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解决常规农业移动机器人导航基准线提取方法存在识别速度慢、检测精度低以及对光照变化敏感等问题,提出1种自然光照环境下基于人工蜂群算法的视觉导航路径提取方法。首先,将视觉传感器获取的作物图像进行灰度化处理,通过图像熵对灰度图像质量进行估计,当光照条件变化时,在线调整摄像机曝光时间,使获取的图像质量达到最佳状态,以提高后续图像处理对光照变化的适应能力。然后,采用类间最大方差法对图像进行分割,将作物信息与土壤背景分离,运用形态学滤波方法消除分割图像中的杂草噪声。最后,对图像顶部和底部分别进行灰度垂直投影,获取作物行区域并提取作物行特征点,利用人工蜂群算法搜索2个特征点,使其构成的直线所含目标点数最多,并将这条直线作为作物行中心线,进而得到导航路径。结果表明,在不同光照度条件下,基于图像熵的曝光时间调整方法可以有效降低光照度变化对后续图像处理的影响;基于人工蜂群算法的导航基准线提取方法可以快速有效地识别作物行与导航路径,处理1幅640×480像素的图像平均耗时76.4 ms,与传统导航基准线提取方法(Hough变换算法、最小二乘法)相比,人工蜂群算法具有检测速度快、准确性高的特点。本研究提高了应用于田间作业的农业移动机器人导航路径识别精度。  相似文献   

2.
施药机器人对行施药系统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设计一种能在作物行间自主导航的施药机器人,实现移动机器人在温室中自动行走并均匀施药。【方法】针对导航路径识别受光线变化影响较大的问题,在Kinect摄像机获取的彩色图像中选取了HIS空间,并对K-means算法的聚类中心和聚类数目的选取进行了优化,随后采用改进的K-means算法对与光照信息无关的H、S分量联合分割,获得完整道路信息,并采用Candy算子检测边缘及改进的Hough变化方法拟合导航路径。采用模糊控制方法通过实时调整转角和转向,对车体行走偏移进行矫正。同时,为满足不同农作物的施药需求,在喷药系统上选用了自整定模糊PID控制算法。【结果】该系统可有效适应不同光照条件,提取作物行中心线平均耗时12.36 ms,导航偏差不超过5 cm,植株叶片正面的上、中、下层覆盖率分别为63.26%、50.89%和75.82%,单位面积(1 cm~2)雾滴数平均为55、42和78个。【结论】本系统可以满足温室移动机器人自主施药防治病虫害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刘健  张云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4):7554-7556
茄子识别是茄子采摘机器人视觉系统的关键技术,利用Matlab软件中的图像处理函数,将在自然光照条件下拍摄的大棚中成熟茄子图像进行分割。对H、I通道分别进行自动阈值法和固定阈值法分割,将分割后二值化图像进行逻辑与运算,获得最终分割结果。去除噪音部分,使用形态滤波的开运算消除图像中其他的噪音部分。结果表明,该分割方法正确率大于91%,是一种较实用的茄子分割算法。  相似文献   

4.
针对温室小范围复杂作业环境中的农作机器人视觉导航路径信息的提取方法进行研究。该方法首先对红、绿、蓝(red、green、blue,简称RGB)颜色空间各分量算子重新组合比较,在HSI(hue-saturation-intensity)色彩空间对不同光照条件下各分量的均值和标准差进行比较,对图像的RGB空间的各分量作差得到(G-B)、(R-B)差值图像,再对G-B、R-B差值图像和H分量图像用最大类间方差法(OTSU)分别进行最优阈值分割,然后再合并、滤波,将植物从背景中分离,最后用优化后的Hough变换进行植物行中心线的提取从而确定导航路线。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去除杂草和降低光照条件的影响,很好地适应复杂的温室环境,能准确分割和提取农作物行中心线,算法简单,实时性、鲁棒性强。  相似文献   

5.
基于RGB彩色模型的草莓图像色调分割算法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目前草莓采摘机器人草莓图像分割运算量大、耗时多等问题,根据CIE-XYZ颜色模型及其色度图,提出了一种在RGB彩模型中进行草莓图像色调分割的方法。该方法无需彩色模型转换,时间复杂性能较Lab彩色模型下a通道阈值分割算法与BP神经网络分割算法优越。对该算法进一步改进后,只需加减运算,无需乘除运算。试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很好地实现成熟草莓果实与图像背景的分离,并较好的保存草莓轮廓信息,分割效率>85%;进一步对分割后的图像进行形态学处理,如膨胀、腐蚀等,有效消除了孔洞现象。  相似文献   

