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5 毫秒
1.
生物炭对土壤氮磷流失和油菜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确生物炭对土壤氮磷流失和作物产量的影响是生物炭应用技术中的关键问题。采用测筒试验,在20 cm土壤中添加不同比例(0.5%、1.0%、1.5%)的生物炭,并模拟降雨淋溶后收集测筒淋溶液分析氮磷含量,研究生物炭对土壤氮磷淋溶流失和油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不施用生物炭处理相比,1.5%生物炭处理极显著降低了TN淋溶损失量、TN淋溶浓度比率、NO~-_3-N淋溶损失量、NO~-_3-N淋溶浓度比率、TP淋溶损失量和TP淋溶浓度比率;各处理间NH~(+2)_4-N和PO~-_4-P淋溶损失量差异不显著。(2)油菜生长期间,TN、NO~-_3-N的淋溶损失量随生物炭施用量增加而减少,且以NO~-_3-N的淋溶流失为主;受施肥和作物生长吸收利用的影响,NH~+_4-N、TP和PO~(2-)_4-P的淋溶流失规律不明显。(3)施用生物炭增加了油菜的产量,主要表现为油菜一次有效分支数、单株有效角果数和每果粒数的增加。  相似文献   

2.
连栽桉树人工林土壤氮素季节动态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连栽桉树人工林对土壤氮素的影响,以不同栽植代数(1、2和3代)桉树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时空替代法,研究连栽桉树人工林土壤氮素(全氮(TN)、铵态氮(NH~+_4-N)和硝态氮(NO~-_3-N))质量分数的分布及其季节动态特征。结果表明:(1)连栽桉树人工林土壤氮素质量分数在土壤剖面分布的变化规律相一致,其在表层土壤均呈现富集现象,随土层加深而逐渐下降,且NH~+_4-N质量分数均高于NO~-_3-N质量分数。(2)连栽桉树人工林土壤TN、NH~+_4-N和NO~-_3-N质量分数均随桉树栽植代数的增加而减少,1~3代桉树林0~20 cm土层的TN、NH~+_4-N和NO~-_3-N质量分数均低于马尾松人工林;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不同栽植代数桉树人工林土壤TN、NH~+_4-N和NO~-_3-N质量分数之间的差异逐渐减少。(3)连栽桉树人工林土壤TN、NH~+_4-N和NO~-_3-N质量分数均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其中TN质量分数由大到小表现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NH~+_4-N质量分数由大到小表现为春季、夏季、冬季、秋季,NO~-_3-N质量分数由大到小表现为春季、夏季、冬季、秋季。(4)桉树人工林土壤TN、NH~+_4-N和NO~-_3-N与土壤有机质、速效磷和速效钾存在极显著相关关系(P0.01),各土壤养分之间也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索不同形态的氮素及氮素的不同配比对泡核桃(Juglans sigillata Dode.)试管苗生根的影响,采用以DKW为基础培养基配方,对大量元素中的铵态氮(NH~+_4-N)和硝态氮(NO~-_3-N)比例进行调整,研究氮素形态及配比对泡核桃生根率的影响。结果表明,DKW培养基中不添加铵态氮(NH~+_4-N∶NO~-_3-N为0∶5)可获得较高的生根率(71.75%)和生根条数(2.67条),明显高于对照(NH~+_4-N∶NO~-_3-N为1∶4),提高DKW基本培养基中铵态氮的含量可制约泡核桃组培苗的生长,最后使整棵小植株死亡;大量元素中的K、Mg及微量元素中的Mn、Cu、B对泡核桃试管苗的生根可能起到了重要作用;生根试管苗采用珍珠岩和营养土两步炼苗,60 d后成活率达到92.00%。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不同氮素形态及配比对藿香光合特性、氮代谢相关酶活性及品质的影响,为藿香氮肥合理施用提供依据。[方法]以蛭石为栽培基质,藿香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铵态氮、硝态氮比例处理,分析不同铵硝比处理下藿香的光合特性、氮素代谢相关酶[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酰胺合成酶(GS)、谷氨酸合酶(GOGAT)]活性、生物量及主要化学成分的变化。