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饲养场所消毒前的准备1.设置适宜的消毒池。首先应在饲养场的所有进出口设置消毒池,凡有车辆进出的消毒池长度必须大于车辆轮胎的周长,深度10厘米左右,人员进出口的消毒池深度5厘米左右。  相似文献   

2.
<正>1 统一消毒标准1.1 门口消毒池消毒池烧碱使用浓度为2%~3%,每周更换2次,下雨后可适量增加烧碱。消毒池容量可通过如下方法计算:①打开水管开关,计算装满50 L水桶所需要的时间;②保持水流不变,计算装满消毒池所需时间;③计算消毒池所装水量。1.2 司机洗手可在冲洗车辆的卫可溶液中洗手。1.3 门口车辆消毒车辆消毒用卫可1:200比例稀释,300 mL/m2。1.4 空栏冲洗后消毒菌毒敌用量1:300稀  相似文献   

3.
正生物安全体系由3个层面构成:概念性、结构性和操作性。生物安全其概念是为了减少传染性疾病的传播(检疫隔离有害生物,外来物种的侵袭,现存变异的有机微生物)风险而设计的一整套防御性措施。结构性包括消毒池、淋浴和消毒柜等。操作性指人员实际操作执行情况。在此笔者详细介绍结构性和操作性。1车辆消毒池(1)消毒池应有顶棚和保温设施。大部分鸡场的车辆消毒池没有顶棚  相似文献   

4.
<正>1禽场入口消毒1.1车辆消毒池生产区入口必须设置车辆消毒池,车辆消毒池的长度为进出车辆车轮2个周长以上。消毒池上方最好建有顶棚,防止日晒雨淋。消毒池内放入2%~4%的氢氧化钠溶液,每周更换3次。有条件的可在生产区出入口设置喷雾装置,喷雾消毒液可采用0.1%的百毒杀溶液、0.1%新洁尔灭或0.5%过氧乙酸。1.2消毒室生产区入口要设置消毒室,人员和用具进入要消毒。消毒室内安装紫外线灯(每立  相似文献   

5.
正生物安全体系是由三个层面构成的:概念性、结构性和操作性。生物安全概念是为了减少传染性疾病的传播(检疫隔离有害生物,外来物种的侵袭,现存变异的有机微生物)风险而设计的一整套防御性措施。结构性包括消毒池、淋浴、消毒柜等。操作性指人员实际操作执行情况。在此笔者详细介绍下结构性和操作性。1车辆消毒池1.1消毒池应有顶棚和保温设施大部分鸡场的车辆消毒池没有顶棚  相似文献   

6.
一饲养场所消毒前的准备 1设置适宜的消毒池首先应在饲养场的所有进出口设置消毒池,消毒池的大小:凡有车辆进出口的消毒池的长度必须大丁车辆轮眙的周长,宽度必须是大门的左右边,深度10cm左右,人员进出口的消毒池深度5cm左右。  相似文献   

7.
1.1.1车辆的消毒保证消毒池的水浸没轮胎。车辆消毒池与门同宽,长度不应小于车轮的周长,消毒池内用麻袋或草垫等做成消毒垫。在池内倒入3%~5%的煤酚皂溶液或10%~20%的石灰水,也可以用2%的烧碱溶液等消毒液,水量5t/次,浑浊就换。  相似文献   

8.
正建立消毒设施:养殖场和生产区门口必须设立消毒池、消毒室等防疫消毒设施,消毒池要保持消毒池药物的有效浓度,所有进出人员和车辆必须进入消毒池消毒,严禁跨越通行;要严格按程序做好消毒更衣及其他防疫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9.
1饲养场所消毒前的准备 1.1设置适宜的消毒池 首先应在饲养场的所有进出口设置消毒池.消毒池的大小:凡有车辆进出口的消毒池的长度必须大于车辆轮胎的周长,宽度必须是大门的左右边,深度10cm左右,人员进出口的消毒池深度5cm左右.  相似文献   

10.
1出入生产区、圈舍的车辆、人员的消毒方法 设立消毒池、消毒室。安装紫外线灯。在生产区、圈舍的出入口可用2%火碱水铺设消毒池.对出入车辆实施消毒,在消毒室设置紫外线灯进行空间消毒。  相似文献   

11.
为评价养禽场入场车辆消毒效率以及阐明消毒后细菌未灭活的原因,研究了常用消毒剂对入场车辆表面微生物的杀灭效果、消毒池内消毒剂存放时间对消毒效果的影响以及未灭活细菌对消毒剂的耐药情况,对消毒前后轮胎和车身表面的微生物进行监测,检测项目包括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数、霉菌数、金黄色葡萄球菌数和沙门菌数,测定未杀灭细菌对消毒剂的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显示:养禽场入场车辆消毒效果明显,通过消毒池和车辆消毒通道消毒后,轮胎和车身的微生物含量均显著下降;消毒池内消毒剂使用1 d后消毒效果显著降低;未杀灭分离菌大部分对消毒剂耐药。结果提示:对养禽场入场车辆进行消毒很有必要,为保证消毒效果,入场车辆应预先彻底冲洗后再进行消毒,并且每天更换消毒剂,科学合理使用消毒剂。  相似文献   