6.
依据植物图像中不同目标的区域特征,应用多水平集分割算法分割植物图像.该算法能够将植物的花朵、叶片以及背景有效地分割开.与基于聚类的多尺度Ncut算法的分割效果进行比较,多水平集方法在分割效果上优于多尺度Ncut算法.  相似文献   

7.
基于机器视觉的叶菜类蔬菜菜垄识别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目前叶菜类蔬菜田间作业自动化程度低,缺乏适用自主导航技术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叶菜类蔬菜菜垄识别算法。利用改进超绿算法(Gray=2Cg-Cr-Cb)对菜地图像进行灰度化,通过二值形态学变换和连通区域提取获得菜垄区域和边界,基于Huber损失函数进行边界曲线拟合,最终提取导航基准线。图像处理结果表明:1)本研究提出的识别算法在不同光照环境下具有较好的鲁棒性,自然综合光照条件下导航基准线提取成功率为97.5%;2)基于Huber损失函数获取到的导航基准线,平均均方根误差为0.668像素,比最小二乘法高72.5%,平均角度偏差为0.273°,比最小二乘法高72.6%,且处理速度与最小二乘法相似。试验证明本研究算法可实现在自然光照条件下对叶菜类蔬菜图像的菜垄识别和导航基准线提取。  相似文献   

8.
针对葡萄采摘机器人在自然环境下采摘点定位困难的问题,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分水岭果梗图像分割和最小角度约束的采摘点定位方法。第一,将采集的葡萄果实图像变换到YUV颜色模型,对U通道灰度图进行均衡化处理,然后进行双阈值分割和形态学开操作去掉干扰区域,再对二值图像进行填充;第二,以检测到的葡萄果实位置为参考,确定葡萄串果梗感兴趣区域,对该感兴趣区域进行分水岭操作;第三,对果梗二值图像进行角点检测,然后分别对每个果梗检测到的角点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将拟合到的直线分别与垂直于地面直线进行角度计算,将夹角角度最小的拟合直线所在的果梗确定为葡萄串所连的果梗;第四,对该果梗检测到的角点数据进行K均值聚类分析,聚类中心为最佳采摘点。对采集于晴天顺光、晴天逆光和晴天遮阳这3种条件下各40幅夏黑葡萄图像进行验证,采摘点定位成功率为89.2%,单张葡萄图像的采摘点平均定位时间为0.65 s。说明该方法可以为葡萄采摘机器人提供准确的采摘点坐标信息。  相似文献   

9.
为降低果蔬采摘机器人图像处理系统的分割错误率,提出基于量子粒子群的柑橘果实图像约束聚类分割算法。首先,将读入的RGB模式柑橘果实彩色图像转换成灰度图像;然后采用具有随机遍历性的量子粒子群全局寻优策略,结合对图像中的少量模糊和不确定点具有良好适应性的约束聚类方法,对柑橘图像进行分割。从采集的柑橘果实彩色图像中分别取遮挡柑橘图像与重叠柑橘图像,使用本算法进行分割试验,并分别与OTSU算法、模糊聚类图像分割算法、量子粒子群图像分割算法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本算法具有更低的分割错误率以及更高的峰值信噪比。  相似文献   

10.
探讨茶叶嫩芽自动分割方法,为茶叶智能采摘提供技术支持。以自然环境下茶叶嫩芽图像为研究对象,比较了基于颜色的阈值分割与聚类分割方法对茶叶嫩芽自动分割的影响。首先,选择了R-B和b分量进行茶叶阈值分割;其次在Lab颜色模型下进行K-means聚类分割;最后,通过形态学处理实现茶叶嫩芽自动识别。基于聚类的茶叶分割方法不仅能够抑制颜色阈值分割受光照的影响,且实现了自然环境下茶叶嫩芽的有效分割。  相似文献   

