   

2.
采用测土配方施肥“3414”完全试验设计,2007-2008年在靖江市主体土种油沙土上进行弱筋小麦扬麦15号最佳的氮、磷、钾施肥用量及配比试验.建立了弱筋小麦施肥模型,分析出不同施肥配比对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确定靖江市弱筋小麦最佳施纯氮14.27kg/667m^2、五氧化二磷7.20kg/667m^2.氧化钾3.91kg/667m^2,配比为1.0:0.5:0.3。  相似文献   

3.
氮磷钾不同配比对小麦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应用"3414"田间试验方案研究不同氮磷钾配比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建立丹阳地区小麦产量(Y)与氮(N)、磷(P)、钾(K)肥用量的肥料效应函数Y=141.84 18.16 N-2.36 N2 8.73 P-1.93P2 9.81K-0.97 K2 0.07NP 0.46NK 1.32PK,获得在丹阳地区粉沙土中等地力水平下小麦的最佳经济产量为5 152.1 kg/hm2,氮、磷、钾的最佳施用量为N 216.0 kg/hm2、P2O5 77.2 kg/hm2、K2O 122.6 kg/hm2.肥料效应方程表明,氮肥对小麦的增产增效最明显,其次是钾肥.氮、磷、钾肥料配合施用能促进小麦对氮、磷、钾的吸收.在氮肥处理中,N1水平(94.5 kg/hm2)的氮素利用率为34.5%~44.4%,高于N2水平(189.0 kg/hm2),N3水平(283.5 kg/hm2)最低,仅为29.2%;磷、钾肥利用率的变化趋势与氮肥类似.  相似文献   

4.
为了获得超级稻在沿海地区咸酸田种植的最佳施肥量及最优施肥配比,应用“3414”肥料设计方案进行超级稻田间肥效试验,研究不同配方肥料对超级稻产量及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超量施肥超级稻增产效果不明显,说明在防城港市较高产成酸田栽培超级稻无法通过超量施肥来取得超高产量;超级稻氮磷钾肥增产效果:氮/16〉磷肥〉钾肥。施肥建议:纯氮240kg/hm2,五氧化二磷904120kg/hm2,氧化钾210~270kg/hm2,最佳施肥配比为1:0.3840.5:0.88~1.1。  相似文献   

5.
广东冬种马铃薯测土配方施肥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摸清水田条件下,氮、磷、钾不同配比施肥对广东冬种马铃薯的生物学性状的影响.设计了冬种马铃薯测土配方施肥试验。结果表明:试验各处理对马铃薯经济性状有一定影响,如株高、单株结薯块数、薯块干物质含量等;但对产量影响最大,其中,N2P2K1处理马铃薯的产量最高,为28485kg/hm2.比N0P0K0处理增产18030kg/hm2,增产率为172.5%。同时,初步建立了广州市马铃薯产量(Y)与N、P、K三种肥料之间的回归方程,并初步得出马铃薯最佳施肥量为:氮肥(N)290kg/hm2,磷肥(P2O5)153kg/hm2,钾肥(K2O)298kg/hm2,最佳施肥量比例为1:0.5:1.03.  相似文献   

6.
磷钾肥配合施用,可增强小麦群个体素质,提高成穗率,增加千粒重,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增施磷钾肥可提高强筋小麦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改善小麦籽粒品质。中等肥力田块强筋小麦生产,氮:磷:钾配比应掌握在1:0.4:0.4,磷钾肥以底施50%、拔节期追施50%,施用量P2O596kg/hm2,k2O96kg/hm2为最佳。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蒙啤麦一号大麦氮、磷、钾及密度合理的田间配比试验,建立四因素二次回归数学模型,为蒙啤麦一号在黄灌区的大面积示范、推广。集成该品种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提供理论支持。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黄灌区施用配比合理的氮、磷、钾肥及密度对蒙啤一号大麦的丰产性有显著作用,运用二次回归数学模型进行推算,最高理论产量可达723.2109kg/667m^2,氮、磷、钾及密度配比为氮肥8.0kg/667m^2,磷肥8.0kg/667m^2,钾肥2.5kg/667m^2,播种量21.1kg/667m^2(千粒重为50g);最佳产量为549.7956kg/667m^2,与之相匹配的四因素配比为氮肥7.093kg/667m^2。磷肥3.730kg/667m^2,钾肥4.580kg/667m^2,播种量20.5kg/667m^2(千粒重为50g)。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采用氮、磷、钾三因素最优设计,建立小麦施肥数学模型,揭示了氮、磷、钾三因素的产量效应,得出本地宁麦8号高产高效的最佳施肥范围,纯氮14.0-16.8kg/亩,五氧化二磷7.2-9.5kg/亩,氧化钾6.3-8.7kg/亩,适宜配比为1:0.5:0.6。肥料对小麦产量的影响是氮肥>磷肥>钾肥。  相似文献   

