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在景泰县芦阳镇西林村小麦上进行的天然多功能土壤给养保养剂 (TYS)与尿素配施的小区试验结果表明 ,以基施 TYS2 4 0 kg/ hm2、尿素 6 0 kg/ hm2和追施 TYS12 0 kg/ hm2、尿素 30 kg/ hm2处理的小麦产量最高 ,较不施肥对照增产 10 .0 % ,小麦籽粒粗蛋白含量为 14 .6 % ,其次为基施 TYS180 kg/ hm2、尿素 12 0 kg/ hm2和追施TYS90 kg/ hm2、尿素 6 0 kg/ hm2处理 ,较不施肥对照增产 9.4 % ,小麦籽粒粗蛋白含量为 15 .4 3%。同时在武威市、景泰县进行的 TYS在小麦上的大区试验结果表明 ,基施 TYS180 kg/ hm2 、尿素 12 0 kg/ hm2 和追施 TYS90 kg/hm2、尿素 6 0 kg/ hm2时 ,小麦可比尿素基施 30 0 kg/ hm2、追施尿素 15 0 kg/ hm2的处理增产 3.2 %~ 10 .0 %。  相似文献   

2.
《山东农业科学》2019,(12):53-57
研究不同用量氮肥增效剂对玉米干物质量、籽粒产量、氮吸收量和籽粒粗蛋白含量的影响。试验以无氮处理为对照(CK),设置7个氮肥增效剂用量处理,分别为添加0(JNW0)、1%(JNW1)、2%(JNW2)、3%(JNW3)、4%(JNW4)、5%(JNW5)、6%(JNW6)氮肥增效剂的聚能网尿素。结果表明,JNW2处理玉米产量和秸秆干物质量分别达到8 790 kg/hm~2和7 545.6 kg/hm~2,分别比其它处理高2.0%~15.6%和4.7%~21.0%;其籽粒吸氮量、秸秆吸氮量及籽粒粗蛋白含量分别比其它处理高8.5%~31.1%、19.6%~93.5%、3.4%~29.5%;同时,JNW2处理的氮肥利用率显著高于其它氮肥增效剂用量处理。添加氮肥增效剂能够显著提高玉米产量、干物质量、氮吸收量、籽粒粗蛋白含量和氮肥利用率,在本试验条件下,添加2%氮肥增效剂的聚能网尿素处理增产效果最好,氮肥利用率最高。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索增效尿素在玉米生产上的增产作用及其与氮肥的最佳搭配和使用技术,为大面积生产应用提供科学依据,进行了本次试验。结果表明:增施增效尿素对玉米增产、增加抗逆性具有显著效果,各项记录均优于普通尿素;玉米生产以基施增效尿素441 kg/hm~2+重过磷酸钙330 kg/hm~2+硫酸钾180 kg/hm~2、拔节前追施增效尿素315 kg/hm~2、大喇叭口期追施增效尿素210 kg/hm~2为最佳施肥方法。  相似文献   

4.
氮磷钾肥量对玉米产量及养分吸收、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明粮棉轮作模式下玉米经济合理施肥量,以期提高肥料利用效率。[方法]在大田条件下采用随机区组试验,按照N、P_2O_5、K_2O分别设置了0、75、150、225、300kg·hm~(-2) 5个用量梯度,研究了不同肥料用量对玉米产量、养分吸收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氮用量在0~225kg·hm~(-2)之间时随施氮量增加,玉米籽粒产量增加,N225达到10 382kg·hm~(-2),氮用量超过225kg·hm~(-2)后产量下降,生物量与经济系数变化规律相似;秸秆氮含量随施氮量增加持续升高,N300处理达到0.680%,显著高于N0、N75与N150,但与N225差异不显著,秸秆氮携出量变化规律相似;籽粒氮含量随施氮量增加先升后降,以N225最高达到1.224%,氮携出量变化规律相似,N225达到127.1kg·hm~(-2)。施磷对玉米产量、生物量与经济系数无显著影响;但随施磷量增加,秸秆与籽粒中P含量均先升后降,秸秆中以P_225最高达到0.187%,籽粒中以P150最高达到0.582%,均显著高于对照;秸秆中P_2O_5携出量随施磷量增加而增加,籽粒中P_2O_5携出量不同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施钾增加玉米籽粒产量,K75、K150、K_225与K300分别较K0增加10.8%、12.0%、13.3%、13.4%,但不同用量间差异不显著,生物量变化规律相似,经济系数则变化不大;秸秆K含量与K_2O携出量均随施钾量增加先升后降,以K_225最高,分别达到2.352%与217.4kg·hm~(-2),籽粒K含量不同处理间差异不显著,籽粒K_2O携出量对照显著低于各施钾处理,但不同钾肥用量间差异不显著。[结论]综合考虑产量、养分吸收与肥料利用率结果,玉米季肥料适宜用量为N 225kg·hm~(-2),K_2O 75kg·hm~(-2),免施磷肥。  相似文献   