11.
复杂背景与天气条件下的棉花叶片图像分割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实现自然条件下棉花叶片的精准分割,提出一种粒子群(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优化算法和K-means聚类算法混合的棉花叶片图像分割方法。本算法将棉花叶片图像在RGB颜色空间模式下采用二维卷积滤波进行去噪预处理,并将预处理后的彩色图像从RGB转换到目标与背景差异性最大的Q分量、超G分量、a*分量;随后在K均值聚类的一维数据空间中,利用PSO算法向全局像素解的子空间搜寻,通过迭代搜寻得到全局最优解,确定最佳聚类中心点,改善K均值聚类的收敛效果;最后,对像素进行聚类划分,从而得到棉花叶片分割结果。按照不同天气条件和不同背景采集了1 200幅棉花叶片样本图像,对本研究算法进行测试。试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对于晴天、阴天和雨天图像中目标(棉花叶片)分割准确率分别达到92.39%、93.55%、88.09%,总体平均分割精度为91.34%,并与传统K均值算法比较,总体平均分割精度提高了5.41%。分割结果表明,本研究算法能够对3种天气条件(晴天、阴天、雨天)与4种复杂背景(白地膜、黑地膜、秸秆、土壤)特征混合的棉花叶片图像实现准确分割,为棉花叶片的特征提取与病虫害识别等后续处理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2.
智能除草装备苗草模式识别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精准苗草识别是靶向施药除草装备作业基础。为提高识别算法精度及效率,解决光照变化对识别图像分割精度影响,文章优化研究分割算法,引入加权系数,提高算法光照适应性;根据作物线性分布生长特点,采用烟花智能群体算法,对垄间杂草与作物识别与定位;田间图像采集与试验结果表明,加权分割方法可有效解决光照变化对分割效果影响,实际作物与垄间杂草识别率为98.7%和89.5%,满足苗草识别与导航要求,对导航技术与智能除草装备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水果采摘机器人视觉系统的目标提取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在田间对作物的果实图像进行实时、准确地目标识别提取,是采摘机器人视觉系统的关键技术,而目标提取的实质是图像分割。大部分水(蔬)果处于采摘期时,表面颜色与背景颜色存在较大差异。而同一品种果实表面颜色相近,体现为在色彩空间果实表面颜色和背景颜色存在着不同的分布特性。根据这一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色彩空间参照表的适用于水果采摘机器人视觉系统果实目标提取的图像分割算法。该算法先由果实样本图像建立色彩空间参照表,再根据色彩空间参照表采用一种类似于“卷积”的方法进行图像分割。与现有其他方法比较,本方法基于彩色的信息处理,可将背景除去得更干净;对背景不做分割处理、无复杂运算,有利于机器人实时图像处理。采用该算法分别对草莓、橙子、西红柿的图像在L^*n^*6^*,Hsv,YCbCr色彩模型下进行了实验,结果显示该算法在这些色彩模型下均可取得理想的图像分割效果。  相似文献   