9.
长武小麦对氮磷钾肥的利用效果及推荐施肥量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3414"田间肥效试验,研究不同量的氮、磷、钾肥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分析肥料的利用率,拟合肥料效应模型,得到最佳施肥量。结果表明:①合理增加氮、磷、钾肥的施用量,小麦产量显著增加。②随着氮、磷、钾肥施用量的增加,三种肥料的农学利用率和偏生产力均呈显著下降的趋势。③土壤中肥料的贡献率在小麦生产中有着重要作用。④氮、磷、钾肥的最佳施用量分别是150.859 1 kg/hm2、118.474 6 kg/hm2和62.583 1 kg/hm2,最佳产量范围是:4 157-4 527 kg/hm2。  相似文献   

10.
崇明岛轻质土壤小麦配方施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建立适宜小麦种植的施肥指标体系,对崇明岛轻质土壤进行小麦田间肥效试验.结果表明:小麦增产率、单位养分籽粒产出率、产投比均以施氮肥最高;肥料利用率以钾肥最高,氮肥次之,磷肥最低;施氮肥0~255 kg/hm2、磷肥0~76.5 kg/hm2、钾肥0~76.5 kg/hm2,小麦产量随着肥料用量的增加而增加,继续增加施肥量,产量则逐渐下降;施肥量配比为氮274.7 kg/hm2、磷69.9 kg/hm2、钾74.0 kg/hm2时,产量最高为5 766.6 kg/hm2.  相似文献   

11.
青海东部地区春油菜"3414"肥效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朱春来  张荣  孙小凤  韩燕  杨文辉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6):12471-12472
[目的]确定青海省东部农业区春油菜的最佳氮、磷、钾施肥配比,为春油菜的配方施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青杂2号为春油菜供试品种,施肥采用农业部推荐的“3414”最优回归设计,共设3个因素4个水平14个配方处理进行春油菜的氮、磷、钾施肥配比试验。[结果]各施肥处理中,N,P,K:(N101.25kg/hm2、P:0,112.80kg/hm2、K2O45.00kg/hm2)的产量最高,为3802.5kg/hm2;其次是N2P2K0(N101.25kg/hm2、P2O5 75.15kg/hm2、K2O0kg/hm2),产量为3735.0kg/hm2。通过“3414”肥料效应试验,获得青海东部地区春油菜肥料效应函数方程,由此数学模型得出理论上的氮、磷、钾最佳施肥量为:N128.60kg/hm2,R0590.60kg/hm2,K2O55.10kg/hm2,最佳产量可达3471.5kg/hm’。[结论]综合分析不同施肥方法的推荐施肥量,并结合青海东部农业生产实际,建议氮、磷、钾的施肥量分别为N120.00kg/hm2、P2O5 90.00kg/hm2、K2O 50.00kg/hm2。  相似文献   

12.
全球红葡萄肥料效应函数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三因素四水平田间施肥试验,得出全球红葡萄氮、磷、钾肥料效应函数:Y=1061.647 41.6969x1-0.6587x1^2 24.6112x2-0.9530x2^2 36.4696x3-0.8227x3^2及其经济最佳施肥量:氮肥452.70kg/hm^2、磷肥174.90kg/hm^2、钾肥318.30kg/hm^2;最佳施肥配比。N:P2O5:K2O=1:0.39:0.98。  相似文献   

13.
龙亢镇小麦“3414”试验结果初步表明,施用氮、磷、钾肥的增产率分别为117.4%、11.6%和14.1%;试验土壤的地力贡献率为44.1%,土壤氮、磷、钾养分丰缺状况分别为“极低”、“中”、“中”,土壤氮(N)、磷(P)、钾(K)素供应量分别为48.0kg/hm^2、12.0kg/hm^2和30.3kg/hm^2,其养分校正系数分别为35.0%、97.5%和35.7%;小麦100kg经济产量所需氮、磷、钾养分含量分别为2.09b、0.42kg和1.93kg;本次试验条件下氮、磷、钾肥的利用率分别为37.5%、19.9%和46.9%。通过数学模拟获得小麦三元二次肥料效应方程,并计算出N、P2O5、K2O理论最佳施用量分别为155.7kg/hm^2、184.4kg/hm^2和95.9kg/hm^2。  相似文献   