[结果]藿香光合色素含量随着铵硝比的增大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当NH~+_4-N/NO~-_3-N为25∶75(质量比,下同)时,叶片中光合色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均最高,且主要化学成分胡薄荷酮及长叶薄荷酮的相对含量均最高。在全NH~+_4-N处理下,叶片中叶绿素a、类胡萝卜素含量均最低,而主要化学成分D-柠檬烯及胡椒酚甲醚的相对含量最高;NH~+_4-N/NO~-_3-N为75∶25时,叶片中GS、GOGAT、NR活性及其不同部位铵态氮含量均达到最大值;NH~+_4-N/NO~-_3-N为50∶50时,茎中硝态氮、铵态氮含量均最低。随着NO~-_3-N比例的增加,单株干质量、鲜质量以及叶片中可溶性总糖的含量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并在NH~+_4-N/NO~-_3-N为25∶75时,总黄酮、挥发油含量均最高。[结论]当NH~+_4-N/NO~-_3-N为25∶75时,对藿香的光合特性、生物量及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较其他铵硝配比显著,并能更加有效地促进藿香的净光合速率,提高挥发油含量,其促进效果也比单一形态氮素营养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氮素供应状况(同时提供NH~+_4-N和NO~-_3-N)对草坪草生长和养分吸收特性的影响,以硝酸铵(NH_4NO_3)为供试肥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氮浓度(0、2.5、10 mmol/L)下高羊茅的生长及养分吸收状况。结果表明,添加外源硝酸铵高羊茅株高、干物质累积量增加,根系平均直径增大,总根长和根表面积降低,根系直径在<0.3 mm和>0.9 mm范围内的根长显著减少;与2.5 mmol/L氮处理相比,10 mmol/L氮浓度植株地上部干物质累积量、根长、根表面积降低。随外源氮浓度的升高,植株地上部氮、钾含量和氮、磷、钾养分吸收量呈上升趋势,地上部氮、钾的分配比例提高;地下部养分含量随氮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氮、钾累积量各处理差异不显著。增加氮浓度单位根长的氮、钾养分吸收量提高,2.5 mmol/L和10 mmol/L氮浓度处理单位根长吸磷量差异不显著。综合分析高羊茅植株地上部和根系生长状况,2.5 mmol/L氮浓度更有利于促进高羊茅植株生长,提高养分吸收量,节约氮资源。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华南甘蔗种植区大气氮素湿沉降量进行估算,以期为区域氮素沉降及其生态环境效应评估提供数据支撑。【方法】在广西南宁市赤红壤甘蔗种植区,采用雨量计连续8年(2008年1月至2015年12月)采集降雨水样,测定其硝态氮、铵态氮和全氮含量,研究该地区大气湿沉降浓度及沉降量的月、季和年度变化。【结果】雨水中NO~-_3-N、NH~+_4-N、DIN和TN浓度各月的差异较大,分别为0.08~3.80、0.04~3.25、0.12~5.52和0.20~6.65 mg N L~(-1),月均浓度分别为0.73、0.67、1.40和1.89 mg N L~(-1),呈春季冬季夏季秋季;NO~-_3-N、NH~+_4-N、DIN和TN沉降年平均浓度分别为0.53、0.51、1.04和1.45 mg N L~(-1)。雨水中NO~-_3-N、NH~+_4-N、DIN和TN浓度与降雨量呈极显著负相关,沉降量与月降雨量、月降雨频次呈显著正相关,且受降雨量的影响大于降雨频次的影响;不同形态氮沉降量呈夏季秋季春季冬季。NO~-_3-N、NH~+_4-N、DIN和TN年均沉降量分别为6.55、6.32、12.86和17.95 kg N hm~(-2),TN远超过陆地生态系统的临界负荷。DIN是大气氮素湿沉降的主体,占氮素总沉降的72.50%,DIN中NO~-_3-N和NH~+_4-N分别为TN比例的36.87%和35.63%,两者的沉降量比例无明显差异。