5.
运用小区试验与大田示范相结合的方法,以阜花30号花生品种为试验对象,研究风沙区土壤氮、钾不同水平配施在不同时期追肥对花生氮含量、产量品质以及收获后土壤养分的影响,以探究辽宁省肥料高效的施肥水平。结果表明,当施氮水平达到147.45 kg/hm~2时效果最佳,再增加氮水平不但不会增产反而会减产,浪费氮肥;同等施肥量(过磷酸钙344.25 kg/hm~2、尿素147.45 kg/hm~2、硫酸钾335.25 kg/hm~2)情况下,以磷为底肥追施氮钾肥的处理优于以磷钾肥为底肥追施氮肥的处理,其花生产量较高、品质较好。不同施肥水平均能提高花生根、茎、叶的氮含量以及花生产量和品质,以施尿素59.2 kg/hm~2、硫酸钾134.4 kg/hm~2、过磷酸钙335.25 kg/hm~2为底肥,在幼苗期追施尿素6.4 kg/hm~2、硫酸钾24.3 kg/hm~2,在开花期追施尿素52 kg/hm~2、硫酸钾151.4 kg/hm~2,在结荚期追施尿素20.8 kg/hm~2、硫酸钾24.3 kg/hm~2,在饱果期追施尿素9.6 kg/hm~2、硫酸钾1.6 kg/hm~2的T8处理施肥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
在景泰县芦阳镇进行的天然多功能土壤给养保养剂 (TYS)在玉米上的小区试验结果表明 ,以玉米大喇叭口期追施 TYS 36 0 kg/ hm2 、尿素 2 4 0 kg/ hm2 的处理产量最高 ,为 6 778.6 kg/ hm2 ,较对照 (空白 )平均增产16 .2 % ,粗蛋白含量为 10 .6 7% ,较对照平均增加 1.4 7个百分点 ;同时在白银市、武威市、景泰县进行的 TYS在玉米上的大区试验结果表明 ,玉米大喇叭口期追施 TYS36 0 kg/ hm2、尿素 2 4 0 kg/ hm2 ,玉米较单施尿素增产 3.7%~9.7%。说明玉米追施 TYS可降低尿素化肥用量。  相似文献   

7.
肥料运筹对啤酒大麦产量品质及氮磷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研究了不同肥料运筹对啤酒大麦产量、品质及氮、磷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啤酒大麦专用肥和新动力配施后不仅能够改善啤酒大麦的农艺性状和酿造品质,而且能够显著增加啤酒大麦的籽粒产量,提高氮磷利用率,其中苗期适量追施氮肥的效果明显优于全部基施。以基施啤酒大麦专用肥600 kg/hm~2、追施新动力150kg/hm~2处理的啤酒大麦籽粒产量和氮磷利用率最高,产量达8 186.7 kg/hm~2,比对照不施肥增产3 860.0 kg/hm~2,增产率89.2%;氮、磷肥利用率分别为33.55%和19.23%,比常规施肥分别提高10.04百分点和5.22百分点,处理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8.
秸秆腐熟还田对中低产田土壤及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玉米品种先玉335为指示品种,以基础田(不施肥)为对照,采用秸秆直接还田、秸秆腐熟还田、农家肥、短期绿肥、当地常规施肥处理等措施,研究不同培肥措施对土壤养分、含水量、耕作层温度、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施腐熟秸秆15 000 kg/hm2+不施肥的处理效果最好,玉米折合产量最高,为13 006.7 kg/hm2,较对照基础田(不施肥)增产43.88%;纯收益增量最高,为7 342元/hm2,纯收益增长率为79.05%。施农家肥15 000 kg/hm2的处理和施腐熟秸秆7 500 kg/hm2+农家肥7 500 kg/hm2的处理玉米折合产量较高,分别较基础田增产41.00%、40.78%,纯收益增长率分别为76.75%、72.86%。秸秆腐熟还田可以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氮、磷、钾含量及土壤含水量,对土壤耕作层温度也有显著的提升作用。农家肥和秸秆还田可以促进后茬玉米的生长发育,促使玉米提前达到旺盛生长期。在玉米整个生育阶段,秸秆腐熟还田处理能显著提高玉米出苗率和单株叶面积、棒三叶叶面积的增加速率,优化玉米干物质的积累与分配特性,提高玉米叶、茎、鞘对籽粒的贡献率,增加玉米籽粒产量。建议在农业生产上加大秸秆腐熟还田的推广力度。  相似文献   