14.
氮磷钾不同配比对玉米免耕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玉米免耕栽培地,通过设计氮、磷、钾不同肥料配比试验,结果得出:合理的氮、磷、钾肥料配比为施用N12kg/667m2、P2O5 8kg/667m2、K20 15kg/667m2,施肥水平N:P2O5:K2O为1:0.7:1.2时,玉米籽粒产量为465.1kg/667m2,产值为1069.7元/667m2,纯收入为684.9元/667m2,净产投比为2.8:1,肥料利用率分别为氮36.9%,磷9.8%,钾为16.3%。  相似文献   

15.
应用"3414"设计研究氮磷钾肥料不同配比对水稻产量的效应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田间试验结果建立本地区水稻的肥料效应函数,获得士壤肥力中等水平的水稻最佳经济产量为6563.18kg/hm^2,氮、磷、钾肥料最佳施肥用量是N 134.39kg/hm^2,P2O5 26.67kg/hm^2,K2O 74.19kg/hm^2,N、P2O5、K2O比例1:0.2:0.55。同时,表明氮、磷、钾肥的施用量在一定范围内,对水稻的增产和效益作用中是氮肥大于钾肥,钾肥史大于磷肥。研究结果为水稻合理确定施肥数量、选择肥料品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探索如皋市主要土壤类型优质专用小麦氮、磷、钾施入的最佳配比,进行了弱筋小麦平衡施肥试验。结果表明,肥料对小麦产量的影响效果为氮肥>磷肥>钾肥;在高氮的水平下,重视磷肥使用,氧、磷、钾配比为1∶0.75∶0.5时,产量最高,达8.60t/hm2;氮、磷、钾配比为1∶0.33∶0.45时,经济效益最高,最佳产量为7.15t/hm2。  相似文献   

17.
何武  杨虎  姜忠米  张君江 《农技服务》2012,29(7):860+862
为晴隆县小麦肥料施用提供科学依据,采用"3414"田间试验,对晴隆县沙壤土小麦栽培施用的氮、磷、钾肥肥效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种植冬小麦的最大施肥量为氮肥258.3 kg/hm2、磷肥131.4 kg/hm2、钾肥106.8 kg/hm2,产量为3 210.15 kg/hm2。最佳经济施肥量为氮肥152.25 kg/hm2、磷肥74.7 kg/hm2、钾肥64.05 kg/hm2,产量为2 966.7 kg/hm2。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小麦品种在五河县土壤上最佳的氮、磷、钾肥施用量及配比,建立适合本地区土壤和作物特性的施肥模型,2017—2018年在五河县进行了小麦"3414"肥料效应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处理N2P3K2、N2P2K3产量较高,说明这2个处理氮、磷、钾配比较协调;而缺失氮、磷、钾中的某一种的处理N2P2K0、N2P0K2、N0P2K2则产量较低,一般为6 750 kg/hm2左右。  相似文献   

19.
不同氮磷钾肥配比对小麦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郑麦9023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氮磷钾肥配比在小麦上的施用效果。结果表明:氮、磷、钾肥配合施用可显著提高小麦的产量及其构成,并可提高肥料利用率,适宜的配比用量为N2P2K2处理。通过数学模拟得到肥料效应方程,并初步确定本地比较适宜N用量为240~255 kg/hm2,P用量为60~75kg/hm2,K用量为75~90kg/hm2。  相似文献   

20.
长武县玉米“3414”肥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了科学地指导长武县玉米生产,提出最佳的推荐施肥量组合。[方法]通过3年的"3414"肥料效应试验,对长武县玉米氮、磷、钾肥合理配比施肥效应进行研究,同时对玉米产量进行肥效模型拟合,得出最佳经济效益氮(N)、磷(P2O5)、钾(K2O)推荐施肥量。[结果]根据三元二次肥效模型,在产量水平9 000 kg/hm2的地块,氮、磷、钾肥的最佳推荐量分别为126、57、30 kg/hm2;在产量水平为9 000~11 250 kg/hm2的地块,氮、磷、钾肥的推荐量分别为141~237、33~84、15~120 kg/hm2;在产量水平11 250 kg/hm2的地块,氮、磷、钾肥的推荐量分别为127.5~270.0、70.5~99.0、22.5~76.5 kg/hm2。[结论]合理配施氮、磷、钾肥既可提高玉米产量,又可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