NH~+_4-N沉降量占TN沉降量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NO~-_3-N沉降量占TN沉降量比例有逐年升高的趋势。【结论】华南甘蔗种植区大气氮素湿沉降量与氮沉降浓度呈现明显季节性差异,两者间呈相反趋势;雨水中各形态氮浓度与降雨量呈极显著负相关;月氮沉降量与月降雨量、月降雨频次呈显著正相关;无机氮是大气氮素湿沉降的主体,铵态氮和硝态氮沉降量占全氮沉降量比例分别呈逐年下降和升高的趋势。该区域大气氮素湿沉降高,年均沉降17.95 kg N hm~(-2),超过陆地生态系统的临界负荷,对生态环境有一定潜在的风险。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蚯蚓粪对海南甘蔗园砖红壤氮素矿化和硝化的影响,采用室内培养试验,设置对照(CK)和4个蚯蚓粪添加水平的处理,研究培养过程中砖红壤p H值和总氮(TN)、NH~+_4-N、NO~-_3-N、矿质氮含量的动态变化,以及氮素的矿化和硝化特征。结果表明,经过52 d的培养试验,添加蚯蚓粪的4个处理砖红壤p H值较同期CK升高0.11~0.98个单位,NO~-_3-N和矿质氮含量分别为同期CK的1.67~6.09倍和1.21~2.83倍,NH~+_4-N含量较CK降低,砖红壤净矿化速率和净硝化速率分别是对照的1.47~5.13倍和2.23~8.16倍。表明施用蚯蚓粪可以促进海南甘蔗园砖红壤氮素的矿化和硝化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温室不同氮素水平下无土栽培的草莓最佳品质和产量,确定最佳氮素施用浓度。【方法】以具有代表性的草莓品种丰香作为研究对象,在相同的栽培管理技术条件下,研究草莓在6种不同氮肥施用量下的生长、结果及品质。【结果】在施用6个氮素水平的处理中,当氮素施用量在2.0~7.5 mmol/L,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植株的株高、茎粗、叶面积以及草莓的产量等均相应的增加,但是当氮素施用超过7.5 mmol/L时氮素利用率会降低,且植株的株高、茎粗、叶面积以及草莓的产量等呈现降低趋势。【结论】氮素施用水平在7.5 mmol/L为温室无土栽培草莓最佳的氮素施用浓度。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黄瓜幼苗根系生长与不同氮素用量及氮形态间的关系,采用盆钵培养的方法,以硝酸铵磷为供试肥料(NO_3~--N∶NH_4~+-N为0.9∶1.0),研究不同氮素用量及氮素形态对黄瓜幼苗根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施氮肥的黄瓜幼苗根长高于各施氮处理,施用氮肥植株根系的生长受到抑制,氮素用量100mg·株~(-1)的情况下,根系生长受到的抑制更为明显;施用氮肥主要降低了根系直径在1.0~1.3mm和2.3~2.6mm范围内的根长比例。黄瓜幼苗的根长与播种前和移栽期基质无机氮的含量与形态显著相关。播种前基质NO_3~--N含量为382mg·kg~(-1)、NH_4~+-N含量为373mg·kg~(-1)、无机氮总量840mg·kg~(-1)时,根长最小;移栽期,幼苗根长随基质NO_3~--N含量的增加逐渐降低,基质NH_4~+-N含量为88mg·kg~(-1)、无机氮总量为455mg·kg~(-1)时,对根长的抑制作用最大。播前基质NO_3~--N/NH_4~+-N的比值为10.7时,根长最大;移栽期NO_3~--N/NH_4~+-N为3.8时,则显著抑制根系生长。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草麻黄苗期的生长指标动态变化规律,以草麻黄幼苗为研究材料,在播种后180 d内,以每隔15 d为基准,采用测量、称重、烘干等方法,研究草麻黄苗期的株高、根长、茎粗、茎分枝数、根数和生物量的生长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株高的增长速率为0.22 cm/d,茎粗的增长速率为0.001 3 mm/d,茎分枝数的增长速率为0.040 7枝/d,根长的增长速率为0.15 cm/d,根数的增长速率为0.124 4根/d,茎秆重的增长速率为0.004 8 g/d,根干重的增长速率为0.001 5 g/d。随着时间的延长,草麻黄的株高、根长、根数、分枝数和生物量符合指数增长模型,茎粗生长符合对数增长模型;在播种后135 d,草麻黄根数、根粗、分枝数等指标达最大。  相似文献   

11.