9.
不同施肥方式对河套灌区春小麦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中养分的均衡供应是限制植物生长和形成产量的首要因素。为确定河套灌区春小麦合理的施肥措施,本研究设置了不追肥(A0,对照);分蘖期和拔节期分别追施尿素225 kg/hm~2和150 kg/hm~2(A1);分蘖期追施尿素225 kg/hm~2、拔节期追施腐植酸150 kg/hm~2(A2);分蘖期追施腐植酸150 kg/hm~2、拔节期追施尿素225 kg/hm~2(A3);分蘖期和拔节期分别追施腐植酸225 kg/hm~2和150 kg/hm~2(A4)5种施肥处理对春小麦光合作用及产量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A2处理可以有效提高春小麦各生育时期叶面积指数,其中成熟期较A0处理提高了23.8%。施用腐殖酸提高了春小麦各生育期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降低了胞间CO2浓度,其中以A2处理促进作用最为明显。生育期内,A2处理维持较高的叶绿素含量的时间较长,且叶绿素a的含量下降比叶绿素b的含量要快。A2处理显著增加了春小麦的穗数和千粒重,进而显著提高经济产量。可见,适时、适量的腐殖酸与化肥配合施用可显著促进河套灌区春小麦生长发育、光合效率及最终产量。  相似文献   

10.
小麦玉米秸秆全量还田减量施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试验对小麦、玉米秸秆全量还田情况下,氮磷钾的不同配比施肥,对小麦、玉米当季产量及全年总产量的影响进行研究,找出最佳施肥配比。结果表明:1秸秆还田及秸秆还田与施肥量互作对小麦、玉米当季产量及全年总产量影响不显著,秸秆还田处理的小麦、玉米当季产量及全年总产量平均较不还田处理减产99.0、271.5、370.5 kg/hm~2。秸秆还田条件下获得全年最高产量的施氮量为541.5 kg/hm~2,最高产量为18 698.7 kg/hm~2。秸秆不还田条件获得全年最高产量的施氮量为613.5 kg/hm~2,最高产量为18 869.55 kg/hm~2。2施氮量对小麦籽粒产量及其构成要素有极显著影响,随施氮量增加千粒重降低。秸秆还田条件获得小麦最高产量的施氮量为225 kg/hm~2,最高产量为8 614.5 kg/hm~2。秸秆不还田条件获得小麦最高产量的施氮量为249 kg/hm~2,最高产量为8 455.5 kg/hm~2。3秸秆还田条件下,玉米百千克籽粒消耗氮磷钾量分别较不还田减少0.05、0.06、0.06 kg,秸秆还田会导致氮、钾素当季利用率下降,磷素当季利用率提高。4最佳处理组合为N36P18K12,小麦、玉米及全年籽粒总产量平均分别为9 028.5、10 602.0、19 630.5 kg/hm~2。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青海省海北州燕麦种植的最佳氮、钾施肥配比,研究不同氮、钾肥配比对燕麦产量构成要素、产量、品质和增产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_(100)K_(80)处理下,燕麦株高、穗长、单株茎重、单株叶重、叶茎比显著提高;在N_(100)K_(80)处理下,鲜草产量和籽粒产量显著高于其它处理,鲜草产量达到了33240kg/hm~2,籽粒产量达到了4640kg/hm~2;在N_(100)K_(80)处理下,燕麦粗蛋白含量最高为11.08%,灰分含量最低为3.02%;N、K肥在燕麦鲜草和籽粒上的增产效果为NK。可为燕麦平衡施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施氮量对青贮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耐高水肥青贮玉米品种曲辰9号为材料,研究不同尿素追施量对青贮玉米于物质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氮肥施用范围内,曲辰9号干物质产量随氮肥追施量增加而增加,以尿素追施量675kg/hm2处理的产量最高(15907.5kg/hm2);追施氮肥可显著提高青贮玉米粗蛋白含量,降低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说明冀西北地区青贮玉米最佳尿素追施量为675kg/hm2.  相似文献   