14.
对机器人图像处理系统中的图像进行准确分割具有重要实用价值,提出融合同态滤波与马尔可夫随机场的图像分割算法。(1)将读入的图像从RGB模式转换到HSI模式,进行同态滤波处理以凸显图像细节与目标区域;(2)将同态滤波后的RGB模式彩色图像转换成灰度图像;(3)将利用了图像区域信息的马尔可夫随机场模型以及对图像中的少量模糊和不确定点具有良好适应性的约束聚类方法相结合,对图像进行分割;(4)在分割图像的基础上通过对连通区域面积阈值的设定以获取目标区域。选取不同角度与光照采集的图像,使用本研究算法进行分割试验,并分别与OTSU算法、模糊聚类图像分割算法和马尔可夫随机场图像分割算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本研究算法对图像进行分割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5.
针对自然环境下茶叶嫩芽图像分割易出现过分割和欠分割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清晰度评价和颜色聚类级联的嫩芽图像分割方法,并结合Tenengrad梯度评价和滑动分割获取清晰度较高的图像区域,然后在RGB、HSV、Lab、YCbCr颜色模型下进行聚类分割。结果表明,选取Tenengrad梯度值的上四分位数作为清晰度初选阈值,漏选率为25%;在HSV颜色模型下,利用K-means聚类方法完成嫩芽图像分割,晴天和阴天环境下嫩芽图像分割精度分别为72.48%和77.83%,较直接K-means分割方法相比,假阳性率分别减少5.19%和2.03%。该方法能够实现自然环境下茶叶嫩芽图像的有效分割,减少欠分割和过分割,为茶叶智能采摘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快速、准确地分割黄瓜叶部病害图像,提出一种基于混合颜色空间的双次Otsu算法。算法根据病害图像各部分的颜色特征,首先选取原始彩色图像的R分量进行初始Otsu分割和形态学相关操作,将R分量图分割为背景类和非背景类;然后选取非背景类图像的Cr分量进行第2次Otsu操作,将非背景区域分割为正常叶子类和病斑区域类,得到最终的分割结果。将该算法应用于黄瓜靶斑病图像的分割中,并与R_Otsu算法、H_Otsu算法以及图切割算法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与对比算法相比,本算法在分割精度及处理速度2方面的综合分割性能最优,错分率均值和方差分别为2.12%和0.08%,平均处理时间0.2s,算法对光照变化具有一定的鲁棒性。本研究算法可为自然光照条件下黄瓜病害图像实时、准确分割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7.
实现复杂场景下导航路径的自动获取,是大田小麦自主作业机器人连续作业的重要环节和基础。通过简单线性迭代聚类算法(simple linear iterative cluster,简称SLIC),在获取麦田裸地超像素区域的基础上,使用Otsu算法实现了裸地区域的自适应分割,并通过数学形态学闭运算、Canny边缘检测、Hough直线检测等操作实现了导航路径的精确获取。为了验证本研究方法的有效性,将计算所得的导航角度与真实角度值间的平均误差及均方差作为评价指标,并从34幅不同遮挡类别图像中随机选取15幅图像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本研究方法的导航角度平均误差为1.584°,均方差为1.293°。表明将该方法用于田间小麦导航路径的获取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基于图像的树木自动提取是其种类、长势、形态等信息智能化判别的基础,如何实现树木的自动、准确、快速提取是具有实用性的科学问题。在自然场景中,由于图像元素多样、颜色差异大,树木自身存在不规则性,树木提取难度非常大。针对现有的图像分割与图像抠图法在树木提取过程中分别存在的误分割与过程复杂所导致的计算量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K-means聚类算法优化Close-Form图像抠图的树木提取方法。在少量的标记下,依据颜色线性假设进行最小化代价函数计算,得到图像透明度;对透明度图像依次进行中值滤波、高斯滤波,得到透明度的去噪图像;对滤波后透明度与标准化的图像绿色分量组成二维空间进行K-means二聚类,实现背景与前景对象的准确判定,进而完成自然背景的树木图像提取。为了验证所提方法在不同场景和不同标记下的树木提取有效性,设计了基于K-means图像分割和传统Close-Form抠图方法的比较性试验。结果表明,基于K-means优化Close-Form的树木提取方法解决了传统Close-Form算法在少量标记下图像前景、背景估计不准确问题,克服了图像分割存在的误分类情况,实现了不同自然环境和多目标树木对象的提取。此方法具有对象提取稳定、计算时间快的优点,相对原Close-Form算法用时减少49.98%。  相似文献   

19.
基于深度学习的果园道路导航线生成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果园环境视觉导航线提取受光照、杂草干扰,而已有的导航线生成算法过于复杂且适用范围较窄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来提取果园道路导航线:采用YOLOV3卷积神经网络提取果园道路图像上的特征点,并通过最小二乘法拟合生成导航线。通过采集的800张果园道路图片作为训练集,进而在240张图片组成的独立测试集上进行测试,总体识别率为95.37%,在杂草较少、杂草较多、高光照和正常光照的环境下,导航线平均偏差分别为2.15、2.28、2.32、2.41像素;平均偏移距离分别为3.4、3.5、2.7、3.6 cm。  相似文献   

20.
秦立峰  张延苏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3):169-170,198
提出了混合颜色特征下双层K-means聚类分割方法,首先在I分量将图像像素采用K-means聚类分割方法聚为4类;取聚类中心最大的2种像素的a*b*分量,进行第2次K-means聚类,得到病斑图像。对采集的21幅病害图片的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分割结果的平均重合系数为97.53%,平均假阳性率为1.22%,平均假阴性率为3.52%。该研究可为进一步病害特征提取识别与病害程度诊断研究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