观察3个不同的番茄品种在4个不同EC值的营养液栽培条件下,EC值对株高、茎的直茎的生长、穗数、单株的鲜果重、根的生长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B1(EC值为2.0)对3个番茄品种的平均株高、平均茎粗、平均穗数、平均单株果实鲜重、平均根数显著高于其他3个处理,平均单株鲜果重及单株茎叶的鲜重与番茄品种有关;B3(EC值为10.0)对番茄各品种的平均根数明显多于其他3个处理,根长及平均单株根重与各个处理无关。  相似文献   

12.
氮肥形态及配比对花椰菜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春茬花椰菜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氮肥形态及配比对其干物质积累、根系生长、叶片光合色素含量以及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一氮源相比,硝态氮肥与铵态氮肥混合施用更有利于花椰菜干物质量的积累;硝态氮肥与铵态氮肥相比,前者有利于植株根的伸长,后者有利于根的加粗,而两者配合施用更有利于植株根系生长;NO3--N∶NH4+-N=3∶7~5∶5时花椰菜叶片叶绿素含量较高,净光合速率显著高于其它处理;单一氮源、NO3--N∶NH4+-N=7∶3处理时的光合速率均下降,其中,铵态氮处理光合速率降低的原因主要是非气孔因素,而其它处理主要是气孔因素.因此,硝态氮肥与铵态氮肥以3∶7~5∶5配施比单一形态氮肥更有利于花椰菜的生长和干物质积累,提高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  相似文献   

13.
为了筛选出铁皮石斛的最佳组织培养培养基、最佳移栽基质、最适菌剂种类和施用方式,选取具有1~2片叶片的铁皮石斛分化苗在3种常用组培培养基上培养,11周后,统计平均株高、茎粗、根长、鲜质量的增长量、平均产生新根数、新孽数;选取相同长势的铁皮石斛组培苗,在2种常用兰科植物培养基质上移栽,将3株优良兰科菌根真菌制成4 g·L-1的单一液体菌剂,对铁皮石斛移栽苗分别进行蘸根、灌根,90 d后,统计成活率、平均鲜质量、株高、茎粗增长量、平均新根数。结果显示:MS+0.34 g·L-1KNO3+100 g·L-1土豆提取液+2.4 g·L-1植物凝胶+30 g·L-1蔗糖培养基上生长的铁皮石斛苗平均株高增长量、平均鲜质量增长量、平均新根数、平均分蘖数极显著大于其他两组处理;移栽于V(珍珠岩)∶V(仙土)∶V(松树皮)∶V(活苔藓)=1∶1∶1∶2基质上的铁皮石斛幼苗除平均新芽数略低于移栽于V(花生壳)∶V(石灰岩)∶V(蛭石)∶V(活苔藓)=1∶1∶1∶2基质上的铁皮石斛幼苗外,其他生长指标均高于后者,其中新根数显著高于后者;施用Dh57菌剂的铁皮石斛幼苗在成活率、平均新根数、生长量方面显著高于施用Do60、Ph03菌剂的铁皮石斛幼苗,在株高、茎粗增长量方面极显著高于另外4组处理;施用Ph03菌剂的铁皮石斛幼苗平均新芽数极显著高于施用Dh57、Do60菌剂的处理组;同一菌剂蘸根处理的幼苗生长指标均高于灌根处理。  相似文献   

14.
1株畜禽粪便堆肥脱氨除臭菌的筛选及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微生物除臭菌对畜禽粪便中氨气的处理效果,采用富集、平板划线分离法,从堆肥样品中共分离出25株菌株,通过氨气选择性培养基筛选出1株高效抑制氨气的菌株,命名为菌株YS1。根据形态学观察、内部转录间隔区(ITS)rDNA序列同源性比对、系统进化分析对菌株YS1进行多相鉴定,初步鉴定该菌株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结果表明,菌株YS1接种到硝化培养基后反应96 h,NH~+_4-N含量从100.0 mg/L下降至9.4 mg/L,NH~+_4-N的去除率达90.6%,体系总氮削减率达58.6%。在反硝化培养基中反应96 h,NO~-_3-N的浓度由初始的99.3 mg/L下降为17.6 mg/L,降解率达82.3%,体系总氮削减率达35.4%。溶血性试验表明,YS1菌株无溶血性。  相似文献   

15.