13.
不同追肥时期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详细研究不同施肥时期对玉米生长的影响规律,以期为玉米生长季节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试验在田间条件下,设置T1:对照;T2:基肥60 kg·hm~(-2),拔节期追肥90 kg·hm~(-2);T3:基肥60 kg·hm~(-2),大喇叭口期追施90 kg·hm~(-2);T4:基肥60kg·hm~(-2),孕穗期追施90 kg·hm~(-2) 4个处理,小区试验设计,3次重复。结果表明,T3株高最高,高于对照69.55 cm,差异显著,T2、T4处理与对照之间无显著差异;叶片长度T3最高,高于T4处理2.74 cm,无显著差异,两个处理显著高于对照,T2与对照之间无显著差异;施肥可以促进玉米根系数量增加,成熟期3个施肥处理根系数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其中T3处理处于最高值;根系鲜重T3高于对照7 223.20 kg·hm~(-2),差异显著,T4、T3之间无显著差异,T2显著低于T3处理。综合分析认为,T4处理效果最佳,玉米生长期追肥最宜在大喇叭口期。  相似文献   

14.
NBPT增效剂尿素在高海拔灌区春油菜施用效果初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天祝县高海拔灌区春油菜上施用NBPT增效剂尿素,观察其增产效果。结果表明,NBPT增效剂尿素比普通尿素能显著增加角果数和角粒数,春油菜折合产量为4 075.6 kg/hm~2,较对照不施氮肥处理增产2 425.6 kg/hm~2,增产率147.0%;较施N 135 kg/hm~2处理增产367.6 kg/hm~2,增产率9.9%。  相似文献   