12.
<正>目前,在通行车辆较多的口岸、疫区、隔离场、养殖场等大门口通道处都设有车辆消毒池,主要作用是对过往车辆轮胎进行消毒。这些车辆因可能去过其它养殖场或者疫区而携带外界多种病原微生物,包括病毒、细菌、霉菌、芽孢等。因此,车辆消毒池是一个区域内卫生防疫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消毒效果对保障整个区域的生物安全  相似文献   

13.
吕江 《四川畜牧兽医》2012,39(11):55-56,58
1消毒 1.1进场消毒 猪场大门入口建宽于门、长于汽车车轮一周半的消毒池,消毒池内的消毒液应每天更换,以保证药效。进场车辆应严格入池消毒;建更衣、消毒室,内设2-6根紫外线灯管,进场人员必须在此换鞋、更衣,并用紫外线消毒15min,之后用来苏儿消毒洗手方可入场。参观人员应按指定路线参观。已出场的猪禁止运回。  相似文献   

14.
一主要通道口与场区的消毒主要通道口必须设置消毒池,消毒池的长度为进出车辆车轮2个周长以上。消毒池上方最好建有顶棚,防止日晒雨淋。消毒液采用1∶300菌毒灭溶液  相似文献   

15.
以前我们在建设养殖场的时候,通常都要求大门口通道处建一个大的消毒池,供进出养殖场的车辆消毒使用,确实起到了一定的消毒防疫作用,但也暴露出很多问题。比如消毒药单一,主要以生石灰为主,消毒池大部分属露天的性质,池内的消毒液夏季污染、挥发、下雨冲淡药液等,无法保证消毒质量,甚至是走形式,起不到消毒防疫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以前我们在建设养殖场的时候,通常都要求大门口通道处建一个大的消毒池,供进出养殖场的车辆消毒使用,确实起到了一定的消毒防疫作用,但也暴露出很多问题。比如消毒药单一,主要以生石灰为主,消毒池大部分属露天的性质,池内的消毒液夏季污染、挥发、下雨冲淡药液等,无法保证消毒质量,甚至是走形式,起不到消毒防疫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1)大门入口设运输车辆消毒池和人员消毒更衣间,进生产小区的车辆可应用一定浓度的次氯酸盐或有机碘混合物等,用喷雾装置进行喷雾消毒.车辆消毒池两边为缓坡,消毒液可用3%火碱或煤酚溶液,每周更换两次.进场人员通过的消毒槽加入生石灰,每3d更换一次.在雨雪天后消毒药(垫)应及时更换.人员消毒更衣后方可进场.  相似文献   

18.
正1加强卫生管理和消毒制度卫生环境不合格是导致猪群患病的直接原因,要想保证猪群健康,提高猪场效益,养猪场必须制定一套科学规范的消毒制度。制度要求定期进行消毒,杀灭环境中的病菌,杜绝疾病的传染源,切断疫病的传播途径。1.1进场前消毒养猪场在门口处设置吸收消毒设施和紫外线照射装置,使所有进场人员必须经过严格的消毒程序后方可进场,杜绝疫病传染源的引入。再者,设置车辆消毒池,所有车辆进场前必须经过消毒  相似文献   

19.
<正>1严格消毒猪场门口设立消毒池,长度以进出车辆车轮的2周长以上为宜,可用2%苛性钠作为消毒液,每星期更换一次,保持消毒池内消毒药液的有效性。猪场生产区通道设消毒垫,装有紫外线消毒灯,在每个入口处放置脚底消毒池。饲养人员、兽医进入时穿专用胶鞋和工作服,并用消毒药液洗手。猪场生产区道路、圈舍周围环境用2%苛性钠每星期定期消毒一次。猪场排粪坑、污水池、下水道出口每月用漂白粉消毒一次。饲养用具每星期定期消  相似文献   

20.
<正>1猪场大门消毒池用2%烧碱溶液、1%菌毒敌、或3%来苏儿溶液等消毒剂,消毒池的大小依据猪场实际情况而定,药液每天更换一次,主要是对进出车辆进行消毒。2猪舍通道门口设置一个与门相当的消毒池池内盛有消毒药液,主为饲养工人的进出消毒。猪舍地面、通道、墙壁、天棚、门窗、猪栏、设备、用具运动场地等用菌毒敌做300%稀释,喷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