不同根际温度处理对番茄植株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营养液循环栽培的方式,研究了不同根际温度处理对番茄植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自然根际温度相比,降低根际温度至23℃时植株的根粗、根长分别增大11.3%,3.9%;茎粗、株高分别增加了11.34%,8.26 cm;叶面积增长了11.85%;根际温度继续升高至33℃,则根粗、根长分别减小14.52%,23.81%;茎粗、株高分别减小了13.04%,4.79 cm;叶面积减小了24.81%;降低根际温度、自然根际温度、根际温度升高时的出叶率分别为0.4,0.38,0.33片/d。说明降低根际温度至23℃能促进植株根系和茎的生长,从而使植株生长旺盛;若根际温度继续升高至33℃,则根系和茎生长不良,影响植株的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研究了不同生根剂浓度对厚皮甜瓜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生根剂以后,果实纵径、果实横径、果形指数、植株根粗、根条数均增加,但是随着生根剂浓度的增加,根粗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施用生根剂后,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单瓜重和产量也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表明并不是生根剂浓度越大越有利于植株及果实生长。可见,施10 mg/L生根剂6 mL/株后,效果最好,适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不同铵态氮和硝态氮比例对独本菊黄河生长发育和养分吸收的影响,试验在总氮浓度一定的情况下,设定NH4+-N∶NO3--N分别为2∶1、1∶1、1∶2 3个处理.通过对植株株高、叶片数、叶绿素含量、花期、花径、管瓣数、茎粗、节间长、叶长、叶宽、元素含量的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当NH4+-N∶NO3--N为2∶1时株高和叶片数最大,花径最大,花期较长,茎粗最粗,叶长和叶宽也最大.不同铵态氮和硝态氮比例对黄河对氮、磷、钾、钙、镁的吸收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有效控制土壤氮素损失是维持稻田生产力和降低氮肥施用引发环境污染的重要管理措施。【方法】本文以聚天门冬氨酸钙盐(PASP-Ca)与常规尿素复配为供试材料,利用成对大田施肥试验(尿素-T1和PASP-Ca尿素-T2),研究PASP-Ca尿素对稻田土壤细菌群落及土壤N素硝化作用的影响。【结果】施肥后第3天,NH~+_4-N是影响细菌群落组成的关键环境因子。Nitrosomonadales(亚硝化单胞菌)、Nitrospiraceae(硝化螺旋菌)为T2处理的优势菌,且T2处理的Nitrospiraceae丰度显著高于T1处理,土壤NH~+_4-N浓度较T1处理降低了19.47%。施肥后第5、10天,NO~-_3-N是影响细菌群落组成的关键环境因子。Nitrosomonadales和Nitrospiraceae为T1处理的优势菌,且T2处理的Nitrosomonadales丰度显著低于T1处理,土壤NO~-_3-N浓度较T1处理降低了3.80%~9.58%。【结论】本试验初步表明,PASP-Ca尿素通过调控参与N素硝化的土壤细菌丰度,改变了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影响N素的硝化过程,对降低氮素流失风险和提高氮肥利用率具有潜在作用。  相似文献   

19.
对海南省文昌县琼香神韵苗圃基地基本土壤肥力特征和重金属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该区土壤呈酸性;除土壤全K外,土壤有机质、全N、全P、有效P、速效K、NO~-_3-N和NH~+_4-N含量均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呈降低趋势;除个别指标外(pH、速效K、NO~-_3-N等),其他肥力指标不同取样点间变异程度较大,表明该基地土壤肥力具有不均匀性;重金属均未超标,不存在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20.
有机钾肥在日光温室蔬菜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陕北黄土高原日光温室大棚蔬菜黄瓜、大青菜、油麦菜和西芹进行了叶面喷施富万钾有机钾肥的田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日光温室大棚蔬菜上施用有机钾肥,黄瓜植株高度、叶片数、茎粗、叶面积、瓜长均增加。大青菜的茎粗增长44%。油麦菜的株高、茎粗、地上植株、地下根重、总生物量均明显增加。西芹的株高、茎粗、地上植株、地下根重以及总生物量增加。富万钾有机钾肥能明显促进蔬菜生长,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