15.
不同施肥措施对盐渍土理化性状和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间试验分别于轻、中度盐渍土条件下开展,共设置6个处理,分别为农民习惯施肥(T1,尿素分次施用,N 250 kg/hm~2)、包膜增效尿素一次性基施(T2,180 kg/hm~2)、包膜增效尿素配施微生物肥(T3,180 kg/hm~2)、包膜增效尿素配施有机肥(T4,轻、中度盐碱土的施氮量分别为162 kg/hm~2和144 kg/hm~2)、包膜增效尿素配施秸秆腐熟剂(T5,180 kg/hm~2)、有机无机复合肥一次性基施(T6,162 kg/hm~2),研究不同施肥措施对盐渍土理化性状和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轻度盐渍土条件下,与T1相比,不同施肥处理对玉米产量、氮肥偏生产力(PFPN)、不同土层钠吸附比(SAR)和电导率(EC值)无显著影响,但会显著提高0~20 cm土层有机碳含量。在中度盐渍土条件下,不同施肥措施对玉米产量无显著影响,其中T4和T5处理产量表现最好;与T1相比,T4处理的PFPN显著提高16.6 kg/kg;不同施肥措施有降低0~20 cm土层SAR和EC值的趋势,其中T4处理表现最好。此外,T4处理可以显著增加0~20 cm土层有机碳含量。综合认为,在中度盐渍土条件下,包膜增效尿素减量配施有机肥对玉米产量提高和缓解土壤盐渍化有重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河西绿洲灌区进行了玉米追施大量元素水溶肥配施试验。结果表明,在底施磷酸二铵450.0 kg/hm2、尿素300.0 kg/hm2的基础上,于玉米拔节期、大喇叭口期、灌浆期分别随滴灌追施大量元素水溶肥96.0 kg/hm2的处理可有效地促进玉米的生长发育,提高玉米产量和种植效益。该处理折合产量最高,为16 173.30 kg/hm2,较对照不施肥增产38.09%,较当地常规施肥处理增产11.23%;产值和净产值也均为最高,分别为27 495、14 745元/hm2,分别较对照不施肥增加7 585、3 835元/hm2,分别较当地常规施肥处理增加2 777、1 796元/hm2。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磷肥对青贮玉米籽粒产量和青饲品质的影响,探究更有效的磷肥利用效率。以青贮玉米‘津贮100’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小区试验,随机区组设计,设置了0、37.5、75.0、112.5和150.0 kg/hm~25个施磷肥水平,测定了各磷肥处理下的玉米籽粒产量、籽粒粗蛋白、茎叶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淀粉含量。结果表明:施磷量为37.5 kg/hm~2时,玉米产量最高,为11 206.40 kg/hm~2,产量增幅为13.46%;施磷量为75.0 kg/hm~2时,玉米籽粒中的粗蛋白和淀粉含量均达到最高,较不施磷肥处理分别提高了9.62%、8.23%;施磷量为112.5 kg/hm~2时,玉米茎叶中的淀粉和粗蛋白含量均达到最高,较不施磷肥处理分别提高了20.77%、5.44%。施磷量为0和37.5kg/hm~2时,籽粒和茎叶中的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均最低。不施磷处理茎叶和籽粒中的中性冼涤纤维含量最低。在一定的磷肥施用范围内,玉米产量随施磷量的增加而增加,但饲用品质却随施磷量的增加而降低。在施用适量氮肥和钾肥的同时,通过不同施磷水平处理产量性状分析看出,‘津贮100’玉米产量和总干物质量均以施P2O537.5 kg/hm~2时表现最好。从品质性状看,以施P2O575.0 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黄绵土区不同肥料配施对甘蓝型冬油菜经济性状、产量品质及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以2因素4水平裂区试验设计主处理为不施有机肥和施有机肥,副处理为不施肥、氮肥单施、氮磷肥配施、氮磷钾肥配施8个处理,即CK、N、NP、NPK、M、MN、MNP、MNPK。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对冬油菜生育期增延2~9 d,株高增加14.47~62.10 cm,单株总角果个数增多61.94~199.94个,增产507.20~2 782.12kg/hm~2,其中MNPK处理单株总角果数最多为268.00个,较对照增加293.77%,产量最高为3 418.38kg/hm~2,较对照增产437.26%,其他处理按产量排序为MNP、NPKMN、NPMN,分别较对照增产2 334.94kg/hm~2、2229.90kg/hm~2、1611.65kg/hm~2、1578.64kg/hm~2、939.38 kg/hm~2、507.20 kg/hm~2,增幅为366.98%、350.47%、253.30%、248.11%、147.64%、79.72%;M处理籽粒含油量最高达48.55%,较对照增加2.49%,蛋白质质量分数最低为18.23%,较对照降低4.14%,硫甙质量摩尔浓度仅M处理较对照显著降低10.25μmol/g,芥酸等其他籽粒品质未显著受施肥影响;冬油菜收获后各处理土壤全钾质量分数较种植前显著下降0.03%~0.24%,对照土壤有机质下降0.06%,NP处理有机质质量分数不变,其他处理有机质显著增加0.05%~0.67%。综合考虑,黄绵土区中以有机肥(7 500 kg/hm~2)和氮磷钾肥配施(N 150 kg/hm~2,P_2O_5 75 kg/hm~2,K_2O 75 kg/hm~2)处理对甘蓝型冬油菜的产量、经济性状、籽粒品质及土壤有机质的综合提升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为探明玉米秸秆还田量对春大豆干物质生产及产量的影响规律。田间设置4个玉米秸秆还田量处理:0 kg/hm~2(对照)、6 000 kg/hm~2(B处理)、12 000 kg/hm~2(C处理)、18 000 kg/hm~2(D处理),研究玉米秸秆还田量对‘新大豆27号’叶面积指数(LAI)、群体光合势(LAD)、干物质积累与分配、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玉米秸秆还田量的增加,秸秆还田处理(B处理、C处理和D处理)大豆LAI峰值、总光合势、干物质积累量分别较对照增加16.5%~26.5%、12.2%~34.5%、9.7%~26.8%;秸秆营养物质向籽粒的转移量较对照增加68.2%~169.9%、转移率提高2.9%~7.2%;单株粒数较对照增加6.7%~13.1%,产量增加11.4%~19.6%。在本试验条件下,玉米秸秆还田均能有效增加大豆产量,还田量为6 000~12 000 kg/hm~2,大豆产量较高(5 172.5~5 361.4 kg/hm~2)。玉米秸秆还田量高于12 000 kg/hm~2,大豆增产幅度下降。  相似文献   

20.
该文以油菜品种中双11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薹肥不同施用量对油菜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蕾薹期适当追施氮肥,尤其是与钾肥配合施用,具有显著的增产作用,其中施尿素75kg/hm~2处理较对照增产13.7%,施尿素75kg/hm~2+氯化钾75kg/hm~2处理产量最高,较对照增产17.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