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宿作为一种新型的住宿产品,是发展乡村旅游和丰富住宿业态的重要载体。对皖南民宿网络评价文本分析发现,住客对皖南民宿的消费体验感知主要体现在软件服务、硬件设施、周边环境以及入住体验四个方面,"老板"和"房间"是住客感知最为深刻的具体对象,住客网络评论中积极情感占据绝对地位,大部分要素的表现性得分较高,但民宿的位置、交通、餐饮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的消极感知。可以从服务质量、地域文化以及品牌创建与宣传方面进一步提升皖南民宿住客消费体验质量,促进区域业态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基于扎根理论构建了乡村民宿服务质量评价体系,收集"携程旅行网"和"去哪儿网"上关于江苏乡村民宿的在线评论信息,用网络文本分析法依据评价体系对评论内容进行量化测度。结果表明,顾客对江苏乡村民宿的综合服务质量评价较高;5个主范畴中,顾客关注度最高的是"服务",其次是"综合评价"和"设施设备";从评分来看,"服务""环境"和"综合评价"3个指标得分较高,而"设施设备"和"便利性"得分相对偏低;19个初始范畴均与综合总评价具有正相关关系;苏南、苏中和苏北乡村民宿服务质量区域差异不明显,各个区域的服务质量整体上得到顾客认可,但硬件设施的质量有待提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升乡村民宿服务质量的建议:进一步优化民宿个性化服务;完善设施设备;保证民宿的卫生和整洁等。  相似文献   

3.
基于乡村旅游服务质量的内涵,初步构建了3个方面共12个指标的乡村旅游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了指标体系的权重,进而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FCE)测算出武汉市大余湾乡村旅游的核心服务质量、基本服务质量、辅助服务质量3个层面最终评价结果,具体评析了大余湾乡村旅游服务质量状况,并提出了提高乡村旅游服务质量,促进景区快速发展的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目前,我国的休闲民宿行业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拟从消费者入手,探讨休闲民宿体验与旅游意向、重宿意愿间的影响关系,旨在增加消费者与休闲民宿的粘度,促进休闲民宿产业更好地经营与发展,以带动乡村旅游产业全面升级,加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方法/过程】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休闲民宿体验-旅游意象-重宿意愿的研究模型,利用SPSS 22.0对203份福建省厦门、平潭、武夷山等地的有效问卷进行数据分析,以期梳理三者间的影响关系。【结果/结论】结果表明,休闲民宿体验、旅游意象与重宿意愿的观测变量全部显著相关。休闲民宿体验的5个维度与无形意象显著相关,与有形意象部分显著相关,旅游意象起中介作用。因此,在乡村振兴视域下,休闲民宿发展应精准目标群体客户,强化感官体验;将无形意象有形化,关注关联体验;丰富民宿体验,增强重游意愿。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城镇化和乡村旅游的发展,特别是旅游形式从观光式旅游向休假式旅游过渡,旅游住宿标准已从标准化连锁酒店逐渐转向更有文化特色、更具有个性、更能体验风土人情的民宿。近年来,我国各地的民宿已初具规模,部分地区已发展良好,但青岛民宿发展状况并不乐观,这与作为滨海旅游胜地、重要港口城市的青岛并不相符。基于目前青岛市民宿发展的现状及问题,分析青岛市民宿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相关解决对策,以推动青岛市特色民宿的稳健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升,个性体验化旅游方式的火热,民宿作为一种有情怀的旅游住宿设施顺势而起,与传统酒店住宿共同成为了旅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这几年的高速发展,近乎白热化的同行竞争,民宿存在的问题也开始愈发显现,部分地区开始出现入住率下降、收益下降的现象。未来,民宿产业将如何提质升级,走出一条品质化发展之路?乡村民宿迎来高速成长期《三个院子》《向往的生活》《漂亮的房子》《青  相似文献   

7.
解宾  何雨  陆文轩 《安徽农业科学》2019,47(13):123-128
随着生态旅游和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民宿作为一种新的旅游业态,受到了广泛关注。通过检索相关文献,对大陆地区和台湾地区民宿研究的相关内容进行了整理归纳和评述。大陆地区根据CiteSpace软件筛选出3个主要研究主题,即民宿与乡村旅游、民宿发展对策研究、民宿可持续发展;台湾地区在大陆3个研究主题上进行拓展,分别从乡村民宿与民宿满意度研究、民宿发展策略研究和绿色民宿3个方面进行论述。最后根据台湾地区和大陆地区对民宿的研究差异,提出大陆地区民宿未来发展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随着乡村旅游进入新发展阶段,游客对乡村旅游的需求体验越来越高,乡村民宿的发展速度加快,极大推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加快了乡村振兴发展步伐。本文对林州市乡村民宿的发展历程、发展现状,包含乡村民宿发展要求和服务规范、经营模式、品味分类、发展成效等方面进行研究,寻找乡村民宿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索乡村振兴背景下林州市乡村民宿产业的发展路径,寻求发展策略,以期促进林州市乡村民宿产业的转型升级以及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受到了人们的喜爱,人们出门对住宿的质量要求不断地提高,传统民宿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乡村精品民宿也就随之产生。但是对于什么是精品民宿一直未有明确的定义和划分,而且我国对于民宿的研究主要是从概念、发展状况以及建筑设计的角度出发,对于消费者选择动机影响因素这一方面的研究十分稀少,基于此,本文主要通过梳理国内外关于民宿旅游动机方面的文章,深入探讨乡村精品民宿的含义以及相关选择动机影响因素,为北京市城区居民对乡村精品民宿选择动机研究提供文献借鉴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2011~2017年我国旅游民宿住宿经济发展形势相关指标,从旅游住宿形式的整体与个体,标准化住宿与非标准化住宿的差异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在多种主体的共同推动下,民宿近年来呈现持续增长趋势,据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6月我国民宿已经快5万多家,民宿经济的发展,不仅是旅游新业态的发展趋势更是创新带动人民消费需求的重要机会。民宿这种非标准化住宿形式对打破传统旅游经济的发展方式,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合理利用资源,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增加收入,培养新型创收方式和建设美丽新中国有更大的推进作用。发展民宿经济应牢抓整体建设和发展新趋势,争取更多优惠政策,提高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分析平潭国际旅游岛乡村民宿产业的发展现状及竞争态势,有助于制定相应的提升策略,促进平潭乡村民宿产业平稳健康发展。【方法/过程】采用波特五力模型,从5个角度对平潭国际旅游岛的乡村民宿产业进行竞争环境分析。【结果/结论】结果显示,平潭国际旅游岛乡村民宿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文化产品同质化严重、品牌知名度低等问题,提出加强对台文化交流,融合闽台两地文化;以文化体验为核心,推出特色文创产品;提升平潭知名度,打造优秀乡村民宿品牌;构建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提供精品民宿服务等基于文创驱动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2.
基于文化真实性的乡村民宿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宿一种体现地方文化特色的旅游符号,文化真实性是乡村民宿发展的重要原则。做好乡村民宿的文化真实性建设,有利于维护乡村聚落的文化结构,丰富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增加游客的体验价值。基于文化真实性原则,乡村民宿可以寻求"文化原真型"和"文化建构型"两种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3.
正伴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全国各地全域旅游发展不断深化,乡村旅游逐渐成为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住宿业中的民宿经济,近年异军突起,在增加农民收入,改变农村居民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同时,打通了"美丽资源"向"美丽经济"转化的通道。民宿的规划、建设、运营是有规律可循的。区位优势是民宿经济实施差异化经  相似文献   

14.
以旅游吸引力为引线,以湘西土家族乡村旅游吸引力为研究对象,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构建6个一级指标和28个二级指标。运用修正IPA分析法,以引申重要性和满意度对评价体系的各项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投诉与反馈、基础设施、民俗活动的多样性、民俗活动的新颖性、民族文化氛围、周边交通、到达旅游地所需时间是否合适是游客重视的指标,但体验满意度不高;对优美的自然环境、传统民居、原真性的民俗风情、土家美食、消费价格、吊脚楼民宿和一定的知名度、美誉度游客也重视,且体验满意度较高。游客对导游服务、商品、景区线路、标识、同类差异以及到达旅游地费用和文化传承不太在意,实际体验也不太满意;对遗留的文物古迹、管理有序、旅游从业者热情服务、当地居民热诚好客、向亲朋好友推荐度、与周边同类旅游地距离的合理性也不太关注,但体验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15.
李向农  延军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6):7230-7231,7234
以西安市上王村、白鹿塬及大峪口的乡村旅游者为例,采用非参数检验方法,分析了不同类型的乡村旅游者在评价乡村旅游服务质量时的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游客在对乡村旅游服务质量进行评价时,农家特色、活动体验、自然环境、设备设施和人员素质是非常重要的评价指标。不同家庭收入组的旅游者在活动体验、自然环境和人员素质3个乡村旅游服务质量评价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旅游动机的旅游者对乡村旅游服务人员素质的重视程度差异不明显,但在其他4个评价因子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该研究的结论能够帮助乡村旅游经营者更好地进行市场和产品决策,提升乡村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正出门住民宿、旅游去乡村,已成为旅游消费的新风尚。今年2月,海南省政府出台《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乡村民宿发展的指导意见》,引导乡村民宿建设合理有序发展。为解决乡村民宿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管理人才缺乏等问题,海南采取以奖代补、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开展旅游知识培训等措施,以期全面提升乡村民宿服务。方便地来愉快地住出台服务细则,指导提升乡村民宿服务刚下飞机,从贵州来的游客苏丽华就在三亚凤凰机  相似文献   

17.
乡村民宿是近几年迅速发展崛起的一种旅游新业态,但在蓬勃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低层次的开发和经营,出现了同质化严重、重复建设、整体经营状况不佳等问题。在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背景下,要满足游客的体验需求和精神需求,应创新发展理念,通过深挖文化内涵打造主题民宿、丰富产品内容、提升服务品质、完善管理方法,促进乡村民宿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乡村旅游业的高速发展,人们的旅游经验与观念日趋成熟,传统乡村旅游已无法满足人们的体验要求。民宿作为乡村旅游过程中独具个性化的体验场景,一方面肩负着促进乡村旅游升级发展、转变农业生产方式的重要功能;另一方面又承载着新时代居民对"中国乡村梦"的追寻,所以,对乡村民宿情境营造的升级与更新思路,关系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体验经济下的乡村旅游越来越受到城市居民的关注和喜爱,环城游憩带上的乡村度假酒店也为城市居民体验农家生活和休闲放松提供了住宿和服务功能。由于游客对酒店体验功能的要求是多样化和个性化的,为满足各种需求,现以上海市闵行区陶家湾农庄为案例,提出了乡村度假酒店休闲体验功能满足游客需求多样化、个性化的开发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发展乡村民宿既是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也是海南省实现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采用爬虫技术获取的网络大数据,分析了海南省乡村民宿的发展质量。结果表明,海南省的乡村民宿发展整体较好,但不同类别的乡村民宿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从不同地区的角度来看三亚市的乡村民宿规模大、质量高、发展均衡,其他地区的乡村民宿都存在短板,卫生、环境、服务和设施是影响乡村民宿发展质量的重要因素。基于SWOT分析框架,对海南省乡村民宿发展的前景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